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唐河南道陈留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生于唐代宣宗大中元年丁卯二月十七日。于唐懿宗二年辛巳考中进士,因性好清淡,受孙思邈、司马承祯等人的道学思想影响,弃官云游,寻访至道。几经辗转,才进入罗浮山曜真洞入道,修行十数年,深研玄理,尽得精奥,则拜别师友。
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李哲玄东游海岛至崂山,与张道冲、郑道坤、李志云、王志诚诸公相投契,遂留居崂山,在今太清宫处筑茅庐,名“三皇庵”,供奉三皇神像,居此养真修道。
太清宫自张廉夫创建“三官庵”和“三清庵”后直至唐代没有多大变化。李哲玄依照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又在太清宫西北侧另建一座殿堂,原称“三皇庵”,进一步完善了太清宫的整体布局。与此同时,他率道众重修道路,栽植树木花卉,整理泉池,使太清宫的小环境面貌一新。现位于太清宫三清殿一侧的一株糙叶树就是李真人当年所植,树龄已达1100年,至今枝繁叶茂,树荫所及800余平方米,因树形奇特,又被人称为“龙头榆”。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道人刘若拙自四川来崂山,李哲玄与之相谈甚契,极为投合。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李哲玄年已106岁,云游至京师,适逢五月大旱不雨,灾疫流行,李道士为民治病,救人无数,被称为“神医”。后周太祖闻知,诏命他祈雨,果得大雨降下,瘟疫也渐消。太祖厚赐李哲玄,他辞而不受,太祖敕封他为“道化普济真人”,仍回崂山驻修。他主修的经典为洞玄部的《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后周柴世宗六年已未八月二十日,李真人飞升,骨骸葬于太清宫后山之阳,墓地今仍在。他是继张廉夫之后对崂山庙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二位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