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本能》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佚名

2013-02-2709:32:06

《中国的本能》ISBN编号:9787540228743 作者:王

内容简介:这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建立了道学现代理论体系框架的书。分为《根篇》、《本篇》和《非吹篇》三个卷。

《根篇》讲道学的发展简史和道学到底是什么,对知识层次要求较低,通俗易懂,字数也不多。

《本篇》讲的是道学在哲学理论环境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看起来吓人,其实比较亲切,因为写作时照顾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的风格格式和初高中以及大学的马政经类书籍差不多。

《非吹篇》是根据道学的核心理论推导出来的宇宙学、美学、社会学和生命哲学的子学科体系,采用的是科普类读物的写作风格,但与普通的科普类读物有本质的区别。科普类读物在于推广现有的科学知识,而这本书里的主要观点几乎都是目前西方正在提出或尚未提出的顶级猜想或理论,而且与西方现有的片段性理论相比,这本书里的理论是成系统的,且对现有的理论体系带有颠覆性。当然不是为了颠覆而颠覆,而是因为目前的很多理论体系因存在重大缺陷,都已经走到崩溃的边沿。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现代的宇宙学和微观粒子学理论体系,一旦希格斯玻色子被证明不存在,便自行崩溃,需要重建,热力学经验定律就更不用说,本来就是个经验,还不是定律。这本书所作的,只不过是提前做好了接盘的准备。

宇宙学部对读者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熟悉相对论和当代宇宙学理论,或看过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之类科普读物的普通人或在读的理工科学生;美学部分相对而言适合文科读者,对文科生写论文将会很有帮助。具体内容如何,详见自序。

自序

写序一般要请名人代劳,方便行忽悠之事。笔者没有本山大叔组团忽悠的本事,只好向卖手机的乔布斯学习,亲自上阵,说说这本书的一二,以供大家更好地认识这本书。

在忽悠之前,先批评一下目前国人不爱读书的现状。有些人认为读书没用,甚至连大学也不想读了。确实,就全球范围来说,有些地方的大学读起来是没什么意思,但读书还是有用的。读书怎么会没用呢?读书之所以没用,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没用心读,要么是尽读些没用的书。像这本书,就是很有用的。

这本书的用途很广,因为它是目前仅存于世的看起来最像是“理论全书”的书。全书,本来的意思是以所有的一切或者某个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某一个核心的理念或逻辑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一棵参天巨树一样有根有茎有叶,像传说中的天书一样能解释所有的一切。对于哲学家或者理论工作者而言,捣鼓出全书意味着他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任何层次的自然规律都了然于胸,已经成神或者成神经病了。换句话说,笔者如果生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就是与古希腊三哲齐名的开山怪,但出生在此时此地,对不起,那就是个神经病。

由于写任何理论全书都必须先搞清楚宇宙的起源和运行规律,而宇宙的起源和运行规律到目前为止集结全人类的力量也还没全部搞清楚,所以,人类的世界现在还不存在、也许将来也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书,全书这个概念也仅在个别哲人的言论中出现,并明确要求过,之后这个概念就泛滥了,变成了如同“百科全书”、“四库全书”这样的名词的后缀,而“全书”两个字,也降格以求,成了某种“知识库”的代名词。

因为最接近全书的要求或者看起来最像全书,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广但自成体系。道学的核心逻辑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后面的宇宙学、美学、社会学和生命哲学都是围绕核心逻辑展开,各种理论层次分明而且环环相扣。至于里面的观点正确与否,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神经病,别说这辈子,恕在下下辈子也不打包票。

那么,朋友们拿着这本观点的正确性缺乏三包保障的书能干什么呢?我只能说,这将成为你们搞理论研究工作,或思考人生的时候的一个参考、一个正儿八经的灵感源泉。你是搞哲学的?很好,这里面有等待你鉴定真伪对错哲学的核心;你是搞自然科学的?很好,值此希格斯波色子一旦被证明不存在,那么传统的微观粒子学和宏观宇宙学理论体系便将崩溃之际,这里面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等待你鉴定真伪对错的全新的宇宙学、天体学、微观粒子学等等相关领域的核心猜想;你是搞文学的?很好,这里面给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美学定义,一顶美学王冠的候选;你是搞社会科学的?很好,政治经济和文化,这里面都有涉及;你要思考人生?也行,这里面有与君共勉的人生思考……基本上,只要你是做研究工作的,希望在学术方面有所成就的,或者学个一招半式和人侃大山吹牛皮的,都能在里面各取所需。在下只希望如果哪天朋友们通过证明里面的观点拿了诺贝尔奖,奖牌留给你,奖金分我一半——这当然是开玩笑。

那么,具体适合哪些人阅读呢?

笔者在写作的时候,对读者的定位是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或从事研究工作并希望在各自的领域做出点什么的人。高中生读了,传统文化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两不误,便于启蒙,开阔眼界;本科生读了,便于写毕业论文;研究生、博士生读了,在种种猜想的引导下专攻其中某个领域或某个观点,或许能成为一个一流的专家——这样说,并不完全是吹牛。

举个例子:这本书的宇宙学部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基于道学理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宇宙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年代是2007年(2007年成书),而同样的理论,而且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性理论——“每一个黑洞内部或许都是一个宇宙”,直到2009年才由美国的科学家同样以猜想的形式提出。尽管理论的公布被西方人抢了先,但大家不要忘了,人家那只是一个片段,而这本书里面,却是一个系统。再后来,在誉满全球的TED论坛上,又一位西方科学家当着全球精英的面提出了同样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理论片段——“宇宙是多元多次的结构”,而且,那位科学家信心满满地保证,这个理论将是未来宇宙学研究的方向。这说明什么?起码说明了两件事情:

其一,于国学本身而言,这本书使中国的国学除了能拿到电视台进行表演外,还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知识条件下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优越性和强大竞争力;

其二,于读者而言,这本书拥有相当程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至于各位看不看得懂,到底能从中得到多少启发,我想,那应该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笔者希望这本书的面世,能带动传统文化的真实复兴,了却一些让有识之士难于启齿的遗憾。而其中最令人难于启齿也最应该了却的遗憾,莫过于日本文化的出于中国而胜于中国。

当然,日本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有历史原因的。日本的政治体制框架,沿用的是秦始皇构思出来的世界历史上最强大高效的“君神治人中央集权制”,比欧洲的“君权神授”和“政教合一”还要高一个级别,因为天皇被设定为神本身。这个体制,由徐福带到日本并成功实践。由于天皇是万世一系,所以,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日本全盘吸收之后,文化体系之中也要找一个万世一系与天皇制度匹配的最高统治学说(笔者注:这是目前尚未有人提出但确实存在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与政治体系必须也必然相匹配的“文化匹配现象”)。这个学说,在中华文明中,毫无疑问是道学。因为百家均出自于道家,百家争鸣之前,道学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学说,而且道的地位和天皇的地位一样,都是只能承认而说不清的。如此这般的结果就是日本社会的高度系统化:日本万世一系地统一在天皇之下,而日本的文化则万世一系地统一在道学之下。如书道、茶道、花道、剑道、柔道甚至臭名昭著的武士道……日本没有哪种高境界的文化,不冠以道学之名,所有学习这些技能的场所,统一叫做“道场”。

而中国呢?周朝以前王权与道学是相匹配的,但东周末年,诸侯并起,王权解体,与王权匹配的道学也随即解体,具体表现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霸将传统文化体系打了个稀烂,各大学派自立门户,不再承认自己隶属于道学的分支。再加上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万世一系的构思落空,中国的皇帝一职走上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流坐庄的道路,以致万岁爷们不再锐意进取,而是将精力放在如何才能不被他人取而代之的奴性教育方面,于是乎中国解体的文化体系就再也没能按照正确的结构重建,道学再也没能归位。因此,在中国,书道不叫书道,而叫书法;剑道不是剑道,而叫剑术。而术法之流,从来就不是大道。唯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得了统治地位的儒家,厚着脸皮自称儒道,将其他学说一概归入术法之流,而正儿八经的道家,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被逼进深山当了神仙,留下诸子百家一地鸡毛,以及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不明真相的芸芸众生。

格物致知,对比文化方面,日本的成功和中国的失败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传统文化体系的恢复,得把诸子百家重新有序地组织在道学的麾下。而恢复的关键,是证明道学在现代知识条件下的优越性,而要证明优越性,翻四大发明之类的旧账是没有用的,呐喊和号召也是没有用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国人也早就不相信号召了。唯一的办法是靠事实说话,像刘翔那样跑个第一名。

笔者不敢说这本书就把道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给证明了,更不敢说就跑了个第一名,但谢天谢地,好歹开了个头,不是吗?

牛皮吹完了,该诚下心来感谢那些对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提供了帮助的人了。感谢的原因统统略去,因为他们自己恐怕都不记得或不知道有这事了,正好让他们猜,因此这里只按时间先后列一张名单:高中时代的刘峥龙、张佳两位同学;大学时代的某位物理老师、王祥老师、阎真老师、张少雄老师、何继善院士、黄臣同学;出版阶段的菩提先生、戚建成先生、张永铁先生、张永刚先生、周敏先生、彭剑先生、草上飞先生、小庄先生、李梦洲先生、饶茜女士、楚娇女士、申妙女士以及全体编辑、排版、校对等工作人员。以上先生或女士,笔者在此真诚地感谢你们,同时,也很真诚地向你们道歉,让你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谢了。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感谢基普·S·索恩先生和比尔·盖茨先生。前者,写了一本很有用的书《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这本书让笔者系统地了解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和主要理论成果。而本书的世界学部分,资料性的、历史性的知识基本上全部出自该书,由于笔者粗放成性,写作从来不严谨,文中并未标出,在此特意声明,以免方舟子之流来找事;后者在他的书中说了一句对笔者影响深远的话,坚定了笔者放弃学业走入“歧途”的信心,可以说,没有比尔·盖茨的这句话,估计笔者现在正按部就班在国外读博,而这本书,恐怕已经胎死腹中。因此,为了表达对比尔·盖茨先生的敬意以及与诸君共勉,特将此话摘录于下,作为本序的结尾:

“如果企业经营者不为长远目标付出重大代价,即等于无视将来的结局公司应有短期目标。但是,既然长线策略才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我们为何不尽早创造这个潮流呢?”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

王赞

2012年7月28日写于武汉
目录

上卷 根篇

第一章 道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道学到底是什么?

中卷 本篇

卷一 道学的世界本质观和源头观

第一章 世界的本质是存在

第二章 世界的源

第三章 自由谈

卷二 道学世界逻辑观

第一章逻辑

第二章 道学的世界逻辑观——本篇——核心逻辑

第三章 道学发展观——末篇

第四章 自由谈

卷三 道学问题观和方法观

第一章 道学问题观

第二章 道学方法观

第三章自由谈

下卷非吹篇

卷一 天道世界学

第一章 空间与时间

第二章 黑洞

第三章 中国黑洞——太极的挥发

第四章 天体学

第五章宏观地理学

第六章微观粒子学

第七章 世界学

第八章自由谈

卷二 天道美学

第一章 美

第二章 审美

第三章 美的作用

第四章 自由谈

卷三 天道社会学

第一章社会的两仪与八卦

第二章社会文化发展的宏观规律

第三章文化体制

第四章经济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经济体制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八卦

第七章 自由谈

卷四 天道生命学

第一章人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二章 人的生命结构

第三章 人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 笑谈永生

第五章 人的进化

第六章 自由谈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中国的本能》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佚名

2013-02-2709:32:06

|
《中国的本能》
|

《中国的本能》ISBN编号:9787540228743 作者:王

内容简介:这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建立了道学现代理论体系框架的书。分为《根篇》、《本篇》和《非吹篇》三个卷。

《根篇》讲道学的发展简史和道学到底是什么,对知识层次要求较低,通俗易懂,字数也不多。

《本篇》讲的是道学在哲学理论环境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看起来吓人,其实比较亲切,因为写作时照顾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的风格格式和初高中以及大学的马政经类书籍差不多。

《非吹篇》是根据道学的核心理论推导出来的宇宙学、美学、社会学和生命哲学的子学科体系,采用的是科普类读物的写作风格,但与普通的科普类读物有本质的区别。科普类读物在于推广现有的科学知识,而这本书里的主要观点几乎都是目前西方正在提出或尚未提出的顶级猜想或理论,而且与西方现有的片段性理论相比,这本书里的理论是成系统的,且对现有的理论体系带有颠覆性。当然不是为了颠覆而颠覆,而是因为目前的很多理论体系因存在重大缺陷,都已经走到崩溃的边沿。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现代的宇宙学和微观粒子学理论体系,一旦希格斯玻色子被证明不存在,便自行崩溃,需要重建,热力学经验定律就更不用说,本来就是个经验,还不是定律。这本书所作的,只不过是提前做好了接盘的准备。

宇宙学部对读者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熟悉相对论和当代宇宙学理论,或看过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之类科普读物的普通人或在读的理工科学生;美学部分相对而言适合文科读者,对文科生写论文将会很有帮助。具体内容如何,详见自序。

自序

写序一般要请名人代劳,方便行忽悠之事。笔者没有本山大叔组团忽悠的本事,只好向卖手机的乔布斯学习,亲自上阵,说说这本书的一二,以供大家更好地认识这本书。

在忽悠之前,先批评一下目前国人不爱读书的现状。有些人认为读书没用,甚至连大学也不想读了。确实,就全球范围来说,有些地方的大学读起来是没什么意思,但读书还是有用的。读书怎么会没用呢?读书之所以没用,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没用心读,要么是尽读些没用的书。像这本书,就是很有用的。

这本书的用途很广,因为它是目前仅存于世的看起来最像是“理论全书”的书。全书,本来的意思是以所有的一切或者某个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某一个核心的理念或逻辑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一棵参天巨树一样有根有茎有叶,像传说中的天书一样能解释所有的一切。对于哲学家或者理论工作者而言,捣鼓出全书意味着他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任何层次的自然规律都了然于胸,已经成神或者成神经病了。换句话说,笔者如果生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就是与古希腊三哲齐名的开山怪,但出生在此时此地,对不起,那就是个神经病。

由于写任何理论全书都必须先搞清楚宇宙的起源和运行规律,而宇宙的起源和运行规律到目前为止集结全人类的力量也还没全部搞清楚,所以,人类的世界现在还不存在、也许将来也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书,全书这个概念也仅在个别哲人的言论中出现,并明确要求过,之后这个概念就泛滥了,变成了如同“百科全书”、“四库全书”这样的名词的后缀,而“全书”两个字,也降格以求,成了某种“知识库”的代名词。

因为最接近全书的要求或者看起来最像全书,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广但自成体系。道学的核心逻辑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后面的宇宙学、美学、社会学和生命哲学都是围绕核心逻辑展开,各种理论层次分明而且环环相扣。至于里面的观点正确与否,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神经病,别说这辈子,恕在下下辈子也不打包票。

那么,朋友们拿着这本观点的正确性缺乏三包保障的书能干什么呢?我只能说,这将成为你们搞理论研究工作,或思考人生的时候的一个参考、一个正儿八经的灵感源泉。你是搞哲学的?很好,这里面有等待你鉴定真伪对错哲学的核心;你是搞自然科学的?很好,值此希格斯波色子一旦被证明不存在,那么传统的微观粒子学和宏观宇宙学理论体系便将崩溃之际,这里面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等待你鉴定真伪对错的全新的宇宙学、天体学、微观粒子学等等相关领域的核心猜想;你是搞文学的?很好,这里面给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美学定义,一顶美学王冠的候选;你是搞社会科学的?很好,政治经济和文化,这里面都有涉及;你要思考人生?也行,这里面有与君共勉的人生思考……基本上,只要你是做研究工作的,希望在学术方面有所成就的,或者学个一招半式和人侃大山吹牛皮的,都能在里面各取所需。在下只希望如果哪天朋友们通过证明里面的观点拿了诺贝尔奖,奖牌留给你,奖金分我一半——这当然是开玩笑。

那么,具体适合哪些人阅读呢?

笔者在写作的时候,对读者的定位是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或从事研究工作并希望在各自的领域做出点什么的人。高中生读了,传统文化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两不误,便于启蒙,开阔眼界;本科生读了,便于写毕业论文;研究生、博士生读了,在种种猜想的引导下专攻其中某个领域或某个观点,或许能成为一个一流的专家——这样说,并不完全是吹牛。

举个例子:这本书的宇宙学部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基于道学理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宇宙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年代是2007年(2007年成书),而同样的理论,而且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性理论——“每一个黑洞内部或许都是一个宇宙”,直到2009年才由美国的科学家同样以猜想的形式提出。尽管理论的公布被西方人抢了先,但大家不要忘了,人家那只是一个片段,而这本书里面,却是一个系统。再后来,在誉满全球的TED论坛上,又一位西方科学家当着全球精英的面提出了同样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理论片段——“宇宙是多元多次的结构”,而且,那位科学家信心满满地保证,这个理论将是未来宇宙学研究的方向。这说明什么?起码说明了两件事情:

其一,于国学本身而言,这本书使中国的国学除了能拿到电视台进行表演外,还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知识条件下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优越性和强大竞争力;

其二,于读者而言,这本书拥有相当程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至于各位看不看得懂,到底能从中得到多少启发,我想,那应该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笔者希望这本书的面世,能带动传统文化的真实复兴,了却一些让有识之士难于启齿的遗憾。而其中最令人难于启齿也最应该了却的遗憾,莫过于日本文化的出于中国而胜于中国。

当然,日本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有历史原因的。日本的政治体制框架,沿用的是秦始皇构思出来的世界历史上最强大高效的“君神治人中央集权制”,比欧洲的“君权神授”和“政教合一”还要高一个级别,因为天皇被设定为神本身。这个体制,由徐福带到日本并成功实践。由于天皇是万世一系,所以,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日本全盘吸收之后,文化体系之中也要找一个万世一系与天皇制度匹配的最高统治学说(笔者注:这是目前尚未有人提出但确实存在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与政治体系必须也必然相匹配的“文化匹配现象”)。这个学说,在中华文明中,毫无疑问是道学。因为百家均出自于道家,百家争鸣之前,道学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学说,而且道的地位和天皇的地位一样,都是只能承认而说不清的。如此这般的结果就是日本社会的高度系统化:日本万世一系地统一在天皇之下,而日本的文化则万世一系地统一在道学之下。如书道、茶道、花道、剑道、柔道甚至臭名昭著的武士道……日本没有哪种高境界的文化,不冠以道学之名,所有学习这些技能的场所,统一叫做“道场”。

而中国呢?周朝以前王权与道学是相匹配的,但东周末年,诸侯并起,王权解体,与王权匹配的道学也随即解体,具体表现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霸将传统文化体系打了个稀烂,各大学派自立门户,不再承认自己隶属于道学的分支。再加上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万世一系的构思落空,中国的皇帝一职走上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流坐庄的道路,以致万岁爷们不再锐意进取,而是将精力放在如何才能不被他人取而代之的奴性教育方面,于是乎中国解体的文化体系就再也没能按照正确的结构重建,道学再也没能归位。因此,在中国,书道不叫书道,而叫书法;剑道不是剑道,而叫剑术。而术法之流,从来就不是大道。唯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得了统治地位的儒家,厚着脸皮自称儒道,将其他学说一概归入术法之流,而正儿八经的道家,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被逼进深山当了神仙,留下诸子百家一地鸡毛,以及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不明真相的芸芸众生。

格物致知,对比文化方面,日本的成功和中国的失败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传统文化体系的恢复,得把诸子百家重新有序地组织在道学的麾下。而恢复的关键,是证明道学在现代知识条件下的优越性,而要证明优越性,翻四大发明之类的旧账是没有用的,呐喊和号召也是没有用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国人也早就不相信号召了。唯一的办法是靠事实说话,像刘翔那样跑个第一名。

笔者不敢说这本书就把道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给证明了,更不敢说就跑了个第一名,但谢天谢地,好歹开了个头,不是吗?

牛皮吹完了,该诚下心来感谢那些对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提供了帮助的人了。感谢的原因统统略去,因为他们自己恐怕都不记得或不知道有这事了,正好让他们猜,因此这里只按时间先后列一张名单:高中时代的刘峥龙、张佳两位同学;大学时代的某位物理老师、王祥老师、阎真老师、张少雄老师、何继善院士、黄臣同学;出版阶段的菩提先生、戚建成先生、张永铁先生、张永刚先生、周敏先生、彭剑先生、草上飞先生、小庄先生、李梦洲先生、饶茜女士、楚娇女士、申妙女士以及全体编辑、排版、校对等工作人员。以上先生或女士,笔者在此真诚地感谢你们,同时,也很真诚地向你们道歉,让你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谢了。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感谢基普·S·索恩先生和比尔·盖茨先生。前者,写了一本很有用的书《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这本书让笔者系统地了解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和主要理论成果。而本书的世界学部分,资料性的、历史性的知识基本上全部出自该书,由于笔者粗放成性,写作从来不严谨,文中并未标出,在此特意声明,以免方舟子之流来找事;后者在他的书中说了一句对笔者影响深远的话,坚定了笔者放弃学业走入“歧途”的信心,可以说,没有比尔·盖茨的这句话,估计笔者现在正按部就班在国外读博,而这本书,恐怕已经胎死腹中。因此,为了表达对比尔·盖茨先生的敬意以及与诸君共勉,特将此话摘录于下,作为本序的结尾:

“如果企业经营者不为长远目标付出重大代价,即等于无视将来的结局公司应有短期目标。但是,既然长线策略才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我们为何不尽早创造这个潮流呢?”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

王赞

2012年7月28日写于武汉
目录

上卷 根篇

第一章 道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道学到底是什么?

中卷 本篇

卷一 道学的世界本质观和源头观

第一章 世界的本质是存在

第二章 世界的源

第三章 自由谈

卷二 道学世界逻辑观

第一章逻辑

第二章 道学的世界逻辑观——本篇——核心逻辑

第三章 道学发展观——末篇

第四章 自由谈

卷三 道学问题观和方法观

第一章 道学问题观

第二章 道学方法观

第三章自由谈

下卷非吹篇

卷一 天道世界学

第一章 空间与时间

第二章 黑洞

第三章 中国黑洞——太极的挥发

第四章 天体学

第五章宏观地理学

第六章微观粒子学

第七章 世界学

第八章自由谈

卷二 天道美学

第一章 美

第二章 审美

第三章 美的作用

第四章 自由谈

卷三 天道社会学

第一章社会的两仪与八卦

第二章社会文化发展的宏观规律

第三章文化体制

第四章经济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经济体制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八卦

第七章 自由谈

卷四 天道生命学

第一章人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二章 人的生命结构

第三章 人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 笑谈永生

第五章 人的进化

第六章 自由谈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