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4)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佚名

2013-08-1418:52:23

大行梵炁

经曰:八景冥合,炁入玄玄,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师曰:此西元王母八景玄妙之祖炁也,亦曰丹皇君。此元始上品至道,三界真仙莫不因此人身大梵,上应於天度,故呼吸之炁息,至炁行身中,合於太阳,炼成大药,斯实修真之路,进道之阶。

经曰:大行梵炁,梵炁弥罗,溟涬大梵,无色之境梵行。

师曰:人自溟涬大梵而生,却自淇津大梵而死。若知大行梵炁,先修一十二种梵行,后别梵炁。梵炁之祖者,王母也。比亦大洞之上道也。夫人禀炁而生,亦有数之始。呼吸之息,见於三部四至之脉,一呼三寸,一吸三寸,以尺丈於玑衡,合於太阳。一日一夜一百刻,计六千分。每一刻六十分,每一时八刻,二十分共计一百四十分,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每一刻三百六十息。一呼一吸,脉行六寸,定太阳行六十里。一昼夜太阳共行九千六万一千五百里,随天周行,照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半。一日得一度半,周天是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七十五杪,一度计一千四百六十四里六寸四分。二十八宿行次缠度,大道梵炁,流演无穷,旋斗历箕,回度五常。每一刻太阳之真炁流行一万八百里,每一刻六十分,三百六十二息,定太阳流光,每一分得六息,而流光三百六十里。每一时太阳行流真光八万六千四里,每一时炁侵六千七百五十寸,十二时炁血总行七十万八百九十寸,日月交而阴阳交,日月行而营卫行,而大药成於此矣。

右古鼎九炁,炁中集有一小儿。梵炁一日一夜上朝,若稍有尘心,则失大行梵炁,不能弥罗一身,则死矣,乃死户之首也。此乃九炁之根,真土之渊府,在西北之角,戌亥之间,与玉清连界,通於泥丸也。南接通阳绛宫,上通肺炁,下通内户,日月之门,丹房金合。北在内肾,方三寸,傍穿十二神室,中有梵炁之主雌一真母居焉。

西龟山图

西龟之山,一曰龙山,言木之道也。金母居之,言金之体也。乃九天之根本,人之九宫之根也。纽黄炁之渊府,乃梵炁之宫,土之正府也。在天西北亥子之地,婴孩之生根也。周回千万里,是不知其极,出常数之量度外也。高与玉清连界,上通脑也。脉通玉帝宫,东南接神虎之门,接通肺炁也,又与大胃交通矣。西北交寒穴,与肾宫便穴交炁也。南极洞阳协於心,北指勾陈,践中皇宫也。上充玉京二十四节,重楼十二也。平三万里,三炁之会也。涌金为墙,结玉为门,真土玉液之阙也。金台玉殿,同前议也。十二神室,七政、九宫、三田,十二神室也。余云上有流精紫阙金华之堂,傍通五穴,即是集五脏之精会门也。有自然紫炁之云,交带凤文九色,落练四肢八脉,五脏六腑,赤华紫英,是内生五无也。其崖生紫桂岭秀琼林,结瑚为条,植玉为根,骞林含实,赤子白环,炁行无疵,而生此宝也。三华耀葩於朱景,反香流芳於太玄,内视接三明,五香生五炁也。八炁蓊飙,玉籁空唱,内之无器之音也。

元纲流演

师曰:元纲则元炁之路,九天之根。以天言之,在西北之角,与玉清连界。东南则接通阳之霞,上承清宫神虎之门。西北则寒谷之野,上通金阙神仙之庭。南极於大丹浮黎之乡,炁协洞阳之光。北则正於勾陈,交关华盖炁,践广陵中央,直充玉京,八达交风,即西龟之山,乃天之灵根也。

师曰:考详元纲者,乃天之根纽,炁之经缠,道源未判,元纲已肇,此乃天地之大体,妙炁之灵枢。罗络乎三十二天之中,贯通二十八宿之分形,而上者谓之道,流於末者谓之教,行之内则配合於身,施之用则旋回有法,此乃因天地之自然,象人身之体用也。且人之幻身结形,秽浊受质,胚胎一发,三毛无用,尘腐之物,独我之一灵,与天地相为终始,是均禀祖炁也。故头圆似天,足方似地,目如日月,体象乾坤,炁息周流,密应天度。人能修此以应彼,则可以与天长存,超然不泯矣。昧者不悟其真,不考其用,乃曰身中备有天地,不假外求非也。内炼之法,散而三千六百傍门,要有金丹正诀。其始也追二炁於黄道,会三性於元官,而其成也阴魄消踪,阳神契道,随其功业之重轻,第其资品之崇卑,效职仙曹,受书洞府,终不谓我身有天地,而外无天地,内有神形,而外无鬼神。得一末术,便以为有内而无外,何其谬哉。近者亦有如此,论之非者矣。所恨不逢师旨,揣量莫得其要。既不全内,又不专外,乃自为之说曰。谓之不内不外,是又去理远矣。且苍苍在上,天也。日月星辰,天之文也。博厚无根,地也。山川河岳,地之理也。人之一身,四肢五体,乃天地间之一物,而性灵於万物。尔戴天履地,而言外无天地,可乎。所叙元纲之体,乃天之经常也。次则叙人一身,取法天地,配合阴阳,言其象也。天以刚健而不息,故天地以长存也。人能会道而澄神,人亦可以不泯也。此非身中自为天,亦不内不外,未免误天下后世矣。故不得不明辩之。

元纲者,升神之要,诸天阶之绝景。道源既判,神天居崆峒之上,非言可尽,非见闻可穷。悟其真者,因真修真,而外真自应。识其妙者,因妙得妙,而外妙自臻。惟天神之象,则元纲之位,其远其近,举可知也。人之有元纲炁,开通骨脉空,达於顶上,一如天上元纲之路。人之魂魄在身,一如炁在天中,知出入则长生飞腾,不知则庸愚之夫。不学术业,未知仕宦官联之次,而求见君也。夫元炁融聚,魂魄所养,爰有真精。真精而本根於右肾,右肾为命门,在脊骨之穷,其下有一大骨,骨中之髓透尻骨,其穴名龟尾,其神为王母,面南而治事,因帝所向而言之,则谓之西龟之山,道家托喻为名也。又为之金阙,以其居西也。右为金阙,左为玉房,言玉在山,木润之,居东方也。又玉水之所本,阳精之化,精之所着,名曰净霐,此元纲之炁,根本之所发也。宝图之设高台,起於此郁罗萧台之中,尊直当於心所,谓灵台也。上清之境,太清之上际,则心之下也。心之悬垂,其下为肝。肝之下二分,北斗七星居之。其炁达心,其原上通舌下,名曰涌泉。其炁下达右肾炁。肾之炁泄者,涌泉炁不禁,谓之交锋。交锋者,言斗之罡星太魒所照之地,其性肃杀,其神即欲界也。如知其道者,以舌拄上腭,直运其炁,循脊而上,以脊通头。头上者,玉京之要路,所谓西龟,与玉京为邻界也。今人不知,便以为西龟在脑后。然西龟去玉京之炁四千万重,居中,炁直达在天,则火星最低,炁先及也。又心属火,言上达而相感,夫日月与火星齐,故游日月,参诸一身,则两乳与心齐。两乳者,眼之根源也。人之二乳,藏精以养目也。故年老炁衰目昏,而乳无汁,肾无精。箕斗在天之东北,为天关键,艮之故也。於人则右手肩井穴也。人之血气脉,以右为始。天道之行,以西北为始。由西行而至牛宿,则天事毕矣。然未有发生,故造化於此起矣,言重入火星也。人炁虽一周而消息系焉,言重入心中。心也,由火木水金而行者。大废也,由心肝肾肺者气腧也,即背脊之穴也。取脊穴而观,则上下左右见矣。求其妙而推之,其喉环通於顶门,所以为玄玄之妙,难以言而殚,不可指而名也。无色之界,在心之下,崆峒之中,斗魁之左也。复自斗口,则以舌拄上腭,名曰天桥,则超上清而至玉清矣。如此则玉清之境头也,上清之境绛宫也,太清之境丹田也,心为灵台,则灵台之说可见矣。於是而守。守之在心。於是而朝,朝之在头,此三华离便大有妙庭也。故天中之天,无英白元之会,心也。自然成真,会於头也。修灵宝之道於身中,至此而事毕矣。不可得而容声矣。

切谓元纲流演之於天,已叙於前。体合於人身,荐录于此。学者宜深知此身之所以贵重者,可以配天地,可以炼形神,可以会神妙,乃道家因物象以设比喻,法天地以立名称。如已育之身,而立有为之法,自有为而至於无为,以有形而升入於无形,然后寿齐天地,与道合真,其事始於身中,而不止於身中也。

元纲流演图

按《真诰》中诸真论五星图,所布常南向也。以太白在西,岁星在东,按而施之,所以尔者。五星隐伏,纵横无常,不如北斗列象常在。故一以定位於五方,不得随星之所在也。

二十八宿罡式

计一百七十八步。

诀曰:先须存己之神,自黄庭乘五色之云径,从玉楼直上泥丸中,飞步七星,节节随星步上,觉得身离地上极远,在天云炁中,将身横步七星,旋身入斗口,累步六步,存身背北面南,行到火星,存红色。过火星,向东行,存过日宫红色。过日宫,西行,存过月宫白色。过月宫,向西南行,左转七遍,却从北出,循历东南方天星,到东北角,却折步,循历北西南东四方天星。讫,再到东北角,却望东,直从魁星巡一遍,径出,向火星上行,过西方,见金星白色。过金星,向北行。至水星黑色。自水星,过东方木星青色。却从木星,再回水宫,复西自金星过,直向中宫土星位黄色。再从土星,复向金星、水星,到木星宫,望西北角,乘云直上,望见金阙。

诀曰:谒三十二天,自太黄皇曾天为始,至平育贾奕天而终。然后回谒二十八宿,每宿一斗,自箕起而斗宿,旋身回至箕,却望斗魒而去。谒五星如式。升神上境,入北斗之中,三台六星盖顶,而行步斗一座。次六步,应三台而出。左环四十九步,犯火星。又东行八十一步,至太阳,谒孝道仙王。复右行六十四步,自北入斗,至太阴,谒孝道明王。左旋而出,左行,复右行,七返无色界中,定想见诸真仙来往,周历十方二十八宿、三十二天。每宿丁罡十二步,次回,共三百三十六步。至箕之罡,直还,望北斗大魒之次,右旋南向四十九步,重入火星,经於太阴。三十六步,谒水星,东行至于太阳之侧。右行六十四步,成木东,向谒木星,再回而行。借水星罡,复出太阴之傍,八十一步,成金,西向谒金星。东行达于斗口,三十五步,而入中谒土星。反行再入金水之宿,直望北方玉京金阙,乃入步而进,再拜长跪,祝曰:

具位臣姓某,幸因宿庆,获际真风,入靖凝神,恭朝天阙。身外之身,冒抵玉京。臣无任瞻天望圣,惶惧屏营之至。

再拜,重启曰:

臣凡骨坚顽,理难升举。幸因师授,使遂飞神。不避诛夷,敢披丹个。入事云云。臣无任祈恩,俟命之至,谨言。

再拜,退复元路,还神入顶门。

祝曰:

吾今朝真,上谒青云。欲使神人,闭债封形。举尔以去,秘诀灵灵。

右元纲流演之图,乃梵行诸天之妙也。始於飞神蹑斗,终於谒帝朝元。若能精思按行,出入既熟,证对不乱,可以上章奏事,役使鬼神,以致脱壳升真,混合万炁。炼形之术,朝元之方,莫先乎此。每於三元八节、甲子庚申之日,入靖,焚香,面北平坐,临目,静思凝神定想,炁息绵绵,神风不鼓,耸身出顶,如蝉之蜕壳,升陆空玄,如法行事。自微至着,由想念而成真,则在乎其人矣。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竟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4)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佚名

    2013-08-1418:52:23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4)
    |

    大行梵炁

    经曰:八景冥合,炁入玄玄,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师曰:此西元王母八景玄妙之祖炁也,亦曰丹皇君。此元始上品至道,三界真仙莫不因此人身大梵,上应於天度,故呼吸之炁息,至炁行身中,合於太阳,炼成大药,斯实修真之路,进道之阶。

    经曰:大行梵炁,梵炁弥罗,溟涬大梵,无色之境梵行。

    师曰:人自溟涬大梵而生,却自淇津大梵而死。若知大行梵炁,先修一十二种梵行,后别梵炁。梵炁之祖者,王母也。比亦大洞之上道也。夫人禀炁而生,亦有数之始。呼吸之息,见於三部四至之脉,一呼三寸,一吸三寸,以尺丈於玑衡,合於太阳。一日一夜一百刻,计六千分。每一刻六十分,每一时八刻,二十分共计一百四十分,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每一刻三百六十息。一呼一吸,脉行六寸,定太阳行六十里。一昼夜太阳共行九千六万一千五百里,随天周行,照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半。一日得一度半,周天是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七十五杪,一度计一千四百六十四里六寸四分。二十八宿行次缠度,大道梵炁,流演无穷,旋斗历箕,回度五常。每一刻太阳之真炁流行一万八百里,每一刻六十分,三百六十二息,定太阳流光,每一分得六息,而流光三百六十里。每一时太阳行流真光八万六千四里,每一时炁侵六千七百五十寸,十二时炁血总行七十万八百九十寸,日月交而阴阳交,日月行而营卫行,而大药成於此矣。

    右古鼎九炁,炁中集有一小儿。梵炁一日一夜上朝,若稍有尘心,则失大行梵炁,不能弥罗一身,则死矣,乃死户之首也。此乃九炁之根,真土之渊府,在西北之角,戌亥之间,与玉清连界,通於泥丸也。南接通阳绛宫,上通肺炁,下通内户,日月之门,丹房金合。北在内肾,方三寸,傍穿十二神室,中有梵炁之主雌一真母居焉。

    西龟山图

    西龟之山,一曰龙山,言木之道也。金母居之,言金之体也。乃九天之根本,人之九宫之根也。纽黄炁之渊府,乃梵炁之宫,土之正府也。在天西北亥子之地,婴孩之生根也。周回千万里,是不知其极,出常数之量度外也。高与玉清连界,上通脑也。脉通玉帝宫,东南接神虎之门,接通肺炁也,又与大胃交通矣。西北交寒穴,与肾宫便穴交炁也。南极洞阳协於心,北指勾陈,践中皇宫也。上充玉京二十四节,重楼十二也。平三万里,三炁之会也。涌金为墙,结玉为门,真土玉液之阙也。金台玉殿,同前议也。十二神室,七政、九宫、三田,十二神室也。余云上有流精紫阙金华之堂,傍通五穴,即是集五脏之精会门也。有自然紫炁之云,交带凤文九色,落练四肢八脉,五脏六腑,赤华紫英,是内生五无也。其崖生紫桂岭秀琼林,结瑚为条,植玉为根,骞林含实,赤子白环,炁行无疵,而生此宝也。三华耀葩於朱景,反香流芳於太玄,内视接三明,五香生五炁也。八炁蓊飙,玉籁空唱,内之无器之音也。

    元纲流演

    师曰:元纲则元炁之路,九天之根。以天言之,在西北之角,与玉清连界。东南则接通阳之霞,上承清宫神虎之门。西北则寒谷之野,上通金阙神仙之庭。南极於大丹浮黎之乡,炁协洞阳之光。北则正於勾陈,交关华盖炁,践广陵中央,直充玉京,八达交风,即西龟之山,乃天之灵根也。

    师曰:考详元纲者,乃天之根纽,炁之经缠,道源未判,元纲已肇,此乃天地之大体,妙炁之灵枢。罗络乎三十二天之中,贯通二十八宿之分形,而上者谓之道,流於末者谓之教,行之内则配合於身,施之用则旋回有法,此乃因天地之自然,象人身之体用也。且人之幻身结形,秽浊受质,胚胎一发,三毛无用,尘腐之物,独我之一灵,与天地相为终始,是均禀祖炁也。故头圆似天,足方似地,目如日月,体象乾坤,炁息周流,密应天度。人能修此以应彼,则可以与天长存,超然不泯矣。昧者不悟其真,不考其用,乃曰身中备有天地,不假外求非也。内炼之法,散而三千六百傍门,要有金丹正诀。其始也追二炁於黄道,会三性於元官,而其成也阴魄消踪,阳神契道,随其功业之重轻,第其资品之崇卑,效职仙曹,受书洞府,终不谓我身有天地,而外无天地,内有神形,而外无鬼神。得一末术,便以为有内而无外,何其谬哉。近者亦有如此,论之非者矣。所恨不逢师旨,揣量莫得其要。既不全内,又不专外,乃自为之说曰。谓之不内不外,是又去理远矣。且苍苍在上,天也。日月星辰,天之文也。博厚无根,地也。山川河岳,地之理也。人之一身,四肢五体,乃天地间之一物,而性灵於万物。尔戴天履地,而言外无天地,可乎。所叙元纲之体,乃天之经常也。次则叙人一身,取法天地,配合阴阳,言其象也。天以刚健而不息,故天地以长存也。人能会道而澄神,人亦可以不泯也。此非身中自为天,亦不内不外,未免误天下后世矣。故不得不明辩之。

    元纲者,升神之要,诸天阶之绝景。道源既判,神天居崆峒之上,非言可尽,非见闻可穷。悟其真者,因真修真,而外真自应。识其妙者,因妙得妙,而外妙自臻。惟天神之象,则元纲之位,其远其近,举可知也。人之有元纲炁,开通骨脉空,达於顶上,一如天上元纲之路。人之魂魄在身,一如炁在天中,知出入则长生飞腾,不知则庸愚之夫。不学术业,未知仕宦官联之次,而求见君也。夫元炁融聚,魂魄所养,爰有真精。真精而本根於右肾,右肾为命门,在脊骨之穷,其下有一大骨,骨中之髓透尻骨,其穴名龟尾,其神为王母,面南而治事,因帝所向而言之,则谓之西龟之山,道家托喻为名也。又为之金阙,以其居西也。右为金阙,左为玉房,言玉在山,木润之,居东方也。又玉水之所本,阳精之化,精之所着,名曰净霐,此元纲之炁,根本之所发也。宝图之设高台,起於此郁罗萧台之中,尊直当於心所,谓灵台也。上清之境,太清之上际,则心之下也。心之悬垂,其下为肝。肝之下二分,北斗七星居之。其炁达心,其原上通舌下,名曰涌泉。其炁下达右肾炁。肾之炁泄者,涌泉炁不禁,谓之交锋。交锋者,言斗之罡星太魒所照之地,其性肃杀,其神即欲界也。如知其道者,以舌拄上腭,直运其炁,循脊而上,以脊通头。头上者,玉京之要路,所谓西龟,与玉京为邻界也。今人不知,便以为西龟在脑后。然西龟去玉京之炁四千万重,居中,炁直达在天,则火星最低,炁先及也。又心属火,言上达而相感,夫日月与火星齐,故游日月,参诸一身,则两乳与心齐。两乳者,眼之根源也。人之二乳,藏精以养目也。故年老炁衰目昏,而乳无汁,肾无精。箕斗在天之东北,为天关键,艮之故也。於人则右手肩井穴也。人之血气脉,以右为始。天道之行,以西北为始。由西行而至牛宿,则天事毕矣。然未有发生,故造化於此起矣,言重入火星也。人炁虽一周而消息系焉,言重入心中。心也,由火木水金而行者。大废也,由心肝肾肺者气腧也,即背脊之穴也。取脊穴而观,则上下左右见矣。求其妙而推之,其喉环通於顶门,所以为玄玄之妙,难以言而殚,不可指而名也。无色之界,在心之下,崆峒之中,斗魁之左也。复自斗口,则以舌拄上腭,名曰天桥,则超上清而至玉清矣。如此则玉清之境头也,上清之境绛宫也,太清之境丹田也,心为灵台,则灵台之说可见矣。於是而守。守之在心。於是而朝,朝之在头,此三华离便大有妙庭也。故天中之天,无英白元之会,心也。自然成真,会於头也。修灵宝之道於身中,至此而事毕矣。不可得而容声矣。

    切谓元纲流演之於天,已叙於前。体合於人身,荐录于此。学者宜深知此身之所以贵重者,可以配天地,可以炼形神,可以会神妙,乃道家因物象以设比喻,法天地以立名称。如已育之身,而立有为之法,自有为而至於无为,以有形而升入於无形,然后寿齐天地,与道合真,其事始於身中,而不止於身中也。

    元纲流演图

    按《真诰》中诸真论五星图,所布常南向也。以太白在西,岁星在东,按而施之,所以尔者。五星隐伏,纵横无常,不如北斗列象常在。故一以定位於五方,不得随星之所在也。

    二十八宿罡式

    计一百七十八步。

    诀曰:先须存己之神,自黄庭乘五色之云径,从玉楼直上泥丸中,飞步七星,节节随星步上,觉得身离地上极远,在天云炁中,将身横步七星,旋身入斗口,累步六步,存身背北面南,行到火星,存红色。过火星,向东行,存过日宫红色。过日宫,西行,存过月宫白色。过月宫,向西南行,左转七遍,却从北出,循历东南方天星,到东北角,却折步,循历北西南东四方天星。讫,再到东北角,却望东,直从魁星巡一遍,径出,向火星上行,过西方,见金星白色。过金星,向北行。至水星黑色。自水星,过东方木星青色。却从木星,再回水宫,复西自金星过,直向中宫土星位黄色。再从土星,复向金星、水星,到木星宫,望西北角,乘云直上,望见金阙。

    诀曰:谒三十二天,自太黄皇曾天为始,至平育贾奕天而终。然后回谒二十八宿,每宿一斗,自箕起而斗宿,旋身回至箕,却望斗魒而去。谒五星如式。升神上境,入北斗之中,三台六星盖顶,而行步斗一座。次六步,应三台而出。左环四十九步,犯火星。又东行八十一步,至太阳,谒孝道仙王。复右行六十四步,自北入斗,至太阴,谒孝道明王。左旋而出,左行,复右行,七返无色界中,定想见诸真仙来往,周历十方二十八宿、三十二天。每宿丁罡十二步,次回,共三百三十六步。至箕之罡,直还,望北斗大魒之次,右旋南向四十九步,重入火星,经於太阴。三十六步,谒水星,东行至于太阳之侧。右行六十四步,成木东,向谒木星,再回而行。借水星罡,复出太阴之傍,八十一步,成金,西向谒金星。东行达于斗口,三十五步,而入中谒土星。反行再入金水之宿,直望北方玉京金阙,乃入步而进,再拜长跪,祝曰:

    具位臣姓某,幸因宿庆,获际真风,入靖凝神,恭朝天阙。身外之身,冒抵玉京。臣无任瞻天望圣,惶惧屏营之至。

    再拜,重启曰:

    臣凡骨坚顽,理难升举。幸因师授,使遂飞神。不避诛夷,敢披丹个。入事云云。臣无任祈恩,俟命之至,谨言。

    再拜,退复元路,还神入顶门。

    祝曰:

    吾今朝真,上谒青云。欲使神人,闭债封形。举尔以去,秘诀灵灵。

    右元纲流演之图,乃梵行诸天之妙也。始於飞神蹑斗,终於谒帝朝元。若能精思按行,出入既熟,证对不乱,可以上章奏事,役使鬼神,以致脱壳升真,混合万炁。炼形之术,朝元之方,莫先乎此。每於三元八节、甲子庚申之日,入靖,焚香,面北平坐,临目,静思凝神定想,炁息绵绵,神风不鼓,耸身出顶,如蝉之蜕壳,升陆空玄,如法行事。自微至着,由想念而成真,则在乎其人矣。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竟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