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养生原则论纲

黄信阳博客陈法永 张 文

2010-12-1716:16:32

道家贵生,《道德经》是一部论述“长生久视之道”的书。《道德经》提出的养生原则是;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清静无为,精心怡养性情;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守一处柔,锻炼合乎规律;居下不争,谦和对待亲朋。这些原则,一直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原则。
一、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
《道德经》指出:“道乃久,没身不殆”。又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说体道含德生命才能长久,才能像赤子一样,充满生机。和儒家“仁者寿”的主张相同,体道含德,从道而行,就会不妄想、不妄作、不孜孜追求名利,不刻意损害他人以肥已,为不欲执,施不求报,言、动、视、听,莫不含道,此所谓:“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生长化育万物,尊道贵德,“夫莫之爵而常自然”。则德积化流,精神专固,功与道伦。可见,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撼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道德经》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养生学说的特点,也是中国养生学说的优点。
以养性统领养生的思想,受到历代养生学者的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阐发。《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把合于道奉为养生的最高原则。(老子指归)说“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把指导养生的要点归结为“与道为久”,可谓的论。《抱朴子、明本》说:“夫体道以匠物,宝道以长生者,黄老是也”。把养生归结为:善自修以成务,善取人所不争,善绝祸于未起,善济物而不德,善观民以用心,善居慎而无闷。把体道匠物,宝道长生做为最终目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把养生归结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王重阳同样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达到性命双修。他说:“根者是性,命者是蒂”,又说:“养甲争如养性,修身怎似修心”。他的弟子们,都继承并发挥了这一主张。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清静无为,清心怡养性情
思想保持清静,才能做到无妄为。《道德经》说:“归根曰静”,“知常曰明”虚静才能心如明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静下来,各种杂念可以逐步排除,是“涤除玄览”的功夫。清静无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不刻意求为,不勉强作为,不妄意乱为,不胡思蛮为,不背道胡为。无为才能做到心清神明,精顺气平;才能做到“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身顺乎道,道不离乎身,才能保持良好心情,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平静地对待人和事,屏除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起伏。《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淮南于•主术训》又说:“有为则谗生,有好则谀起”。《庄子•秋水》认为无为就是顺天,有为则是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顺天合道,就不会自寻烦恼,不会干违背道的笨事,不会干庸人自扰的傻事,不会干恃强凌弱的野蛮事,不会干引火烧身的后悔事,不会干随心所欲的糊涂事。顺应着道办事,不是把一切占为已有,不居功骄傲,不是为了主宰他人。“功遂身退”,与道合一,烦恼无由内生,嗜欲不因外起,如此怡养性情,心身兼修,会大大提高生命质量。
三、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
《道德经》认为,道是“淡乎其无味”。是平淡的:是朴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道甚夷”,是平坦的、公平的;道“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是居中的,无过与不及:是包容的,“知常容,容乃公”;是易知、易行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人应当按照道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道法自然”,道与自然是合二而一的。效法自然,知止自足,不以财利累心,不以声色乱志,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可以长久”。生活起居效法自然就是效法阴阳四时之运行,“春夏养用,秋冬养阴”。《遵生八笺》说:夏季摄生,“惟宜虚堂静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热矣”。其他季节亦应顺应其特点,自我调养。《抱朴予•极言》说:“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高濂引用蔡季通《睡诀》说:“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生动地体现了养性统领养生的原则。
在衣着与饮食方面,《道德经》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和过分追求嗜欲。它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它要求“不贵难得之赞”,认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人应当知止自足,不要贪得无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味追求锦衣美食,企望过“盗夸”的生活,不能养生,适足以害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道德经》养生原则论纲

    黄信阳博客 陈法永 张 文

    2010-12-1716:16:32

    |
    《道德经》养生原则论纲
    |

    道家贵生,《道德经》是一部论述“长生久视之道”的书。《道德经》提出的养生原则是;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清静无为,精心怡养性情;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守一处柔,锻炼合乎规律;居下不争,谦和对待亲朋。这些原则,一直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原则。
    一、体道含德,养性统领养生
    《道德经》指出:“道乃久,没身不殆”。又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说体道含德生命才能长久,才能像赤子一样,充满生机。和儒家“仁者寿”的主张相同,体道含德,从道而行,就会不妄想、不妄作、不孜孜追求名利,不刻意损害他人以肥已,为不欲执,施不求报,言、动、视、听,莫不含道,此所谓:“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生长化育万物,尊道贵德,“夫莫之爵而常自然”。则德积化流,精神专固,功与道伦。可见,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撼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道德经》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养生学说的特点,也是中国养生学说的优点。
    以养性统领养生的思想,受到历代养生学者的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阐发。《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把合于道奉为养生的最高原则。(老子指归)说“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把指导养生的要点归结为“与道为久”,可谓的论。《抱朴子、明本》说:“夫体道以匠物,宝道以长生者,黄老是也”。把养生归结为:善自修以成务,善取人所不争,善绝祸于未起,善济物而不德,善观民以用心,善居慎而无闷。把体道匠物,宝道长生做为最终目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把养生归结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王重阳同样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达到性命双修。他说:“根者是性,命者是蒂”,又说:“养甲争如养性,修身怎似修心”。他的弟子们,都继承并发挥了这一主张。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清静无为,清心怡养性情
    思想保持清静,才能做到无妄为。《道德经》说:“归根曰静”,“知常曰明”虚静才能心如明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静下来,各种杂念可以逐步排除,是“涤除玄览”的功夫。清静无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不刻意求为,不勉强作为,不妄意乱为,不胡思蛮为,不背道胡为。无为才能做到心清神明,精顺气平;才能做到“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身顺乎道,道不离乎身,才能保持良好心情,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平静地对待人和事,屏除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起伏。《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淮南于•主术训》又说:“有为则谗生,有好则谀起”。《庄子•秋水》认为无为就是顺天,有为则是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顺天合道,就不会自寻烦恼,不会干违背道的笨事,不会干庸人自扰的傻事,不会干恃强凌弱的野蛮事,不会干引火烧身的后悔事,不会干随心所欲的糊涂事。顺应着道办事,不是把一切占为已有,不居功骄傲,不是为了主宰他人。“功遂身退”,与道合一,烦恼无由内生,嗜欲不因外起,如此怡养性情,心身兼修,会大大提高生命质量。
    三、知止自足,生活效法自然
    《道德经》认为,道是“淡乎其无味”。是平淡的:是朴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道甚夷”,是平坦的、公平的;道“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是居中的,无过与不及:是包容的,“知常容,容乃公”;是易知、易行的,“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人应当按照道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道法自然”,道与自然是合二而一的。效法自然,知止自足,不以财利累心,不以声色乱志,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可以长久”。生活起居效法自然就是效法阴阳四时之运行,“春夏养用,秋冬养阴”。《遵生八笺》说:夏季摄生,“惟宜虚堂静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热矣”。其他季节亦应顺应其特点,自我调养。《抱朴予•极言》说:“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高濂引用蔡季通《睡诀》说:“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生动地体现了养性统领养生的原则。
    在衣着与饮食方面,《道德经》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和过分追求嗜欲。它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它要求“不贵难得之赞”,认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人应当知止自足,不要贪得无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味追求锦衣美食,企望过“盗夸”的生活,不能养生,适足以害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