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台道观博客中五台道观
2016-01-28
21.妙解阴阳
孙思邈毕生精研医学和百家学说,到百岁时,已是经验丰富,炉火纯青,形成了一套精辟的医学理论。他认为:大自然有四时五行,寒暑交替,有其变化的规律。人体和自然界同是一理。人体生理有五脏六腑,呼吸吐纳,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医生的职责就是调节和把握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他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不相信鬼、神、天,反对宿命论,相信人只要善于“妙解”和调理,就会防止疾病的发生。他的这些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全新的科学理论。
22.命名“阿是穴"
巴蜀一带有个老猎人患腿疼病,发病时疼痛难忍。他多方求医均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孙思邈。孙思邈决心要把老猎人的病治好。但治了十余天,针药俱用,亦疗效不佳。他想:针灸的穴位均未出十四经内,是否此外还有可疗疾的穴位?他在老猎人的腿上按压,当压到腿部的一个痛点上的时候,老猪人突然大声叫道;“啊,是”,孙思邈掐住这个痛点,便在此处试行针灸。不一会儿,老猎人便腿疼减轻多了,慢慢入睡了……。最后直到老猎人病愈,方高兴而归。事后,孙思邈把这类有痛点的穴位,取名为“阿是穴”。从此,“阿是穴” 以针灸学中的重要’俞穴’一直沿用至今。
23 .博览群书
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宫廷古籍珍藏,饱览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由于各朝代在长安长期建都,故保存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孙思邈有幸走进这些书库,在这里大开眼界,他“忘寝与食,讨幽探微”,尽情地吸取文、哲、史、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孙思邈曾说:凡欲为大医,不仅要熟读医学著作,还要涉猎群书,精通《庄》、《老》、《周易》、天文、地理、五经、三史等。孙思邈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实践了上述论述。这一时期的读书生活,对孙思邈以后取得辉煌成就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24 .一视同仁
孙思邈救治的各个阶层的病患者何止千万。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形成了一整套高标准的医德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皆如至亲之想”,就是说,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他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声望很高,每到一处,患者就蜂拥而至,不论在农村,还是闹市,都是如此。他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一视同仁,不顾饥渴疲劳,莫不一一救治。那些被他治好的病人,对他总是恋恋不舍,许多人临别时感动得洒下热泪。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得到人民的赞颂。
25.炼制丹药
早在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就开始炼丹实验。唐武德年间,他在四川买到优质的雄黄和曾青,在蜀县魏家炼丹成功,合成一釜“太一神精丹”。他炼制的“丹药”,是世界上最早从砒剂中提炼成治疗疟疾的有效方剂。比英国人孚勒氏以砒剂所制的药物要早一千多年。现在的湖南浏阳城东有个孙隠岩,相传是孙思邈当年炼丹的地方。传说他在这里垒灶架炉,用硝石、硫黄、皂荚等性质相反的原料,巧用 “伏火法”合在一起,避其爆炸,炼成丹药。于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孙思邈著作《丹经》写成。在其中的“内伏硫黄法”中详细记载了火药的配方,为后来火药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26 .敬德追袍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的消息后,大为不悦,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竟得到如此殊荣。他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袍王冠。孙思邈预知有人要来夺王袍,就把冲天翅扳成顺天翅,把黄袍翻穿成红袍。敬德领兵追到灞桥时,见孙思邈却是身穿红袍,头戴顺天翅,在柳荫之下恭候。敬德感到不好意思,便改口说:“我专程赶来,想讨些灵丹妙药。”孙思邈送给他灵丹十八丸,保他东征胜利。经过同孙思邈接触,感受到他的高尚品德,敬德后悔自己不该妒忌,便击掌发誓,愿在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他用。
27.离家隐居
孙思邈辞去北周朝廷的征召,官府大为不悦,有抗旨之嫌。孙思邈“恐征书之复至” 毅然决定去太白山隐居。乡亲们知道他要离家出行,有人前来劝阻。孙思邈向乡亲们做了耐心的解释。面对妻子依依不舍的伤感神色,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方药,远游行医,普救含灵之苦,乃吾之所志也。”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深秋,孙思邈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去太白山隐居。临别时,妻子儿女和乡亲们送他到村外很远的地方,依依不舍,相互再三嘱咐之后,才挥泪离去。
28.一针救二命
孙思邈出诊路过一个村子,看见路上有一滴滴的鲜血,断断续续,一路滴去。他向过路人询问情况,知鲜血是从一群人抬着去埋的一副棺材里流出来的。孙思邈便立即顺着血迹向前追去。一直追到墓地,他大声疾呼:“不要埋人!”并叫他们打开棺材。人们以怀疑的态度照办了。待打开棺材一看,见躺着一个年轻产妇,面色蜡黄。孙思邈摸过脉搏,又从药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在产妇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一些药末,给她灌进嘴里。过了一会儿工夫,产妇动了,睁开眼晴,最后还生下了婴儿。产妇的丈夫和周围人们由怀疑变成惊喜,赞叹不绝:真是神仙下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于是,谢恩的人群跪了一地,叩头不止。
(摘自咸阳中五台道观博客)
中五台道观博客 中五台道观
2016-01-28
21.妙解阴阳
孙思邈毕生精研医学和百家学说,到百岁时,已是经验丰富,炉火纯青,形成了一套精辟的医学理论。他认为:大自然有四时五行,寒暑交替,有其变化的规律。人体和自然界同是一理。人体生理有五脏六腑,呼吸吐纳,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医生的职责就是调节和把握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他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不相信鬼、神、天,反对宿命论,相信人只要善于“妙解”和调理,就会防止疾病的发生。他的这些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全新的科学理论。
22.命名“阿是穴"
巴蜀一带有个老猎人患腿疼病,发病时疼痛难忍。他多方求医均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孙思邈。孙思邈决心要把老猎人的病治好。但治了十余天,针药俱用,亦疗效不佳。他想:针灸的穴位均未出十四经内,是否此外还有可疗疾的穴位?他在老猎人的腿上按压,当压到腿部的一个痛点上的时候,老猪人突然大声叫道;“啊,是”,孙思邈掐住这个痛点,便在此处试行针灸。不一会儿,老猎人便腿疼减轻多了,慢慢入睡了……。最后直到老猎人病愈,方高兴而归。事后,孙思邈把这类有痛点的穴位,取名为“阿是穴”。从此,“阿是穴” 以针灸学中的重要’俞穴’一直沿用至今。
23 .博览群书
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宫廷古籍珍藏,饱览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由于各朝代在长安长期建都,故保存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孙思邈有幸走进这些书库,在这里大开眼界,他“忘寝与食,讨幽探微”,尽情地吸取文、哲、史、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孙思邈曾说:凡欲为大医,不仅要熟读医学著作,还要涉猎群书,精通《庄》、《老》、《周易》、天文、地理、五经、三史等。孙思邈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实践了上述论述。这一时期的读书生活,对孙思邈以后取得辉煌成就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24 .一视同仁
孙思邈救治的各个阶层的病患者何止千万。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形成了一整套高标准的医德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皆如至亲之想”,就是说,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他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声望很高,每到一处,患者就蜂拥而至,不论在农村,还是闹市,都是如此。他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一视同仁,不顾饥渴疲劳,莫不一一救治。那些被他治好的病人,对他总是恋恋不舍,许多人临别时感动得洒下热泪。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得到人民的赞颂。
25.炼制丹药
早在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就开始炼丹实验。唐武德年间,他在四川买到优质的雄黄和曾青,在蜀县魏家炼丹成功,合成一釜“太一神精丹”。他炼制的“丹药”,是世界上最早从砒剂中提炼成治疗疟疾的有效方剂。比英国人孚勒氏以砒剂所制的药物要早一千多年。现在的湖南浏阳城东有个孙隠岩,相传是孙思邈当年炼丹的地方。传说他在这里垒灶架炉,用硝石、硫黄、皂荚等性质相反的原料,巧用 “伏火法”合在一起,避其爆炸,炼成丹药。于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孙思邈著作《丹经》写成。在其中的“内伏硫黄法”中详细记载了火药的配方,为后来火药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26 .敬德追袍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的消息后,大为不悦,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竟得到如此殊荣。他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袍王冠。孙思邈预知有人要来夺王袍,就把冲天翅扳成顺天翅,把黄袍翻穿成红袍。敬德领兵追到灞桥时,见孙思邈却是身穿红袍,头戴顺天翅,在柳荫之下恭候。敬德感到不好意思,便改口说:“我专程赶来,想讨些灵丹妙药。”孙思邈送给他灵丹十八丸,保他东征胜利。经过同孙思邈接触,感受到他的高尚品德,敬德后悔自己不该妒忌,便击掌发誓,愿在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他用。
27.离家隐居
孙思邈辞去北周朝廷的征召,官府大为不悦,有抗旨之嫌。孙思邈“恐征书之复至” 毅然决定去太白山隐居。乡亲们知道他要离家出行,有人前来劝阻。孙思邈向乡亲们做了耐心的解释。面对妻子依依不舍的伤感神色,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方药,远游行医,普救含灵之苦,乃吾之所志也。”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深秋,孙思邈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去太白山隐居。临别时,妻子儿女和乡亲们送他到村外很远的地方,依依不舍,相互再三嘱咐之后,才挥泪离去。
28.一针救二命
孙思邈出诊路过一个村子,看见路上有一滴滴的鲜血,断断续续,一路滴去。他向过路人询问情况,知鲜血是从一群人抬着去埋的一副棺材里流出来的。孙思邈便立即顺着血迹向前追去。一直追到墓地,他大声疾呼:“不要埋人!”并叫他们打开棺材。人们以怀疑的态度照办了。待打开棺材一看,见躺着一个年轻产妇,面色蜡黄。孙思邈摸过脉搏,又从药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在产妇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一些药末,给她灌进嘴里。过了一会儿工夫,产妇动了,睁开眼晴,最后还生下了婴儿。产妇的丈夫和周围人们由怀疑变成惊喜,赞叹不绝:真是神仙下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于是,谢恩的人群跪了一地,叩头不止。
(摘自咸阳中五台道观博客)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