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四章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东航道人

:2020-07-3023:15:27

“跨者不行”(资料图)

“跨者不行”(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一日,尹喜对上次老子所讲的“无为”“不争”的道理,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对自己过去所犯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进行深刻地检讨……

尹喜诚恳地对老子说:“圣人慈悲!感谢您对弟子的教诲。要是早些遇见圣人,那该要少犯多少毛病呀!”

“善哉!善哉!”老子接着上次的“四自”话题,从否定“四自”着手进一步地阐述了“自然”“无为”“不争”的思想。

首先,老子示意尹喜站起身来,尹喜立刻起身。

老子说:“尹喜啊,请你踮起后脚跟……”

不一会,尹喜就坚持不住了。

这时,老子说道:“企者不立。”踮起后脚跟站立的人,总是不能长久站立。

接着,老子说:“尹喜啊,跨着大步向前走……

不一会,尹喜累得满头大汗……

这时,老子说道:“跨者不行。”迈着大步行走的人,反而不能快速行走。

老子招呼尹喜回座位后,语重心长地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我表现其才能的人,反而使自己的才能不能显明或突出;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使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不能彰显于世。自夸其功的人,反而使自己没有了功。骄傲自大的人,反而使自己不会受人拥戴。

尹喜边听边点着头……

接着,老子严肃地说:“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看,可谓“余食赘形”——剩余的食物、无用的东西。众人或许都厌恶这些不良的行为,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尹喜听后,额上冒出了冷汗……

各位:综观古今中外,人们或多或少容易犯“四自”(即“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当初东航读到此处,额上也冒出了冷汗……

各位:老子以妇孺皆知的“企立”“跨行”等不自然、强为(“有为”)、好争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好结果——“不立”“不行”——作比喻,类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同样没有好结果。并指出这些不良行为如同“余食赘形”一般。旨在教人远离这些不良行为,换言之即教人“自然”“无为”“不争”。老子的这段话,从反面(即“四自”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论证了老子所主张的“自然”“无为”“不争”之“道”的正确性。

各位:何谓不自然?“企立”“跨行”,不合乎常态也。何谓好争?如同“企立”,欲高人一等,出人头地;又如同“跨行”,欲越众居前,争为人先。诸如此类是也。

老子以“企立”“跨行”等形象生动的事例,反证“自然”、“无为”、“不争”之“道”的正确性。的确,令人惊叹,道末情不自禁从内心发出:太上老子,无愧于伟大的先哲!无愧于伟大的道祖!

东航感赋:

企者不立跨不行,

因此自见不得明。

为防常见“四自”病,

只须一颗平常心。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四章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东航道人

2020-07-3023:15:27

|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四章
|

“跨者不行”(资料图)

“跨者不行”(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一日,尹喜对上次老子所讲的“无为”“不争”的道理,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对自己过去所犯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进行深刻地检讨……

尹喜诚恳地对老子说:“圣人慈悲!感谢您对弟子的教诲。要是早些遇见圣人,那该要少犯多少毛病呀!”

“善哉!善哉!”老子接着上次的“四自”话题,从否定“四自”着手进一步地阐述了“自然”“无为”“不争”的思想。

首先,老子示意尹喜站起身来,尹喜立刻起身。

老子说:“尹喜啊,请你踮起后脚跟……”

不一会,尹喜就坚持不住了。

这时,老子说道:“企者不立。”踮起后脚跟站立的人,总是不能长久站立。

接着,老子说:“尹喜啊,跨着大步向前走……

不一会,尹喜累得满头大汗……

这时,老子说道:“跨者不行。”迈着大步行走的人,反而不能快速行走。

老子招呼尹喜回座位后,语重心长地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我表现其才能的人,反而使自己的才能不能显明或突出;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使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不能彰显于世。自夸其功的人,反而使自己没有了功。骄傲自大的人,反而使自己不会受人拥戴。

尹喜边听边点着头……

接着,老子严肃地说:“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看,可谓“余食赘形”——剩余的食物、无用的东西。众人或许都厌恶这些不良的行为,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尹喜听后,额上冒出了冷汗……

各位:综观古今中外,人们或多或少容易犯“四自”(即“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当初东航读到此处,额上也冒出了冷汗……

各位:老子以妇孺皆知的“企立”“跨行”等不自然、强为(“有为”)、好争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好结果——“不立”“不行”——作比喻,类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同样没有好结果。并指出这些不良行为如同“余食赘形”一般。旨在教人远离这些不良行为,换言之即教人“自然”“无为”“不争”。老子的这段话,从反面(即“四自”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论证了老子所主张的“自然”“无为”“不争”之“道”的正确性。

各位:何谓不自然?“企立”“跨行”,不合乎常态也。何谓好争?如同“企立”,欲高人一等,出人头地;又如同“跨行”,欲越众居前,争为人先。诸如此类是也。

老子以“企立”“跨行”等形象生动的事例,反证“自然”、“无为”、“不争”之“道”的正确性。的确,令人惊叹,道末情不自禁从内心发出:太上老子,无愧于伟大的先哲!无愧于伟大的道祖!

东航感赋:

企者不立跨不行,

因此自见不得明。

为防常见“四自”病,

只须一颗平常心。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