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东航道人
:2020-07-29
“如婴儿之未孩”(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二十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二十章经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尹喜听老子讲道后,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激动地说:“圣人,您太伟大了!”然而老子摇头作答……
尹喜趁热打铁,对老子说:“圣人,请谈谈您自己吧!”
老子笑了……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对尹喜说道:“绝学无忧。”弃绝一切背道、离真之学,这样就可以没有世俗的愁思。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谦恭应答与傲慢应答,相互比较其差别有多少呢?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美之与恶,相去何若?”美好与丑恶,相互比较其差别好像没有什么?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严肃地说道:“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非、善恶、贵贱、美丑等世俗的价值判断尽管不易把握,但)对于众人所敬畏的,(作为社会中的成员)也不可不心存敬畏。
尹喜听后,虔诚的点头……
这时,老子稍停片刻,然后说道:“荒兮,其未央哉!”“我”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相差很远啊,好像远得没有尽头呢!
尹喜望着老子……
“唉——”老子严肃地说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应邀参加宴会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又如同春天登上高台(尽情地观赏美丽的春色)。
老子接着说道:“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没有迹象,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继续说道:“儽儽兮,若无所归。”(对世俗之名利等)毫无兴致、打不起精神啊,好像无所追求一样。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都自以为自己的才智绰绰有余,而唯独我却好像被遗弃掉了一样而感到匮乏不足。我剩下的只有一颗“愚人”的心,混混沌沌的啊!
尹喜望着老子……
接着,老子说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世俗之人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智,唯独我却糊糊涂涂的。
尹喜望着老子……
紧接着,老子说道:“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俗之人都察察为明,唯独我却默默无语。
尹喜听后,想起了老子以前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时,老子端起茶杯,慢慢地品茗……
片刻,老子从容地说道:“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我内心清静啊,好像大海深处一样;我飘逸自然啊,好像高风无所拘束一样。
尹喜望着老子那怡然自得的神态,十分仰慕……
老子继续说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众人都有所施展有所作为,而唯独我好像愚顽并且浅陋。
尹喜望着老子……
最后,老子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之所以独自与世人不同,是因为我崇尚从“道”那里吸取营养,崇尚返归到如食母乳之婴儿般的纯朴状态。
尹喜望着老子那童真的神态,仰慕不已……
老子告诉尹喜,这里的“我”呀,是言得道之士呢!并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能够贵道守本而返朴归真,做一个有道之士。”
尹喜听后,认真地回答道:“圣人慈悲!弟子谨记!”
各位:本章言贵“道”之“我”与世俗之人相异,旨在教人贵道守本而返朴归真。
各位:老子在本章中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里的畏,就是敬畏。
曾问礼于老子的孔子,指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总而言之,敬畏之心,人当有之。
东航感赋:
俗人昭昭我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
绝学无忧常清静,
贵食于母重本根。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东航道人
2020-07-29
“如婴儿之未孩”(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二十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二十章经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尹喜听老子讲道后,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激动地说:“圣人,您太伟大了!”然而老子摇头作答……
尹喜趁热打铁,对老子说:“圣人,请谈谈您自己吧!”
老子笑了……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对尹喜说道:“绝学无忧。”弃绝一切背道、离真之学,这样就可以没有世俗的愁思。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谦恭应答与傲慢应答,相互比较其差别有多少呢?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美之与恶,相去何若?”美好与丑恶,相互比较其差别好像没有什么?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严肃地说道:“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非、善恶、贵贱、美丑等世俗的价值判断尽管不易把握,但)对于众人所敬畏的,(作为社会中的成员)也不可不心存敬畏。
尹喜听后,虔诚的点头……
这时,老子稍停片刻,然后说道:“荒兮,其未央哉!”“我”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相差很远啊,好像远得没有尽头呢!
尹喜望着老子……
“唉——”老子严肃地说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应邀参加宴会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又如同春天登上高台(尽情地观赏美丽的春色)。
老子接着说道:“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没有迹象,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继续说道:“儽儽兮,若无所归。”(对世俗之名利等)毫无兴致、打不起精神啊,好像无所追求一样。
尹喜望着老子……
老子接着说道:“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都自以为自己的才智绰绰有余,而唯独我却好像被遗弃掉了一样而感到匮乏不足。我剩下的只有一颗“愚人”的心,混混沌沌的啊!
尹喜望着老子……
接着,老子说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世俗之人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智,唯独我却糊糊涂涂的。
尹喜望着老子……
紧接着,老子说道:“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俗之人都察察为明,唯独我却默默无语。
尹喜听后,想起了老子以前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时,老子端起茶杯,慢慢地品茗……
片刻,老子从容地说道:“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我内心清静啊,好像大海深处一样;我飘逸自然啊,好像高风无所拘束一样。
尹喜望着老子那怡然自得的神态,十分仰慕……
老子继续说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众人都有所施展有所作为,而唯独我好像愚顽并且浅陋。
尹喜望着老子……
最后,老子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之所以独自与世人不同,是因为我崇尚从“道”那里吸取营养,崇尚返归到如食母乳之婴儿般的纯朴状态。
尹喜望着老子那童真的神态,仰慕不已……
老子告诉尹喜,这里的“我”呀,是言得道之士呢!并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能够贵道守本而返朴归真,做一个有道之士。”
尹喜听后,认真地回答道:“圣人慈悲!弟子谨记!”
各位:本章言贵“道”之“我”与世俗之人相异,旨在教人贵道守本而返朴归真。
各位:老子在本章中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里的畏,就是敬畏。
曾问礼于老子的孔子,指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总而言之,敬畏之心,人当有之。
东航感赋:
俗人昭昭我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
绝学无忧常清静,
贵食于母重本根。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