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魏·王弼
2013-01-23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以重为本,故不离。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不以经心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善言无瑕谪,
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善数不用筹策,
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2,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圣人不立形名,以检於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3,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兄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式,模则也。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忒,差也。
复归於无极。
不可穷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此三者,言常反终后乃德全其所处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动也,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於一也。
故大制不割。
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覆,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於天下,况人主躬於道者乎?
其事好还。
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约荆棘生也。
善有果而己,不敢以取强。
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於天下矣。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吾不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武力暴兴也,喻以兵强於天下者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物,愤然不偏,近於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为无,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始。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川谷之以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则物无避焉;力用於己,则物无改焉。
知足者富,
知足自不失,故富也。
强行者有志。
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不失其所者久,
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
死而不亡者寿。
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
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4,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5。若道无施於物,故名於小矣。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客於大矣。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为大於其细,图难於其易。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
往而不害,安平大。
无形无识,不徧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之,不可穷极也。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己反危。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形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於渊,则必见失矣。利国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顺自然也。
而无不为。
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将镇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无欲竞也。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真经注卷之二
#1则其明全也:原本作『其名则全也』,据张本改。
#2因物自然:原本作『自物因然』,据张本改。
#3以善弃不善也:句首疑脱『不』字。
#4所由:原本作『由所』,据张本改。
#5各得其所:『其』字原脱,据张本加。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魏·王弼
2013-01-23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以重为本,故不离。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不以经心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善言无瑕谪,
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善数不用筹策,
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2,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圣人不立形名,以检於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3,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兄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式,模则也。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忒,差也。
复归於无极。
不可穷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此三者,言常反终后乃德全其所处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动也,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於一也。
故大制不割。
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覆,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於天下,况人主躬於道者乎?
其事好还。
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约荆棘生也。
善有果而己,不敢以取强。
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於天下矣。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吾不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武力暴兴也,喻以兵强於天下者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物,愤然不偏,近於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为无,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始。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川谷之以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则物无避焉;力用於己,则物无改焉。
知足者富,
知足自不失,故富也。
强行者有志。
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不失其所者久,
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
死而不亡者寿。
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
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4,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5。若道无施於物,故名於小矣。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客於大矣。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为大於其细,图难於其易。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
往而不害,安平大。
无形无识,不徧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之,不可穷极也。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己反危。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形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於渊,则必见失矣。利国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顺自然也。
而无不为。
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将镇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无欲竞也。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真经注卷之二
#1则其明全也:原本作『其名则全也』,据张本改。
#2因物自然:原本作『自物因然』,据张本改。
#3以善弃不善也:句首疑脱『不』字。
#4所由:原本作『由所』,据张本改。
#5各得其所:『其』字原脱,据张本加。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