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佚名
2018-02-18
新春是福州最具有“热度”与“亮度”的时刻,全城弥漫在箫鼓沸腾与灯烛火光之中。
福州的元宵庙会主要包括“排元宵”与“迎元宵”两大主题。“排元宵”是指“排暝”、“伴夜”、“排鳌山”等内场活动,而“迎元宵”则是盛大的出游活动,有“迎神”、“迎灯”等形式。福州元宵节会的正日,从正月十一的“上彩”开始,到正月二十“尾彩”落灯结束。但各乡举行元宵节会的时间不同,期间又有结合新春“迎神”的庆祝活动,所以从正月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热闹长达一个多月。
“排元宵”:排暝请福,伴夜悦神
元宵节会以境社、宗祠为中心举行。“境”是福州民间信仰中最基本的地理单元,福州话称为“境份”,每个境的庙宇称为“大王宫”,奉祀本境社神“守土尊王”。每个境庙下又有各种香会组织,称为“社把”,合称为“境社”。此外,每个境往往有更高规格的神庙,人们奉其主神为本境的“地头”。
福州仓山区金山街道一带居民,多信奉“张杜薛三圣王”,并由“葛仙境”、“燕前境”等七个境组成一个祭祀联盟。正月期间,三圣王巡行各境,每境社依照迎神时间的先后次序,分别称为“初四社”、“初八社”、“十二社”、“十五社”等等。城市之中常见这种祭祀联盟,元宵活动也主要由各境社组织开展。而福州大部分乡村还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习惯,所以往往由本姓氏的宗祠来组织元宵活动。
境社与宗祠的关系十分密切。长乐、闽侯、闽清、罗源等地的元宵习俗注重“排暝”仪式,“暝”在福州话中是“夜晚”的意思,排暝即指在元宵期间轮夜设供,以祭祀祖先与诸神,请祷福佑。一般从正月十一的“上彩暝”开始,各户人家悬灯挂彩,街衢架设彩门。各房子孙在祠堂与祖厅内祭祀祖先,称为“排公婆妈”。福州话里“灯”、“丁”同音,祠堂、祖厅里面还架设烛架,点满蜡烛,称为“点烛山”,代表添丁发甲。
“伴夜”是“排元宵”另一个仪式,族丁或社友在宗祠、神庙中守夜至天明,巡视供品香火,以示虔诚恭敬。伴夜期间,祠堂、神庙之内布置鳌山、花灯彩棚,所有精美的供品都陈列在长案桌上,有的人家还会拿出收藏的古玩珍宝进行摆设,互相“赛宝”。同时,还举行猜灯谜、演闽剧、舞金狮、讲评话、唱伬艺等庆祝活动。在祭祀之后、伴夜之前,又有合族或全社宴饮聚会,仪式隆重盛大。所以,“悦神”是“伴夜”的主旨,意为“陈设珍玩,笙歌彻宵,群饮神前,谓之悦神”。
位于闽江口的琅岐岛,分布有十八个境。琅岐岛各境元宵时间先后排序,当地许多居民外迁移居美国东部城市,过年时许多人回乡参加元宵迎神仪式,从初六到十六全岛欢庆。
“迎元宵”:迎神巡境,迎灯庆赏
“迎神”是福州市区最盛行的元宵民俗。福州台江、仓山、长乐等区的迎神活动最有看头,这里遍布许多巨乡大境,迎神规模都十分庞大,清人竹枝词中描写其“火炮笙歌声遏云”的热闹场面,到今天依然如旧。
台江中选社区“迎吴颜”非常有特色,传说吴颜二将爷喜酒,所以抬神舆者醉步行进,沿街所到之处受到居民们劝酒欢迎,众人高呼“吴颜爷醉未?”,而后齐答“吴颜爷未醉”。正月十五又逢福州人最崇信的神灵临水夫人陈靖姑诞辰,福州人称临水夫人为“娘奶”,即母亲之意,当日福州城大半个区域都在“迎娘奶”。台江万寿尚书庙所祀者为南宋抗元英雄陈文龙,正月十八举行迎尚书公乘坐“官船”回乡省亲的仪式,众人抬着官船迎至解放大桥下的江面上烧化。迎神队伍行进途中,居民们夹道欢迎,纷纷燃放炮竹烟花,阖家老幼参香礼拜,各户门前设案张宴,案桌上摆设供品果子,以迎接本境诸神驾临,称为“接宴”。迎神的仪仗犹如官衙排场,如“迎泰山”时以帝王威仪出巡,而“迎大王”则似一般官员出行,礼仪虽然繁琐,但却秩序森然。
在迎神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塔骨”,一高一矮的为“七爷”和“八爷”,这是福州人最亲近的鬼神,即黑无常与白无常,因为七爷和八爷负责本境界内最基层的事务,所以每个境庙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塔骨”是由竹篾做成神身骨架,装上木雕的神像头桶,然后由人钻入塔骨腹内将其搭在肩膀之上,称为“挺塔骨”。
塔骨多为各庙主神的部将,高者达二三米,除了七爷和八爷二位之外,根据不同的神系制度,还有单家将、叉神、白须爷、牛头马面、六曹司等。塔骨平日都供奉在境庙之中,“高骨”出游的时候多走“八字天官步”,“矮骨”如孩儿弟则常挥袂踏舞,这是古代傩舞大面的一种遗存。
“迎灯”是“迎元宵”的另一种形式,既有独立举行的,也有与“迎神”相结合的。“迎灯”的内容是排灯出迎,也像迎神那样巡游乡境来为民众祈福。元宵迎灯最为壮观的是福清龙高半岛的“烘龙”。福清的龙灯属于“板凳龙”的一种,龙头与龙尾由竹篾、棉纸、纱布、桐油等制成,整条龙身由传统纸灯安装在一排排木板上拼接而成。龙灯上用朱漆书写各乡姓氏与地望。现在,出灯排多以户为单位,全部由男丁上阵烘龙。一条龙由百余号人共同起舞,随着鼓板响起,灯身火光透亮,龙灯穿行在街衢庭院、祠堂宫庙之中,呼号而过,十分震撼。
在连江的黄岐半岛,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海神灯”。海神灯是高八尺、宽五尺的“三太子”大型头像彩灯,传说三太子下凡触罪被天帝碎尸三段,尸首被渔民从海中捞上来,从此设像奉为海神。海神灯的巡游队伍中还有骨牌灯、彩灯等,立方体的骨牌灯多绘制三国、水浒故事,大人和小孩各提着彩灯,其中有鱼灯、龙虾灯、宝莲灯等。在笙歌鼓乐中,几名壮汉扛着海神灯飞驰,巡游各个渔村为民赐福,最后迎至海滩之上烧化升天。
福州的迎灯形式非常多样,在闽侯荆溪、平潭岛,还有“迎蛇灯”、“迎灯牌”的活动,迎灯必须要众人合力参与才能完成,所以是一项凝聚力极强的民俗活动。台湾马祖地区也盛行元宵排暝、迎神、迎灯风俗,当地统称为“摆暝”,马祖将排暝视作最重要的地方文化盛典,每年举行“元宵摆暝嘉年华”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前来体验。
从官府到民间的元宵行乐
从宋太祖诏令“上元放灯五夜”开始,北宋皇帝每年御宣德门观灯成为定制。宋仁宗称,“朕非游观,与民同乐耳”;蔡襄也赞颂仁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皇祐二年(1050)因两浙路发生大饥荒,仁宗便取消了上元观灯。而蔡襄任福州太守期间,有一年令州城内百姓各点七盏灯,因未顾及贫富差异而引发不满,福州州学教授陈烈在大灯上题诗以示抗议,讥讽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蔡襄闻过即改,旋即“罢灯”收场。这是福州元宵节的最早记录。
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Prof.Jacques Gernet)认为,南宋元宵节极似欧洲的狂欢节(Carnival),是宋人庆祝新年的真正开始。南宋时期的福州是六大城市之一,社会经济繁华富庶,文化教育也空前发达。南宋淳熙九年(1182)成书的《三山志》记载了当时的福州元宵盛会,上元燃灯的庆赏活动由本州的官府负责举办,州府多借名观大刹的宽敞场地,悬挂灯毬、莲花灯、百花灯、琉璃屏灯等,十分壮观华丽。当时福州所制的“白玉灯”,为天下灯品之冠,《青玉案·元夕》中所说的“玉壶光转”,指的就是如“清冰玉壶”的白玉灯。
绍兴三年(1133)管理赵室皇族的机构“西外宗正司”移至福州,这些皇室宗子被称为“郡寄居者”。每年元宵期间,福州太守依例邀请郡内的皇族子弟们一起宴饮赏会。到了元宵那夜,太守命人燃起灯炬千百盏,在大寺院中陈设伎乐杂戏进行表演,吸引州民士女围观欣赏。
最热闹的地点在福州左右司理院。每到上元节必张灯设醮,悬灯长达丈余,簇百花、燃烛炬、结彩楼,称为“两院灯”,并且礼请道士崇建醮筵为州祈福,期间还举行棚台会乐、鳌山盛景、飞龙戏狮等活动。从这天起,司理院开放给州民游览,贵族家庭在司理院两侧衙廊外设立“看位”观赏,倾城而出的人们填满了衙前的通衢大路,此夜金吾不禁,从城外与郊县各乡赶进城内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通宵不散。
元诗四大家的范梈曾任闽海道知事。他的诗集收录了《正月十六夜双门观灯时官吏皆集》、《福州元夕》两首诗。从诗名可见,元代福州在双门楼举办元宵观灯活动,地方官吏仍然参加。明代福州民间的元宵盛况远胜于前朝,时称“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而明代弘治年间的《八闽通志》则说,“入国朝来,民俗祈年,虽间有设于境者,而官府不复设于此”,福州元宵盛会已经不再以官府主导,而由民间的境社神庙举行。
清代“琉球馆”设在福州水部门外,许多琉球国士子在福州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他们对福州的元宵民俗也有浓厚的兴趣。在一本《学官话》的教材中,有则这样的对话:“如今是元宵景,城里城外,到晚间,街上好些故事。各庙里好些灯 , 这样热闹的时景 , 我们也到街上并各庙里去看看玩玩么?”
可见,当时福州城内外举办元宵灯会的地点主要在庙里,明清时期福州城内的闽山庙元宵活动最为壮观,元宵节目繁多。此外,南后街的灯市也非常著名,有“后街风月买灯天”之说。美部会传教士卢公明(Justin Doolittle)在其《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对19世纪福州元宵的灯市、灯谜、送灯习俗等进行过记录,而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城市改造之下的民俗活动
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在《城市节日文化与宋词中的狂欢精神》中认为:“在理学兴起之前,节日文化和市民的狂欢精神互相促进。”宋太祖主张“宜纵士民之行乐”,从皇帝与臣民一同观灯赏会,到各州官员组织灯会活动,借亲民之机以展示承平景象,也表明节庆的狂欢与逸乐是受到赞许的。但到了元明之后,情况开始改变,一方面元宵灯会开始渐趋民间化,另一方面士大夫对元宵节会多持否定态度,如明人王世懋形容福州元宵期间“一郡之民皆若狂”,以这样惊骇的观感来表达不认同。
福州元宵节的排暝请福、伴夜悦神、迎神巡境、迎灯庆赏,犹如天子饮宴、行乐、巡狩、观灯,是古代中国帝制余晖的再现。古代帝王在元宵期间的“与民同乐”,也已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神同悦”。在以酬神、灯火、百戏为主题展开的元宵狂欢庆典中,充溢着自由活力,人人参与了精神层面上的再生与更新。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民间文化代表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亚文化,福州城里还活跃的迎神活动,就是证明这种生命力的最佳案例。
福州的元宵节会,经历了从官方主导的时代,演变到现在由民间的境社、宗祠自发组织的状态。境社、宗祠作为历史的产物,面临着诸多与现代社会的调适问题,但它们无疑是守护地方传统文化的坚实堡垒。
中国许多地方的民俗活动都面临着传承问题,其中一个外部威胁就是城市的无序扩张带来的,“拆迁”对于原生态民俗文化的破坏性是巨大的。近段时间,福州北郊的新店大片范围的旧村被纳入征迁改造计划,从文化角度来说,这片区域的民俗文化即将迅速流失。
位于新店的战坂村,原安排于年前进行整体拆迁,遭到居民反对,改到元宵过后进行。战坂村的元宵迎神,在正月十四到十六举办三天,出巡仪式中轿班手的黄色笠帽非常有特色,上面插着鸡羽毛,与韩国仪仗队中的武官帽很相似,可能都源自元代的直檐大帽。战坂村的年轻人担心,一旦村落被拆,本村的民俗活动会很难开展下去,也许今年会是最后一次的元宵迎神活动。
金山街道的“兴洲境三圣王”信仰圈,这一带的旧村早已被征迁,如今变成了红星、乐都汇、万达等商业综合体聚集的新商圈。不过,因为“兴洲境三圣王祖殿”仍在原址,所以每到春节,七个境社的居民们依旧回到本乡境进行摆暝、迎神,而且现在年轻人的参与度也很高。然而,就在今年春节前夕,各境理事被召集开会,传出了“兴洲境三圣王祖殿”也要被拆迁的消息,令人惊诧不已。
城市的精神源于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历史留给福州很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她的生存空间已被挤占到支离破碎。这座城市所积累的历史与传统,虽然被那些高楼大厦冰冷的玻璃幕墙所遮掩住,然而在这样火热的上元之夜,还能显露出属于城市自身的一缕光华。
(转自澎湃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佚名
2018-02-18
新春是福州最具有“热度”与“亮度”的时刻,全城弥漫在箫鼓沸腾与灯烛火光之中。
福州的元宵庙会主要包括“排元宵”与“迎元宵”两大主题。“排元宵”是指“排暝”、“伴夜”、“排鳌山”等内场活动,而“迎元宵”则是盛大的出游活动,有“迎神”、“迎灯”等形式。福州元宵节会的正日,从正月十一的“上彩”开始,到正月二十“尾彩”落灯结束。但各乡举行元宵节会的时间不同,期间又有结合新春“迎神”的庆祝活动,所以从正月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热闹长达一个多月。
“排元宵”:排暝请福,伴夜悦神
元宵节会以境社、宗祠为中心举行。“境”是福州民间信仰中最基本的地理单元,福州话称为“境份”,每个境的庙宇称为“大王宫”,奉祀本境社神“守土尊王”。每个境庙下又有各种香会组织,称为“社把”,合称为“境社”。此外,每个境往往有更高规格的神庙,人们奉其主神为本境的“地头”。
福州仓山区金山街道一带居民,多信奉“张杜薛三圣王”,并由“葛仙境”、“燕前境”等七个境组成一个祭祀联盟。正月期间,三圣王巡行各境,每境社依照迎神时间的先后次序,分别称为“初四社”、“初八社”、“十二社”、“十五社”等等。城市之中常见这种祭祀联盟,元宵活动也主要由各境社组织开展。而福州大部分乡村还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习惯,所以往往由本姓氏的宗祠来组织元宵活动。
境社与宗祠的关系十分密切。长乐、闽侯、闽清、罗源等地的元宵习俗注重“排暝”仪式,“暝”在福州话中是“夜晚”的意思,排暝即指在元宵期间轮夜设供,以祭祀祖先与诸神,请祷福佑。一般从正月十一的“上彩暝”开始,各户人家悬灯挂彩,街衢架设彩门。各房子孙在祠堂与祖厅内祭祀祖先,称为“排公婆妈”。福州话里“灯”、“丁”同音,祠堂、祖厅里面还架设烛架,点满蜡烛,称为“点烛山”,代表添丁发甲。
“伴夜”是“排元宵”另一个仪式,族丁或社友在宗祠、神庙中守夜至天明,巡视供品香火,以示虔诚恭敬。伴夜期间,祠堂、神庙之内布置鳌山、花灯彩棚,所有精美的供品都陈列在长案桌上,有的人家还会拿出收藏的古玩珍宝进行摆设,互相“赛宝”。同时,还举行猜灯谜、演闽剧、舞金狮、讲评话、唱伬艺等庆祝活动。在祭祀之后、伴夜之前,又有合族或全社宴饮聚会,仪式隆重盛大。所以,“悦神”是“伴夜”的主旨,意为“陈设珍玩,笙歌彻宵,群饮神前,谓之悦神”。
位于闽江口的琅岐岛,分布有十八个境。琅岐岛各境元宵时间先后排序,当地许多居民外迁移居美国东部城市,过年时许多人回乡参加元宵迎神仪式,从初六到十六全岛欢庆。
“迎元宵”:迎神巡境,迎灯庆赏
“迎神”是福州市区最盛行的元宵民俗。福州台江、仓山、长乐等区的迎神活动最有看头,这里遍布许多巨乡大境,迎神规模都十分庞大,清人竹枝词中描写其“火炮笙歌声遏云”的热闹场面,到今天依然如旧。
台江中选社区“迎吴颜”非常有特色,传说吴颜二将爷喜酒,所以抬神舆者醉步行进,沿街所到之处受到居民们劝酒欢迎,众人高呼“吴颜爷醉未?”,而后齐答“吴颜爷未醉”。正月十五又逢福州人最崇信的神灵临水夫人陈靖姑诞辰,福州人称临水夫人为“娘奶”,即母亲之意,当日福州城大半个区域都在“迎娘奶”。台江万寿尚书庙所祀者为南宋抗元英雄陈文龙,正月十八举行迎尚书公乘坐“官船”回乡省亲的仪式,众人抬着官船迎至解放大桥下的江面上烧化。迎神队伍行进途中,居民们夹道欢迎,纷纷燃放炮竹烟花,阖家老幼参香礼拜,各户门前设案张宴,案桌上摆设供品果子,以迎接本境诸神驾临,称为“接宴”。迎神的仪仗犹如官衙排场,如“迎泰山”时以帝王威仪出巡,而“迎大王”则似一般官员出行,礼仪虽然繁琐,但却秩序森然。
在迎神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塔骨”,一高一矮的为“七爷”和“八爷”,这是福州人最亲近的鬼神,即黑无常与白无常,因为七爷和八爷负责本境界内最基层的事务,所以每个境庙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塔骨”是由竹篾做成神身骨架,装上木雕的神像头桶,然后由人钻入塔骨腹内将其搭在肩膀之上,称为“挺塔骨”。
塔骨多为各庙主神的部将,高者达二三米,除了七爷和八爷二位之外,根据不同的神系制度,还有单家将、叉神、白须爷、牛头马面、六曹司等。塔骨平日都供奉在境庙之中,“高骨”出游的时候多走“八字天官步”,“矮骨”如孩儿弟则常挥袂踏舞,这是古代傩舞大面的一种遗存。
“迎灯”是“迎元宵”的另一种形式,既有独立举行的,也有与“迎神”相结合的。“迎灯”的内容是排灯出迎,也像迎神那样巡游乡境来为民众祈福。元宵迎灯最为壮观的是福清龙高半岛的“烘龙”。福清的龙灯属于“板凳龙”的一种,龙头与龙尾由竹篾、棉纸、纱布、桐油等制成,整条龙身由传统纸灯安装在一排排木板上拼接而成。龙灯上用朱漆书写各乡姓氏与地望。现在,出灯排多以户为单位,全部由男丁上阵烘龙。一条龙由百余号人共同起舞,随着鼓板响起,灯身火光透亮,龙灯穿行在街衢庭院、祠堂宫庙之中,呼号而过,十分震撼。
在连江的黄岐半岛,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海神灯”。海神灯是高八尺、宽五尺的“三太子”大型头像彩灯,传说三太子下凡触罪被天帝碎尸三段,尸首被渔民从海中捞上来,从此设像奉为海神。海神灯的巡游队伍中还有骨牌灯、彩灯等,立方体的骨牌灯多绘制三国、水浒故事,大人和小孩各提着彩灯,其中有鱼灯、龙虾灯、宝莲灯等。在笙歌鼓乐中,几名壮汉扛着海神灯飞驰,巡游各个渔村为民赐福,最后迎至海滩之上烧化升天。
福州的迎灯形式非常多样,在闽侯荆溪、平潭岛,还有“迎蛇灯”、“迎灯牌”的活动,迎灯必须要众人合力参与才能完成,所以是一项凝聚力极强的民俗活动。台湾马祖地区也盛行元宵排暝、迎神、迎灯风俗,当地统称为“摆暝”,马祖将排暝视作最重要的地方文化盛典,每年举行“元宵摆暝嘉年华”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前来体验。
从官府到民间的元宵行乐
从宋太祖诏令“上元放灯五夜”开始,北宋皇帝每年御宣德门观灯成为定制。宋仁宗称,“朕非游观,与民同乐耳”;蔡襄也赞颂仁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皇祐二年(1050)因两浙路发生大饥荒,仁宗便取消了上元观灯。而蔡襄任福州太守期间,有一年令州城内百姓各点七盏灯,因未顾及贫富差异而引发不满,福州州学教授陈烈在大灯上题诗以示抗议,讥讽道“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蔡襄闻过即改,旋即“罢灯”收场。这是福州元宵节的最早记录。
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Prof.Jacques Gernet)认为,南宋元宵节极似欧洲的狂欢节(Carnival),是宋人庆祝新年的真正开始。南宋时期的福州是六大城市之一,社会经济繁华富庶,文化教育也空前发达。南宋淳熙九年(1182)成书的《三山志》记载了当时的福州元宵盛会,上元燃灯的庆赏活动由本州的官府负责举办,州府多借名观大刹的宽敞场地,悬挂灯毬、莲花灯、百花灯、琉璃屏灯等,十分壮观华丽。当时福州所制的“白玉灯”,为天下灯品之冠,《青玉案·元夕》中所说的“玉壶光转”,指的就是如“清冰玉壶”的白玉灯。
绍兴三年(1133)管理赵室皇族的机构“西外宗正司”移至福州,这些皇室宗子被称为“郡寄居者”。每年元宵期间,福州太守依例邀请郡内的皇族子弟们一起宴饮赏会。到了元宵那夜,太守命人燃起灯炬千百盏,在大寺院中陈设伎乐杂戏进行表演,吸引州民士女围观欣赏。
最热闹的地点在福州左右司理院。每到上元节必张灯设醮,悬灯长达丈余,簇百花、燃烛炬、结彩楼,称为“两院灯”,并且礼请道士崇建醮筵为州祈福,期间还举行棚台会乐、鳌山盛景、飞龙戏狮等活动。从这天起,司理院开放给州民游览,贵族家庭在司理院两侧衙廊外设立“看位”观赏,倾城而出的人们填满了衙前的通衢大路,此夜金吾不禁,从城外与郊县各乡赶进城内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通宵不散。
元诗四大家的范梈曾任闽海道知事。他的诗集收录了《正月十六夜双门观灯时官吏皆集》、《福州元夕》两首诗。从诗名可见,元代福州在双门楼举办元宵观灯活动,地方官吏仍然参加。明代福州民间的元宵盛况远胜于前朝,时称“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而明代弘治年间的《八闽通志》则说,“入国朝来,民俗祈年,虽间有设于境者,而官府不复设于此”,福州元宵盛会已经不再以官府主导,而由民间的境社神庙举行。
清代“琉球馆”设在福州水部门外,许多琉球国士子在福州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他们对福州的元宵民俗也有浓厚的兴趣。在一本《学官话》的教材中,有则这样的对话:“如今是元宵景,城里城外,到晚间,街上好些故事。各庙里好些灯 , 这样热闹的时景 , 我们也到街上并各庙里去看看玩玩么?”
可见,当时福州城内外举办元宵灯会的地点主要在庙里,明清时期福州城内的闽山庙元宵活动最为壮观,元宵节目繁多。此外,南后街的灯市也非常著名,有“后街风月买灯天”之说。美部会传教士卢公明(Justin Doolittle)在其《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对19世纪福州元宵的灯市、灯谜、送灯习俗等进行过记录,而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城市改造之下的民俗活动
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在《城市节日文化与宋词中的狂欢精神》中认为:“在理学兴起之前,节日文化和市民的狂欢精神互相促进。”宋太祖主张“宜纵士民之行乐”,从皇帝与臣民一同观灯赏会,到各州官员组织灯会活动,借亲民之机以展示承平景象,也表明节庆的狂欢与逸乐是受到赞许的。但到了元明之后,情况开始改变,一方面元宵灯会开始渐趋民间化,另一方面士大夫对元宵节会多持否定态度,如明人王世懋形容福州元宵期间“一郡之民皆若狂”,以这样惊骇的观感来表达不认同。
福州元宵节的排暝请福、伴夜悦神、迎神巡境、迎灯庆赏,犹如天子饮宴、行乐、巡狩、观灯,是古代中国帝制余晖的再现。古代帝王在元宵期间的“与民同乐”,也已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神同悦”。在以酬神、灯火、百戏为主题展开的元宵狂欢庆典中,充溢着自由活力,人人参与了精神层面上的再生与更新。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民间文化代表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亚文化,福州城里还活跃的迎神活动,就是证明这种生命力的最佳案例。
福州的元宵节会,经历了从官方主导的时代,演变到现在由民间的境社、宗祠自发组织的状态。境社、宗祠作为历史的产物,面临着诸多与现代社会的调适问题,但它们无疑是守护地方传统文化的坚实堡垒。
中国许多地方的民俗活动都面临着传承问题,其中一个外部威胁就是城市的无序扩张带来的,“拆迁”对于原生态民俗文化的破坏性是巨大的。近段时间,福州北郊的新店大片范围的旧村被纳入征迁改造计划,从文化角度来说,这片区域的民俗文化即将迅速流失。
位于新店的战坂村,原安排于年前进行整体拆迁,遭到居民反对,改到元宵过后进行。战坂村的元宵迎神,在正月十四到十六举办三天,出巡仪式中轿班手的黄色笠帽非常有特色,上面插着鸡羽毛,与韩国仪仗队中的武官帽很相似,可能都源自元代的直檐大帽。战坂村的年轻人担心,一旦村落被拆,本村的民俗活动会很难开展下去,也许今年会是最后一次的元宵迎神活动。
金山街道的“兴洲境三圣王”信仰圈,这一带的旧村早已被征迁,如今变成了红星、乐都汇、万达等商业综合体聚集的新商圈。不过,因为“兴洲境三圣王祖殿”仍在原址,所以每到春节,七个境社的居民们依旧回到本乡境进行摆暝、迎神,而且现在年轻人的参与度也很高。然而,就在今年春节前夕,各境理事被召集开会,传出了“兴洲境三圣王祖殿”也要被拆迁的消息,令人惊诧不已。
城市的精神源于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历史留给福州很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她的生存空间已被挤占到支离破碎。这座城市所积累的历史与传统,虽然被那些高楼大厦冰冷的玻璃幕墙所遮掩住,然而在这样火热的上元之夜,还能显露出属于城市自身的一缕光华。
(转自澎湃新闻网)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