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者对宗教认识的新高度

中国社会科学网牟钟鉴

2012-03-3009:57:0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到中国已有大半个世纪,经历了曲折,逐渐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融会中华文化,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炼出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用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宗教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调整,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新五论。

一、宗教社会论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作社会学分析,找出宗教继续存在的根源,说明宗教的社会属性,阐述宗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社会功能。

1.宗教根源论

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消除了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继续存在),但宗教的其他根源仍然将长期存在。胡锦涛同志概括出宗教的四大根源: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

2.宗教五性论

上世纪50年代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代表中央提出宗教五性论:群众性、长期性、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说明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和精神力量,也是一种长期和普遍存在的社会力量、社会系统、社会群体,它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交织在一起,是社会整体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

(1)群众性。宗教与哲学不同,其基本信众是劳苦大众。对待宗教的态度就是对待群众的态度。即使信仰人数较少的宗教,也是人们对信仰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应得到保护和尊重,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是基本人权。

(2)长期性。恩格斯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宗教就会消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江泽民说:“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复杂性。一是宗教自身结构复杂;二是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三是宗教问题与国际关系问题相交织;四是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有特殊地位,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

(4)民族性。宗教与民族不同,也不严格对应和同步。但两者联系密切,凡宗教皆有民族性。宗教的民族性表现为:一是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二是世界三大宗教在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流布呈现民族性差异;三是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交织。

(5)国际性。一是宗教分布于世界各国各地,随着移民和人口流动,原来的民族宗教也传播各处;二是世界三大宗教跨越了民族、国家和地区,影响着广大人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性组织;三是宗教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矛盾和斗争的重要因素,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显得尤为突出。

3.宗教功能论

宗教有二重性,有正负功能。我们以往看宗教的负面功能过多,视角也狭窄;现在更多地着眼于宗教的正面功能,眼界也打开了。从宗教功能领域的多样性看,当代社会主义者逐渐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至少有:政治上的社会整合、控制或冲突功能;心理上的调适、安抚或顺化功能;道德上的劝善、惩恶和正俗功能;公益上的救困、济危、助医、助学功能;文化上的创发、题材、构思、语言、审美功能;交往上的对话、沟通、交流功能,等等。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宗教消除了被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控制利用的社会条件,更多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宗教的正面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社会犯罪势力,宗教的负面社会功能仍有可能发生作用,所以要及时化解。

中央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胡锦涛说:“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就肯定了宗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二、宗教和谐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宗教关系上也要体现和谐的精神。

1.宗教统战论

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及中国宗教界的一贯表现而确定的与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把他们当作朋友,而不是敌人,团结其中的大多数。统一战线原则延续至今,在实践中成为党联系宗教界的主要方式。

2.宗教合作论

这是宗教统战论在理论上的发展,明确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的关系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邓小平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方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

3.宗教团结论

就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而言要强调团结,不突出差异;强调求社会事业之同,存有神无神之异。十九号文件说:“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体人民(包括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江泽民说:“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4.宗教适应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有会合点,可以相适应,不适应的地方通过引导来解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大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5.宗教和谐论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治国方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社会主义者在宗教理论上,也强调宗教和谐、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推动宗教关系和谐化,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又明确提出建设宗教和谐论,要求大家“探索宗教和谐理论,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论是统战论、合作论、团结论、适应论的发展和升华,是它们的哲学总结。

三、宗教文化论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宗教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打破单一视角的单线进化论和简单化的阶级论,从立体化的多层面上揭示宗教的属性和作用,把宗教看作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把中国宗教看作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1.宗教是一种以超世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综合的社会文化体系。毛泽东曾说佛教是文化,又把宗教研究同哲学史、文学史、世界史研究联系起来。赵朴初发挥毛泽东的说法,提出宗教是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吕大吉等学者提出宗教是一种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信仰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文化论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2.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哲学、道德、语言文字、文学(神话、小说、诗歌、散文、文论)、艺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曲、电影)、民俗、科学以及文化交流等领域,形成密切的关系。从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看,宗教逐步退出政权系统,退出国民教育,退出市场运作,退出科学研究,与权力和财富保持距离,回归文化本位,主要在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公益等领域发挥作用,这样更有益于宗教的健康发展。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中国社会主义者对宗教认识的新高度

    中国社会科学网 牟钟鉴

    2012-03-3009:57:06

    |
    中国社会主义者对宗教认识的新高度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到中国已有大半个世纪,经历了曲折,逐渐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融会中华文化,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炼出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用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宗教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调整,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新五论。

    一、宗教社会论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作社会学分析,找出宗教继续存在的根源,说明宗教的社会属性,阐述宗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社会功能。

    1.宗教根源论

    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消除了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继续存在),但宗教的其他根源仍然将长期存在。胡锦涛同志概括出宗教的四大根源: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

    2.宗教五性论

    上世纪50年代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代表中央提出宗教五性论:群众性、长期性、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说明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和精神力量,也是一种长期和普遍存在的社会力量、社会系统、社会群体,它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交织在一起,是社会整体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

    (1)群众性。宗教与哲学不同,其基本信众是劳苦大众。对待宗教的态度就是对待群众的态度。即使信仰人数较少的宗教,也是人们对信仰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应得到保护和尊重,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是基本人权。

    (2)长期性。恩格斯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宗教就会消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江泽民说:“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复杂性。一是宗教自身结构复杂;二是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三是宗教问题与国际关系问题相交织;四是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有特殊地位,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

    (4)民族性。宗教与民族不同,也不严格对应和同步。但两者联系密切,凡宗教皆有民族性。宗教的民族性表现为:一是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二是世界三大宗教在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流布呈现民族性差异;三是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交织。

    (5)国际性。一是宗教分布于世界各国各地,随着移民和人口流动,原来的民族宗教也传播各处;二是世界三大宗教跨越了民族、国家和地区,影响着广大人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性组织;三是宗教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矛盾和斗争的重要因素,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显得尤为突出。

    3.宗教功能论

    宗教有二重性,有正负功能。我们以往看宗教的负面功能过多,视角也狭窄;现在更多地着眼于宗教的正面功能,眼界也打开了。从宗教功能领域的多样性看,当代社会主义者逐渐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至少有:政治上的社会整合、控制或冲突功能;心理上的调适、安抚或顺化功能;道德上的劝善、惩恶和正俗功能;公益上的救困、济危、助医、助学功能;文化上的创发、题材、构思、语言、审美功能;交往上的对话、沟通、交流功能,等等。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宗教消除了被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控制利用的社会条件,更多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宗教的正面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存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社会犯罪势力,宗教的负面社会功能仍有可能发生作用,所以要及时化解。

    中央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胡锦涛说:“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就肯定了宗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二、宗教和谐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宗教关系上也要体现和谐的精神。

    1.宗教统战论

    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及中国宗教界的一贯表现而确定的与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把他们当作朋友,而不是敌人,团结其中的大多数。统一战线原则延续至今,在实践中成为党联系宗教界的主要方式。

    2.宗教合作论

    这是宗教统战论在理论上的发展,明确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的关系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邓小平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方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

    3.宗教团结论

    就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而言要强调团结,不突出差异;强调求社会事业之同,存有神无神之异。十九号文件说:“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体人民(包括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江泽民说:“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4.宗教适应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有会合点,可以相适应,不适应的地方通过引导来解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大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5.宗教和谐论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治国方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社会主义者在宗教理论上,也强调宗教和谐、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推动宗教关系和谐化,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又明确提出建设宗教和谐论,要求大家“探索宗教和谐理论,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论是统战论、合作论、团结论、适应论的发展和升华,是它们的哲学总结。

    三、宗教文化论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宗教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打破单一视角的单线进化论和简单化的阶级论,从立体化的多层面上揭示宗教的属性和作用,把宗教看作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把中国宗教看作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1.宗教是一种以超世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综合的社会文化体系。毛泽东曾说佛教是文化,又把宗教研究同哲学史、文学史、世界史研究联系起来。赵朴初发挥毛泽东的说法,提出宗教是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吕大吉等学者提出宗教是一种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信仰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文化论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2.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哲学、道德、语言文字、文学(神话、小说、诗歌、散文、文论)、艺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曲、电影)、民俗、科学以及文化交流等领域,形成密切的关系。从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看,宗教逐步退出政权系统,退出国民教育,退出市场运作,退出科学研究,与权力和财富保持距离,回归文化本位,主要在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公益等领域发挥作用,这样更有益于宗教的健康发展。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