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乙部不分卷(一十八至三十四)(2)

本站整理秩名

2010-11-2517:07:29

◎调神灵法

吾欲使天下万神和亲,不复妄行害人,天地长悦,百神皆喜,令人无所苦,帝王得天之力,举事有福,岂可间哉?

故圣人能守道,清静之时旦食,诸神皆呼与语言,比若今人呼客耳。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

◎守一明法

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复远,还以治一,内无不明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此第一善得天之寿也,安居闲处,万世无失。守一时之法,行道优劣。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

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行道有优劣法

春王当温,夏王当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夫王气与帝王气相通,相气与宰辅相应,微气与小吏相应,休气与后宫相同,废气与民相应,刑死囚气与狱罪人相应,以类遥相感动。

其道也,王气不来,王恩不得施也。古者圣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详察其意。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天与帝王相去万万余里,反与道相应,岂不神哉?

◎名为神诀书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能养其性,即能养其民。

夫天无私佑,佑之有信。夫神无私亲,善人为效。一身之中,能为贤,能为神,能为不肖,其何故也?误也,神灵露也。故守一之道,养其性,在学之也。众中多瑞应者,信人也;无瑞应者,行误人也,占而是非即可知矣。夫斤两所察,人情也。天之照人,与镜无异。审详此意,与天同愿,与真神为其安,得不吉哉?

成事□□,不失铢分,欲得天地中和意。故天地调则万物安,县官平则万民治。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太平经》 ●乙部不分卷(一十八至三十四)(2)

    本站整理 秩名

    2010-11-2517:07:29

    |
    《太平经》 ●乙部不分卷(一十八至三十四)(2)
    |

    ◎调神灵法

    吾欲使天下万神和亲,不复妄行害人,天地长悦,百神皆喜,令人无所苦,帝王得天之力,举事有福,岂可间哉?

    故圣人能守道,清静之时旦食,诸神皆呼与语言,比若今人呼客耳。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

    ◎守一明法

    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复远,还以治一,内无不明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此第一善得天之寿也,安居闲处,万世无失。守一时之法,行道优劣。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

    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行道有优劣法

    春王当温,夏王当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夫王气与帝王气相通,相气与宰辅相应,微气与小吏相应,休气与后宫相同,废气与民相应,刑死囚气与狱罪人相应,以类遥相感动。

    其道也,王气不来,王恩不得施也。古者圣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详察其意。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长生自养,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天与帝王相去万万余里,反与道相应,岂不神哉?

    ◎名为神诀书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能养其性,即能养其民。

    夫天无私佑,佑之有信。夫神无私亲,善人为效。一身之中,能为贤,能为神,能为不肖,其何故也?误也,神灵露也。故守一之道,养其性,在学之也。众中多瑞应者,信人也;无瑞应者,行误人也,占而是非即可知矣。夫斤两所察,人情也。天之照人,与镜无异。审详此意,与天同愿,与真神为其安,得不吉哉?

    成事□□,不失铢分,欲得天地中和意。故天地调则万物安,县官平则万民治。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