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与身体健康——读刘一明《通关文》有感

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网站 刘仲宇

2013-12-23 15:26:31

刘一明有一部名著《通关文》,本来是专为修道者指路的,但现在回头看,其价值溢出了狭义的出家修道的藩篱,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有多重的指导意义。比如,他提到的“通关”的思想,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启示,我曾写过一篇《攻克人生的关卡》加以讨论。而今天从另一个角度谈,讨论其对于当今人们身体健康的指导。

《通关文》洋洋4万言,列出的关口有50个之多,所涉广泛。这篇短文中取其中若干,略谈自己的体会。

“通关”意味着减压,为身心的健康

降低过高的负荷

当代人的健康常常出现问题,与人们过高的生活负荷有直接关系。现今的社会环境中过高的生活压力,社会心理的浮躁,物欲的不断飚升,导致人们常与失眠相伴,精神紧张更属寻常,心理问题频出,心理疾病如影随形,其他的慢性或急性疾病也乘虚而入。所以个人在面对权力、财富、地位、名声等的诱惑时,需要自我调节,降低自己的物欲,要把持住自己。刘一明给我们指出,人生中的关口中,财利关、荣贵关在今天都是大关口,必须得过。

首先看荣贵关。刘一明指出:

夫荣贵,有天爵之荣贵,有人爵之荣贵。天爵者,道德仁义是也;人爵者,功名禄位是也。求人爵者,读书攻苦,十年寒窗,日夜用功,废寝忘餐,不知费尽多少心思,耗了多少精神,方得功名到手。虽得功名,而大小又不可必。或有发秀而不能发科者,或有发科而不能会进者,或有会进而不能登仕者,或有登仕而得失存亡又不可保者。如此艰难,耗散精神,消化气血,以真换假,图此虚名,荣在何处,贵在何处?更有功名未得而伤痨早发,痰喘气促,行动艰难,性命莫保,岂不可伤可叹!

他说的天爵之荣贵,是指仁义道德一类对于高尚的人格的追求和成果;而人爵之荣贵,便是人们一般倾心的人间荣华富贵。在他看来,这种追求,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反而看到诸多的人在荣贵面前丧失了自我,在过分的为荣贵而操劳中伤身伤命。所以他要“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尘世虚假荣贵关口打通,好作出世真正荣贵事业”。

不过他也指出,昔人亦有在荣贵场中成道者,如鲍倩(靓)、淮南子、东方朔、许旌阳、梅真人、葛仙翁、抱朴子、罗状元,俱是大隐居朝,成就大事。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看得开、识得透,故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抛船,借世法而修道法,显晦逆顺,人莫能测,非贪荣贵也。同时他也指出:

不但出世者要看破荣贵,即入世者能看破荣贵,自然别有个主见。得志则忠君爱民,尽心竭力,做出一番经纶大事,绝不与虚位素餐者相同。不得志则独善其身,修道立德,品行高超,亦不与庸愚混世者相等。昔伊、尹、相、汤,非图荣贵,盖欲以斯道觉斯民也。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食诸侯,岂是求荣贵?盖欲行其道以救世也。至于周、程、张、朱,皆是不贪荣贵,可仕则仕,可止则止。自古大圣大贤,皆是以道为重,不在荣贵上着意也。

刘一明这里说的是为明道而过荣贵关。人有社会责任,不能置之不顾。所谓荣贵,是人的较高的社会地位,正确的做法是虽处于其位,能以之为社会国家服务,而对于个人的升迁降调,以平常心视之。

比起荣贵关来,现代社会中,更难过的恐怕是财利关了。刘一明对此也十分重视,他说:

图世财者重金银而轻功德,千谋百计,明取暗窃,损人益己,轻出重入。恨不的天下之财,为我一人所有,世间之利,为我一人独得。无财不觅,无利不搜,舍身拼命而不顾,瞒心昧己而不管。有了十贯想百贯,有了百贯想千贯,有了千贯想万贯,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头。殊不知大限一到,纵然富如石崇,财似万山,买不转阎王老子,避不过生死轮回。

他斥责那些专图世财,为了追求财利舍身拼命、瞒心昧己的人,认为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临死一场空。但他提倡积法财:

积法财者,重功德而轻金银,俯视一切,万缘不起。积功累行,苦己益人,广行方便,以性命为珠宝,以仁义为金玉,以惜气养神为货利,以存诚保真为富有,以清净无为为家业。

当然,“虽修行人,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即遇自然之财,还当审其来历,可取方取,可弃则弃。所谓以义为利,外虽取而心未尝取,何碍于取。”所以他不是完全否定占有财富,而是要求取之以义,处之以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一句尤其发人深省。现在不少人对于财富的追求完全失去了“随其自然”的要义,而是无限追求,拼命强求。不要说其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像贪、贿、诈、榨之类,就从健康角度说,也是造成心理失衡、过度疲劳、身心高度紧张等的重要原因。

与荣贵、财利关相反的境遇是穷困、患难等关口,刘一明也一一提出自己的过关主张。观刘一明对于这些关口的叙述,要在给自己减压,防止或消除身心的疲惫,从健康角度看,也都十分重要,值得当今的人们深思。

“通关”即寻找人际关系的改善

为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关与身体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向度,是清除各种各样的造成人际紧张的因素,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减少与周边的摩擦。生存的环境优化了,心情愉悦,常能放松,当然有利于健康。

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关口,刘一明讲的当然不止一个,不过从直接影响健康的角度看,他所说的嫉妒关、口舌关、嗔恨关等关系最为密切。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个人和社会心理,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像刘一明所引的《周易》、《孟子》和佛家的《金刚经》都正面主张与人为善,乐见友人之善。他认为这些都说明:

此皆言与人为善,而不可有嫉妒私心也。……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嫉妒关口打通,大同无我,只把自己攻苦磨炼,尊人之长,示己之短,低头作事,诚心前进,走过一步是一步,行的一功是一功,存圣贤之心,行圣贤之行,终久了的圣贤事业。否则,嫉妒满腔,愈学愈坏,好人且不能作,何敢望圣贤,妄想明道,难矣。

刘一明所说的情况和道理,自然有益于平息人们内心嫉妒的燥火。嫉妒他人者,会一看到别人的成功就暗中生气,一看到别人有了成果,便会因为自己没能做到而暗恨不已。至于发之于行为,则处处会与被嫉妒者过不去,形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若是没有节制,胆大妄为,严重的便会触犯法律。这样的生活环境,怎么可能身心宽裕,愉快轻松?

在现代生活中,另一个影响到人际关系从而再影响到健康的因素是“口舌”,即说话不实,甚至于无端搬弄是非。刘一明专写了一个口舌关讨论其危害:

盖口舌者,出纳之门户,是非之根苗。关乎人之节操,系乎人之德行。君子小人于此分,正人邪僻于此别。招祸致福、成事败事,无不于此而定。故君子议之而后言。可言方言,不可言不言。或言而益于世道人心,或言而使人迁善改过,或言而劝人去邪归正,或言而为人方便解难,或言而为人隐恶扬善,绝不妄言、轻言、虚言,非是闭口不言,特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立见祸福,言不可不慎也。倘言有不谨,不是伤人,便自致咎。口舌为害,其利如刀,其毒如鸩,岂小焉哉?

“口舌为害,其利如刀”,所以必须特别慎之又慎。要讲真话,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话,不能妄言、轻言、虚言。在他看来,是否注意到这一条,往往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然而:

世间糊涂学人,不知利害,以口舌之动为小可,以利便为才能,以善辩为得意。或形人之短,或夸己之长,或谎言诡语,或说是论非,或前言而后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祸端,或高谈而无实事,或白口咒诅,或巧言谗佞,或以言败事,或以言伤人,凡此皆有损无益之言,何贵于言?不如不言为妙。

按刘一明所说,口舌不慎的糊涂人,喜欢说人之短,又自己言辞前后不一,甚至于巧言谗佞,造谣中伤,都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而自己人格缺失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某一单位或集体之中。集体生活中非常忌讳的就是口舌是非不断,思想涣散,同事之间关系紧张。这对自己和大家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而刘一明的有关论述,无疑是一贴镇静剂。
另外,刘一明所说的嗔恨关、人我关,也莫不如此。

总之,在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人与社会群体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刘一明将不良心理当成学道的关口,非常具有远见,在现代社会里的启示十分显然。

“通关”也是不良生活习惯的阻截

为身心健康创造个人行为准则

现代社会条件下,生活质量大有改善。吃不饱饭,三月不知肉味,一家挤住在局促的小屋里,这样的情况恐怕已不易看到。现在的问题倒是生活改善之后,人们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的节奏和习惯,碰到有好吃的,仍像当年饿极之时一样拼命吃,遇上有酒,则不醉不休。许多毛病都是这样出来的。道家养生学早就说过:“人生而命有短长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佚失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刘一明将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的追求、习惯,也看成是学道者的“关”。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其中对现代人最有启示的,是对于酒、色二关的分析。他认为:

夫色欲一事,为人生要命第一大关口,最恶最毒。何以知其为要命关口?凡人一见美色,魂飞魄散,淫心即动。淫心一动,欲火即起,气散神移。形虽未交,而元精暗中已洩,性已昧,命已摇。而况在色场中,日夜贪欢,以苦为乐,以害为快。有日油涸灯灭,髓竭人亡,虽欲不死,岂能之乎?  

刘一明是内丹家,系清修一门,所以对于色欲持严厉批评和要求严禁严防的态度。道家素来提倡宝精啬气,减少性生活的频度。有些养生家甚至于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不过,阴阳配合,天地大经,人伦大理,出家的毕竟是少数。在家的对于此事又当持何态度呢?刘一明给出的答案是,在家者须寡欲:

不但出家者当如是,即在家者,虽绪人伦、延后代,亦宜寡色欲。能寡色欲,精旺气足,后天充实,足以却病延年,且能广种子嗣。

寡欲的主张,可以说是合理处理性生活及相关问题的正确主张。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越来越开放,性关系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从前,形成的社会丑恶现象且不来讨论,即使从保健的角度看,也是有损无益。这方面,关键是自我节制,如果不能节制,危害之大,可以想见。

刘一明另一个重要的告诫,是不要贪酒。这也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他专列贪酒关,以述其危害: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吕祖曰:“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俱在里边藏。有人跳出墙儿外,便是长生不老方。”此皆教人不可贪酒而坏正事也。盖酒为四害之首,一贪于酒,酒醉性迷,色心于此而起,财念于此而生,气性于此而发。财色与气,皆由酒起,丧德败行,亦因于酒。甚至任性乱行,蹈于水火而不知,陷于刀兵而不晓。

道门对于酒,并不一概反对。有时用酒做药,是为药酒,看成可以增添药力或加速气血流通,帮助药入体时尽快地运到身体各处。然而总的态度,是反对大量饮酒,更反对酗酒。晋代葛洪即专写了一篇《酒诫》,历述饮酒没有节制伤身又伤礼的种种丑陋事例。刘一明主要从贪酒伤生的角度立论,也及于破坏礼法:

世间糊涂学人,借祖师酒肉穿肠道在心之语,不忌腥晕不断酒之言,而便贪酒无厌,日在醉乡,昏昏沉沉,颠颠倒倒,纵性而行。或酒醉而失言伤人;或酒醉而记仇闹事;或酒醉而拿刀弄棒;或酒醉而赤身露体,信口乱说;或酒醉而倒街卧巷,廉耻不顾;或酒醉而呕吐伤气,神魂不安。甚至日久造作成病,饮食不入,至死不忌。

酒在当今社会里的各种交际场合,常常难以完全推脱,但是不贪、不酗,不因酒乱性,不因酒失礼,还是可以由自己把持的。贪酒伤生的告诫,不是做不到,而是放纵自己而不想做耳。

酒色二者,都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生活习俗。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但在酒色二事上,往往过而不知节制。不用说社会,即从健康角度说,也十分值得警悚。

刘一明的《通关文》写成于清代中期,其意系为出家求道人所写,但也及于一般人士。通关,是为进一步前进扫清障碍。正如他的同时代人所说的那样,《通关文》“其节目详明备,导滞塞,令学者自持而自通之,由此而进,远大可期”。我们则要说,若是读一读《通关文》,并吸取其中于当代仍有用的思想以实行之,则于养生之事,其基础可奠。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通关与身体健康——读刘一明《通关文》有感

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网站 刘仲宇

2013-12-23 15:26:31

|
通关与身体健康——读刘一明《通关文》有感
|

刘一明有一部名著《通关文》,本来是专为修道者指路的,但现在回头看,其价值溢出了狭义的出家修道的藩篱,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有多重的指导意义。比如,他提到的“通关”的思想,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启示,我曾写过一篇《攻克人生的关卡》加以讨论。而今天从另一个角度谈,讨论其对于当今人们身体健康的指导。

《通关文》洋洋4万言,列出的关口有50个之多,所涉广泛。这篇短文中取其中若干,略谈自己的体会。

“通关”意味着减压,为身心的健康

降低过高的负荷

当代人的健康常常出现问题,与人们过高的生活负荷有直接关系。现今的社会环境中过高的生活压力,社会心理的浮躁,物欲的不断飚升,导致人们常与失眠相伴,精神紧张更属寻常,心理问题频出,心理疾病如影随形,其他的慢性或急性疾病也乘虚而入。所以个人在面对权力、财富、地位、名声等的诱惑时,需要自我调节,降低自己的物欲,要把持住自己。刘一明给我们指出,人生中的关口中,财利关、荣贵关在今天都是大关口,必须得过。

首先看荣贵关。刘一明指出:

夫荣贵,有天爵之荣贵,有人爵之荣贵。天爵者,道德仁义是也;人爵者,功名禄位是也。求人爵者,读书攻苦,十年寒窗,日夜用功,废寝忘餐,不知费尽多少心思,耗了多少精神,方得功名到手。虽得功名,而大小又不可必。或有发秀而不能发科者,或有发科而不能会进者,或有会进而不能登仕者,或有登仕而得失存亡又不可保者。如此艰难,耗散精神,消化气血,以真换假,图此虚名,荣在何处,贵在何处?更有功名未得而伤痨早发,痰喘气促,行动艰难,性命莫保,岂不可伤可叹!

他说的天爵之荣贵,是指仁义道德一类对于高尚的人格的追求和成果;而人爵之荣贵,便是人们一般倾心的人间荣华富贵。在他看来,这种追求,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反而看到诸多的人在荣贵面前丧失了自我,在过分的为荣贵而操劳中伤身伤命。所以他要“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尘世虚假荣贵关口打通,好作出世真正荣贵事业”。

不过他也指出,昔人亦有在荣贵场中成道者,如鲍倩(靓)、淮南子、东方朔、许旌阳、梅真人、葛仙翁、抱朴子、罗状元,俱是大隐居朝,成就大事。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看得开、识得透,故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抛船,借世法而修道法,显晦逆顺,人莫能测,非贪荣贵也。同时他也指出:

不但出世者要看破荣贵,即入世者能看破荣贵,自然别有个主见。得志则忠君爱民,尽心竭力,做出一番经纶大事,绝不与虚位素餐者相同。不得志则独善其身,修道立德,品行高超,亦不与庸愚混世者相等。昔伊、尹、相、汤,非图荣贵,盖欲以斯道觉斯民也。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食诸侯,岂是求荣贵?盖欲行其道以救世也。至于周、程、张、朱,皆是不贪荣贵,可仕则仕,可止则止。自古大圣大贤,皆是以道为重,不在荣贵上着意也。

刘一明这里说的是为明道而过荣贵关。人有社会责任,不能置之不顾。所谓荣贵,是人的较高的社会地位,正确的做法是虽处于其位,能以之为社会国家服务,而对于个人的升迁降调,以平常心视之。

比起荣贵关来,现代社会中,更难过的恐怕是财利关了。刘一明对此也十分重视,他说:

图世财者重金银而轻功德,千谋百计,明取暗窃,损人益己,轻出重入。恨不的天下之财,为我一人所有,世间之利,为我一人独得。无财不觅,无利不搜,舍身拼命而不顾,瞒心昧己而不管。有了十贯想百贯,有了百贯想千贯,有了千贯想万贯,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头。殊不知大限一到,纵然富如石崇,财似万山,买不转阎王老子,避不过生死轮回。

他斥责那些专图世财,为了追求财利舍身拼命、瞒心昧己的人,认为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临死一场空。但他提倡积法财:

积法财者,重功德而轻金银,俯视一切,万缘不起。积功累行,苦己益人,广行方便,以性命为珠宝,以仁义为金玉,以惜气养神为货利,以存诚保真为富有,以清净无为为家业。

当然,“虽修行人,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即遇自然之财,还当审其来历,可取方取,可弃则弃。所谓以义为利,外虽取而心未尝取,何碍于取。”所以他不是完全否定占有财富,而是要求取之以义,处之以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一句尤其发人深省。现在不少人对于财富的追求完全失去了“随其自然”的要义,而是无限追求,拼命强求。不要说其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像贪、贿、诈、榨之类,就从健康角度说,也是造成心理失衡、过度疲劳、身心高度紧张等的重要原因。

与荣贵、财利关相反的境遇是穷困、患难等关口,刘一明也一一提出自己的过关主张。观刘一明对于这些关口的叙述,要在给自己减压,防止或消除身心的疲惫,从健康角度看,也都十分重要,值得当今的人们深思。

“通关”即寻找人际关系的改善

为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关与身体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向度,是清除各种各样的造成人际紧张的因素,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减少与周边的摩擦。生存的环境优化了,心情愉悦,常能放松,当然有利于健康。

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关口,刘一明讲的当然不止一个,不过从直接影响健康的角度看,他所说的嫉妒关、口舌关、嗔恨关等关系最为密切。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个人和社会心理,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像刘一明所引的《周易》、《孟子》和佛家的《金刚经》都正面主张与人为善,乐见友人之善。他认为这些都说明:

此皆言与人为善,而不可有嫉妒私心也。……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嫉妒关口打通,大同无我,只把自己攻苦磨炼,尊人之长,示己之短,低头作事,诚心前进,走过一步是一步,行的一功是一功,存圣贤之心,行圣贤之行,终久了的圣贤事业。否则,嫉妒满腔,愈学愈坏,好人且不能作,何敢望圣贤,妄想明道,难矣。

刘一明所说的情况和道理,自然有益于平息人们内心嫉妒的燥火。嫉妒他人者,会一看到别人的成功就暗中生气,一看到别人有了成果,便会因为自己没能做到而暗恨不已。至于发之于行为,则处处会与被嫉妒者过不去,形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若是没有节制,胆大妄为,严重的便会触犯法律。这样的生活环境,怎么可能身心宽裕,愉快轻松?

在现代生活中,另一个影响到人际关系从而再影响到健康的因素是“口舌”,即说话不实,甚至于无端搬弄是非。刘一明专写了一个口舌关讨论其危害:

盖口舌者,出纳之门户,是非之根苗。关乎人之节操,系乎人之德行。君子小人于此分,正人邪僻于此别。招祸致福、成事败事,无不于此而定。故君子议之而后言。可言方言,不可言不言。或言而益于世道人心,或言而使人迁善改过,或言而劝人去邪归正,或言而为人方便解难,或言而为人隐恶扬善,绝不妄言、轻言、虚言,非是闭口不言,特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立见祸福,言不可不慎也。倘言有不谨,不是伤人,便自致咎。口舌为害,其利如刀,其毒如鸩,岂小焉哉?

“口舌为害,其利如刀”,所以必须特别慎之又慎。要讲真话,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话,不能妄言、轻言、虚言。在他看来,是否注意到这一条,往往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然而:

世间糊涂学人,不知利害,以口舌之动为小可,以利便为才能,以善辩为得意。或形人之短,或夸己之长,或谎言诡语,或说是论非,或前言而后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祸端,或高谈而无实事,或白口咒诅,或巧言谗佞,或以言败事,或以言伤人,凡此皆有损无益之言,何贵于言?不如不言为妙。

按刘一明所说,口舌不慎的糊涂人,喜欢说人之短,又自己言辞前后不一,甚至于巧言谗佞,造谣中伤,都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而自己人格缺失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某一单位或集体之中。集体生活中非常忌讳的就是口舌是非不断,思想涣散,同事之间关系紧张。这对自己和大家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而刘一明的有关论述,无疑是一贴镇静剂。
另外,刘一明所说的嗔恨关、人我关,也莫不如此。

总之,在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人与社会群体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刘一明将不良心理当成学道的关口,非常具有远见,在现代社会里的启示十分显然。

“通关”也是不良生活习惯的阻截

为身心健康创造个人行为准则

现代社会条件下,生活质量大有改善。吃不饱饭,三月不知肉味,一家挤住在局促的小屋里,这样的情况恐怕已不易看到。现在的问题倒是生活改善之后,人们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的节奏和习惯,碰到有好吃的,仍像当年饿极之时一样拼命吃,遇上有酒,则不醉不休。许多毛病都是这样出来的。道家养生学早就说过:“人生而命有短长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佚失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刘一明将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的追求、习惯,也看成是学道者的“关”。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其中对现代人最有启示的,是对于酒、色二关的分析。他认为:

夫色欲一事,为人生要命第一大关口,最恶最毒。何以知其为要命关口?凡人一见美色,魂飞魄散,淫心即动。淫心一动,欲火即起,气散神移。形虽未交,而元精暗中已洩,性已昧,命已摇。而况在色场中,日夜贪欢,以苦为乐,以害为快。有日油涸灯灭,髓竭人亡,虽欲不死,岂能之乎?  

刘一明是内丹家,系清修一门,所以对于色欲持严厉批评和要求严禁严防的态度。道家素来提倡宝精啬气,减少性生活的频度。有些养生家甚至于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不过,阴阳配合,天地大经,人伦大理,出家的毕竟是少数。在家的对于此事又当持何态度呢?刘一明给出的答案是,在家者须寡欲:

不但出家者当如是,即在家者,虽绪人伦、延后代,亦宜寡色欲。能寡色欲,精旺气足,后天充实,足以却病延年,且能广种子嗣。

寡欲的主张,可以说是合理处理性生活及相关问题的正确主张。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越来越开放,性关系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从前,形成的社会丑恶现象且不来讨论,即使从保健的角度看,也是有损无益。这方面,关键是自我节制,如果不能节制,危害之大,可以想见。

刘一明另一个重要的告诫,是不要贪酒。这也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他专列贪酒关,以述其危害: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吕祖曰:“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俱在里边藏。有人跳出墙儿外,便是长生不老方。”此皆教人不可贪酒而坏正事也。盖酒为四害之首,一贪于酒,酒醉性迷,色心于此而起,财念于此而生,气性于此而发。财色与气,皆由酒起,丧德败行,亦因于酒。甚至任性乱行,蹈于水火而不知,陷于刀兵而不晓。

道门对于酒,并不一概反对。有时用酒做药,是为药酒,看成可以增添药力或加速气血流通,帮助药入体时尽快地运到身体各处。然而总的态度,是反对大量饮酒,更反对酗酒。晋代葛洪即专写了一篇《酒诫》,历述饮酒没有节制伤身又伤礼的种种丑陋事例。刘一明主要从贪酒伤生的角度立论,也及于破坏礼法:

世间糊涂学人,借祖师酒肉穿肠道在心之语,不忌腥晕不断酒之言,而便贪酒无厌,日在醉乡,昏昏沉沉,颠颠倒倒,纵性而行。或酒醉而失言伤人;或酒醉而记仇闹事;或酒醉而拿刀弄棒;或酒醉而赤身露体,信口乱说;或酒醉而倒街卧巷,廉耻不顾;或酒醉而呕吐伤气,神魂不安。甚至日久造作成病,饮食不入,至死不忌。

酒在当今社会里的各种交际场合,常常难以完全推脱,但是不贪、不酗,不因酒乱性,不因酒失礼,还是可以由自己把持的。贪酒伤生的告诫,不是做不到,而是放纵自己而不想做耳。

酒色二者,都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生活习俗。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但在酒色二事上,往往过而不知节制。不用说社会,即从健康角度说,也十分值得警悚。

刘一明的《通关文》写成于清代中期,其意系为出家求道人所写,但也及于一般人士。通关,是为进一步前进扫清障碍。正如他的同时代人所说的那样,《通关文》“其节目详明备,导滞塞,令学者自持而自通之,由此而进,远大可期”。我们则要说,若是读一读《通关文》,并吸取其中于当代仍有用的思想以实行之,则于养生之事,其基础可奠。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