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邱清辉道长
2017-03-30
随着语言的发展,“声”与“音”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甚至在很多地方它们被视作同一个概念,被用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曾经有人将这两个字的意思混用之源头归溯到了老子《道德经》第二章里的“音声相和”之语,将之作为“美妙的音乐皆由各种不同声调组成”的理论依据。打开各种《道德经》的注本,确实发现大多将此处的“声”与“音”当作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解释,致使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陈鼓应将“音声相和”解释为:乐器的声音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1]。任继愈解:声音相互对立而谐和;简单的发音叫做“声”;声的组合,成为音乐节奏的叫做“音”[2]。王力解:音,单音;声,和声[3]。震阳子解:大声和细声是彼此相调和的[4]。车乃亮解:音为有韵律有节奏的合声,声为单声[5]。清宁子解:音指乐器音响,声指人的声音[6]。南怀瑾解:音与声相和,才构成自然界和谐的音律,因此又有“禽无声,兽无音”的说法[7]。张其成解:音和声是相互和谐的[8]。培真解:回音是相对于发声产生和鸣的[9]……
笔者经过反复品读,仔细琢磨,发觉可以在学习前人解释的基础上寻找老子所说的“声”与“音”之间的区别。“声”与“音”二字分别在《道德经》里出现了三次,即第二章的“音声相和”,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声”,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及第十二章的“五音令人耳聋”,其实在这几章经文中,“声”与“音”也分别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是不能相互替换的。第二章“音声相和”的“音”是泛指一切能听得见的声音;“声”是指能够感知声音存在的一切动物之听觉。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的“音”是指圣人之言;“声”是动词“听”的意思。第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聋”的“音”为音乐的意思。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的“声”为动物发出的声音。
对于第八十章“声”的意思和第十二章“音”的意思的理解,笔者也是沿用前人的通行解释,想必不会有人非议,只是对第二章和第四十一章里的“声”字的理解,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牵强,为求抛砖引玉,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述一管之见。
一、老子的“声”含有“听”之义。
首先让我们看看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声”。关于“大音希声”的内涵意义一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人在阐述大爱无言的人生境界或美妙无比的高雅音乐时喜欢用“大音希声”来形容,也有很多人把“大音希声”解释为自然朴素且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10]。同样,艺术界也用“大音希声”来阐述自然的“无声之乐”往往比人为的“有声之乐”更富表现力,更能传达出有限的音响节律所不能表达的美妙[11]。教育界往往用“大音希声”来倡导“身教胜于言教”、“采用隐性的教育策略影响学生”等教育理念[12]。企业界将“大音希声”作为低调前进的发展理念之口号[13]。《韩非子•喻老》认为,巨大的声音需要长期积聚力量才能发出,所以罕有所闻。王弼曾解“大音希声”:“听之不闻曰希,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14]”因为“希”字在《尔雅》里被解为“罕也”,“希声”也可当“罕闻”或“难闻”解。只是很少有人将此处的“声”直接解为“听”或“闻”的。虽然现今有很多人将“大音希声”解释为:最大的声音反而听起来无声音或最大的声音反而令人听不见,但是,大多将其“声”字当做名词“声音”或“回响”来解[15]。笔者比较倾向教育界的观点,深受其“大爱无痕”之阐释的启发,深感“大音希声”就是老子的施教方式;只是仍然觉得,我们若要探究其“声”之义,必须联系上下文,分析全章的意思,否则,脱离全章主旨自然就会变成断字取义,难免落于片面而偏离经文之本义。下面以河上公本为例来分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16]道若类[17],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18]。
本章的大意为:上等人士听了“道”后,就努力践行;中等人士听了“道”后,有时想起,有时忘记;下等人士听了“道”后,就哈哈大笑。若下等人听后不大声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所以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明晓“道”的人看起来很愚昧,在道业上取得进步的人看起来是在后退,对“道”的蔑视和嘲笑看起来是很美好的善举,崇尚“道”之德的人胸怀好像山谷一样虚广,最清白的人好像已被完全玷污,盛德之人看起来却像德行不够,刚健精进的德行(法道立德的人)看起来像苟且偷安,品质纯真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已发生质变,最大的方形看不到棱角,重大的器物总是很晚才能造成,宏大的声音很难使人听见,最大的形象反而使人看不见。“道”总是幽隐不显名相。只有这样的“道”,才善于假借各种看似反常的现象,来体现它柔弱的作用,并且形成它反向运行的规律。
显而易见,本章是对前一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具体解说,旨在通过各种“下士”觉得反常的现象,来阐释太上大道的柔弱功用及其反向运行的规律。为了引导人们返朴归真,体悟大道的玄妙,老子提出了许多方法与要求,比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身退,将欲翕之必固张,将欲与之必固夺之,去甚,去奢,去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等等,这些要求往往会使多数修道者(下士)产生疑惑,认为老子的道是不可信的,是不合常理的,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他们会对老子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大声讥笑。然而老子深知——大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有少数“上士”会践行他的教化;所以他在此处才谈及“大音希声”(越是宏大的声音越会使人厌烦、令人充耳不闻)的现象,并以此点明了他效仿大道“隐无名”、“行不言之教”的理由。故《庄子•天地》云:“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因为再高超的言论,用大声宣说的方式是没法进入世俗人的心中的。
如果我们脱离“听”而言“声”,将“希声”二字理解为稀少的声音,那么“大音希声”里的“音”“声”二字就同属名词“声音”的范畴,也就变成了可以互换的同一名称,也就可以将之说成“大声希音”。但是老子早在第二章就已告诉我们“音声相和”,他所说的“声”与“音”是两个不同的对象,是不能相互替换的,否则,单一对象就不可能相互应和;而且,如果我们将“大音希声”说成“大声希音”(最大的声音就像最小的声音)似乎与前面提到的“上士”、“中士”与“下士”没有太多的联系。然而,若将“希声”解为“少听、罕闻,很少被人听见或很难被人接受”就能使人更容易明白上中下三等人面对“道”的不同态度之原由,自然更符合老子“知我者希”之本义。
当然,将此处的“声”理解为“听”的意思并非笔者凭空杜撰,在《汉语大字典》里就已有将“声”做动词“发声”和“听”解释的例子[19]。虽然其出处是在晚于《道德经》出现许久之后的宋代,但足以说明“声”是可做动词“听”来理解的。
二、老子的“声”又含有“听觉”之义。
当我们得知“声”含有“听”的意思之后,就不难理解第二章里“音声相和”的“声”含有名词“听觉”的意思了。不过,在我们探究其本义之前,同样须先了解全章经文的主旨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的大意为: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是美时,丑的观念也就会同时出现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是善时,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比较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而衬托,高和低相互比较而显现,声音和听觉因同时存在而相互体现作用,前者和后者因不同的分别而相互随顺。因此,圣人以无为(不带私心、忘却成就)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以不言(不大音)的原则来教化世人,任凭万物自然地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恃望其报答,功成业就了而不拘泥于世俗之分别而炫耀自己。正因为他不拘泥世俗之观念,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
通读此章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在此列举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个相对的现象,来论证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双方组合而成的,彼此皆以对方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将不存在。此世间,一切事物都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印证,相互对照,相互比较才能存在。没阴就没有阳,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概念都属于形而下的,都是会随着人们的心态、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圣人会持守“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则,不带任何分别心,反而能与“道”圆融,长久“不去”。可是,我们若将此处的“声”和“音”当做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解释就不太符合互为存在前提的逻辑现象。不管是乐器的声音与人的声音,还是简单的发音与有节奏的声音之组合;不管是无生命的物体发声与有生命的喉咙发声,还是发出来的原声与回音;它们都不是相互依赖才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种声音的消失并不会引起第二种声音的消失。只有单声与合声以及大声与细声里面含有“大与小”及“多与少”的相互对立概念,但是这些概念根本没法“相和”。《说文》解:“和,相应也。”可见“相和”是相互响应的意思,而不是相互对立的意思。如果老子只是为了表达“大与小”或“多与少”相反相成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说“大小相成”或“多少相存”;并且,世上有很多可以体现“大与小”或“多与少”相互对立并存的实物可供例举,他根本就没必要用这“搏之不得”的声音来论证此理。当然,力推“不言”、“希言”的老子更不会滥用字词。《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可见声音的产生是与心有关的。
我们再看看“声”字的写法,繁体为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左边用一根绳子吊着一块穿有孔的略像一弯月牙的玉石,右边是一只手正拿着棍棒之类的物体敲击着玉石,下面是一只耳朵,显然它是一个会意字。即耳朵正听着敲打玉石所发出的声。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每个字的形体结构皆能直观地显示一定意义,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声”字的外形结构我们就能发现它是在表达用心聆听声音这个动作。我们也只有将“声”与心联系到一起才能理解孔子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语,因为在听觉审美上没有共同点的人不会相互响应,在嗅觉爱好上没有共同点的人也不会结伴相求,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庄子云:“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若世间动物皆无听觉,声音也就没法自我体现其存在;只有声音和听觉同时存在才能相互体现其作用。所以老子说:“音声相和。”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说,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声”和“音”分别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相互替换的,我们不能将之作为现今“声音混用”的源头依据。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版第61页。
2.任继愈:《老子绎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版第5页。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1999版第375页。
4.震阳子:《道德经注解》,大连出版社1994版第6页。
5.车乃亮:《证悟道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版第15页。
6.清宁子:《老子道德经通解》,鹭江出版社1999版第6页。
7.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版第69页。
8.张其成:《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华夏出版社2012版第42页。
9.培真:《道德经探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0.如钱钟书在《管锥编》里以《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例来论证“当声之无,有声之用”之理。
11.如宋亚文在《试论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思想》(《长安学刊》2010年第2期)中说:“大音”“大象”体现了“道的(自然之美的)特征;叶晓兰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诗意花鸟画之空灵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用“大音希声”来阐释画应留有艺术空白和灵的空间。
12.参见陈丽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谈分层教学的最高境界》以及徐忠平的《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8期)。
13.参见《销售与市场》2013年第07期。
1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版第112页。
15.诸如《老子绎读》任继愈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版第93页的“与‘希声’、‘无形’为并列,名词之前都是否定词”之语;《老子直解》刘德康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46页的“故大音、大声皆高妙之音声”之语;《老子》李杰主编,2006年版第110页“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少有声音”之语;《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张其成著,华夏出版社2012版179页“最大的声音少有回响”之语,等等。
16.夷:在此处可理解为“铲除、毁谤、蔑视”,因为在第十四章里有“视之不见名曰夷”之语。
17.类:善,美好;参见《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简编本1996版第1974页“类”字条第8项解释。
18.贷:此处可当“借,假借”解。
19.《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简编本1996版第1284页。
(本文作者邱清辉道长,原文曾发布于《海峡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6年第4期)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邱清辉道长
2017-03-30
随着语言的发展,“声”与“音”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甚至在很多地方它们被视作同一个概念,被用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曾经有人将这两个字的意思混用之源头归溯到了老子《道德经》第二章里的“音声相和”之语,将之作为“美妙的音乐皆由各种不同声调组成”的理论依据。打开各种《道德经》的注本,确实发现大多将此处的“声”与“音”当作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解释,致使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陈鼓应将“音声相和”解释为:乐器的声音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1]。任继愈解:声音相互对立而谐和;简单的发音叫做“声”;声的组合,成为音乐节奏的叫做“音”[2]。王力解:音,单音;声,和声[3]。震阳子解:大声和细声是彼此相调和的[4]。车乃亮解:音为有韵律有节奏的合声,声为单声[5]。清宁子解:音指乐器音响,声指人的声音[6]。南怀瑾解:音与声相和,才构成自然界和谐的音律,因此又有“禽无声,兽无音”的说法[7]。张其成解:音和声是相互和谐的[8]。培真解:回音是相对于发声产生和鸣的[9]……
笔者经过反复品读,仔细琢磨,发觉可以在学习前人解释的基础上寻找老子所说的“声”与“音”之间的区别。“声”与“音”二字分别在《道德经》里出现了三次,即第二章的“音声相和”,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声”,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及第十二章的“五音令人耳聋”,其实在这几章经文中,“声”与“音”也分别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是不能相互替换的。第二章“音声相和”的“音”是泛指一切能听得见的声音;“声”是指能够感知声音存在的一切动物之听觉。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的“音”是指圣人之言;“声”是动词“听”的意思。第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聋”的“音”为音乐的意思。第八十章的“鸡犬之声相闻”的“声”为动物发出的声音。
对于第八十章“声”的意思和第十二章“音”的意思的理解,笔者也是沿用前人的通行解释,想必不会有人非议,只是对第二章和第四十一章里的“声”字的理解,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牵强,为求抛砖引玉,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述一管之见。
一、老子的“声”含有“听”之义。
首先让我们看看第四十一章的“大音希声”。关于“大音希声”的内涵意义一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人在阐述大爱无言的人生境界或美妙无比的高雅音乐时喜欢用“大音希声”来形容,也有很多人把“大音希声”解释为自然朴素且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10]。同样,艺术界也用“大音希声”来阐述自然的“无声之乐”往往比人为的“有声之乐”更富表现力,更能传达出有限的音响节律所不能表达的美妙[11]。教育界往往用“大音希声”来倡导“身教胜于言教”、“采用隐性的教育策略影响学生”等教育理念[12]。企业界将“大音希声”作为低调前进的发展理念之口号[13]。《韩非子•喻老》认为,巨大的声音需要长期积聚力量才能发出,所以罕有所闻。王弼曾解“大音希声”:“听之不闻曰希,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14]”因为“希”字在《尔雅》里被解为“罕也”,“希声”也可当“罕闻”或“难闻”解。只是很少有人将此处的“声”直接解为“听”或“闻”的。虽然现今有很多人将“大音希声”解释为:最大的声音反而听起来无声音或最大的声音反而令人听不见,但是,大多将其“声”字当做名词“声音”或“回响”来解[15]。笔者比较倾向教育界的观点,深受其“大爱无痕”之阐释的启发,深感“大音希声”就是老子的施教方式;只是仍然觉得,我们若要探究其“声”之义,必须联系上下文,分析全章的意思,否则,脱离全章主旨自然就会变成断字取义,难免落于片面而偏离经文之本义。下面以河上公本为例来分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16]道若类[17],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18]。
本章的大意为:上等人士听了“道”后,就努力践行;中等人士听了“道”后,有时想起,有时忘记;下等人士听了“道”后,就哈哈大笑。若下等人听后不大声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所以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明晓“道”的人看起来很愚昧,在道业上取得进步的人看起来是在后退,对“道”的蔑视和嘲笑看起来是很美好的善举,崇尚“道”之德的人胸怀好像山谷一样虚广,最清白的人好像已被完全玷污,盛德之人看起来却像德行不够,刚健精进的德行(法道立德的人)看起来像苟且偷安,品质纯真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已发生质变,最大的方形看不到棱角,重大的器物总是很晚才能造成,宏大的声音很难使人听见,最大的形象反而使人看不见。“道”总是幽隐不显名相。只有这样的“道”,才善于假借各种看似反常的现象,来体现它柔弱的作用,并且形成它反向运行的规律。
显而易见,本章是对前一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具体解说,旨在通过各种“下士”觉得反常的现象,来阐释太上大道的柔弱功用及其反向运行的规律。为了引导人们返朴归真,体悟大道的玄妙,老子提出了许多方法与要求,比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身退,将欲翕之必固张,将欲与之必固夺之,去甚,去奢,去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等等,这些要求往往会使多数修道者(下士)产生疑惑,认为老子的道是不可信的,是不合常理的,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他们会对老子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大声讥笑。然而老子深知——大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有少数“上士”会践行他的教化;所以他在此处才谈及“大音希声”(越是宏大的声音越会使人厌烦、令人充耳不闻)的现象,并以此点明了他效仿大道“隐无名”、“行不言之教”的理由。故《庄子•天地》云:“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因为再高超的言论,用大声宣说的方式是没法进入世俗人的心中的。
如果我们脱离“听”而言“声”,将“希声”二字理解为稀少的声音,那么“大音希声”里的“音”“声”二字就同属名词“声音”的范畴,也就变成了可以互换的同一名称,也就可以将之说成“大声希音”。但是老子早在第二章就已告诉我们“音声相和”,他所说的“声”与“音”是两个不同的对象,是不能相互替换的,否则,单一对象就不可能相互应和;而且,如果我们将“大音希声”说成“大声希音”(最大的声音就像最小的声音)似乎与前面提到的“上士”、“中士”与“下士”没有太多的联系。然而,若将“希声”解为“少听、罕闻,很少被人听见或很难被人接受”就能使人更容易明白上中下三等人面对“道”的不同态度之原由,自然更符合老子“知我者希”之本义。
当然,将此处的“声”理解为“听”的意思并非笔者凭空杜撰,在《汉语大字典》里就已有将“声”做动词“发声”和“听”解释的例子[19]。虽然其出处是在晚于《道德经》出现许久之后的宋代,但足以说明“声”是可做动词“听”来理解的。
二、老子的“声”又含有“听觉”之义。
当我们得知“声”含有“听”的意思之后,就不难理解第二章里“音声相和”的“声”含有名词“听觉”的意思了。不过,在我们探究其本义之前,同样须先了解全章经文的主旨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的大意为: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是美时,丑的观念也就会同时出现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是善时,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比较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而衬托,高和低相互比较而显现,声音和听觉因同时存在而相互体现作用,前者和后者因不同的分别而相互随顺。因此,圣人以无为(不带私心、忘却成就)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以不言(不大音)的原则来教化世人,任凭万物自然地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恃望其报答,功成业就了而不拘泥于世俗之分别而炫耀自己。正因为他不拘泥世俗之观念,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
通读此章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在此列举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个相对的现象,来论证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双方组合而成的,彼此皆以对方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将不存在。此世间,一切事物都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印证,相互对照,相互比较才能存在。没阴就没有阳,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概念都属于形而下的,都是会随着人们的心态、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圣人会持守“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则,不带任何分别心,反而能与“道”圆融,长久“不去”。可是,我们若将此处的“声”和“音”当做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解释就不太符合互为存在前提的逻辑现象。不管是乐器的声音与人的声音,还是简单的发音与有节奏的声音之组合;不管是无生命的物体发声与有生命的喉咙发声,还是发出来的原声与回音;它们都不是相互依赖才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种声音的消失并不会引起第二种声音的消失。只有单声与合声以及大声与细声里面含有“大与小”及“多与少”的相互对立概念,但是这些概念根本没法“相和”。《说文》解:“和,相应也。”可见“相和”是相互响应的意思,而不是相互对立的意思。如果老子只是为了表达“大与小”或“多与少”相反相成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说“大小相成”或“多少相存”;并且,世上有很多可以体现“大与小”或“多与少”相互对立并存的实物可供例举,他根本就没必要用这“搏之不得”的声音来论证此理。当然,力推“不言”、“希言”的老子更不会滥用字词。《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可见声音的产生是与心有关的。
我们再看看“声”字的写法,繁体为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左边用一根绳子吊着一块穿有孔的略像一弯月牙的玉石,右边是一只手正拿着棍棒之类的物体敲击着玉石,下面是一只耳朵,显然它是一个会意字。即耳朵正听着敲打玉石所发出的声。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每个字的形体结构皆能直观地显示一定意义,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声”字的外形结构我们就能发现它是在表达用心聆听声音这个动作。我们也只有将“声”与心联系到一起才能理解孔子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语,因为在听觉审美上没有共同点的人不会相互响应,在嗅觉爱好上没有共同点的人也不会结伴相求,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庄子云:“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若世间动物皆无听觉,声音也就没法自我体现其存在;只有声音和听觉同时存在才能相互体现其作用。所以老子说:“音声相和。”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说,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声”和“音”分别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能相互替换的,我们不能将之作为现今“声音混用”的源头依据。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版第61页。
2.任继愈:《老子绎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版第5页。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1999版第375页。
4.震阳子:《道德经注解》,大连出版社1994版第6页。
5.车乃亮:《证悟道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版第15页。
6.清宁子:《老子道德经通解》,鹭江出版社1999版第6页。
7.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版第69页。
8.张其成:《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华夏出版社2012版第42页。
9.培真:《道德经探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0.如钱钟书在《管锥编》里以《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例来论证“当声之无,有声之用”之理。
11.如宋亚文在《试论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思想》(《长安学刊》2010年第2期)中说:“大音”“大象”体现了“道的(自然之美的)特征;叶晓兰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诗意花鸟画之空灵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用“大音希声”来阐释画应留有艺术空白和灵的空间。
12.参见陈丽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谈分层教学的最高境界》以及徐忠平的《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8期)。
13.参见《销售与市场》2013年第07期。
1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版第112页。
15.诸如《老子绎读》任继愈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版第93页的“与‘希声’、‘无形’为并列,名词之前都是否定词”之语;《老子直解》刘德康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46页的“故大音、大声皆高妙之音声”之语;《老子》李杰主编,2006年版第110页“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少有声音”之语;《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张其成著,华夏出版社2012版179页“最大的声音少有回响”之语,等等。
16.夷:在此处可理解为“铲除、毁谤、蔑视”,因为在第十四章里有“视之不见名曰夷”之语。
17.类:善,美好;参见《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简编本1996版第1974页“类”字条第8项解释。
18.贷:此处可当“借,假借”解。
19.《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简编本1996版第1284页。
(本文作者邱清辉道长,原文曾发布于《海峡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6年第4期)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