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宗教对话(2)

中国宗教王志成

2015-10-1516:29:30

其他宗教的他者身份从被否定到被完全认可,其间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第一种关系中,基督宗教想置换其他宗教,不管是全部置换还是部分置换。根据置换模式,其他宗教没有救恩,是荒谬的,其信仰者需要再皈依。基于这种理解,教义的发展必然是唯我中心的。在置换模式中,也就是在排他论的态度中,基督徒缺乏对其他宗教的真实认识,不能把其他宗教视为真正的他者。

但基督宗教神学中也发展了兼容论的宗教态度,也就是所谓成全模式。这种态度和模式和神学家拉纳(Karl Rahner)神学思想关系密切。拉纳认为,救恩只有来自耶稣基督,但其他宗教中也有上帝的恩典,那些恩典本质上来自耶稣基督。其他宗教的人如果能够顺从自己的良心生活,即便不认识耶稣基督,没有加入教会,也被视为“匿名基督徒”,能够得救。显然,其他宗教的他者地位得到了肯定,但这个他者还不是自主的,本质上没有独立内容,因为其他宗教不是别的,正是基督宗教本身的相对模糊的表现,拯救能力不是独立的,而是来自耶稣基督。所以,其他宗教在成全模式中,他者的身份是摆设性的。

像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约翰·希克、保罗·尼特等人,不满足于排他论(置换模式)和兼容论(成全模式),坚持不同宗教是独自对终极实在(超越者、上帝)的有效回应,如同彩虹的不同光谱。他们愿意用诸如“条条大道通罗马”、“同一山峰,不同道路”、“月印万川”之类的比喻。著名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家约翰·希克认为,不同宗教都指向同一终极实在。这个实在超越语言,但却临在。多元论态度对应保罗·尼特的互益模式。根据这种模式,他者的身份得到了完全的肯定,不同信仰之间是伙伴关系,但问题是不同信仰在多元论者这里被视为同质的。换言之,不同信仰表面上差异万千,其深处却是一回事。其他宗教的他者就是自己,彼此同一。

多元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批评增多。有一种积极回应宗教多元论的神学是比较神学。根据比较神学,不同宗教都是彼此不同的,反对置换模式、成全模式和互益模式,也就是反对排他论、兼容论和多元论,它属于接受模式。接受模式显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它强调各个宗教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在处理彼此关系问题上,反对建立宏大的诸宗教神学,而是强调实践。方法是向其他宗教学习,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学习,尽可能避免扭曲,然后回到自己的宗教中,看看能否对自己的信仰有新的认识。不同宗教之间是真正的朋友、伙伴关系,彼此不存在扭曲的关系。

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宗教都进入人类共同空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彼此关系的理论问题。从基督宗教的角度看,由于基督宗教教义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和其他宗教的关系存在张力。这种张力的消除主要取决于基督宗教改变自己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在20世纪,基督宗教思想家为了解决基督宗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张力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相对而言,接受模式能比较合理地处理宗教之间的张力问题。然而,我们人类的宗教关系会走向接受模式吗?

三、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宗教关系

卡曾斯(Ewert H. Cousins)认为,轴心时代人们的意识关注个体的拯救,相对缺乏整体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全球意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在他所说的第二轴心时代需要进行自身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核心就是从个体意识转向全球意识。在他看来,转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平维度的发展,就是文化、宗教的相遇在全球范围发生,并将产生复杂的集体意识;另一个是垂直维度的发展,人类深深植根于大地,以便提供一个未来发展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然而,从卡曾斯的分析可以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文化和宗教在全球范围的相遇是一个事实,但是否已经从个体意识上升到集体意识,各个宗教是否具有全球意识则尚无定论。

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让各大宗教有机会和可能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各大宗教具有摧毁性力量。各大宗教如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意识,则很可能面临萎缩,并可能成为人类苦难以及各种冲突的根源。根据后现代哲学家唐·库比特(Don Cupitt)的分析,在当代,基督宗教或宗教面对全球化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走向狭隘的宗教基要主义,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张力和冲突的原因。如今,由于全球化带来了人们各种观念的变化,甚至颠覆,很多人难以适应,从而退回到保守的教条主义之中,对其他宗教以及现代世界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二是彻底走向世俗化,放弃宗教。如果放弃了宗教,那么宗教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宗教基要主义者和彻底的宗教世俗主义者来说,宗教对话要么是不可能的,要么是不必要的。

然而,尽管如此,在进入第二轴心时代的今天,我们看到依然有大量的宗教存在,人们依然需要宗教为他们提供生活意义。基于此,我们需要像卡曾斯那样呼吁各大宗教进行转化,适应第二轴心时代,培养全球意识;需要像孔汉思(Hans Küng)那样呼吁各大宗教的对话;也需要像雷蒙·潘尼卡那样,呼吁各大宗教展开持续的对话,并努力让宗教超越历史意识,走向“宇宙-神-人共融”的超历史意识。

事实上,全球化的发展,让一些基督宗教思想家从基督中心的立场转向了上帝中心,再转向实在中心,以及问题中心。如今我们注意到,历史的发展要求摆脱任何一个宗教的中心主义,需要站在全球的平台上重新审视宗教,并尝试将宗教的发展和人类的和谐结合起来。为实现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和谐,宗教对话是最基本的进路,也是非常有效的进路。

在第二轴心时代,各大宗教首先都面临自我的调整,需要转变自身某些教义,突出自身传统中的某些要素,弱化某些曾经被强化的内容。根据雷蒙·潘尼卡的理解,宗教之间的关系可以存在三类处理范式:一是一元论,一切都围绕某个体系、核心展开,依赖于力量。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诱惑力的选择。另一种是二元论,主张各自为营。二元论难以持久,因为它本质上也是依赖于力量,一方的力量足够大时,就会转向一元论。第三类是不二论,这也是潘尼卡的选择。对话是中道,而对话恰恰体现了不二论的倾向。

这里所谈的不二论不完全是传统的,似乎已经被潘尼卡所发展。它强调极性之间的张力。不同宗教就是不同的极性,彼此不能替代,彼此都是终极性的。潘尼卡不主张在宗教之间找到共同的本质,在他看来并没有这样的本质。他注意到不同宗教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彼此不可通约,但可以沟通。而沟通则依赖对话。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宗教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如今,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可以意识到,我们需要有全球意识,需要转化各自的宗教,需要通过对话来处理彼此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来彼此互益和更新。还可以意识到,全球化对各大宗教具有“压力”,它对各大宗教的要求具有“强迫性”,这是“势”。各大宗教为了不被这个“势”压倒,需要被动或者主动地进行转化,从宗教的个体意识转向集体意识,走向全球意识,并且意识到,宗教对话是进行顺利转化的一条有效通道,甚至是存在的方式。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全球化与宗教对话(2)

    中国宗教 王志成

    2015-10-1516:29:30

    |
    全球化与宗教对话(2)
    |

    其他宗教的他者身份从被否定到被完全认可,其间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第一种关系中,基督宗教想置换其他宗教,不管是全部置换还是部分置换。根据置换模式,其他宗教没有救恩,是荒谬的,其信仰者需要再皈依。基于这种理解,教义的发展必然是唯我中心的。在置换模式中,也就是在排他论的态度中,基督徒缺乏对其他宗教的真实认识,不能把其他宗教视为真正的他者。

    但基督宗教神学中也发展了兼容论的宗教态度,也就是所谓成全模式。这种态度和模式和神学家拉纳(Karl Rahner)神学思想关系密切。拉纳认为,救恩只有来自耶稣基督,但其他宗教中也有上帝的恩典,那些恩典本质上来自耶稣基督。其他宗教的人如果能够顺从自己的良心生活,即便不认识耶稣基督,没有加入教会,也被视为“匿名基督徒”,能够得救。显然,其他宗教的他者地位得到了肯定,但这个他者还不是自主的,本质上没有独立内容,因为其他宗教不是别的,正是基督宗教本身的相对模糊的表现,拯救能力不是独立的,而是来自耶稣基督。所以,其他宗教在成全模式中,他者的身份是摆设性的。

    像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约翰·希克、保罗·尼特等人,不满足于排他论(置换模式)和兼容论(成全模式),坚持不同宗教是独自对终极实在(超越者、上帝)的有效回应,如同彩虹的不同光谱。他们愿意用诸如“条条大道通罗马”、“同一山峰,不同道路”、“月印万川”之类的比喻。著名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家约翰·希克认为,不同宗教都指向同一终极实在。这个实在超越语言,但却临在。多元论态度对应保罗·尼特的互益模式。根据这种模式,他者的身份得到了完全的肯定,不同信仰之间是伙伴关系,但问题是不同信仰在多元论者这里被视为同质的。换言之,不同信仰表面上差异万千,其深处却是一回事。其他宗教的他者就是自己,彼此同一。

    多元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批评增多。有一种积极回应宗教多元论的神学是比较神学。根据比较神学,不同宗教都是彼此不同的,反对置换模式、成全模式和互益模式,也就是反对排他论、兼容论和多元论,它属于接受模式。接受模式显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它强调各个宗教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在处理彼此关系问题上,反对建立宏大的诸宗教神学,而是强调实践。方法是向其他宗教学习,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学习,尽可能避免扭曲,然后回到自己的宗教中,看看能否对自己的信仰有新的认识。不同宗教之间是真正的朋友、伙伴关系,彼此不存在扭曲的关系。

    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宗教都进入人类共同空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彼此关系的理论问题。从基督宗教的角度看,由于基督宗教教义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和其他宗教的关系存在张力。这种张力的消除主要取决于基督宗教改变自己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在20世纪,基督宗教思想家为了解决基督宗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张力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相对而言,接受模式能比较合理地处理宗教之间的张力问题。然而,我们人类的宗教关系会走向接受模式吗?

    三、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宗教关系

    卡曾斯(Ewert H. Cousins)认为,轴心时代人们的意识关注个体的拯救,相对缺乏整体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全球意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在他所说的第二轴心时代需要进行自身的转化,这种转化的核心就是从个体意识转向全球意识。在他看来,转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平维度的发展,就是文化、宗教的相遇在全球范围发生,并将产生复杂的集体意识;另一个是垂直维度的发展,人类深深植根于大地,以便提供一个未来发展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然而,从卡曾斯的分析可以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文化和宗教在全球范围的相遇是一个事实,但是否已经从个体意识上升到集体意识,各个宗教是否具有全球意识则尚无定论。

    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让各大宗教有机会和可能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各大宗教具有摧毁性力量。各大宗教如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意识,则很可能面临萎缩,并可能成为人类苦难以及各种冲突的根源。根据后现代哲学家唐·库比特(Don Cupitt)的分析,在当代,基督宗教或宗教面对全球化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走向狭隘的宗教基要主义,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张力和冲突的原因。如今,由于全球化带来了人们各种观念的变化,甚至颠覆,很多人难以适应,从而退回到保守的教条主义之中,对其他宗教以及现代世界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二是彻底走向世俗化,放弃宗教。如果放弃了宗教,那么宗教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宗教基要主义者和彻底的宗教世俗主义者来说,宗教对话要么是不可能的,要么是不必要的。

    然而,尽管如此,在进入第二轴心时代的今天,我们看到依然有大量的宗教存在,人们依然需要宗教为他们提供生活意义。基于此,我们需要像卡曾斯那样呼吁各大宗教进行转化,适应第二轴心时代,培养全球意识;需要像孔汉思(Hans Küng)那样呼吁各大宗教的对话;也需要像雷蒙·潘尼卡那样,呼吁各大宗教展开持续的对话,并努力让宗教超越历史意识,走向“宇宙-神-人共融”的超历史意识。

    事实上,全球化的发展,让一些基督宗教思想家从基督中心的立场转向了上帝中心,再转向实在中心,以及问题中心。如今我们注意到,历史的发展要求摆脱任何一个宗教的中心主义,需要站在全球的平台上重新审视宗教,并尝试将宗教的发展和人类的和谐结合起来。为实现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和谐,宗教对话是最基本的进路,也是非常有效的进路。

    在第二轴心时代,各大宗教首先都面临自我的调整,需要转变自身某些教义,突出自身传统中的某些要素,弱化某些曾经被强化的内容。根据雷蒙·潘尼卡的理解,宗教之间的关系可以存在三类处理范式:一是一元论,一切都围绕某个体系、核心展开,依赖于力量。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诱惑力的选择。另一种是二元论,主张各自为营。二元论难以持久,因为它本质上也是依赖于力量,一方的力量足够大时,就会转向一元论。第三类是不二论,这也是潘尼卡的选择。对话是中道,而对话恰恰体现了不二论的倾向。

    这里所谈的不二论不完全是传统的,似乎已经被潘尼卡所发展。它强调极性之间的张力。不同宗教就是不同的极性,彼此不能替代,彼此都是终极性的。潘尼卡不主张在宗教之间找到共同的本质,在他看来并没有这样的本质。他注意到不同宗教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彼此不可通约,但可以沟通。而沟通则依赖对话。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宗教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如今,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可以意识到,我们需要有全球意识,需要转化各自的宗教,需要通过对话来处理彼此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来彼此互益和更新。还可以意识到,全球化对各大宗教具有“压力”,它对各大宗教的要求具有“强迫性”,这是“势”。各大宗教为了不被这个“势”压倒,需要被动或者主动地进行转化,从宗教的个体意识转向集体意识,走向全球意识,并且意识到,宗教对话是进行顺利转化的一条有效通道,甚至是存在的方式。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