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孔陈焱
2016-06-02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讯 经过长期准备,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富含新意和深意,堪称结合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经验和当前宗教工作实际的纲领性文献。习总书记早在去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已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笔者认为,宗教工作更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这项工作由于其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的特质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把宗教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宗教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很多。笔者认为,“宗教中国化”可称是本次会议精神的提纲挈领。习总书记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上总结讲话时说:“深刻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可谓切中宗教工作的肯綮。
没有在天上飞翔的宗教,只有在地下行走的宗教。无论什么宗教,要想生存和发展,总要面临同所在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是一个趋势和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难免会引发社会分歧和矛盾、甚至宗教战争。中国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当代世界大国,宗教中国化的要求更为迫切。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最早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四个必须”之一。如果说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是当前党的宗教工作的定海神针,那么“宗教中国化”就是那针尖。
宗教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理论上的新提升,在实践上的新总结。马恩等经典作家提出了如何看待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列宁在此基础上试图阐释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恩列的宗教理论基础上,开创性地探索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近几任党的总书记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宗教论,明确指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进行了结合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发展,提出了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相适应”的目标下,如何凝聚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力量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去,并提出了“导”的具体方向、路径和衡量标准。
当前,中国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直是学界、政界、教界最为关注的研究焦点和实践难点。虽然宗教界长期以来从自身传播角度,一直提倡本土化、本色化、在地化、处境化等概念,但当前“宗教中国化”的概念最初还是要追溯到2012年学术界召开第一届“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此间学者们的大力推动下,后来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这个“中国化”的口号得以明确,方向得以确定。
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的标准主要包括3个方面:1、政治认同:即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社会适应:即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从现实社会中吸收新鲜养分,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传递更多的正能量;3、文化融合: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坚持中国化方向,既是对外来宗教而言,也是对本土宗教而言。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是外源性宗教,进入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少的几百年,长的2000年。它们都或早或晚、或深或浅地寻求着中国化的道路,也都有值得称道的成就。不经过中国化,它们不可能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存活”至今。但是,中国本身在发展,也在进步。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当代宗教也必须与时俱进。就算某宗教在历史上已经实现中国化,如果还停留在历史程度上,那么,仍然是不够的。它必须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调适自身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就算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也同样面临宗教当代中国化的任务。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实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破题
我们一直说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个目标。那么怎么“导”呢?有怎样的引导路径?导得怎样有什么评价标准?既要让大家信服,又要明确可操作。这一直是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在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适应论”的问题上,大手一挥破了题。给我们的宗教工作,也是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一个明确的方向、路径和评价标准——“宗教中国化”。
就是说,党和政府将要求中国各宗教都要实现“中国化”,这将作为接下来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党从国家全局的角度对我国宗教界提出的明确要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宗教中国化更清晰地强调从当代中国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角度提出要求,以此作为政、学、教等各界必要的前提。
宗教中国化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划出的同心圆,核心是宗教中国化,圆的半径延伸,圆面积里是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内容。宗教中国化,就是要求宗教界和信教群众都走到这个同心圆里来。这是一篇大文章,要在国家的各个层面中来做,宗教方面要主动去做,党和政府方面更责无旁贷。
笔者认为,从世界宗教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弱国强宗教,强国弱宗教”。没有天生温和的宗教,只有强大的国家和有力的政府(通过引导和法治)才能让宗教变得温和。从中国历史来看,更是如此。就连融入中华程度最好的佛教也经历了三武一宗禁佛的曲折适应。
所以,宗教中国化既是“适应论”基础上的新破题,更是强调从当代中国国家的角度对宗教的引导。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宗教中国化就是要引导宗教正常、正确、在正路上发挥其功能,把宗教治理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中。
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国家利益方向: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政治方向: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文化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现在很多人热衷把宗教当做社会文化精华的单一提供者,忘了这些宗教同样也是吸收所在时代社会文化精华的获益者。所以,中国化就是宗教主动积极吸收当代中国文化精华的过程和机会;4、法治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明确了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这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党和政府要:“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向信众解释社会现实,二是规范信众的社会行为。就是说,当代中国的各大宗教都肩负向信教群众解释当下社会现实的责任,都发挥着规范信教群众在当前社会中正言正行的作用。那么,面对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中国宗教能否解释好、规范好,就不仅是关系到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党和国家、政府与社会、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都关注的大事。
那么,中国的各大宗教用什么来解释、用什么来规范,就是个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要具备解释中国现实的能力,宗教就必须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及时进行教义教理上的创新和调适。尤其是外源的宗教,刚进入中国时都像滴油入水。油要融入水必须经过乳化,外源的宗教进入中国,在文化上也要经过濡化的过程。宗教与社会相融合后,适应的层面也就更多,而且有必要更主动些、及时些。历史上,很多外源宗教因为水土不服无法扎根,有的来了一趟又一趟。其中,佛教与中国文化可以说是融合得比较好。这种“好”也是来之不易,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也有不适应的时候,更有激烈碰撞的时刻。三武一宗灭佛就是不适应带来的历史教训,政教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国家和人民也因此遭受伤害。
中国的各大宗教要具备规范信教群众社会行为的能力,就必须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拥护依法治国的理念。因为,法治是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爱国宗教团体要支持政府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宗教界代表人士要带领教职人员教育信教群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和法外之教”;要带领信教群众遵纪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包括遵从社会公共规范,尊重乡规民约;面对来自国家外部的宗教渗透,要规范信教群众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坚决排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指明了统一战线实现宗教关系和谐的新任务
可以说,这是党和政府与宗教界和信教群众达成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这是统一战线接下来做宗教工作的方向和抓手,是统一战线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定海神针”。
正确处理宗教关系,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这个“同”就是中国化的方向,其基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任务。对于一切违背和削弱这个“同”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宗教中国化作为统一战线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的新任务,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同时,对于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不同认识和意见,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共同走上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方向。只要我们把宗教中国化这个团结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圆心固守住,各大宗教延展的半径无论有多长,就算走向全世界,也只能使画出的同心圆越来越大,而不会与我们党和国家离心离德,更不至于走向宗教极端,滑入境外宗教渗透的陷阱。
统一战线落实宗教中国化重要任务,就是要“导”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尤其是宗教团体、领导班子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统战部门要负起牵头协调责任,与其他工作部门共同做好宗教中国化的引导,特别是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在神学上落实“中国化”,通过钻研基本信仰、核心教义,把不符合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教义教规进行重新阐释,那些已经滑向宗教极端思想的东西要坚决拿掉。通过引导宗教界人士,最终引导广大信教群众。
最后,笔者要强调,“宗教在中国”与“宗教中国化”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宗教来到中国、发生社会接触的历史现象,体现的是外源宗教对华传播的地理到达;后者是宗教融入中国、成为其中一部分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体现的是外源宗教本地适应的全方位深层次到达。只有通过落实“宗教中国化”,才能做到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文化上融合,才能真正称得上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宗教与国际政治方向博士后)
中国民族报 孔陈焱
2016-06-02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讯 经过长期准备,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富含新意和深意,堪称结合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经验和当前宗教工作实际的纲领性文献。习总书记早在去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已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笔者认为,宗教工作更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这项工作由于其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的特质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把宗教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宗教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很多。笔者认为,“宗教中国化”可称是本次会议精神的提纲挈领。习总书记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上总结讲话时说:“深刻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可谓切中宗教工作的肯綮。
没有在天上飞翔的宗教,只有在地下行走的宗教。无论什么宗教,要想生存和发展,总要面临同所在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是一个趋势和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难免会引发社会分歧和矛盾、甚至宗教战争。中国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当代世界大国,宗教中国化的要求更为迫切。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最早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四个必须”之一。如果说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是当前党的宗教工作的定海神针,那么“宗教中国化”就是那针尖。
宗教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理论上的新提升,在实践上的新总结。马恩等经典作家提出了如何看待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列宁在此基础上试图阐释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恩列的宗教理论基础上,开创性地探索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近几任党的总书记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宗教论,明确指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进行了结合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发展,提出了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相适应”的目标下,如何凝聚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力量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去,并提出了“导”的具体方向、路径和衡量标准。
当前,中国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直是学界、政界、教界最为关注的研究焦点和实践难点。虽然宗教界长期以来从自身传播角度,一直提倡本土化、本色化、在地化、处境化等概念,但当前“宗教中国化”的概念最初还是要追溯到2012年学术界召开第一届“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此间学者们的大力推动下,后来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这个“中国化”的口号得以明确,方向得以确定。
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的标准主要包括3个方面:1、政治认同:即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社会适应:即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从现实社会中吸收新鲜养分,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传递更多的正能量;3、文化融合: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坚持中国化方向,既是对外来宗教而言,也是对本土宗教而言。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是外源性宗教,进入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少的几百年,长的2000年。它们都或早或晚、或深或浅地寻求着中国化的道路,也都有值得称道的成就。不经过中国化,它们不可能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存活”至今。但是,中国本身在发展,也在进步。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当代宗教也必须与时俱进。就算某宗教在历史上已经实现中国化,如果还停留在历史程度上,那么,仍然是不够的。它必须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调适自身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就算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也同样面临宗教当代中国化的任务。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实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破题
我们一直说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个目标。那么怎么“导”呢?有怎样的引导路径?导得怎样有什么评价标准?既要让大家信服,又要明确可操作。这一直是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在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适应论”的问题上,大手一挥破了题。给我们的宗教工作,也是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一个明确的方向、路径和评价标准——“宗教中国化”。
就是说,党和政府将要求中国各宗教都要实现“中国化”,这将作为接下来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党从国家全局的角度对我国宗教界提出的明确要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宗教中国化更清晰地强调从当代中国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角度提出要求,以此作为政、学、教等各界必要的前提。
宗教中国化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划出的同心圆,核心是宗教中国化,圆的半径延伸,圆面积里是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内容。宗教中国化,就是要求宗教界和信教群众都走到这个同心圆里来。这是一篇大文章,要在国家的各个层面中来做,宗教方面要主动去做,党和政府方面更责无旁贷。
笔者认为,从世界宗教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弱国强宗教,强国弱宗教”。没有天生温和的宗教,只有强大的国家和有力的政府(通过引导和法治)才能让宗教变得温和。从中国历史来看,更是如此。就连融入中华程度最好的佛教也经历了三武一宗禁佛的曲折适应。
所以,宗教中国化既是“适应论”基础上的新破题,更是强调从当代中国国家的角度对宗教的引导。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宗教中国化就是要引导宗教正常、正确、在正路上发挥其功能,把宗教治理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中。
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国家利益方向: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政治方向: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文化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现在很多人热衷把宗教当做社会文化精华的单一提供者,忘了这些宗教同样也是吸收所在时代社会文化精华的获益者。所以,中国化就是宗教主动积极吸收当代中国文化精华的过程和机会;4、法治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明确了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这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党和政府要:“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向信众解释社会现实,二是规范信众的社会行为。就是说,当代中国的各大宗教都肩负向信教群众解释当下社会现实的责任,都发挥着规范信教群众在当前社会中正言正行的作用。那么,面对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中国宗教能否解释好、规范好,就不仅是关系到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党和国家、政府与社会、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都关注的大事。
那么,中国的各大宗教用什么来解释、用什么来规范,就是个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要具备解释中国现实的能力,宗教就必须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及时进行教义教理上的创新和调适。尤其是外源的宗教,刚进入中国时都像滴油入水。油要融入水必须经过乳化,外源的宗教进入中国,在文化上也要经过濡化的过程。宗教与社会相融合后,适应的层面也就更多,而且有必要更主动些、及时些。历史上,很多外源宗教因为水土不服无法扎根,有的来了一趟又一趟。其中,佛教与中国文化可以说是融合得比较好。这种“好”也是来之不易,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也有不适应的时候,更有激烈碰撞的时刻。三武一宗灭佛就是不适应带来的历史教训,政教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国家和人民也因此遭受伤害。
中国的各大宗教要具备规范信教群众社会行为的能力,就必须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拥护依法治国的理念。因为,法治是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爱国宗教团体要支持政府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宗教界代表人士要带领教职人员教育信教群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和法外之教”;要带领信教群众遵纪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包括遵从社会公共规范,尊重乡规民约;面对来自国家外部的宗教渗透,要规范信教群众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坚决排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宗教中国化的提出指明了统一战线实现宗教关系和谐的新任务
可以说,这是党和政府与宗教界和信教群众达成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这是统一战线接下来做宗教工作的方向和抓手,是统一战线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定海神针”。
正确处理宗教关系,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这个“同”就是中国化的方向,其基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任务。对于一切违背和削弱这个“同”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宗教中国化作为统一战线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的新任务,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同时,对于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不同认识和意见,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共同走上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方向。只要我们把宗教中国化这个团结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圆心固守住,各大宗教延展的半径无论有多长,就算走向全世界,也只能使画出的同心圆越来越大,而不会与我们党和国家离心离德,更不至于走向宗教极端,滑入境外宗教渗透的陷阱。
统一战线落实宗教中国化重要任务,就是要“导”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尤其是宗教团体、领导班子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统战部门要负起牵头协调责任,与其他工作部门共同做好宗教中国化的引导,特别是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在神学上落实“中国化”,通过钻研基本信仰、核心教义,把不符合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教义教规进行重新阐释,那些已经滑向宗教极端思想的东西要坚决拿掉。通过引导宗教界人士,最终引导广大信教群众。
最后,笔者要强调,“宗教在中国”与“宗教中国化”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宗教来到中国、发生社会接触的历史现象,体现的是外源宗教对华传播的地理到达;后者是宗教融入中国、成为其中一部分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体现的是外源宗教本地适应的全方位深层次到达。只有通过落实“宗教中国化”,才能做到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文化上融合,才能真正称得上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宗教与国际政治方向博士后)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