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唐---孙思邈

2017-10-1312:35:19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胃腑方

胃腑脉论第一

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层者,是其候也。脾合气於胃,胃者,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内啬吏。重二斤十四两,迂曲屈伸,长一#1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广胜、大颈、张胸,五谷乃容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栗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脏不足调於胃,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图,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故平人不饮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七日而死矣。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若#2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

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一作幅幅,不思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治阳,在足上动脉。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囿必日再行,动作头痛重,热气朝者,属胃。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奠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病先发於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经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闭。五日上之心脾,心痛闭塞不通,身痛体重,《灵柜》云上之心。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胃病者,腹}胀,胃管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下取三里。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则抑而刺之;在下管,则散而去之。

胃胀者,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於食,大便难。

胃疟,令人旦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则能食。脾前受病移於胃,脾咳不已,呕吐长虫。

厥气客於胃,则梦饮食。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曰#3:胃脉实则胀,虚则泄。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磨者胃薄;肉□小而磨者胃不坚;肉□不称其身者胃下,胃下者脘约;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果累标紧者胃急;肉□多小果累者胃结,胃结者,胃上脘约不利。

扁鹊云:足太阴与阳明为表裹,脾胃若病,实则伤热,热则引水浆,常渴;虚则伤寒,寒则苦饥常痛,发於风水,其根在胃,先从四肢起,腹满大,通身肿。方在治水篇中。

胃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舌肿,溺血,大便赤泄。

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入膑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4动则病凄凄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街、股、伏兔、哥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於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盛者则人迎大三#5倍於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於寸口。

胃虚实第二脉方灸

胃实热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头痛《脉经》作腹中坚痛而热也,汗不出,如温疟,唇口乾,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名曰胃实热也。

泻胃热汤方:

栀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三两芍药四两白朮五两生地黄汁赤蜜各一升

右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黄汁,煮两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小以意加减。

胃中热病:

灸三里三十壮,穴在膝下三寸。

胃虚冷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经寒不得卧,恶风寒洒洒,目急,腹痛,虚呜《外台》作耳虚呜,时寒时热,唇口乾,面目浮肿,名曰胃虚冷也。

补胃汤,治少气口苦,身体无泽方:

柏子仁防风细辛桂心橘皮各二两芎藭吴茱萸人参各三两甘草一两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人参散,补胃虚寒,身枯绝,诸骨节皆痛方:

人参甘草细辛各六分麦门冬桂心当归各七分乾姜二两远志一两吴茱萸二分蜀椒三分

右十味,治下筛,食后温酒服方寸匕。

喉咙论第三

论曰:喉咙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两,长一尺二寸,广二寸,其层围十二重,应十二时,主通利水谷之道,往来神气。若脏热,喉则肿塞,气不通,乌要膏主#6之。方在第六卷中。若腑寒,喉则耿耿如物常欲窒,痒痹涎唾。热则开之,寒则通之,不热不寒,依脏调之。方见第六卷中。

反胃第四脉方灸法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7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泽泻甘草桂心各二两橘皮乾姜各三两茯苓四两大黄六两青竹茹五两

右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黄。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泽泻半夏各四两桂心甘草各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两。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参泽泻桂心各二两茯苓四两橘皮甘草黄耆各三两大黄一两半生姜八两半夏一升麦门冬三升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赢人六合。已利,去大黄。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讫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两甘草厚朴茯苓桂心细辛杏仁竹皮各二两槟榔十枚前胡八两生姜五两人参一两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甘皮二两。

又方:

橘皮三两白朮人参各二两蜀椒一百二+粒桂心一两薤白一握

右六味,□咀,以水二升渍一宿,内羊肚中缝合,以三升水煮,水尽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

治反胃大验方:

前胡生姜各四两阿胶一两大麻仁五合橘皮三两桂心三寸甘草五寸大枣十枚吴茱萸四合

右九味,□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二服。

华佗治胃反:胃反为病,朝食暮吐,心下坚如杯升,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关上寒澼所作,将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雄黄丹砂各三两朴消五两乾姜十累

右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若小烦者,饮水即解。然无所忌,,神良无比。一方用桂心一两。

治胃反,食即吐方:

捣粟米作曲,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烂煮,内醋中,细细吞之,得下便已。曲亦得用之。

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方:

半夏三升白蜜白朮各一升人参二两生姜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和蜜,剔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方:

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之,得下良。

又方:

饮白马尿即止。

又方:

烧先死鸡肶胵灰,酒扬服,男雄女雌。

又方:

淘小芥子,曝乾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

又,灸脐上一寸,二十壮。

又,灸内踝下三指稍邪向前有穴,三壮。《外台秘要》三指作一指也。

治酢咽方:

曲末一#8斤地黄三斤

右二味,合捣,日乾。以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酢咽方:

吴茱萸半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顿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治中散,食后吐酸水方:

乾姜食茱萸各二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胃玲服之,立验。

呕吐叽逆第五脉论方灸法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口脉紧而芤,紧即为寒,芤即为虚,寒虚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即噎。关上数,其人则吐。趺阳脉微而涩,微即下利,涩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如死,宽缓即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

论曰: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半夏汤,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方:一名小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一斤茯苓桂心各五两

右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前胡汤,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聚,彭亨满,不得食,寒热痛渴,补不足方:

前胡生姜各三两#9甘草朴消汤下大黄别浸,各二两芍药茯苓麦门冬当归半夏滑石石膏栝蒌根黄苓附子人参各一两

右十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呕吐,四肢痹冷,上气腹热,三焦不调方:

前胡芎藭甘草当归石膏人参桂心橘皮各二两芍药三两半夏四两生姜五两大枣三+枚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10,下黄苓三两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黄苓。

小麦汤,治呕吐不止方:

小麦一升人参厚朴各四两甘草一两生姜汁三合茯苓三两青竹茹二两半

右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猪苓散,治呕而膈上寒方:

猪苓茯苓白朮各三两

右三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饮水。

犀角人参饮子,治呕逆,胃气虚邪风热,不下食方:

犀角人参各二两#11薤白五两粟米一合

右四味,□咀,以水四升半,煮取一升七合,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七里久进一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於胃,胃冷变啘方:

橘皮桂心葛根各二两白茅根一升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者。方见第十八卷中。

治呕哕方:

人参一两胡麻仁八合橘皮一分枇杷叶八两

右四味,□咀,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下药,煮取三升,内麻仁,稍饮之。

又方:

芦根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作四服。

治气厥呕哕不得息方:

豉一升半夏八两生姜二两人参前胡桂心甘草各一两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大枣十五枚附子一枚橘皮二两豉一升生姜甘草各一两

右六味,□咀,以水九升,煎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治卒呕哕,厥逆方:

饮新汲冷水三升佳。

橘皮汤,治乾呕哕,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右二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治伤寒后哕,乾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切,一升青竹茹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二两

右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通草橘皮各二两生芦根切,一升粳米三合

右四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乾呕吐逆,涎沫出者方:

半夏乾姜各等分

右二味,□咀,以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治病人乾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乾呕方:

酒浸马屎一宿,取汁服之。

又方:

灸心主尺泽亦佳。

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壮。

又方,乾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三十壮。若四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此起死人法。

治秽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饮姜汁一升。

又方:

浓煮芦根汁饮之。

又方:

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又,灸脐下四指七壮。

治恶心方:

苦瓠禳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小便一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尽一石瘥。一切病自能饮食,不能酒,任性多少。

治食已吐其食方: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灸法:余散见前。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输百壮。

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输百壮。

吐变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

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

吐逆食不住,灸胃管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章门穴也。

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报。《甲乙经》云:日月,胆募也,在期门下五分。

吐逆,霍乱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壮。

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胁宛宛中五十壮。

哕噫呕逆,灸石关百壮。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竟

#1一:影宋刻本作『二』。

#2若:影宋刻本作『苦』。

#3曰:原作『肉』,据影宋刻本改。

#4是:原作『也』,属上读,据影宋刻本改。

#5三:原作『上』,据影宋刻本改。

#6主:原作『止』,据影宋刻本改。

#7止:影宋刻本作『出』。

#8一: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9各三两:影宋刻本作『各二两』。

#10一斗二升:影宋刻本作『一斗三升』。

#11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三两』。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唐---孙思邈

2017-10-1312:35:19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胃腑方

胃腑脉论第一

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层者,是其候也。脾合气於胃,胃者,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内啬吏。重二斤十四两,迂曲屈伸,长一#1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广胜、大颈、张胸,五谷乃容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栗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脏不足调於胃,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图,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故平人不饮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七日而死矣。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若#2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

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一作幅幅,不思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治阳,在足上动脉。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囿必日再行,动作头痛重,热气朝者,属胃。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奠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病先发於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经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闭。五日上之心脾,心痛闭塞不通,身痛体重,《灵柜》云上之心。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胃病者,腹}胀,胃管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下取三里。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则抑而刺之;在下管,则散而去之。

胃胀者,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於食,大便难。

胃疟,令人旦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则能食。脾前受病移於胃,脾咳不已,呕吐长虫。

厥气客於胃,则梦饮食。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曰#3:胃脉实则胀,虚则泄。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磨者胃薄;肉□小而磨者胃不坚;肉□不称其身者胃下,胃下者脘约;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果累标紧者胃急;肉□多小果累者胃结,胃结者,胃上脘约不利。

扁鹊云:足太阴与阳明为表裹,脾胃若病,实则伤热,热则引水浆,常渴;虚则伤寒,寒则苦饥常痛,发於风水,其根在胃,先从四肢起,腹满大,通身肿。方在治水篇中。

胃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舌肿,溺血,大便赤泄。

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入膑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4动则病凄凄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街、股、伏兔、哥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於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盛者则人迎大三#5倍於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於寸口。

胃虚实第二脉方灸

胃实热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头痛《脉经》作腹中坚痛而热也,汗不出,如温疟,唇口乾,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名曰胃实热也。

泻胃热汤方:

栀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三两芍药四两白朮五两生地黄汁赤蜜各一升

右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黄汁,煮两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小以意加减。

胃中热病:

灸三里三十壮,穴在膝下三寸。

胃虚冷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经寒不得卧,恶风寒洒洒,目急,腹痛,虚呜《外台》作耳虚呜,时寒时热,唇口乾,面目浮肿,名曰胃虚冷也。

补胃汤,治少气口苦,身体无泽方:

柏子仁防风细辛桂心橘皮各二两芎藭吴茱萸人参各三两甘草一两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人参散,补胃虚寒,身枯绝,诸骨节皆痛方:

人参甘草细辛各六分麦门冬桂心当归各七分乾姜二两远志一两吴茱萸二分蜀椒三分

右十味,治下筛,食后温酒服方寸匕。

喉咙论第三

论曰:喉咙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两,长一尺二寸,广二寸,其层围十二重,应十二时,主通利水谷之道,往来神气。若脏热,喉则肿塞,气不通,乌要膏主#6之。方在第六卷中。若腑寒,喉则耿耿如物常欲窒,痒痹涎唾。热则开之,寒则通之,不热不寒,依脏调之。方见第六卷中。

反胃第四脉方灸法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7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泽泻甘草桂心各二两橘皮乾姜各三两茯苓四两大黄六两青竹茹五两

右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黄。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泽泻半夏各四两桂心甘草各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两。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参泽泻桂心各二两茯苓四两橘皮甘草黄耆各三两大黄一两半生姜八两半夏一升麦门冬三升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赢人六合。已利,去大黄。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讫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两甘草厚朴茯苓桂心细辛杏仁竹皮各二两槟榔十枚前胡八两生姜五两人参一两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甘皮二两。

又方:

橘皮三两白朮人参各二两蜀椒一百二+粒桂心一两薤白一握

右六味,□咀,以水二升渍一宿,内羊肚中缝合,以三升水煮,水尽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

治反胃大验方:

前胡生姜各四两阿胶一两大麻仁五合橘皮三两桂心三寸甘草五寸大枣十枚吴茱萸四合

右九味,□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二服。

华佗治胃反:胃反为病,朝食暮吐,心下坚如杯升,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关上寒澼所作,将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雄黄丹砂各三两朴消五两乾姜十累

右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若小烦者,饮水即解。然无所忌,,神良无比。一方用桂心一两。

治胃反,食即吐方:

捣粟米作曲,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烂煮,内醋中,细细吞之,得下便已。曲亦得用之。

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方:

半夏三升白蜜白朮各一升人参二两生姜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和蜜,剔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方:

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之,得下良。

又方:

饮白马尿即止。

又方:

烧先死鸡肶胵灰,酒扬服,男雄女雌。

又方:

淘小芥子,曝乾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

又,灸脐上一寸,二十壮。

又,灸内踝下三指稍邪向前有穴,三壮。《外台秘要》三指作一指也。

治酢咽方:

曲末一#8斤地黄三斤

右二味,合捣,日乾。以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酢咽方:

吴茱萸半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顿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治中散,食后吐酸水方:

乾姜食茱萸各二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胃玲服之,立验。

呕吐叽逆第五脉论方灸法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口脉紧而芤,紧即为寒,芤即为虚,寒虚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即噎。关上数,其人则吐。趺阳脉微而涩,微即下利,涩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如死,宽缓即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

论曰: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半夏汤,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方:一名小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一斤茯苓桂心各五两

右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前胡汤,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聚,彭亨满,不得食,寒热痛渴,补不足方:

前胡生姜各三两#9甘草朴消汤下大黄别浸,各二两芍药茯苓麦门冬当归半夏滑石石膏栝蒌根黄苓附子人参各一两

右十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呕吐,四肢痹冷,上气腹热,三焦不调方:

前胡芎藭甘草当归石膏人参桂心橘皮各二两芍药三两半夏四两生姜五两大枣三+枚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10,下黄苓三两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黄苓。

小麦汤,治呕吐不止方:

小麦一升人参厚朴各四两甘草一两生姜汁三合茯苓三两青竹茹二两半

右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猪苓散,治呕而膈上寒方:

猪苓茯苓白朮各三两

右三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饮水。

犀角人参饮子,治呕逆,胃气虚邪风热,不下食方:

犀角人参各二两#11薤白五两粟米一合

右四味,□咀,以水四升半,煮取一升七合,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七里久进一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於胃,胃冷变啘方:

橘皮桂心葛根各二两白茅根一升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者。方见第十八卷中。

治呕哕方:

人参一两胡麻仁八合橘皮一分枇杷叶八两

右四味,□咀,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下药,煮取三升,内麻仁,稍饮之。

又方:

芦根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作四服。

治气厥呕哕不得息方:

豉一升半夏八两生姜二两人参前胡桂心甘草各一两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大枣十五枚附子一枚橘皮二两豉一升生姜甘草各一两

右六味,□咀,以水九升,煎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治卒呕哕,厥逆方:

饮新汲冷水三升佳。

橘皮汤,治乾呕哕,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右二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治伤寒后哕,乾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切,一升青竹茹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二两

右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通草橘皮各二两生芦根切,一升粳米三合

右四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乾呕吐逆,涎沫出者方:

半夏乾姜各等分

右二味,□咀,以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治病人乾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乾呕方:

酒浸马屎一宿,取汁服之。

又方:

灸心主尺泽亦佳。

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壮。

又方,乾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三十壮。若四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此起死人法。

治秽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饮姜汁一升。

又方:

浓煮芦根汁饮之。

又方:

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又,灸脐下四指七壮。

治恶心方:

苦瓠禳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小便一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尽一石瘥。一切病自能饮食,不能酒,任性多少。

治食已吐其食方: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灸法:余散见前。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输百壮。

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输百壮。

吐变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

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

吐逆食不住,灸胃管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章门穴也。

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报。《甲乙经》云:日月,胆募也,在期门下五分。

吐逆,霍乱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壮。

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胁宛宛中五十壮。

哕噫呕逆,灸石关百壮。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二竟

#1一:影宋刻本作『二』。

#2若:影宋刻本作『苦』。

#3曰:原作『肉』,据影宋刻本改。

#4是:原作『也』,属上读,据影宋刻本改。

#5三:原作『上』,据影宋刻本改。

#6主:原作『止』,据影宋刻本改。

#7止:影宋刻本作『出』。

#8一: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9各三两:影宋刻本作『各二两』。

#10一斗二升:影宋刻本作『一斗三升』。

#11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三两』。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