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秩名
2011-02-03
当希腊的盲人歌手荷马在爱琴海畔一边四处流浪,一边吟诵着他那两部流传千古的英雄史诗的时候,在远东的大地上,一位老人却以他那异常冷峻而睿智的目光,注视着黄河流域诸侯的争霸大战。面对纷繁忙乱的人世,这位老人却在思考着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根本之类的深奥问题。他那智慧的光芒,穿透了历史的迷雾,至今仍然给人以启迪,发人深思。
这位老人就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所以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道既被视为万事万物乃至宇宙的根本,当然也是生命的根本。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子是怎样认识生命、长寿等问题的吧。
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对怎样才叫长寿、能否长寿和如何实现长寿等问题的回答。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都是道演化的产物,生命当然也是如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未注明者都引自《老子》帛书)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或规律、法则,而是万物始源的不可言说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道在老子心中,其实就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换一句较为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从道(无)中产生了元气(或称为一、太一、大一,或称为有),元气分为阴、阳二气,二气运行化合而产生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又化生万事万物。所以老子又说:宇宙中有四大,即道、天、地、人。作为万物之母的道化生万物之后,并未消亡,而是仍然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事物的运行变化,“万物恃之而生。”
生命既然来之于道所化生的“二”即阴阳二气,并且又遵循“道”的法则,那么,人的生命能不能像道一样永存呢?老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示人们对待生命应该顺其自然。但他说过“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身体虽死而行“道”之心犹存就叫做长寿,就能够长寿,显然老子是承认人是要死的。
老子虽然没有承认长生,但从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而柔弱可以胜刚强之类的反复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并不否认活下去的必要。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老子没有说,大概是越长久越好吧,因为他反复谈到了怎样活下去的问题: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要把身体、生命置之度外,就能使生命存在下去。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猛兽刀兵都不能加害于身,这真是再妙不过的事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老子说:“以其无死也。”不把生当作生,不把死看作死,就可以算作善于摄生了.老子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原来,老于的哲学也就是活命哲学;你如果勇于做那些果敢大胆的事,迟早会被杀死;勇于做那些被常人视为不勇敢的、怯懦的事,你才能保住生命。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老子反复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怎样才能做到“外身”、“无死”和“勇于不敢”等等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效法“道”,按照道的法则处理自己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要不看,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不听,因为“五音令人耳聋”;不吃美味佳肴;因为“五味令人口爽”,口爽就是说错话,那会招来杀身之祸;也不能运动,因为“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总之,做一个缩头乌龟吧,自己向内心去寻求心理的平衡。所以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这样才能做到不辱不殆,可以长生久视。
如果谁要以为老子真是什么都不想、连活下去都不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其中也包括长生久视,也就是长寿。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李约琴《中国科技史》第五卷)这话说得不全对,因为老子并没有说过人可以不死;但也没有全错,因为后来老子的信徒从老子的许多话中确实得到了人可以与“道”永存的某些启示。例如,老子说;只要“深根固柢”,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做到“长生久视”’“没身不殆”:道是无始无终的,人的生命为什么就不能像道一样永存呢?只要得一守一、按照“道”这个“一”去做就行了。
老子既然否定了功名富贵,声色美娱,剩下的只有孑然一身了,个人的生命和生存就不能不成为人生追求的首要目标。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庄子更把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明确承认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也就是说,至少要活到60岁才能称为寿。他为人生旅程描绘了一幅十分可悲的图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人一旦来到世上,就什么都不能改变(“亡”)了,就这样尽其终身:“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著篇名)人的一生都在与事物互相交锋、摩擦之中,像一匹奔马那样既不能停下来,又见不到成功、甚至连最后的归宿也不知道,人生不是太可悲哀了吗?
但庄子也并木是全盘否定生命的意义,他所否定的只是不知道“道”的凡夫俗子,所以他说:“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庄子反复地以晏雀比鲲鹏,以井蛙比燕鸟,以河泊比汪洋大海等等,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在“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的叹息后面,正是庄子对有涯之生命强烈的不满足和对生命长存的无限向往。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肉体和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动都源于。“大块”,也就是自然之道。有人责怪庄子死了妻子还鼓盆而歌时,庄子的答复表明了他对生命、生死本质的看法:“她刚去世时我也很难过。然而回头一想:最初并没有她的生命,也没有她的形体,甚至连气也没有,只有混杂在恍惚之间的‘道’,道变化而有了气,气变化而有了形,形演变才有了生命。如今又回复到死,这不过是如四季更替一样自然的事。既然如此,我再哭不就是不懂天命了吗?所以我就不哭了。(<至乐>)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不过是气的聚散,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所谓气,也就是肃肃至阴之气和赫赫至阳之气,“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
庄子承认生命是“有涯”即有限的,但他由此却引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一方面,他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道”相比,认为寿命长、短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或者说区别寿命长短没有什么意义:“自本观之,生者,暗噫物也。
虽有寿夭,相去几何?”,“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他甚至认为:万物既都生于“无”,与“无”相比,少年夭折可以算是长寿了;与无始无终、浑 然一体的道亦即化万物的“无”相比,彭祖也只能算是短命了。(<齐物论>)从根本上来看,生命不过就像呼吸一样,寿命虽有长短,那又能相差多少呢?从这个前提出发,庄子感到以如此短暂的人生,试图去认识、把握道即宇宙的本原是困难的,是危险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不论、不见、不闻、不辩,才能达到道酌境界。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是无为,无为即是道的根本性质。但在另一面,他又肯定了对寿命的追求是合理的,只不过这种追求不是刻意追求的追求,而是应该在领会“道”的过程中自然得之:“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按即上下四方)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彭祖由于领悟(即“得”)了“道”,所以才能从舜的时代活到春秋五霸的时代。
在《庄子·天地》中的另一则寓言故事同样表明庄子及其后学并不绝对否定长寿的态度:尧到华州视察,守卫华州的人称尧为圣人,祝他寿、福、多子,尧都婉言辞谢。华州守吏很奇怪;“老寿、富裕和多生儿子,都是世人所希望的,你为什么不想要呢?”尧圣人说:“儿子多了,担忧恐惧就多;富裕则处处提防,事务繁多;活得长久,就会多受侮辱。寿、富和多子,都不是有益于培养无为道德的事。”守吏不以为然地说:“我还以为你人,其实不过是君子而已。天生力民,总要让他们分担各自的职责,儿子们都会有自己的职责,惧怕什么呢?财富多了就让人分享,就不会有设防张罗的事了;圣人衣食住行像鸟兽一样顺其自然,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闲居,千岁辞世则去而升仙,乘云驾雾直到上帝居住的地方,惧、事、辱都没有,身虽长寿,又哪里来的受辱呢?”显然,庄子及其后学主张的是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长寿观。如因悟道而得长寿,那是可以而且应该接受的;但如果像那些以长寿为目标孜孜以求的养形之人一样,整天“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 (同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那就不可取了。只有做到“不道引而寿”,才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刻意>)其实,要达到庄子所说的不论、不见、不闻、不辩、“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的超然境界,又何尝不是一种刻意追求?只不过是一种以“无为”欲达“无不为”的更隐蔽的追求罢了。在庄子们的内心深处,长寿之类仍然是其刻意追求的目标。
网络 秩名
2011-02-03
当希腊的盲人歌手荷马在爱琴海畔一边四处流浪,一边吟诵着他那两部流传千古的英雄史诗的时候,在远东的大地上,一位老人却以他那异常冷峻而睿智的目光,注视着黄河流域诸侯的争霸大战。面对纷繁忙乱的人世,这位老人却在思考着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根本之类的深奥问题。他那智慧的光芒,穿透了历史的迷雾,至今仍然给人以启迪,发人深思。
这位老人就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所以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道既被视为万事万物乃至宇宙的根本,当然也是生命的根本。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子是怎样认识生命、长寿等问题的吧。
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对怎样才叫长寿、能否长寿和如何实现长寿等问题的回答。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都是道演化的产物,生命当然也是如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未注明者都引自《老子》帛书)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或规律、法则,而是万物始源的不可言说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道在老子心中,其实就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换一句较为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从道(无)中产生了元气(或称为一、太一、大一,或称为有),元气分为阴、阳二气,二气运行化合而产生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又化生万事万物。所以老子又说:宇宙中有四大,即道、天、地、人。作为万物之母的道化生万物之后,并未消亡,而是仍然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事物的运行变化,“万物恃之而生。”
生命既然来之于道所化生的“二”即阴阳二气,并且又遵循“道”的法则,那么,人的生命能不能像道一样永存呢?老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示人们对待生命应该顺其自然。但他说过“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身体虽死而行“道”之心犹存就叫做长寿,就能够长寿,显然老子是承认人是要死的。
老子虽然没有承认长生,但从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而柔弱可以胜刚强之类的反复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并不否认活下去的必要。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老子没有说,大概是越长久越好吧,因为他反复谈到了怎样活下去的问题: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要把身体、生命置之度外,就能使生命存在下去。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猛兽刀兵都不能加害于身,这真是再妙不过的事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老子说:“以其无死也。”不把生当作生,不把死看作死,就可以算作善于摄生了.老子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原来,老于的哲学也就是活命哲学;你如果勇于做那些果敢大胆的事,迟早会被杀死;勇于做那些被常人视为不勇敢的、怯懦的事,你才能保住生命。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老子反复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怎样才能做到“外身”、“无死”和“勇于不敢”等等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效法“道”,按照道的法则处理自己的行为。具体地说,就是要不看,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不听,因为“五音令人耳聋”;不吃美味佳肴;因为“五味令人口爽”,口爽就是说错话,那会招来杀身之祸;也不能运动,因为“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总之,做一个缩头乌龟吧,自己向内心去寻求心理的平衡。所以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这样才能做到不辱不殆,可以长生久视。
如果谁要以为老子真是什么都不想、连活下去都不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其中也包括长生久视,也就是长寿。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李约琴《中国科技史》第五卷)这话说得不全对,因为老子并没有说过人可以不死;但也没有全错,因为后来老子的信徒从老子的许多话中确实得到了人可以与“道”永存的某些启示。例如,老子说;只要“深根固柢”,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做到“长生久视”’“没身不殆”:道是无始无终的,人的生命为什么就不能像道一样永存呢?只要得一守一、按照“道”这个“一”去做就行了。
老子既然否定了功名富贵,声色美娱,剩下的只有孑然一身了,个人的生命和生存就不能不成为人生追求的首要目标。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庄子更把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明确承认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也就是说,至少要活到60岁才能称为寿。他为人生旅程描绘了一幅十分可悲的图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人一旦来到世上,就什么都不能改变(“亡”)了,就这样尽其终身:“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著篇名)人的一生都在与事物互相交锋、摩擦之中,像一匹奔马那样既不能停下来,又见不到成功、甚至连最后的归宿也不知道,人生不是太可悲哀了吗?
但庄子也并木是全盘否定生命的意义,他所否定的只是不知道“道”的凡夫俗子,所以他说:“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庄子反复地以晏雀比鲲鹏,以井蛙比燕鸟,以河泊比汪洋大海等等,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在“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的叹息后面,正是庄子对有涯之生命强烈的不满足和对生命长存的无限向往。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肉体和生、老、病,死的生命活动都源于。“大块”,也就是自然之道。有人责怪庄子死了妻子还鼓盆而歌时,庄子的答复表明了他对生命、生死本质的看法:“她刚去世时我也很难过。然而回头一想:最初并没有她的生命,也没有她的形体,甚至连气也没有,只有混杂在恍惚之间的‘道’,道变化而有了气,气变化而有了形,形演变才有了生命。如今又回复到死,这不过是如四季更替一样自然的事。既然如此,我再哭不就是不懂天命了吗?所以我就不哭了。(<至乐>)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不过是气的聚散,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所谓气,也就是肃肃至阴之气和赫赫至阳之气,“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
庄子承认生命是“有涯”即有限的,但他由此却引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一方面,他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道”相比,认为寿命长、短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或者说区别寿命长短没有什么意义:“自本观之,生者,暗噫物也。
虽有寿夭,相去几何?”,“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他甚至认为:万物既都生于“无”,与“无”相比,少年夭折可以算是长寿了;与无始无终、浑 然一体的道亦即化万物的“无”相比,彭祖也只能算是短命了。(<齐物论>)从根本上来看,生命不过就像呼吸一样,寿命虽有长短,那又能相差多少呢?从这个前提出发,庄子感到以如此短暂的人生,试图去认识、把握道即宇宙的本原是困难的,是危险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不论、不见、不闻、不辩,才能达到道酌境界。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是无为,无为即是道的根本性质。但在另一面,他又肯定了对寿命的追求是合理的,只不过这种追求不是刻意追求的追求,而是应该在领会“道”的过程中自然得之:“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按即上下四方)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彭祖由于领悟(即“得”)了“道”,所以才能从舜的时代活到春秋五霸的时代。
在《庄子·天地》中的另一则寓言故事同样表明庄子及其后学并不绝对否定长寿的态度:尧到华州视察,守卫华州的人称尧为圣人,祝他寿、福、多子,尧都婉言辞谢。华州守吏很奇怪;“老寿、富裕和多生儿子,都是世人所希望的,你为什么不想要呢?”尧圣人说:“儿子多了,担忧恐惧就多;富裕则处处提防,事务繁多;活得长久,就会多受侮辱。寿、富和多子,都不是有益于培养无为道德的事。”守吏不以为然地说:“我还以为你人,其实不过是君子而已。天生力民,总要让他们分担各自的职责,儿子们都会有自己的职责,惧怕什么呢?财富多了就让人分享,就不会有设防张罗的事了;圣人衣食住行像鸟兽一样顺其自然,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闲居,千岁辞世则去而升仙,乘云驾雾直到上帝居住的地方,惧、事、辱都没有,身虽长寿,又哪里来的受辱呢?”显然,庄子及其后学主张的是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长寿观。如因悟道而得长寿,那是可以而且应该接受的;但如果像那些以长寿为目标孜孜以求的养形之人一样,整天“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 (同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那就不可取了。只有做到“不道引而寿”,才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刻意>)其实,要达到庄子所说的不论、不见、不闻、不辩、“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的超然境界,又何尝不是一种刻意追求?只不过是一种以“无为”欲达“无不为”的更隐蔽的追求罢了。在庄子们的内心深处,长寿之类仍然是其刻意追求的目标。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