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尹志华
2017-03-14
乾隆年间,咸阳地区的泾阳县有一传奇道士赤脚李。陕西布政使和宁(后避讳改名和瑛,1741-1821)撰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碑记说:“有泾阳老人者,不知其为何许人。相传七八十年前即有人识之,今貌犹如故。或云得摄生术,或谓有驻颜之法,踪迹奇异,莫之能详也。余自蜀移官来咸,闻咸之人艳称之,延以见,席帽布衣,跣足长揖。问其名,曰无名;问其年,曰性蠢愚,忘之矣;问其所学,曰无常师;问生平所历之境,则北至太行碣石,东游鲁,陟太山,西上夔峡,登峨眉,折而南,遍武夷九曲、天台、雁荡,皆历历游之,亦皆能津津道之,而究不知其何许人也。与之酒则饮,与之蔬肉则饱啖,与之钱与帛则峻以辞,殆游于方之外者欤?然听其论议,与子言孝,与弟言悌,类严君平之为人,而清静自韬,又老氏之俦匹也。以冬夏常跣,号赤脚仙,亦曰赤脚李,又庄子所谓其神独全者,而岂有摄生之术,与夫驻颜之法哉?常往来西凤诸属。癸丑(1793)六月,遍谒诸旧识告别,去之邑北山之麓,就厅为龛,趺坐断谷者两旬,七月十七日化去矣。或云赤脚常为裨将,明季与闯寇角斗不胜而兵溃,遂走亡南山谷中,食草木得不死,清定鼎后乃出。”
清宣统三年(1911)《重修泾阳县志》卷十四载赤脚李于乾隆初居泾阳东郭,每持一铁钵入市,所坐卧处,贾业常三倍,市人争以钱予之。后卒于毕原半崖之古窑中,是日风雷昼晦,泾河泥沙骤涨,封其户。
嘉庆五年(1800)刊张邦伸撰《锦里新编》卷八谓赤脚李系四川人,客居陕西泾阳古寺中。年岁不可考,貌极清臞,似四五十岁人。自言在明末曾充兵丁,谈李自成、张献忠之事甚详。从未以文字示人,人亦不知其能书也。大学士尹继善闻其名,遣人致书相召。李回信说:“乞人浪迹泾干,苟延残喘,岐黄之理素未究心,即老庄之书,亦不寓目。惟知饥来出门,食后静坐而已。忽承慕道之诚,兼讯治病之术,大约混俗即脱俗之法,养生即长生之方。况天上神仙、人间宰相,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使服药炼丹、闭门避谷,是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来京之约,不特野心久恋白云,亦且老病有如黄叶。后会有期,不必相强。”字甚遒劲,似晋唐人手笔。尹得书叹曰:“此野仙,自全其真者也。”再访之,已扃户外出矣。乾隆五十三年(1788)秋,忽谓其徒曰:“予将逝矣,汝等葬我于寺旁。五日后有代予题碑者。”其徒磨巨石以待,五日后,陕西巡抚毕沅至其地,闻之,题曰“赤脚大仙之墓”。
《锦里新编》所载赤脚李与大学士尹继善书信往来之事,应有所据,但其关于赤脚李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说法,恐误,应以和宁所撰碑文为准。
北京白云观藏民国八年(1919)抄本《龙门传戒谱系》之张合皓传,载张合皓曾遇异人赤脚董、赤脚石、赤脚李。赤脚董即董清奇,于嘉庆年间住持西安八仙庵。赤脚石,不详。赤脚李,可能就是指客居陕西泾阳的赤脚李。乾隆四十二年(1777),张合皓携李、董二师至京师,住白云观。后来张合皓任白云观监院,赤脚李则可能返回陕西了。
闵一得《金盖心灯》卷六亦有李赤脚传,谓川陕高士李赤脚为金怀怀(名王清楚)弟子,忘其名字,或云姓吕,名一炁。初闻道于管天仙(名管太清),后栖崂山,乃得大妙旨于金怀怀。及返川、陕,不知已经历几多岁月。乾隆年间总督毕沅大重之,谓其胸藏万卷,道德渊如,莫能测其底蕴。当时大员如巡抚汪新、将军福宁,无不师事,争相供养,赤脚视如土块,摒舍不取。冬夏一敝衣,不洗不脱,气味如兰香。清高宗寿辰,川陕大员拟送其赴京,力辞不可,乃入土穴中,寂然无声。众大员以为已逝,厚葬之。不久,有知县某来自关东,忽遇李赤脚于天津,给与书信十七封,并托返还各官所赠礼物。时为嘉庆初年。
闵一得说,他是从直隶(今河北)道士王阳琪那里听到李赤脚的事迹的。
不知闵一得所说的李赤脚,与活动于陕西泾阳的赤脚李,是一人还是二人?若为同一人,则闵一得所记显然有误。因为毕沅并未见过李赤脚,而是在他去世五日后,恰至其处,闻其事迹,为其题写墓碑。很有可能闵一得所说的李赤脚,就是泾阳的赤脚李,但是闵一得所得到的传闻,已经走样了。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尹志华
2017-03-14
乾隆年间,咸阳地区的泾阳县有一传奇道士赤脚李。陕西布政使和宁(后避讳改名和瑛,1741-1821)撰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碑记说:“有泾阳老人者,不知其为何许人。相传七八十年前即有人识之,今貌犹如故。或云得摄生术,或谓有驻颜之法,踪迹奇异,莫之能详也。余自蜀移官来咸,闻咸之人艳称之,延以见,席帽布衣,跣足长揖。问其名,曰无名;问其年,曰性蠢愚,忘之矣;问其所学,曰无常师;问生平所历之境,则北至太行碣石,东游鲁,陟太山,西上夔峡,登峨眉,折而南,遍武夷九曲、天台、雁荡,皆历历游之,亦皆能津津道之,而究不知其何许人也。与之酒则饮,与之蔬肉则饱啖,与之钱与帛则峻以辞,殆游于方之外者欤?然听其论议,与子言孝,与弟言悌,类严君平之为人,而清静自韬,又老氏之俦匹也。以冬夏常跣,号赤脚仙,亦曰赤脚李,又庄子所谓其神独全者,而岂有摄生之术,与夫驻颜之法哉?常往来西凤诸属。癸丑(1793)六月,遍谒诸旧识告别,去之邑北山之麓,就厅为龛,趺坐断谷者两旬,七月十七日化去矣。或云赤脚常为裨将,明季与闯寇角斗不胜而兵溃,遂走亡南山谷中,食草木得不死,清定鼎后乃出。”
清宣统三年(1911)《重修泾阳县志》卷十四载赤脚李于乾隆初居泾阳东郭,每持一铁钵入市,所坐卧处,贾业常三倍,市人争以钱予之。后卒于毕原半崖之古窑中,是日风雷昼晦,泾河泥沙骤涨,封其户。
嘉庆五年(1800)刊张邦伸撰《锦里新编》卷八谓赤脚李系四川人,客居陕西泾阳古寺中。年岁不可考,貌极清臞,似四五十岁人。自言在明末曾充兵丁,谈李自成、张献忠之事甚详。从未以文字示人,人亦不知其能书也。大学士尹继善闻其名,遣人致书相召。李回信说:“乞人浪迹泾干,苟延残喘,岐黄之理素未究心,即老庄之书,亦不寓目。惟知饥来出门,食后静坐而已。忽承慕道之诚,兼讯治病之术,大约混俗即脱俗之法,养生即长生之方。况天上神仙、人间宰相,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使服药炼丹、闭门避谷,是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来京之约,不特野心久恋白云,亦且老病有如黄叶。后会有期,不必相强。”字甚遒劲,似晋唐人手笔。尹得书叹曰:“此野仙,自全其真者也。”再访之,已扃户外出矣。乾隆五十三年(1788)秋,忽谓其徒曰:“予将逝矣,汝等葬我于寺旁。五日后有代予题碑者。”其徒磨巨石以待,五日后,陕西巡抚毕沅至其地,闻之,题曰“赤脚大仙之墓”。
《锦里新编》所载赤脚李与大学士尹继善书信往来之事,应有所据,但其关于赤脚李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说法,恐误,应以和宁所撰碑文为准。
北京白云观藏民国八年(1919)抄本《龙门传戒谱系》之张合皓传,载张合皓曾遇异人赤脚董、赤脚石、赤脚李。赤脚董即董清奇,于嘉庆年间住持西安八仙庵。赤脚石,不详。赤脚李,可能就是指客居陕西泾阳的赤脚李。乾隆四十二年(1777),张合皓携李、董二师至京师,住白云观。后来张合皓任白云观监院,赤脚李则可能返回陕西了。
闵一得《金盖心灯》卷六亦有李赤脚传,谓川陕高士李赤脚为金怀怀(名王清楚)弟子,忘其名字,或云姓吕,名一炁。初闻道于管天仙(名管太清),后栖崂山,乃得大妙旨于金怀怀。及返川、陕,不知已经历几多岁月。乾隆年间总督毕沅大重之,谓其胸藏万卷,道德渊如,莫能测其底蕴。当时大员如巡抚汪新、将军福宁,无不师事,争相供养,赤脚视如土块,摒舍不取。冬夏一敝衣,不洗不脱,气味如兰香。清高宗寿辰,川陕大员拟送其赴京,力辞不可,乃入土穴中,寂然无声。众大员以为已逝,厚葬之。不久,有知县某来自关东,忽遇李赤脚于天津,给与书信十七封,并托返还各官所赠礼物。时为嘉庆初年。
闵一得说,他是从直隶(今河北)道士王阳琪那里听到李赤脚的事迹的。
不知闵一得所说的李赤脚,与活动于陕西泾阳的赤脚李,是一人还是二人?若为同一人,则闵一得所记显然有误。因为毕沅并未见过李赤脚,而是在他去世五日后,恰至其处,闻其事迹,为其题写墓碑。很有可能闵一得所说的李赤脚,就是泾阳的赤脚李,但是闵一得所得到的传闻,已经走样了。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