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于心 诗人之贵族(2)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黄莽

2015-12-1011:51:00

诗人之贵族,贵在品格清高

孟浩然就是一个很清高的人,溜须拍马的事情断断做不出来,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统观孟浩然这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的诗歌里有愤世嫉俗的字眼,但更多的,是自己情绪的一种抒发与表达。句中多不加粉饰,很天然的一种清新感,完全是一派怡然自乐的脱俗与潇洒。传说他与王维交情甚厚,王维曾经私自邀请他入内署,刚刚好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躲到了床铺底下,王维趁机向唐玄宗举荐了他。唐玄宗很早就听说了孟浩然的才名,把他从床铺底下请了出来,要他献诗一首。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可是,孟浩然偏偏做了《岁暮归南山》,诵至“不才明主弃”,玄宗很不开心,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你好本事啊!自己不好好地从自身上找找原因,反而把这罪名扣在当朝天子的头上,这样的人,不要也罢!就此放归襄阳,从那后他只负责游山玩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的才学,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了他,孟浩然倒好,当日与朋友喝酒喝得烂醉如泥,让韩朝宗望穿了秋水还没等来,最后气呼呼地拂袖而去,孟浩然听了也一点不可惜。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曾招孟浩然入幕府,但不久,孟浩然就收拾起家伙,仍返故居。可以说,孟浩然的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举棋不定,直到碰了多次钉子才打消了求官的愿望。看到孟浩然这个样子,相信不只我很心疼,他的那群好朋友更心疼,他们一次次地对他伸出了援手,但,他用实际行动拒他们于千里之外,几番挫折后,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也好。因为,以他的品性,根本跟那群当官的不是同路的人,所以,是走不到一块去的,他若是当官,结果就是一个小孩子吃话梅,吃完梅肉后,还要找块硬石头,生生地敲开果核,吃掉果仁。结果就是,他们很悲哀地发现,果核被敲开了,自己的手也裂开了,还有,梅肉酸得吓人,而果仁,却是一嘴难以下咽的苦涩。官员是权贵,但不是贵族,而你孟浩然是贵族,但不适合当权贵。

诗人之贵族,贵在悲天悯人

想那杜甫,他的眼睛里,看尽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悲喜荣辱。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初心不变。他写《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写《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写“三吏”“三别”,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却还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千多首诗作,尤其是杜甫的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真的是让我读了想哭。他自己住着破茅屋,屋顶被秋风刮走,而不懂事的小孩子还欺负他年迈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基本的生活水准离他很远很远,贫苦疾病却离他很近很近。即使遭遇到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人,他也没有对人性绝望,他的心里,装着还是同病相怜的天下寒士,他在极端的疲惫与煎熬中,炼就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只要天下寒士们都好好的,他的每一次辛苦,每一分祈祷,都能让他觉得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的世界,痛苦与欣喜是混杂成一片的,等到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候,他就明白,再没有比他之前所孜孜不倦的坚持是最好最正确的一条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

诗:民族的灵魂

毛主席说:“古典诗词一万年也不会打倒。”而胡适先生提倡新诗,自己却经常写古体诗,当代提倡新韵的却写着写着用起平水韵,这说明诗歌生生不息,绝对不会因某人某事而消失。但当代诗歌已经退出了主流文学圈层。当代主流文化由诗歌、小说、绘画、书法、散文转变成小说、散文、绘画、音乐等,诗人也随之边缘化了。说起诗人的边缘化问题,就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起,当时的诗歌就处于一种濒于没落的状态,但却没有明显地体现在表象上,这得感谢一下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诗派,它与其他诗歌流派相得益彰,呈现出了美轮美奂的辉煌感。其实海子的诗歌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他走的是一条寂寞辛苦的路,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所以,即便他的体力再好,他也没有信心再坚持走下去,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这一出格的举动,使得他的诗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历史性转折,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那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转眼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所有的诗人都在叹,如果海子还活着,他还依旧是一个寂寞时独自看看大海,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独自行走的人,而成不了一个出名的诗人。

其实诗人边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诗歌它自身的贵族身份决定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学体裁中的贵族,是“阳春白雪,和者寡少”的高雅文学形式,这就很难被大众化的民众认可接受。在琳琅满目的可快速读完读懂的文学作品中,在崇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它显得很不讨喜,很不合群,所以,被冷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加上,朦胧诗派的只注重营造朦朦胧胧的感觉,有的诗人又炼字炼得过分使得整首诗歌显得矫揉造作,失掉了语出天然的美感,这一来,接受的人范围又小了一圈了。

记得曾经有评论家批评汪国真的诗歌,说它像大白话,没有文学底蕴,对此,汪国真大大方方地表态:“当初就有人说,我的诗歌三年后就没人读了,可是,现在都20年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读。再过20年,我相信还是会有人再读。如果就依照那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好的方式去写,那么,汪国真还能够脱颖而出吗?汪国真的诗歌集还能发行几千万吗?”对于当下的诗坛,汪国真很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诗歌边缘化,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自作自受,我不喜欢诗坛上的那些诗,读者都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类似于在跳大神。

其次诗人边缘化主要还是在诗人自我认知上,因为,像唐朝诗人张若虚那样,仅仅凭借着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登上诗歌高峰的人现在是不可能有的了,即使你写出了他那个水平,可凭一首诗就成就一个诗人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返了。如今,诗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他们质疑自己的作品,因为作品出来了,却没有引起应该有的注目与关怀,就像一个为了观看山顶美景的爬山者,他一路辛苦地爬到了山顶,却开始为自己的旅途后悔,因为他看到,山顶的景色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而且很多诗人所写的千篇一律,全部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你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不过如此,所有的热情,所有的希望,你都会感觉到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自己的作品虽然出了一篇又一篇,那就像是墙壁上的日历,过一天就撕一张,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都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诗人的出路在哪?

不要抱怨社会,父母、国家给了你什么,要问自己为这个时代做了什么。当代诗人缺乏担当,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严重缺乏时代的使命感,他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他们认为,诗歌是最随性自由的情感表达,如果把责任压在诗人柔弱的肩膀上,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诗作创作热情与灵感的产生,从而损坏诗歌的天然美感,但是更多人认为,诗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然后才是诗歌的创作,就像,一个孩子要承担对父母的赡养责任,一个妻子要承担对丈夫的家庭责任,生活中你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责任需要你有担当。

当代诗人的出路何在?2011年我发表过《论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扬》就有一些不成熟的提议。个人认为写诗不能以文字堆砌、字数、娱乐为目的,要具有开拓的精神,思想的前瞻、艺术的创新、体裁的兼容性,才能呈现出多彩多姿的世界。

生命短暂,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无为的心态去做有为之事。而作为诗人,命中注定了要在这简单的过程中写出不平凡的文字,首先他必须接受这个宿命。这要求他保持比平常人更细致与敏感的情感,爱憎棱角必须清晰而分明,他的目光必须要做到万物可入诗,慧眼拾得遍地金。其次,诗人要具备一颗勇敢的心,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想别人没有想过的思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为了抵御恐怖分子的袭击,成立了SAS特种部队,他们的口号就是“who dares wins”,翻译成中文就是勇于敢者胜的意思,这点,我们当代诗人要学。再则,他的眼光应当永远向高处看,台湾有一座很出名的101大楼,建筑师李祖原设计团队在给大楼命名的时候就是取了我们中国古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以其来勉励国人自强不息,再创辉煌。我想,这个寓意同样适合于我们当代诗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诗人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走出去,与这个时代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为这个时代做出一点有意义的事。

(飞得更高 供稿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专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大爱于心 诗人之贵族(2)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黄莽

    2015-12-1011:51:00

    |
    大爱于心 诗人之贵族(2)
    |

    诗人之贵族,贵在品格清高

    孟浩然就是一个很清高的人,溜须拍马的事情断断做不出来,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统观孟浩然这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的诗歌里有愤世嫉俗的字眼,但更多的,是自己情绪的一种抒发与表达。句中多不加粉饰,很天然的一种清新感,完全是一派怡然自乐的脱俗与潇洒。传说他与王维交情甚厚,王维曾经私自邀请他入内署,刚刚好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躲到了床铺底下,王维趁机向唐玄宗举荐了他。唐玄宗很早就听说了孟浩然的才名,把他从床铺底下请了出来,要他献诗一首。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可是,孟浩然偏偏做了《岁暮归南山》,诵至“不才明主弃”,玄宗很不开心,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你好本事啊!自己不好好地从自身上找找原因,反而把这罪名扣在当朝天子的头上,这样的人,不要也罢!就此放归襄阳,从那后他只负责游山玩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的才学,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了他,孟浩然倒好,当日与朋友喝酒喝得烂醉如泥,让韩朝宗望穿了秋水还没等来,最后气呼呼地拂袖而去,孟浩然听了也一点不可惜。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曾招孟浩然入幕府,但不久,孟浩然就收拾起家伙,仍返故居。可以说,孟浩然的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举棋不定,直到碰了多次钉子才打消了求官的愿望。看到孟浩然这个样子,相信不只我很心疼,他的那群好朋友更心疼,他们一次次地对他伸出了援手,但,他用实际行动拒他们于千里之外,几番挫折后,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也好。因为,以他的品性,根本跟那群当官的不是同路的人,所以,是走不到一块去的,他若是当官,结果就是一个小孩子吃话梅,吃完梅肉后,还要找块硬石头,生生地敲开果核,吃掉果仁。结果就是,他们很悲哀地发现,果核被敲开了,自己的手也裂开了,还有,梅肉酸得吓人,而果仁,却是一嘴难以下咽的苦涩。官员是权贵,但不是贵族,而你孟浩然是贵族,但不适合当权贵。

    诗人之贵族,贵在悲天悯人

    想那杜甫,他的眼睛里,看尽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悲喜荣辱。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初心不变。他写《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写《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写“三吏”“三别”,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却还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千多首诗作,尤其是杜甫的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真的是让我读了想哭。他自己住着破茅屋,屋顶被秋风刮走,而不懂事的小孩子还欺负他年迈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基本的生活水准离他很远很远,贫苦疾病却离他很近很近。即使遭遇到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人,他也没有对人性绝望,他的心里,装着还是同病相怜的天下寒士,他在极端的疲惫与煎熬中,炼就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只要天下寒士们都好好的,他的每一次辛苦,每一分祈祷,都能让他觉得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的世界,痛苦与欣喜是混杂成一片的,等到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候,他就明白,再没有比他之前所孜孜不倦的坚持是最好最正确的一条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

    诗:民族的灵魂

    毛主席说:“古典诗词一万年也不会打倒。”而胡适先生提倡新诗,自己却经常写古体诗,当代提倡新韵的却写着写着用起平水韵,这说明诗歌生生不息,绝对不会因某人某事而消失。但当代诗歌已经退出了主流文学圈层。当代主流文化由诗歌、小说、绘画、书法、散文转变成小说、散文、绘画、音乐等,诗人也随之边缘化了。说起诗人的边缘化问题,就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起,当时的诗歌就处于一种濒于没落的状态,但却没有明显地体现在表象上,这得感谢一下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诗派,它与其他诗歌流派相得益彰,呈现出了美轮美奂的辉煌感。其实海子的诗歌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他走的是一条寂寞辛苦的路,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所以,即便他的体力再好,他也没有信心再坚持走下去,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这一出格的举动,使得他的诗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历史性转折,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那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转眼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所有的诗人都在叹,如果海子还活着,他还依旧是一个寂寞时独自看看大海,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独自行走的人,而成不了一个出名的诗人。

    其实诗人边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诗歌它自身的贵族身份决定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学体裁中的贵族,是“阳春白雪,和者寡少”的高雅文学形式,这就很难被大众化的民众认可接受。在琳琅满目的可快速读完读懂的文学作品中,在崇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它显得很不讨喜,很不合群,所以,被冷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加上,朦胧诗派的只注重营造朦朦胧胧的感觉,有的诗人又炼字炼得过分使得整首诗歌显得矫揉造作,失掉了语出天然的美感,这一来,接受的人范围又小了一圈了。

    记得曾经有评论家批评汪国真的诗歌,说它像大白话,没有文学底蕴,对此,汪国真大大方方地表态:“当初就有人说,我的诗歌三年后就没人读了,可是,现在都20年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读。再过20年,我相信还是会有人再读。如果就依照那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好的方式去写,那么,汪国真还能够脱颖而出吗?汪国真的诗歌集还能发行几千万吗?”对于当下的诗坛,汪国真很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诗歌边缘化,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自作自受,我不喜欢诗坛上的那些诗,读者都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类似于在跳大神。

    其次诗人边缘化主要还是在诗人自我认知上,因为,像唐朝诗人张若虚那样,仅仅凭借着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登上诗歌高峰的人现在是不可能有的了,即使你写出了他那个水平,可凭一首诗就成就一个诗人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返了。如今,诗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他们质疑自己的作品,因为作品出来了,却没有引起应该有的注目与关怀,就像一个为了观看山顶美景的爬山者,他一路辛苦地爬到了山顶,却开始为自己的旅途后悔,因为他看到,山顶的景色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而且很多诗人所写的千篇一律,全部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你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不过如此,所有的热情,所有的希望,你都会感觉到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自己的作品虽然出了一篇又一篇,那就像是墙壁上的日历,过一天就撕一张,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都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诗人的出路在哪?

    不要抱怨社会,父母、国家给了你什么,要问自己为这个时代做了什么。当代诗人缺乏担当,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严重缺乏时代的使命感,他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他们认为,诗歌是最随性自由的情感表达,如果把责任压在诗人柔弱的肩膀上,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诗作创作热情与灵感的产生,从而损坏诗歌的天然美感,但是更多人认为,诗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然后才是诗歌的创作,就像,一个孩子要承担对父母的赡养责任,一个妻子要承担对丈夫的家庭责任,生活中你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责任需要你有担当。

    当代诗人的出路何在?2011年我发表过《论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扬》就有一些不成熟的提议。个人认为写诗不能以文字堆砌、字数、娱乐为目的,要具有开拓的精神,思想的前瞻、艺术的创新、体裁的兼容性,才能呈现出多彩多姿的世界。

    生命短暂,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无为的心态去做有为之事。而作为诗人,命中注定了要在这简单的过程中写出不平凡的文字,首先他必须接受这个宿命。这要求他保持比平常人更细致与敏感的情感,爱憎棱角必须清晰而分明,他的目光必须要做到万物可入诗,慧眼拾得遍地金。其次,诗人要具备一颗勇敢的心,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想别人没有想过的思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为了抵御恐怖分子的袭击,成立了SAS特种部队,他们的口号就是“who dares wins”,翻译成中文就是勇于敢者胜的意思,这点,我们当代诗人要学。再则,他的眼光应当永远向高处看,台湾有一座很出名的101大楼,建筑师李祖原设计团队在给大楼命名的时候就是取了我们中国古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以其来勉励国人自强不息,再创辉煌。我想,这个寓意同样适合于我们当代诗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诗人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走出去,与这个时代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为这个时代做出一点有意义的事。

    (飞得更高 供稿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专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