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至道太清玉册-0(3)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佚名

2013-07-2820:31:32

  太武皇帝时,老子降于嵩山,命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遂改元太平真君。
  隋炀帝时,老子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时,老子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言唐祚事,五月告以成业。
  高宗时,老子降于太极殿,诸王大臣及妃御咸拜礼之。又降于阳清庙。
  武后时,老子降于号州,言武后不可革命事。又降于春明门。
  玄宗时物老子降于蜀。又降于五凤楼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又降于乾元阁,遂改阁为降圣阁。又降于太白山。又降于和州,以示收禄山之兆。
  肃宗时,老子降于通化郡云龙岩。
  敬宗时,老子降于太清宫。
  宋徽宗时,老子降于茅山。
  钦宗时,老子降于洛阳,告李若水母,其子忠感天地,上帝陛之为天官矣。
  自金虏乱华,变夏为夷,世不一出矣。以是考之,老君化身之迹,渺渺万州劫,升降往来,杳乎不测,历代尊崇封镒,垂夫帝王,所以昭其教於无穷焉,此老子之事实也。其教传汉 张道陵,为天师,代天宣化也。
  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
  天师姓张,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其先出自姬姓,轩辕子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主杞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张仲,其后传八世,相韩昭侯。其后生平,平生良、字子房,仕汉封留侯,留侯子不疑,不疑次子高,高子通,通子无妄,无妄子里仁,里仁子觉,觉子起,起子大顺。天师乃大顺长子也。汉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於吴天目山,暨长入 龙虎山,合九天神丹,太上授以经箓秘文,是为玄教之宗。
  玄帝
  妆《道牺□ 真诰□ 稽神枢》曰:玄帝者,昔斩辕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高阳,德号颛顼,顼父居弱水之乡,项身陶七河之津,是为玄帝也。仗万灵以信顺,监众神以导物,役御百气,召致雷电。於是乘结元之辇。北巡幽陵,南至交址,西济流沙,东至蟠木,动静之类、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属焉。四行天下,周旋八外,诸有洞台之山,阴宫之丘,皆移安息之石,封而填之,铸羽山之铜为宝鼎,各献以一於洞山神峰,不独句曲一山而已。此所谓玄帝,其《真诰》之所载也。又按古史云:古者民神异业,少嗥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始作历,以孟春为元,是为历宗也。去古既远,其《道藏》虽为胡火所蚀,而《真诰》一书事边尚存,盖亦天道之有在也。且古有黄帝、玄帝之称者,谓轩辕黄帝、颛顼玄帝也。
  南极老人星
  共工氏之子勾龙爽,得道千有余岁,上升居南极为寿星,去极一百四十三度,入井宿三度,在弧矢星之南,一日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没于丁,常以秋分候之南郊,明大则主寿昌。主天下生民寿算。盖北极在丑艮,故南极在未坤。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不可得而见也。故其精神出地,以见乎南,谓之南极老人。然其出地,亦不甚达,故隐见不常,见则为祥,其势位等威。盖与中斗相并,以辅上帝,故虽在井宿之南,不在井宿之次,常以二月二日以大牢祀之,八月二十六日下降人问,为有德者增寿,此天文志所载也。
  南派
  自汉始,鹿堂赵升、华阳李亚、锺离权、吕岩、刘海蟾、 张紫阳、冲昭王、马自然、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 白玉蟾等始之。
  北派
  自宋始, 王重阳至东海,见海中金莲七朵,师曰:此处当有七真出,於是度丘、刘、谭、马、郝、王、孙七真,今全真之教自此始。
  天皇龙文章
  道藏三洞经目箓
  大乘上法洞真宝经,九圣之道一十二部,无极大道元始天尊以龙汉劫初,居清微天玉清境,所出号《洞真经》,计二十四万九于三百八十卷:
  太玄部八千卷,
  妙林部五百卷,
  太清部八百卷,
  彻视部八千卷,
  上清部八千卷,
  开化部八千卷,
  元阳部一万八千卷,
  妙真部一万五千卷,
  开山部七千卷,
  十仙部八万八千卷,
  玉林部八万四十卷,
  黄老部五千卷。
  中乘中法洞玄宝经,九真之道一十二部,三界医王太上道君以延康劫初,居禹余天上清境,所出号《洞玄经》,计八十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卷:
  灵和部八千卷,
  灵宝部一百二十卷,
  通神部十万卷,
  无量部一万卷,
  集仙部十万卷,
  内秘部十万卷,
  至真部十万卷,
  集善部八万卷,
  炼精部八万卷,
  生死部八万卷,
  官圆部十万卷,
  炼魔部十万卷。
  小乘初法洞神宝经,九仙之道一十二部,十方道师太上老君以赤明劫初,居太赤天太清境,所出号《洞神经》,计七十七万四千卷:
  太真部八千卷,
  至德部九万卷,
  黄庭部八万卷,
  炼炁部八万卷,
  道德部八万卷,
  元神部八万卷,
  大劫部八万卷,
  内简部十万卷,
  神咒部八万卷,
  三皇部八千卷,
  按摩部八万卷,
  小劫部八千卷。
  自黄帝演道,老氏传经,至.宋上下百千万亿余年,所有道藏经书一百八十八万一千五百卷,自经胡火,今止存者五千一百三十四卷。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0(3)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佚名

    2013-07-2820:31:32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0(3)
    |
      太武皇帝时,老子降于嵩山,命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遂改元太平真君。
      隋炀帝时,老子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时,老子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言唐祚事,五月告以成业。
      高宗时,老子降于太极殿,诸王大臣及妃御咸拜礼之。又降于阳清庙。
      武后时,老子降于号州,言武后不可革命事。又降于春明门。
      玄宗时物老子降于蜀。又降于五凤楼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又降于乾元阁,遂改阁为降圣阁。又降于太白山。又降于和州,以示收禄山之兆。
      肃宗时,老子降于通化郡云龙岩。
      敬宗时,老子降于太清宫。
      宋徽宗时,老子降于茅山。
      钦宗时,老子降于洛阳,告李若水母,其子忠感天地,上帝陛之为天官矣。
      自金虏乱华,变夏为夷,世不一出矣。以是考之,老君化身之迹,渺渺万州劫,升降往来,杳乎不测,历代尊崇封镒,垂夫帝王,所以昭其教於无穷焉,此老子之事实也。其教传汉 张道陵,为天师,代天宣化也。
      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
      天师姓张,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其先出自姬姓,轩辕子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主杞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张仲,其后传八世,相韩昭侯。其后生平,平生良、字子房,仕汉封留侯,留侯子不疑,不疑次子高,高子通,通子无妄,无妄子里仁,里仁子觉,觉子起,起子大顺。天师乃大顺长子也。汉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於吴天目山,暨长入 龙虎山,合九天神丹,太上授以经箓秘文,是为玄教之宗。
      玄帝
      妆《道牺□ 真诰□ 稽神枢》曰:玄帝者,昔斩辕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高阳,德号颛顼,顼父居弱水之乡,项身陶七河之津,是为玄帝也。仗万灵以信顺,监众神以导物,役御百气,召致雷电。於是乘结元之辇。北巡幽陵,南至交址,西济流沙,东至蟠木,动静之类、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属焉。四行天下,周旋八外,诸有洞台之山,阴宫之丘,皆移安息之石,封而填之,铸羽山之铜为宝鼎,各献以一於洞山神峰,不独句曲一山而已。此所谓玄帝,其《真诰》之所载也。又按古史云:古者民神异业,少嗥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始作历,以孟春为元,是为历宗也。去古既远,其《道藏》虽为胡火所蚀,而《真诰》一书事边尚存,盖亦天道之有在也。且古有黄帝、玄帝之称者,谓轩辕黄帝、颛顼玄帝也。
      南极老人星
      共工氏之子勾龙爽,得道千有余岁,上升居南极为寿星,去极一百四十三度,入井宿三度,在弧矢星之南,一日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没于丁,常以秋分候之南郊,明大则主寿昌。主天下生民寿算。盖北极在丑艮,故南极在未坤。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不可得而见也。故其精神出地,以见乎南,谓之南极老人。然其出地,亦不甚达,故隐见不常,见则为祥,其势位等威。盖与中斗相并,以辅上帝,故虽在井宿之南,不在井宿之次,常以二月二日以大牢祀之,八月二十六日下降人问,为有德者增寿,此天文志所载也。
      南派
      自汉始,鹿堂赵升、华阳李亚、锺离权、吕岩、刘海蟾、 张紫阳、冲昭王、马自然、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 白玉蟾等始之。
      北派
      自宋始, 王重阳至东海,见海中金莲七朵,师曰:此处当有七真出,於是度丘、刘、谭、马、郝、王、孙七真,今全真之教自此始。
      天皇龙文章
      道藏三洞经目箓
      大乘上法洞真宝经,九圣之道一十二部,无极大道元始天尊以龙汉劫初,居清微天玉清境,所出号《洞真经》,计二十四万九于三百八十卷:
      太玄部八千卷,
      妙林部五百卷,
      太清部八百卷,
      彻视部八千卷,
      上清部八千卷,
      开化部八千卷,
      元阳部一万八千卷,
      妙真部一万五千卷,
      开山部七千卷,
      十仙部八万八千卷,
      玉林部八万四十卷,
      黄老部五千卷。
      中乘中法洞玄宝经,九真之道一十二部,三界医王太上道君以延康劫初,居禹余天上清境,所出号《洞玄经》,计八十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卷:
      灵和部八千卷,
      灵宝部一百二十卷,
      通神部十万卷,
      无量部一万卷,
      集仙部十万卷,
      内秘部十万卷,
      至真部十万卷,
      集善部八万卷,
      炼精部八万卷,
      生死部八万卷,
      官圆部十万卷,
      炼魔部十万卷。
      小乘初法洞神宝经,九仙之道一十二部,十方道师太上老君以赤明劫初,居太赤天太清境,所出号《洞神经》,计七十七万四千卷:
      太真部八千卷,
      至德部九万卷,
      黄庭部八万卷,
      炼炁部八万卷,
      道德部八万卷,
      元神部八万卷,
      大劫部八万卷,
      内简部十万卷,
      神咒部八万卷,
      三皇部八千卷,
      按摩部八万卷,
      小劫部八千卷。
      自黄帝演道,老氏传经,至.宋上下百千万亿余年,所有道藏经书一百八十八万一千五百卷,自经胡火,今止存者五千一百三十四卷。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