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李海波
2013-12-19
诸葛亮有句传世名言,“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
其实,关于这个观点,老子早就告诫过我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沉和重是浮和轻的根本,宁和静是躁和动的主宰。为道为商,为君为王者,本末不能倒置,根本不能丧失。真正的领袖人物应当静、重,而不是轻浮躁动,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利益而获得长久。如果我们在有极图的无边欲望驱使下,本末倒置,重物轻命,在违背道德和规律的前提下去轻浮妄动,最终必将丢失根本,丧失主宰,失去自己的根基和地位。
老子的这句名言是非常富有人生哲理的:轻以重为根,躁以静为君。也就是说,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了根本,会被人鄙视而难以为尊;做事急噪,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就大业。他提醒人们做事不可轻率,而要深思熟虑,不可急躁,而要等待时机成熟。只有真正做到戒轻、戒躁、戒骄,才能谋大事立大业,否则非但不能成事,还有可能犯下不可弥补的过失。你看自然界的植物,不管是大树还是小草,都是根要稳定,根重要而本安静。动荡摇晃或折断的都是枝叶或茎杆,枝叶茎杆轻浮妄动,而且随着自然的风向八方摇晃,若遇到大的灾难还会折断茎杆,倒毁枝叶,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根本不能动!
然而,常人轻浮者往往不懂得本末的重要性,他们有为容易无为难,争取容易放弃难,躁动容易冷静难。当年,由于关羽傲气轻浮,以致于大意失荆州,父子败走麦城双双丢了性命。当消息传到阆中,张飞得知结义兄长关羽被害,日夜痛哭。许多将士纷纷以酒劝解,张飞甚爱饮酒,醉酒后,怒火烧得更旺,对手下的兵士,稍有过失他就拳打脚踢,士兵受伤轻则残废,重则死亡。刘备知道后,劝他宽厚一些,否则早晚必惹祸上身。张飞充耳不闻。一日,张飞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全体军士四日后挂孝攻吴。第二天,将领范疆、张达二人进帐禀报:三军挂孝,数量太多,一时难以备齐,须宽限几日。张飞大怒道:“我急着报仇恨,恨不得明天就进军东吴,你们竟敢违令,罪不可赦。”当下命令武士鞭打二人50军棍。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说:“白旗白甲明天全部交上,不然,将你们斩首示众。”回营后,范疆说:“今日受了刑罚,如何筹办白旗白甲?张飞性爆如火,明天若交不出货,你我都会被杀。”张达沉思片刻,说:“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有这样了。”当天晚上,张飞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帐中呼呼大睡。初更时分,范疆、张达二人各怀利刃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后,逃到东吴去了。张飞由于“躁”则失根,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
到后来,刘备由于接连失去了两位结拜义弟,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犯下了“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毛病。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兴百万之师讨伐东吴,孙权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是谁?马良说是东吴的一位书生,年轻有为,袭荆州便是用的他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张二弟报仇。马良劝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敢轻敌。刘备却嗤笑道:“朕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在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与年龄无关。刘备自称“朕用兵老矣”,作为一个领军之统帅,夸口自己的战争经历丰富,谋略周全,这是不切实际的妄言。他因此而看不起“黄口孺子”的陆逊,更犯了轻敌之大忌,这就是“轻则失根”。他在发兵讨伐东吴时,因为个人情感的因素,不听诸葛亮等良臣的劝谏,不顾蜀吴结盟之大局,这就是“躁则失君”。所以,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导致刘备大败而归。
静胜躁,弱胜强,这是道家“王天下”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在经商立业时应该持守的重要原则。富不奢淫,贵不骄纵,只有“虚其心”,低调为人韬光敛慧,不争虚妄之名于人先,才能“实其腹”而获得恒久不去之成就。
历史上的金陵巨富沈万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随其父由湖州南浔迁至周庄东坨。沈万三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特有的地理优势通番,进行海外贸易活动。周庄北端白蚬江(古称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是理想的天然水上通道。不几年,沈万三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天下”的江南首富。
明初,由于长期战乱,民生凋蔽,国库空虚。朱元璋定都金陵,欲扩外城,难以成事。沈万三恃其富实,愿与国家对半而筑,沈万三愿意承担工程的一半,他们同时开工,沈万三比朱元璋早三天完成。朱元璋斟酒慰劳他说:“古代白衣天子,号曰素封(无官无爵而有资财的人),您就是是啊。”但口头不似心头,朱元璋心中实在不悦。沈万三得罪朱元璋的原因,据孔迩云的《蕉馆纪谈》说,是由于“其山田有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其用,上怪其富过于己,独税其田九斗十三升。后万三筑苏州街,以茅山石为心,上谓其有谋心,遂收杀之,以兵围其家,尽抄摘之。”沈万三有田靠近湖边,就修了一道石岸用来保护自己的田地不受淹。太祖讨厌他太富,就单独对他的田地抽税,每亩九斗十三升。想杀他,一时没有理由。恰好沈万三用茅山石铺苏州街的街心,朱元璋就说他谋反,准备杀了他,后来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才放弃杀他的念头,查抄了他的家产没收入官,将沈万三充军到云南,连女婿也受到株连。
沈万三的财富人生,好冤枉!没有犯法,为皇帝出了力,反而祸事上身,太可悲了。一个商人,无论多么富有,生死都操在有权势的人手中,怎么可以与皇帝比富斗富呢?天子富有四海,而沈万三富过天子,又爱露富,朱元璋自然要生嫉妒心了。在修建工程时,怎么可以比皇帝早三天完成呢?沈万三太不懂得《道德经》的智慧了,他不明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道理,虽有荣观,却做不到“燕处超然”。沈万三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金钱献出来,让朱元璋自己修,这样必能讨好朱元璋,也许能弄个一官半职。
网络 李海波
2013-12-19
诸葛亮有句传世名言,“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
其实,关于这个观点,老子早就告诫过我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沉和重是浮和轻的根本,宁和静是躁和动的主宰。为道为商,为君为王者,本末不能倒置,根本不能丧失。真正的领袖人物应当静、重,而不是轻浮躁动,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利益而获得长久。如果我们在有极图的无边欲望驱使下,本末倒置,重物轻命,在违背道德和规律的前提下去轻浮妄动,最终必将丢失根本,丧失主宰,失去自己的根基和地位。
老子的这句名言是非常富有人生哲理的:轻以重为根,躁以静为君。也就是说,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了根本,会被人鄙视而难以为尊;做事急噪,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就大业。他提醒人们做事不可轻率,而要深思熟虑,不可急躁,而要等待时机成熟。只有真正做到戒轻、戒躁、戒骄,才能谋大事立大业,否则非但不能成事,还有可能犯下不可弥补的过失。你看自然界的植物,不管是大树还是小草,都是根要稳定,根重要而本安静。动荡摇晃或折断的都是枝叶或茎杆,枝叶茎杆轻浮妄动,而且随着自然的风向八方摇晃,若遇到大的灾难还会折断茎杆,倒毁枝叶,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根本不能动!
然而,常人轻浮者往往不懂得本末的重要性,他们有为容易无为难,争取容易放弃难,躁动容易冷静难。当年,由于关羽傲气轻浮,以致于大意失荆州,父子败走麦城双双丢了性命。当消息传到阆中,张飞得知结义兄长关羽被害,日夜痛哭。许多将士纷纷以酒劝解,张飞甚爱饮酒,醉酒后,怒火烧得更旺,对手下的兵士,稍有过失他就拳打脚踢,士兵受伤轻则残废,重则死亡。刘备知道后,劝他宽厚一些,否则早晚必惹祸上身。张飞充耳不闻。一日,张飞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全体军士四日后挂孝攻吴。第二天,将领范疆、张达二人进帐禀报:三军挂孝,数量太多,一时难以备齐,须宽限几日。张飞大怒道:“我急着报仇恨,恨不得明天就进军东吴,你们竟敢违令,罪不可赦。”当下命令武士鞭打二人50军棍。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说:“白旗白甲明天全部交上,不然,将你们斩首示众。”回营后,范疆说:“今日受了刑罚,如何筹办白旗白甲?张飞性爆如火,明天若交不出货,你我都会被杀。”张达沉思片刻,说:“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有这样了。”当天晚上,张飞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帐中呼呼大睡。初更时分,范疆、张达二人各怀利刃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后,逃到东吴去了。张飞由于“躁”则失根,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
到后来,刘备由于接连失去了两位结拜义弟,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犯下了“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毛病。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兴百万之师讨伐东吴,孙权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是谁?马良说是东吴的一位书生,年轻有为,袭荆州便是用的他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张二弟报仇。马良劝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敢轻敌。刘备却嗤笑道:“朕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在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与年龄无关。刘备自称“朕用兵老矣”,作为一个领军之统帅,夸口自己的战争经历丰富,谋略周全,这是不切实际的妄言。他因此而看不起“黄口孺子”的陆逊,更犯了轻敌之大忌,这就是“轻则失根”。他在发兵讨伐东吴时,因为个人情感的因素,不听诸葛亮等良臣的劝谏,不顾蜀吴结盟之大局,这就是“躁则失君”。所以,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导致刘备大败而归。
静胜躁,弱胜强,这是道家“王天下”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在经商立业时应该持守的重要原则。富不奢淫,贵不骄纵,只有“虚其心”,低调为人韬光敛慧,不争虚妄之名于人先,才能“实其腹”而获得恒久不去之成就。
历史上的金陵巨富沈万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随其父由湖州南浔迁至周庄东坨。沈万三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特有的地理优势通番,进行海外贸易活动。周庄北端白蚬江(古称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是理想的天然水上通道。不几年,沈万三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天下”的江南首富。
明初,由于长期战乱,民生凋蔽,国库空虚。朱元璋定都金陵,欲扩外城,难以成事。沈万三恃其富实,愿与国家对半而筑,沈万三愿意承担工程的一半,他们同时开工,沈万三比朱元璋早三天完成。朱元璋斟酒慰劳他说:“古代白衣天子,号曰素封(无官无爵而有资财的人),您就是是啊。”但口头不似心头,朱元璋心中实在不悦。沈万三得罪朱元璋的原因,据孔迩云的《蕉馆纪谈》说,是由于“其山田有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其用,上怪其富过于己,独税其田九斗十三升。后万三筑苏州街,以茅山石为心,上谓其有谋心,遂收杀之,以兵围其家,尽抄摘之。”沈万三有田靠近湖边,就修了一道石岸用来保护自己的田地不受淹。太祖讨厌他太富,就单独对他的田地抽税,每亩九斗十三升。想杀他,一时没有理由。恰好沈万三用茅山石铺苏州街的街心,朱元璋就说他谋反,准备杀了他,后来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才放弃杀他的念头,查抄了他的家产没收入官,将沈万三充军到云南,连女婿也受到株连。
沈万三的财富人生,好冤枉!没有犯法,为皇帝出了力,反而祸事上身,太可悲了。一个商人,无论多么富有,生死都操在有权势的人手中,怎么可以与皇帝比富斗富呢?天子富有四海,而沈万三富过天子,又爱露富,朱元璋自然要生嫉妒心了。在修建工程时,怎么可以比皇帝早三天完成呢?沈万三太不懂得《道德经》的智慧了,他不明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道理,虽有荣观,却做不到“燕处超然”。沈万三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金钱献出来,让朱元璋自己修,这样必能讨好朱元璋,也许能弄个一官半职。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