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自由思想与梭罗《瓦尔登湖》中自由观的比较

网络徐燕

2015-02-0614:38:55

摘要:庄子以超然豁达的精神对待人间万物。这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世俗间任何外物的限制(“无恃”),乃真正逍遥之人,自由之人。庄子自由实际上上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美国,康科德城里的梭罗,跑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与自然为伍,寻觅精神的自由。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

关键词:时代背景 大自然 淡泊名利 自由与美 精神自由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而庄子偏安一隅,心游万刃,精骛八极,遗世独立。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美国,康科德城里的梭罗,跑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与自然为伍,寻觅精神的自由。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氛围里,《庄子》与《瓦尔登湖》中对“自由”的诠释有着怎样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由于时间和文言水平有限,在众多参考文献帮助下,自己所能挖掘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我仅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粗陋的阐述。希望老师能加以指点。

研究作者自由思想必然要联系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之世,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尔虞我乍,钩心斗角,民不聊生。庄子认为生活在这样的人世间,若要远害全身,就非得泯灭矜才用己、求功名之心,做到虚己顺物,以不才为大才。[1] 庄子在别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时,冷眼旁观,思考着人生与社会。而在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美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现实的环境与自身情感的困惑驱使身为教师的梭罗到山林中过起自给自足的别样生活。了解时代背景才不致曲解作者本意,误认为庄子和梭罗消极避世。

1、庄子和梭罗都从大自然中寻得自由真谛。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其为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瓦尔登湖》 “一八四五年三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的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2]

2、庄子的自由体现在名利的淡泊上。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楚威王欲拜庄子为相,而庄子却不受。在他看来逍遥自在非一切功名利禄可比。梭罗也强调“不为物役”,在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瓦尔登湖》中这样写到:“决心不依照信仰而生活,我们尽可能避免它,从早到晚警戒着,到夜晚违心地祈祷着,然后把自己交托给未定的运数。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认变革的可能。”“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还超产了许多。” 梭罗的自由观体现在对人生活方式的随心随性上。“为什么我们要夸耀这一种而贬低别一种生活呢?”“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着才好。”“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的下,他越是富有。” “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刻苦耐劳,简单严格)。” “我离开森林,有同样好的理由。我觉得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的时间交给这一种生命了。”[2]

3、《庄子》与《瓦尔登湖》自由与美的相得益彰。

庄周梦蝶,翩翩飞舞,“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胡蝶在这里便是美的化身、自由的化身。[2] 《瓦尔登湖》中“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那时云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我时间的流逝。”[2] 多么纯净的画面,多么舒展的心灵,人与自然也和谐统一了。

4、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中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1] 虽然超脱现实表面上“大而无用”,但平心而论,当我们深陷泥淖,背负精神的枷锁,何不换种眼光,另辟蹊径呢?梭罗的自由观是积极进取的,甚至有些方面要自我约束。《瓦尔登湖》“智慧和纯洁来源于力行,从懒惰中却出现了无知和淫欲。…如果要避免不洁和一切罪恶,你就热忱地工作吧,即使是打扫马厩也行。天性难于克制,但必须克制。”

5、庄子尊崇“顺其自然” 。

《养生主》中“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便是很好的例证。《齐物论》中要求取消一切是非异同标准,认为应当完全消除主客对立,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所累,才能尽享天年。[1] 相对于庄子的主观唯心,梭罗则是唯物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瓦尔登湖》:“向不满足的人说话,他们在可以改善生活的时候,却偏偏只是懒洋洋地诉说他们的命苦和他们那时代的悲惨。” 梭罗“自由”并不是随波逐流,放纵自我。“人之所需,并不是要做些事,而是要有所作为,或是说需有所是。”“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最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也配得上。”

6、庄子擅长借意象寓言间接传达思想

如:“胡蝶”“大鹏”“蝉鸠” , 而梭罗则是通过第一人称“我”娓娓道来。作者自己也说:“‘我’用得特别多。如果我以我的知人深知,比得上我的自知之明,我就不会畅谈自我,谈那么多了。”

7、庄子把对物质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致力于提高精神生活,认为过分的贪求会给人使人身心俱乏、樊笼似的体验,倒不如泽地的一只鸟儿,拥有最简单也是最可贵的自由与幸福。[1]

《养生主》云: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梭罗的自由体现在追求物质的简单和精神的富足。“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大有妨碍。所有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还有一种人,看来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固然积蓄了一些闲情,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如果文明人所追求的并不比野蛮人追求的来得更更高贵些,如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用来获得粗鄙的必需品和舒适的生活,那么他何必要比野蛮人有更好的生活呢?”[2]

庄子以超然豁达的精神对待人间万物。庄子认为: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人才能超越自我与他人他物之分,摆脱世事的纠缠(“外天下”)、物欲的诱惑(“外物”)、生死的牵挂(“外生”)(《庄子·大宗师》),从而成为“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这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世俗间任何外物的限制(“无恃”),乃真正逍遥之人,自由之人。庄子自由实际上上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3] 梭罗则以其细腻动人的文笔、深邃的哲思、躬身的实践而又不为物所累的智慧将我深深打动,“我只静静地微笑,笑自己的幸福无涯”《瓦尔登湖》[2]。

参考文献:

[1]方勇 张晨霞.庄子闲读[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

[2]徐迟.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张世英.《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第一篇》北京大学学报[J].2010/5 第47卷第5期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庄子》中自由思想与梭罗《瓦尔登湖》中自由观的比较

网络 徐燕

2015-02-0614:38:55

|
《庄子》中自由思想与梭罗《瓦尔登湖》中自由观的比较
|

摘要:庄子以超然豁达的精神对待人间万物。这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世俗间任何外物的限制(“无恃”),乃真正逍遥之人,自由之人。庄子自由实际上上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美国,康科德城里的梭罗,跑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与自然为伍,寻觅精神的自由。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

关键词:时代背景 大自然 淡泊名利 自由与美 精神自由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而庄子偏安一隅,心游万刃,精骛八极,遗世独立。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美国,康科德城里的梭罗,跑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与自然为伍,寻觅精神的自由。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氛围里,《庄子》与《瓦尔登湖》中对“自由”的诠释有着怎样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由于时间和文言水平有限,在众多参考文献帮助下,自己所能挖掘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我仅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粗陋的阐述。希望老师能加以指点。

研究作者自由思想必然要联系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之世,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尔虞我乍,钩心斗角,民不聊生。庄子认为生活在这样的人世间,若要远害全身,就非得泯灭矜才用己、求功名之心,做到虚己顺物,以不才为大才。[1] 庄子在别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时,冷眼旁观,思考着人生与社会。而在19世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美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现实的环境与自身情感的困惑驱使身为教师的梭罗到山林中过起自给自足的别样生活。了解时代背景才不致曲解作者本意,误认为庄子和梭罗消极避世。

1、庄子和梭罗都从大自然中寻得自由真谛。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其为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瓦尔登湖》 “一八四五年三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的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2]

2、庄子的自由体现在名利的淡泊上。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楚威王欲拜庄子为相,而庄子却不受。在他看来逍遥自在非一切功名利禄可比。梭罗也强调“不为物役”,在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瓦尔登湖》中这样写到:“决心不依照信仰而生活,我们尽可能避免它,从早到晚警戒着,到夜晚违心地祈祷着,然后把自己交托给未定的运数。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认变革的可能。”“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还超产了许多。” 梭罗的自由观体现在对人生活方式的随心随性上。“为什么我们要夸耀这一种而贬低别一种生活呢?”“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着才好。”“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的下,他越是富有。” “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刻苦耐劳,简单严格)。” “我离开森林,有同样好的理由。我觉得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的时间交给这一种生命了。”[2]

3、《庄子》与《瓦尔登湖》自由与美的相得益彰。

庄周梦蝶,翩翩飞舞,“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胡蝶在这里便是美的化身、自由的化身。[2] 《瓦尔登湖》中“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的寂寞与宁静中,凝神沉思。那时云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我时间的流逝。”[2] 多么纯净的画面,多么舒展的心灵,人与自然也和谐统一了。

4、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中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1] 虽然超脱现实表面上“大而无用”,但平心而论,当我们深陷泥淖,背负精神的枷锁,何不换种眼光,另辟蹊径呢?梭罗的自由观是积极进取的,甚至有些方面要自我约束。《瓦尔登湖》“智慧和纯洁来源于力行,从懒惰中却出现了无知和淫欲。…如果要避免不洁和一切罪恶,你就热忱地工作吧,即使是打扫马厩也行。天性难于克制,但必须克制。”

5、庄子尊崇“顺其自然” 。

《养生主》中“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便是很好的例证。《齐物论》中要求取消一切是非异同标准,认为应当完全消除主客对立,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所累,才能尽享天年。[1] 相对于庄子的主观唯心,梭罗则是唯物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瓦尔登湖》:“向不满足的人说话,他们在可以改善生活的时候,却偏偏只是懒洋洋地诉说他们的命苦和他们那时代的悲惨。” 梭罗“自由”并不是随波逐流,放纵自我。“人之所需,并不是要做些事,而是要有所作为,或是说需有所是。”“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最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也配得上。”

6、庄子擅长借意象寓言间接传达思想

如:“胡蝶”“大鹏”“蝉鸠” , 而梭罗则是通过第一人称“我”娓娓道来。作者自己也说:“‘我’用得特别多。如果我以我的知人深知,比得上我的自知之明,我就不会畅谈自我,谈那么多了。”

7、庄子把对物质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致力于提高精神生活,认为过分的贪求会给人使人身心俱乏、樊笼似的体验,倒不如泽地的一只鸟儿,拥有最简单也是最可贵的自由与幸福。[1]

《养生主》云: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梭罗的自由体现在追求物质的简单和精神的富足。“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大有妨碍。所有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还有一种人,看来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固然积蓄了一些闲情,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如果文明人所追求的并不比野蛮人追求的来得更更高贵些,如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用来获得粗鄙的必需品和舒适的生活,那么他何必要比野蛮人有更好的生活呢?”[2]

庄子以超然豁达的精神对待人间万物。庄子认为: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人才能超越自我与他人他物之分,摆脱世事的纠缠(“外天下”)、物欲的诱惑(“外物”)、生死的牵挂(“外生”)(《庄子·大宗师》),从而成为“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这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不受世俗间任何外物的限制(“无恃”),乃真正逍遥之人,自由之人。庄子自由实际上上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3] 梭罗则以其细腻动人的文笔、深邃的哲思、躬身的实践而又不为物所累的智慧将我深深打动,“我只静静地微笑,笑自己的幸福无涯”《瓦尔登湖》[2]。

参考文献:

[1]方勇 张晨霞.庄子闲读[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

[2]徐迟.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张世英.《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第一篇》北京大学学报[J].2010/5 第47卷第5期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