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佚名
2012-03-22
【原文】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1]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疫矣。
【提要】本段讲肺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息贲贲,音奔。息贲,属五积病之一。因肺气郁结于肋下,而致喘息上贲气急,故名息贲。
【白话解】肺脉急甚的,是癫疾的脉象表现;微急的,是肺中有寒热并存的病证,可见到倦怠乏力,咳而唾血,并牵引腰背胸部作痛,或是鼻中有息肉而导致鼻腔阻塞不通、呼吸不畅等症状。肺脉缓甚的,是表虚而多汗;微缓的,是手足软弱无力的痿证、瘘疮病、半身不遂以及头部以下汗出不止的证候。肺脉大甚的,会见到足胫部肿胀;微大的,是烦满喘息而呕吐的肺痹病,其发作时会牵引胸背作痛,且怕见日光。肺脉小甚的,是阳气虚而腑气不固的泄泻病;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肺脉滑甚的,会见到喘息气急,肺气上逆;微滑的,会见到口鼻与二阴出血。肺脉涩甚的,会见到呕血;微涩的,主因气滞而形成的鼠瘘病,其病发于颈项及腋肋之间,同时还会伴有下肢轻而上肢重的感觉,此外患者还常常会感到下肢酸软无力。
【原文】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1],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2]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癀疝[3]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瘼挛筋痹。
【提要】本段讲肝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肥气属五积之一,是肝积的病名。肥气,是形容肝气聚于左胁之下,如倒扣的杯子,突出如肉,而显得肥盛的样子。
[2]水瘕痹瘕,指的是腹中聚散无常、时有时无的结块肿物。痹,是闭的意思。水瘕痹,就是水积于胸下而结聚成形,并见小便不利的病证。
[3]癀疝癀,音颓,阴囊肿大叫做癀。癀疝,是疝气的一种。
【白话解】肝脉急甚的,会见到口出愤怒的言语,易怒少喜;微急的,是肝气积聚于胁下所致的肥气病,其状隆起如肉,就好像倒扣着的杯子一样。肝脉缓甚的,会见到时时呕吐;微缓的,是水积胸胁所致的水瘕痹病,同时还会出现小便不利。肝脉大甚的,主肝气郁盛而内发痈肿,其病会见到时常呕吐和出鼻血;微大的,是肝痹病,其病会见到阴器收缩,咳嗽时牵引少腹部作痛。肝脉小甚的,主血不足而口渴多饮;微小的,主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肝脉滑甚的,主阴囊肿大的癀疝病;微滑的,主遗尿病。肝脉涩甚的,是水湿溢于肢体的溢饮病;微涩的,主因血虚所致的筋脉拘挛不舒的筋痹病。
【原文】 脾脉急甚为痪瘀;微急为膈中[1],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瘸癃;微滑为虫毒蜻蝎[2]腹热。涩甚为肠瘸微涩为内瘸,多下脓血。
【提要】本段讲脾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膈中指肝旺侮脾以致脾不能运的病证,其主症是饮食入胃后又复吐出(食人即吐)。
[2]虫毒蝻蝎泛指肠中的各种寄生虫病。"蜻"字和"虫尤"字均通"蛔"字,音回。
【白话解】脾脉急甚的,主手足搐搦;微急的,是膈中病,会见到因脾气不能上通而致饮食入胃后复吐出,大便下涎沫等症状。脾脉缓甚的,会见到四肢痿软无力而厥冷;微缓的,是风痿,会见到四肢偏废,但因其病在经络而不在内脏,所以心里明白,神志清楚,就好像没有病一样。脾脉大甚的,主猝然昏仆的病证,其病状就好像突然被击而倒地一样;微大的,是疝气,其病乃是由脾气壅滞而导致的腹中有大脓血且在肠胃之外的病证。脾脉小甚的,主寒热往来的病证;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脾脉滑甚的,是阴囊肿大兼见小便不通的癀癃病;微滑的,主腹中之湿热熏蒸于脾而生的各种虫病。脾脉涩甚的,是大肠脱出的肠癀病;微涩的,是肠腑溃烂腐败的内癀病,其病大便中会便下很多脓血。
【原文】肾脉急甚为骨癫疾[1];微急为沉厥奔豚[2],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3],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4]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瘙;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5]。
【提要】本段讲肾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 [1]骨癫疾是病邪深入至骨,邪气壅闭而胀满,伴有汗出于外,烦闷于内等现象的病证。属重证。
[2]奔豚是五积病之一,指肾脏积气。其病发自少腹,上至心下,似豚奔突,上下走窜,故名奔豚。
[3]石水是水肿病的一种。《金匮要略》中形容它的症状为脉沉、腹满而不喘。
[4]睡睡然睡,音垂,重而下坠之意。睡睡然,即形容腹大胀满,似要下坠的样子。
[5]不月沉痔月,即指月经;不月,就是月经不来,引申为月经不调。沉痔,即指日久不愈的痔疮。
【白话解】肾脉急甚的,主病邪深入于骨的骨癫疾;微急的,主肾气沉滞以致失神昏厥的病证以及肾脏积气的奔豚证,还会见到两足难以屈伸,大小便不通等症状。肾脉缓甚的,主脊背痛不可仰的病证;微缓的,主洞病,这种洞病的症状,是食物下咽之后,还未消化即便吐出。肾脉大甚的,是火盛水衰的阴痿病;微大的,是气停水积的石水病,其病会见到肿胀起于脐下,其肿势下至少腹,而使少腹胀满下坠,上至胃脘,它是属于不易治疗的死证。肾脉小甚的,主直泻无度的洞泄病;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肾脉滑甚的,是小便癃闭,兼见阴囊肿大的癀癃病;微滑的,主热伤肾气的骨痿病,其病能坐而不能起,起则双目昏黑,视物不清,若无所睹。肾脉涩甚的,会见到气血阻滞以致外发大痈;微涩的,主妇女月经不调的病证,或是日久不愈的痔疾。
【原文】黄帝日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日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Ⅲ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囱之,已发针,疾按其瘸[3],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4]也。
【提要】本段讲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1]内同"纳",即以针刺人皮肤的意思。
[2]循即指按摩。
[3]痛音委,指针刺后皮肤上起的瘢痕,在此代指针孔。
[4]甘药是指性味甘温的药物。脾属土而喜甘,用甘药可补益脾气,脾旺则五脏之气俱盛,所以对阴阳形气俱不足的患者,不用针刺而用甘药来调理。
【白话解】黄帝问对于在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上述六种脉象时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各种出现急脉的病证,大多是寒性的;出现缓脉的病证,大多是热性的;出现大脉的病证,属于阳盛而气有余,阴衰而血不足;出现小脉的病证,属于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出现滑脉的病证,属于阳气盛实而微有热;出现涩脉的病证,属于气滞,且阳气不足而微有寒(按本句原文为"多血少气",而涩脉实为气滞少血,故疑"多血"乃为"少血"之误,详见按语)。所以,在针刺治疗出现急脉的病证时,因其多寒,且寒从阴而难去,故要深刺,并长时间留针;在针刺治疗出现缓脉的病变时,因其多热,且热邪从阳而易散,故要浅刺,并迅速出针,而使热邪得以随针外泄;在针刺治疗出现大脉的病变时,因其阳盛而多气,故可以微泻其气,但不能出血;在针刺治疗出现滑脉的病变时,因其阳气盛实而微有热,故应当在进针后迅速出针,且进针亦宜较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而宣散热邪;在针刺治疗出现涩脉的病变时,因其气滞而不易得气,故在针刺时必须刺中患者的经脉,并且要随着经气的运行方向行针,还要长时间的留针,此外在针刺之前还必须先按摩经脉的循行通路,使其气血流通以利经气运行,在出针之后,更要迅速地按揉针孔,不使它出血,从而使经脉中的气血调和。至于各种出现小脉的病变,因其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内外的形气都已不足,故不适宜使用针法进行治疗,而应当使用甘药来进行调治。
【按语】涩者多血少气从涩脉的性质而言,这里的"多血"似为"少血"之误。张介宾说涩脉说明有气滞,是血少;气血俱虚,则阳气不足,所以微微表现出寒象。
【原文】黄帝日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日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黄帝日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日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黄帝日治内腑奈何?岐伯日取之于合。
黄帝日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日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日取之奈何?岐伯答日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提要】本段讲手足阳经之荥穴、输穴与合穴的治疗作用以及六腑各自之下合穴的名称、取法及其治疗作用。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都出于井穴,而流注于荥、输等各穴,最后进入于合穴,那么,这些脉气是从什么通路上进人于合穴的,在进入合穴时又和哪些脏腑经脉相连属呢?我想听你讲讲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您所说的,是手足各阳经的别络入于体内,再连属于六腑的情况。黄帝问荥穴、输穴与合穴,都各有其特定的治疗作用吗?岐伯回答说荥穴、输穴,其脉气都浮显在较浅部位,故它们适用于治疗显现在体表和经脉上的病证;合穴的脉气深入于内,故它适用于治疗内腑的病变。
黄帝问人体内腑的疾病,该怎样来进行治疗呢?岐伯说应当取用各腑之气与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即下合穴)来进行治疗。
黄帝说六腑各自之腑气与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都各有它自己的名称吗?岐伯回答说胃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足三里穴;大肠腑的腑气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小肠腑的腑气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三焦腑的腑气合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膀胱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委中穴;胆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阳陵泉穴。
黄帝说这些下合穴的取穴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取足三里穴时,要使足背低平才能取之;取上、下巨虚穴时,要举足才能取之;取委阳穴时,要屈伸下肢以判断出胭窝横纹的位置后,再到胭窝横纹的外侧部去寻找它;取委中穴时,要屈膝才能取之;取阳陵泉穴时,要正身蹲坐,竖起膝盖,然后再沿着膝盖外缘直下,至委阳穴的外侧部(即腓骨小头前下方)取之。至于要取用浅表经脉上的荥输各穴来治疗外经的疾患时,也应在牵拉伸展四肢,而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之后,再行取穴。
【按语】六腑各自之腑气与足经相合的部位,即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下合穴。
【原文】黄帝日愿闻六腑之病。岐伯答日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1],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胆病者,善太息[2],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3]恐人将捕之,嗌中口介介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提要】本段讲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病变的症状以及六腑病变的症状和治疗取穴。
【注释】[1]上肢两胁肢,应作"支",乃支撑之意。
[2]太息就是长出气的意思。
[3]心下澹澹澹,就是动的意思。心下澹澹,就是形容心中跳动不安的样子。
【白话解】黄帝说希望听你讲讲六腑的病变情况。
岐伯回答说颜面发热的,是足阳明胃腑发生病变的反映;手鱼际部位之络脉出现瘀血的,是手阳明大肠腑发生病变的反映;在两足跗之上(冲阳穴处)的动脉出现坚实而竖或虚软下陷的,也都是足阳明胃腑病变的反映,这一动脉(冲阳脉)还是测候胃气的要脉所在。大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肠中阵阵切痛,并伴有因水气在肠中往来冲激而发响的肠鸣;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如果再感受了寒邪,就会立即引起泄泻,并在脐周发生疼痛,其痛难忍,不能久立。因大肠的证候与胃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取用大肠腑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胃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在中焦胃脘部的心窝处发生疼痛,且痛势由此而上,支撑两旁的胸胁作痛,胸膈与咽喉间阻塞不通,使饮食不能下咽,当取用胃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来进行治疗。
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作痛,腰脊牵引睾丸发生疼痛,并时常会见到小便窘急以及里急后重等大小便不利的情况,同时还会在小肠经的循行通路上出现耳前发热,或耳前发冷,或惟独肩部发热,以及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或是络脉虚陷不起等现象。这些证候,都是属于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当取用小肠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三焦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气滞所致的腹气胀满,少腹部尤为满硬坚实,小便不通而尿意窘急;小便不通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则水液无所出,若水液泛溢于肌肤就会形成水肿,若水液停留在腹部就会形成胀病。三焦腑的病候变化,会在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大络上反映出来,此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此外,其病候变化,亦会在其本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反映出来。三焦腑有病,当取用三焦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来进行治疗。
膀胱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偏肿且疼痛,若用手按揉痛处,就会立即产生尿意,却又尿不出来;此外还会在膀胱经循行通路上出现肩背部发热,或是肩背部的经脉所在处陷下不起,以及足小趾的外侧、胫骨与足踝后都发热,或是这些部位的经脉循行处陷下不起。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膀胱腑的下。
合穴,即本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来进行治疗。
胆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时时叹息而长出气,口中发苦,因胆汁上溢而呕出苦水;心神不宁,胆怯心跳,就好像害怕有人要逮捕他一样;咽部如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对于这些病变,可以在足少阳胆经循行通路的起点处或终点处取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找到因血气不足而致的经脉陷下之处,在那里施行灸法,来进行治疗;出现寒热往来症状的,就应当取用胆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来进行治疗。
【原文】黄帝日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日刺此者,必中气穴[1]无中肉节 [2]。中气穴,则针染于巷[3];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4],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提要】本段阐明针刺的法度以及误刺的恶果。
【注释】[1]气穴即泛指全身的穴位。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称之为气穴。
[2]肉节即指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部位。
[3]针染于巷"针染于巷"应作"针游于巷"。巷,就是街或道的意思。此句言针中气穴时,医者手下的感觉就好像人游行在街巷之中,毫无滞涩之感。
[4]内著就是邪气内陷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针刺以上各穴,有一定的法度吗?
岐伯回答说针刺这些穴位时,一定要刺中气穴才行,切不可刺到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地方。若是刺中了气穴,则医者手下就会感觉到针尖好像游行于空巷之中,针体进出自如;若是误刺在皮肉骨节相连之处,则不但医者手下会感觉到针体进出涩滞,而且患者也会有皮肤疼痛的感觉。倘若该用补法的却反用了泻法,而该用泻法的却反用了补法,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倘若误刺在筋上,就会使筋脉受损,弛缓不收,而病邪也不能被驱出体外;邪气和真气在体内相互斗争,就会使气机逆乱,而邪气依然不能祛除,甚至反而深陷于体内,使病情更加深重。这些都是用针时不审慎,错识病性、乱用刺法而造成的恶果。
(责任编辑:张恒溢)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佚名
2012-03-22
【原文】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1]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疫矣。
【提要】本段讲肺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息贲贲,音奔。息贲,属五积病之一。因肺气郁结于肋下,而致喘息上贲气急,故名息贲。
【白话解】肺脉急甚的,是癫疾的脉象表现;微急的,是肺中有寒热并存的病证,可见到倦怠乏力,咳而唾血,并牵引腰背胸部作痛,或是鼻中有息肉而导致鼻腔阻塞不通、呼吸不畅等症状。肺脉缓甚的,是表虚而多汗;微缓的,是手足软弱无力的痿证、瘘疮病、半身不遂以及头部以下汗出不止的证候。肺脉大甚的,会见到足胫部肿胀;微大的,是烦满喘息而呕吐的肺痹病,其发作时会牵引胸背作痛,且怕见日光。肺脉小甚的,是阳气虚而腑气不固的泄泻病;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肺脉滑甚的,会见到喘息气急,肺气上逆;微滑的,会见到口鼻与二阴出血。肺脉涩甚的,会见到呕血;微涩的,主因气滞而形成的鼠瘘病,其病发于颈项及腋肋之间,同时还会伴有下肢轻而上肢重的感觉,此外患者还常常会感到下肢酸软无力。
【原文】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1],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2]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癀疝[3]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瘼挛筋痹。
【提要】本段讲肝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肥气属五积之一,是肝积的病名。肥气,是形容肝气聚于左胁之下,如倒扣的杯子,突出如肉,而显得肥盛的样子。
[2]水瘕痹瘕,指的是腹中聚散无常、时有时无的结块肿物。痹,是闭的意思。水瘕痹,就是水积于胸下而结聚成形,并见小便不利的病证。
[3]癀疝癀,音颓,阴囊肿大叫做癀。癀疝,是疝气的一种。
【白话解】肝脉急甚的,会见到口出愤怒的言语,易怒少喜;微急的,是肝气积聚于胁下所致的肥气病,其状隆起如肉,就好像倒扣着的杯子一样。肝脉缓甚的,会见到时时呕吐;微缓的,是水积胸胁所致的水瘕痹病,同时还会出现小便不利。肝脉大甚的,主肝气郁盛而内发痈肿,其病会见到时常呕吐和出鼻血;微大的,是肝痹病,其病会见到阴器收缩,咳嗽时牵引少腹部作痛。肝脉小甚的,主血不足而口渴多饮;微小的,主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肝脉滑甚的,主阴囊肿大的癀疝病;微滑的,主遗尿病。肝脉涩甚的,是水湿溢于肢体的溢饮病;微涩的,主因血虚所致的筋脉拘挛不舒的筋痹病。
【原文】 脾脉急甚为痪瘀;微急为膈中[1],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瘸癃;微滑为虫毒蜻蝎[2]腹热。涩甚为肠瘸微涩为内瘸,多下脓血。
【提要】本段讲脾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膈中指肝旺侮脾以致脾不能运的病证,其主症是饮食入胃后又复吐出(食人即吐)。
[2]虫毒蝻蝎泛指肠中的各种寄生虫病。"蜻"字和"虫尤"字均通"蛔"字,音回。
【白话解】脾脉急甚的,主手足搐搦;微急的,是膈中病,会见到因脾气不能上通而致饮食入胃后复吐出,大便下涎沫等症状。脾脉缓甚的,会见到四肢痿软无力而厥冷;微缓的,是风痿,会见到四肢偏废,但因其病在经络而不在内脏,所以心里明白,神志清楚,就好像没有病一样。脾脉大甚的,主猝然昏仆的病证,其病状就好像突然被击而倒地一样;微大的,是疝气,其病乃是由脾气壅滞而导致的腹中有大脓血且在肠胃之外的病证。脾脉小甚的,主寒热往来的病证;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脾脉滑甚的,是阴囊肿大兼见小便不通的癀癃病;微滑的,主腹中之湿热熏蒸于脾而生的各种虫病。脾脉涩甚的,是大肠脱出的肠癀病;微涩的,是肠腑溃烂腐败的内癀病,其病大便中会便下很多脓血。
【原文】肾脉急甚为骨癫疾[1];微急为沉厥奔豚[2],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3],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4]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瘙;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5]。
【提要】本段讲肾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 [1]骨癫疾是病邪深入至骨,邪气壅闭而胀满,伴有汗出于外,烦闷于内等现象的病证。属重证。
[2]奔豚是五积病之一,指肾脏积气。其病发自少腹,上至心下,似豚奔突,上下走窜,故名奔豚。
[3]石水是水肿病的一种。《金匮要略》中形容它的症状为脉沉、腹满而不喘。
[4]睡睡然睡,音垂,重而下坠之意。睡睡然,即形容腹大胀满,似要下坠的样子。
[5]不月沉痔月,即指月经;不月,就是月经不来,引申为月经不调。沉痔,即指日久不愈的痔疮。
【白话解】肾脉急甚的,主病邪深入于骨的骨癫疾;微急的,主肾气沉滞以致失神昏厥的病证以及肾脏积气的奔豚证,还会见到两足难以屈伸,大小便不通等症状。肾脉缓甚的,主脊背痛不可仰的病证;微缓的,主洞病,这种洞病的症状,是食物下咽之后,还未消化即便吐出。肾脉大甚的,是火盛水衰的阴痿病;微大的,是气停水积的石水病,其病会见到肿胀起于脐下,其肿势下至少腹,而使少腹胀满下坠,上至胃脘,它是属于不易治疗的死证。肾脉小甚的,主直泻无度的洞泄病;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肾脉滑甚的,是小便癃闭,兼见阴囊肿大的癀癃病;微滑的,主热伤肾气的骨痿病,其病能坐而不能起,起则双目昏黑,视物不清,若无所睹。肾脉涩甚的,会见到气血阻滞以致外发大痈;微涩的,主妇女月经不调的病证,或是日久不愈的痔疾。
【原文】黄帝日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日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Ⅲ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囱之,已发针,疾按其瘸[3],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4]也。
【提要】本段讲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1]内同"纳",即以针刺人皮肤的意思。
[2]循即指按摩。
[3]痛音委,指针刺后皮肤上起的瘢痕,在此代指针孔。
[4]甘药是指性味甘温的药物。脾属土而喜甘,用甘药可补益脾气,脾旺则五脏之气俱盛,所以对阴阳形气俱不足的患者,不用针刺而用甘药来调理。
【白话解】黄帝问对于在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上述六种脉象时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各种出现急脉的病证,大多是寒性的;出现缓脉的病证,大多是热性的;出现大脉的病证,属于阳盛而气有余,阴衰而血不足;出现小脉的病证,属于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出现滑脉的病证,属于阳气盛实而微有热;出现涩脉的病证,属于气滞,且阳气不足而微有寒(按本句原文为"多血少气",而涩脉实为气滞少血,故疑"多血"乃为"少血"之误,详见按语)。所以,在针刺治疗出现急脉的病证时,因其多寒,且寒从阴而难去,故要深刺,并长时间留针;在针刺治疗出现缓脉的病变时,因其多热,且热邪从阳而易散,故要浅刺,并迅速出针,而使热邪得以随针外泄;在针刺治疗出现大脉的病变时,因其阳盛而多气,故可以微泻其气,但不能出血;在针刺治疗出现滑脉的病变时,因其阳气盛实而微有热,故应当在进针后迅速出针,且进针亦宜较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而宣散热邪;在针刺治疗出现涩脉的病变时,因其气滞而不易得气,故在针刺时必须刺中患者的经脉,并且要随着经气的运行方向行针,还要长时间的留针,此外在针刺之前还必须先按摩经脉的循行通路,使其气血流通以利经气运行,在出针之后,更要迅速地按揉针孔,不使它出血,从而使经脉中的气血调和。至于各种出现小脉的病变,因其阳虚阴弱,气血皆少,内外的形气都已不足,故不适宜使用针法进行治疗,而应当使用甘药来进行调治。
【按语】涩者多血少气从涩脉的性质而言,这里的"多血"似为"少血"之误。张介宾说涩脉说明有气滞,是血少;气血俱虚,则阳气不足,所以微微表现出寒象。
【原文】黄帝日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日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黄帝日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日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黄帝日治内腑奈何?岐伯日取之于合。
黄帝日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日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日取之奈何?岐伯答日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提要】本段讲手足阳经之荥穴、输穴与合穴的治疗作用以及六腑各自之下合穴的名称、取法及其治疗作用。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都出于井穴,而流注于荥、输等各穴,最后进入于合穴,那么,这些脉气是从什么通路上进人于合穴的,在进入合穴时又和哪些脏腑经脉相连属呢?我想听你讲讲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您所说的,是手足各阳经的别络入于体内,再连属于六腑的情况。黄帝问荥穴、输穴与合穴,都各有其特定的治疗作用吗?岐伯回答说荥穴、输穴,其脉气都浮显在较浅部位,故它们适用于治疗显现在体表和经脉上的病证;合穴的脉气深入于内,故它适用于治疗内腑的病变。
黄帝问人体内腑的疾病,该怎样来进行治疗呢?岐伯说应当取用各腑之气与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即下合穴)来进行治疗。
黄帝说六腑各自之腑气与足三阳经相合的部位都各有它自己的名称吗?岐伯回答说胃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足三里穴;大肠腑的腑气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小肠腑的腑气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三焦腑的腑气合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膀胱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委中穴;胆腑的腑气合于本经的合穴阳陵泉穴。
黄帝说这些下合穴的取穴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取足三里穴时,要使足背低平才能取之;取上、下巨虚穴时,要举足才能取之;取委阳穴时,要屈伸下肢以判断出胭窝横纹的位置后,再到胭窝横纹的外侧部去寻找它;取委中穴时,要屈膝才能取之;取阳陵泉穴时,要正身蹲坐,竖起膝盖,然后再沿着膝盖外缘直下,至委阳穴的外侧部(即腓骨小头前下方)取之。至于要取用浅表经脉上的荥输各穴来治疗外经的疾患时,也应在牵拉伸展四肢,而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之后,再行取穴。
【按语】六腑各自之腑气与足经相合的部位,即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下合穴。
【原文】黄帝日愿闻六腑之病。岐伯答日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1],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胆病者,善太息[2],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3]恐人将捕之,嗌中口介介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提要】本段讲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病变的症状以及六腑病变的症状和治疗取穴。
【注释】[1]上肢两胁肢,应作"支",乃支撑之意。
[2]太息就是长出气的意思。
[3]心下澹澹澹,就是动的意思。心下澹澹,就是形容心中跳动不安的样子。
【白话解】黄帝说希望听你讲讲六腑的病变情况。
岐伯回答说颜面发热的,是足阳明胃腑发生病变的反映;手鱼际部位之络脉出现瘀血的,是手阳明大肠腑发生病变的反映;在两足跗之上(冲阳穴处)的动脉出现坚实而竖或虚软下陷的,也都是足阳明胃腑病变的反映,这一动脉(冲阳脉)还是测候胃气的要脉所在。大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肠中阵阵切痛,并伴有因水气在肠中往来冲激而发响的肠鸣;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如果再感受了寒邪,就会立即引起泄泻,并在脐周发生疼痛,其痛难忍,不能久立。因大肠的证候与胃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取用大肠腑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胃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在中焦胃脘部的心窝处发生疼痛,且痛势由此而上,支撑两旁的胸胁作痛,胸膈与咽喉间阻塞不通,使饮食不能下咽,当取用胃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来进行治疗。
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作痛,腰脊牵引睾丸发生疼痛,并时常会见到小便窘急以及里急后重等大小便不利的情况,同时还会在小肠经的循行通路上出现耳前发热,或耳前发冷,或惟独肩部发热,以及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或是络脉虚陷不起等现象。这些证候,都是属于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当取用小肠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三焦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气滞所致的腹气胀满,少腹部尤为满硬坚实,小便不通而尿意窘急;小便不通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则水液无所出,若水液泛溢于肌肤就会形成水肿,若水液停留在腹部就会形成胀病。三焦腑的病候变化,会在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大络上反映出来,此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此外,其病候变化,亦会在其本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反映出来。三焦腑有病,当取用三焦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来进行治疗。
膀胱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偏肿且疼痛,若用手按揉痛处,就会立即产生尿意,却又尿不出来;此外还会在膀胱经循行通路上出现肩背部发热,或是肩背部的经脉所在处陷下不起,以及足小趾的外侧、胫骨与足踝后都发热,或是这些部位的经脉循行处陷下不起。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膀胱腑的下。
合穴,即本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来进行治疗。
胆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时时叹息而长出气,口中发苦,因胆汁上溢而呕出苦水;心神不宁,胆怯心跳,就好像害怕有人要逮捕他一样;咽部如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对于这些病变,可以在足少阳胆经循行通路的起点处或终点处取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找到因血气不足而致的经脉陷下之处,在那里施行灸法,来进行治疗;出现寒热往来症状的,就应当取用胆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来进行治疗。
【原文】黄帝日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日刺此者,必中气穴[1]无中肉节 [2]。中气穴,则针染于巷[3];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4],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提要】本段阐明针刺的法度以及误刺的恶果。
【注释】[1]气穴即泛指全身的穴位。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称之为气穴。
[2]肉节即指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部位。
[3]针染于巷"针染于巷"应作"针游于巷"。巷,就是街或道的意思。此句言针中气穴时,医者手下的感觉就好像人游行在街巷之中,毫无滞涩之感。
[4]内著就是邪气内陷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针刺以上各穴,有一定的法度吗?
岐伯回答说针刺这些穴位时,一定要刺中气穴才行,切不可刺到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地方。若是刺中了气穴,则医者手下就会感觉到针尖好像游行于空巷之中,针体进出自如;若是误刺在皮肉骨节相连之处,则不但医者手下会感觉到针体进出涩滞,而且患者也会有皮肤疼痛的感觉。倘若该用补法的却反用了泻法,而该用泻法的却反用了补法,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倘若误刺在筋上,就会使筋脉受损,弛缓不收,而病邪也不能被驱出体外;邪气和真气在体内相互斗争,就会使气机逆乱,而邪气依然不能祛除,甚至反而深陷于体内,使病情更加深重。这些都是用针时不审慎,错识病性、乱用刺法而造成的恶果。
(责任编辑:张恒溢)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