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宗委佚名
2015-04-20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浙江讯 2015年4月15日在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刘王庙举行的传统大型庙会开幕仪式上,浙江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对此,各方媒体都做了相应报道。
新华社每日电讯:浙江颁证书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地
新华社杭州4月15日专电报道:15日,在浙江嘉兴秀洲区王江泾刘王庙,举行了传统的“江南网船会”大型庙会开幕仪式。在现场,浙江省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标志着浙江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
“将民间信仰事物纳入政府规范管理范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说,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制度,就是希望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在“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新华网: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5日报道:传统的“江南网船会”大型庙会开幕仪式现场,浙江省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
资料显示,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一直是“江南网船会”(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活动场所,据浙江省民宗委统计,目前参与“江南网船会”的民间社团组织已超过120家。
为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的作用,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今年浙江省民宗委与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了“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巡礼活动,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浙江的优秀民俗文化特色。
浙江日报:我省启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 昨颁首张登记编号证书
浙江日报4月15日报道:今天,我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颁发给了嘉兴市王江泾镇的刘王庙。此举意味着我省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编号、规范管理工作的全面启动。
据统计,我省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万多处。为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等级编号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我省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完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完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据库。今年计划完成500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登记编号。
省民宗委表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代表性强、影响广泛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整改提升;已被纳入文物保护、文物普查登录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重点予以保护。
浙江日报同日人文版报道了“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的正式启动
千帆竞渡,锣鼓喧天,300余艘船汇集荡面,船帆迎风招展,蔚为壮观。河岸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百个社团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载歌载舞,一时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欢欣鼓舞的气息。
今天,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前的莲泗荡边停满了江浙沪一带赶来的船只,这里是被誉为国内唯一的“水上庙会”——2015中国江南网船会的现场,我省“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的第一站,也同时启动。
早晨6时刚过,莲泗荡风景区入口处已经停满了来自苏浙沪一带的车,不少人结伴从江苏、上海等地赶来莲泗荡参加江南网船会。
江南网船会由来已久,主角是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当年,他领兵和当地百姓一起灭蝗,不幸牺牲在莲泗荡,当地百姓将他视为丰收的保护神,塑像祭祀,建起了刘王庙。而后,“刘王爷”成为苏浙沪三地许多渔民、船民和农民信奉的偶像。每逢清明、中秋前后,周边渔民自发聚集到莲泗荡边,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形成了江南水乡独有的“网船会”。2011年,江南网船会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天,来自苏浙沪一带的125个民间社团、300余艘船只聚集到莲泗荡,以传统庙会的方式,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农渔丰收。来自江苏盛泽的杨根荣是一名“渔三代”,打从他记事起就由爷爷带着,每年都来嘉兴莲泗荡赶赴网船会。那时候他对爷爷和爸爸参拜刘王庙殷诚的心并不理解,只知道来“庙会”热闹、好玩。如今他已经50岁了,延续着家族的传统,每年都来网船会,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出入平安。这次他是带着队,和镇上60多个人一起结伴来的。“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渔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来网船会是家里传下来的规矩,一代代的,我们都会来。”
网船会除了民间祭祀活动外,还是一场民俗活动的盛会。打莲湘、挑花篮、扎肉提香、舞龙、舞狮、打腰鼓……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民俗活动,在网船会上都可以看到。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的作用,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今年,省民宗委与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民间民俗 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巡礼主题活动。
浙江在线:浙江规范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 颁发首张登记编号证书
浙江在线4月16日报道:4月15日,全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首证颁发暨“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江南网船会开幕式上举行。省民宗委领导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这标志着浙江正式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全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全面启动。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民众信仰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说,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制度,就是希望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在“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共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万多处,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完成全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完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据库。今年计划完成500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登记编号。
微信平台:《我在现场》栏目,参会记者现场直播了12篇图文并茂的浙江颁发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证书消息。
浙江民宗委 佚名
2015-04-20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浙江讯 2015年4月15日在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刘王庙举行的传统大型庙会开幕仪式上,浙江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对此,各方媒体都做了相应报道。
新华社每日电讯:浙江颁证书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地
新华社杭州4月15日专电报道:15日,在浙江嘉兴秀洲区王江泾刘王庙,举行了传统的“江南网船会”大型庙会开幕仪式。在现场,浙江省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标志着浙江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
“将民间信仰事物纳入政府规范管理范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说,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制度,就是希望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在“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新华网: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5日报道:传统的“江南网船会”大型庙会开幕仪式现场,浙江省民宗委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
资料显示,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一直是“江南网船会”(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活动场所,据浙江省民宗委统计,目前参与“江南网船会”的民间社团组织已超过120家。
为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的作用,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今年浙江省民宗委与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了“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巡礼活动,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浙江的优秀民俗文化特色。
浙江日报:我省启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 昨颁首张登记编号证书
浙江日报4月15日报道:今天,我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颁发给了嘉兴市王江泾镇的刘王庙。此举意味着我省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编号、规范管理工作的全面启动。
据统计,我省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万多处。为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等级编号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我省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完成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完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据库。今年计划完成500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登记编号。
省民宗委表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代表性强、影响广泛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整改提升;已被纳入文物保护、文物普查登录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重点予以保护。
浙江日报同日人文版报道了“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的正式启动
千帆竞渡,锣鼓喧天,300余艘船汇集荡面,船帆迎风招展,蔚为壮观。河岸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百个社团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载歌载舞,一时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欢欣鼓舞的气息。
今天,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前的莲泗荡边停满了江浙沪一带赶来的船只,这里是被誉为国内唯一的“水上庙会”——2015中国江南网船会的现场,我省“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的第一站,也同时启动。
早晨6时刚过,莲泗荡风景区入口处已经停满了来自苏浙沪一带的车,不少人结伴从江苏、上海等地赶来莲泗荡参加江南网船会。
江南网船会由来已久,主角是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当年,他领兵和当地百姓一起灭蝗,不幸牺牲在莲泗荡,当地百姓将他视为丰收的保护神,塑像祭祀,建起了刘王庙。而后,“刘王爷”成为苏浙沪三地许多渔民、船民和农民信奉的偶像。每逢清明、中秋前后,周边渔民自发聚集到莲泗荡边,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形成了江南水乡独有的“网船会”。2011年,江南网船会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天,来自苏浙沪一带的125个民间社团、300余艘船只聚集到莲泗荡,以传统庙会的方式,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农渔丰收。来自江苏盛泽的杨根荣是一名“渔三代”,打从他记事起就由爷爷带着,每年都来嘉兴莲泗荡赶赴网船会。那时候他对爷爷和爸爸参拜刘王庙殷诚的心并不理解,只知道来“庙会”热闹、好玩。如今他已经50岁了,延续着家族的传统,每年都来网船会,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出入平安。这次他是带着队,和镇上60多个人一起结伴来的。“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渔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来网船会是家里传下来的规矩,一代代的,我们都会来。”
网船会除了民间祭祀活动外,还是一场民俗活动的盛会。打莲湘、挑花篮、扎肉提香、舞龙、舞狮、打腰鼓……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民俗活动,在网船会上都可以看到。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的作用,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今年,省民宗委与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民间民俗 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巡礼主题活动。
浙江在线:浙江规范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 颁发首张登记编号证书
浙江在线4月16日报道:4月15日,全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首证颁发暨“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刘王庙江南网船会开幕式上举行。省民宗委领导向刘王庙颁发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这标志着浙江正式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全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全面启动。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民众信仰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说,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制度,就是希望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在“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共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万多处,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完成全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工作,建立完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据库。今年计划完成500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登记编号。
微信平台:《我在现场》栏目,参会记者现场直播了12篇图文并茂的浙江颁发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证书消息。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