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会长、泰山碧霞祠住持张诚达道长在会上提交了《以泰山为典型山岳构建国家形象表达体系》和《推动村志建设 留住乡愁记忆》的提案。
张诚达道长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形象已有多种形式的归纳提炼,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展示。但是,目前尚无以典型山岳为核心构建的国家形象表达体系。他认为,泰山是中国文化的宏大载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见证,泰山包含大量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元素和符号。以泰山为典型山岳代表构建国家形象表达体系,将有助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展示,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此,张诚达道长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关于构建国家形象表达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以指导各部门、行业提炼各类别的国家形象表达符号,共同构建国家形象表达体系。
具体而言,张诚达道长认为泰山所蕴含的文化遗产符号、人文建筑符号、石刻文献符号、语言文化符号以及时代精神符号等,均可成为提炼国家形象表达体系的重要元素。
村志,作为记录行政村或自然村历史变迁与人文风貌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一村之全史”、“一方之镜鉴”。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22年8月,《“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支持村史馆建设,推动村史、村志的编纂工作,深化村情教育。”
然而,张诚达道长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前村志编纂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史志资料电子化与利用率低下,以及反哺乡村振兴的效果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张诚达道长建议从顶层设计、标准规范、人才培育、数字赋能、成果转化等五个维度构建乡村文化传承新体系,推动村志编纂从“抢救性保护”迈向“创新性发展”。
(文章原载“人民号”,道音文化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