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雅书画佚名
2015-03-31
一、关于书写者
关于此卷书写者最早的记载是元代人袁桷①,其在著作《清容居士集卷47》的《题唐玉贞公主六甲经》中认为该帖是钟绍京所书。其文如下:
《灵飞六甲经》一卷,唐开元间书。当时名能书者,莫若李泰和、徐季海,然皆变习行体,独钟绍京守钟王旧法。余尝见《爱州刺史碑》、《黄庭经》,无毫发违越。至开元间,从贬所入朝,一时字画,皆出其手。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审定为绍京无疑。
从中可见,袁桷对钟绍京所书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并无可靠证据。其后董其昌在《灵飞经》后跋中进一步坐实了这一论断,其文如下:
此卷有宋徽宗标题及大观、政和小玺,内讳字如“泯”、“泄”二字,皆缺其偏,不止“世民”二字避讳已也,开元时经生皆仿褚河南,此独宗右军《黄庭》,袁清容定为钟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而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又观点定讹字,似为进呈拣本,当时夜光抵鹊,屑越太甚,余获此卷,则如窭人解衣珠矣,书以志幸!
钟绍京说影响颇大,明清书家多从此说,而清代部分学者则否定了这一说法,如钱泳在其《履园丛话》十《收藏》篇中通过与当时所传的唐人写经相比对认为乃唐经生所作。原文如下:
有唐一代,墨迹、告身而外,惟佛经尚有一二,大半皆出于衲子、道流,昔人谓之经生书。其书有瘦劲者近欧、褚,有丰腴者近颜、徐,笔笔端严,笔笔敷畅,自头至尾,无一懈笔,此宋、元人所断断不能及者。唐代至今千余年,虽是经生书,亦足宝贵。往时云间沈屺云司马托余集刻晋、唐小楷,为其聚唐经七八种,一曰《心经》(即屺云所藏),一曰《郁单越经》(歙鲍席芬家所藏),一曰《转轮王经》(繁昌鲍东方所藏),一曰《金刚经》(吴门陆谨庭所藏),一曰《长寿王品迦那经》(宁波孙晓江所藏),一曰《大般若经》(吴门黄荛圃所藏),一曰《莲华经》(扬州徐芝亭所藏),一曰汉阳塔中残经(张芑堂所藏)。他如《兜沙经》(吴门叶氏所刻)、《律藏经》(王梦楼所藏)之类,生平所见者,不一而足,乃悟《灵飞经》之非钟绍京书,不辩而自明矣。
另外清代学者王澍在其《竹云题跋》亦认为《灵飞经》非钟绍京所书。
那么,钟绍京究竟何许人也?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年),唐代兴国清德乡人(今江西赣州人),唐睿宗景龙年间,官拜中书令,封越国公。唐代书法家。书法师承薛稷,笔意潇洒,风姿秀逸。他嗜书成癖,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
绍京书名鼎盛,历代墨家争相赞扬,评价很高。宋代曾巩在《元丰类稿》中称:“绍京字画妍媚,遵道有法,诚少与为此”。 宋米芾《书史》称钟绍京书“笔势圆劲”。明董其昌说:“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绍京如新莺矜百转之声”,清代叶昌炽在《语石》中高度评价:“绍京与薛少保齐名,开元初书家第一”。
挂于钟绍京名下的作品有《升仙太子碑阴》、《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但其中比较可靠的作品只有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碑阴中的诸王题名,此碑今存河南偃师县府店緱山之山顶,题名字迹笔划圆转流畅,与《灵飞经》有相似之处,可见从书风上看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疑问有二:
首先,开元二十六年时,钟绍京已虚岁80岁,以如许高龄尚能写出如此清丽精到的小楷,这很难让人信服。
其次,唐以前由于印刷术尚不发达,当时书籍的传播基本靠手工传抄,产生了一种称为“经生”的职业,当时宫廷用书多由“弘文馆”等处的经生抄写,经生的地位比较卑微,钟绍京以高官之尊去从事如此低等的工作,让人不可思议。
由此可见,钟绍京书之说,当属附会,并不可靠。
开元年间张九龄等人所撰《唐六典》卷10记载,秘书省置“楷书手八十人”,卷8记载,弘文馆置“楷书手二十五人”。这些“楷书手”、“书手”的职责中,为官府抄经是他们的任务之一。那么这些政府抄经书手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唐政府曾规定,“有性爱学书及有书性者,即入(弘文)馆内学书”②,著名书家欧阳询、虞世南曾教习楷法。学成的善书者分到各馆充当书手。这些书手没有官衔品第,相当于“胥吏”,为政府所雇佣。敦煌所出的少量唐高宗内府写经以及日本平安朝所传唐内府写经上都写有“弘文馆楷书成公道”、“左春坊楷书萧敬”、“秘书省楷书孙玄爽”、“经生王思谦”、“经生郭德”、“经生赵玄祥”等书手题名,可见,当时的宫廷用经基本上都是由这些书手抄写的。
基于以上原因,当今学界普遍倾向于《灵飞经》为唐经生所作。
月雅书画 佚名
2015-03-31
一、关于书写者
关于此卷书写者最早的记载是元代人袁桷①,其在著作《清容居士集卷47》的《题唐玉贞公主六甲经》中认为该帖是钟绍京所书。其文如下:
《灵飞六甲经》一卷,唐开元间书。当时名能书者,莫若李泰和、徐季海,然皆变习行体,独钟绍京守钟王旧法。余尝见《爱州刺史碑》、《黄庭经》,无毫发违越。至开元间,从贬所入朝,一时字画,皆出其手。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审定为绍京无疑。
从中可见,袁桷对钟绍京所书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并无可靠证据。其后董其昌在《灵飞经》后跋中进一步坐实了这一论断,其文如下:
此卷有宋徽宗标题及大观、政和小玺,内讳字如“泯”、“泄”二字,皆缺其偏,不止“世民”二字避讳已也,开元时经生皆仿褚河南,此独宗右军《黄庭》,袁清容定为钟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而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又观点定讹字,似为进呈拣本,当时夜光抵鹊,屑越太甚,余获此卷,则如窭人解衣珠矣,书以志幸!
钟绍京说影响颇大,明清书家多从此说,而清代部分学者则否定了这一说法,如钱泳在其《履园丛话》十《收藏》篇中通过与当时所传的唐人写经相比对认为乃唐经生所作。原文如下:
有唐一代,墨迹、告身而外,惟佛经尚有一二,大半皆出于衲子、道流,昔人谓之经生书。其书有瘦劲者近欧、褚,有丰腴者近颜、徐,笔笔端严,笔笔敷畅,自头至尾,无一懈笔,此宋、元人所断断不能及者。唐代至今千余年,虽是经生书,亦足宝贵。往时云间沈屺云司马托余集刻晋、唐小楷,为其聚唐经七八种,一曰《心经》(即屺云所藏),一曰《郁单越经》(歙鲍席芬家所藏),一曰《转轮王经》(繁昌鲍东方所藏),一曰《金刚经》(吴门陆谨庭所藏),一曰《长寿王品迦那经》(宁波孙晓江所藏),一曰《大般若经》(吴门黄荛圃所藏),一曰《莲华经》(扬州徐芝亭所藏),一曰汉阳塔中残经(张芑堂所藏)。他如《兜沙经》(吴门叶氏所刻)、《律藏经》(王梦楼所藏)之类,生平所见者,不一而足,乃悟《灵飞经》之非钟绍京书,不辩而自明矣。
另外清代学者王澍在其《竹云题跋》亦认为《灵飞经》非钟绍京所书。
那么,钟绍京究竟何许人也?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年),唐代兴国清德乡人(今江西赣州人),唐睿宗景龙年间,官拜中书令,封越国公。唐代书法家。书法师承薛稷,笔意潇洒,风姿秀逸。他嗜书成癖,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
绍京书名鼎盛,历代墨家争相赞扬,评价很高。宋代曾巩在《元丰类稿》中称:“绍京字画妍媚,遵道有法,诚少与为此”。 宋米芾《书史》称钟绍京书“笔势圆劲”。明董其昌说:“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绍京如新莺矜百转之声”,清代叶昌炽在《语石》中高度评价:“绍京与薛少保齐名,开元初书家第一”。
挂于钟绍京名下的作品有《升仙太子碑阴》、《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但其中比较可靠的作品只有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碑阴中的诸王题名,此碑今存河南偃师县府店緱山之山顶,题名字迹笔划圆转流畅,与《灵飞经》有相似之处,可见从书风上看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疑问有二:
首先,开元二十六年时,钟绍京已虚岁80岁,以如许高龄尚能写出如此清丽精到的小楷,这很难让人信服。
其次,唐以前由于印刷术尚不发达,当时书籍的传播基本靠手工传抄,产生了一种称为“经生”的职业,当时宫廷用书多由“弘文馆”等处的经生抄写,经生的地位比较卑微,钟绍京以高官之尊去从事如此低等的工作,让人不可思议。
由此可见,钟绍京书之说,当属附会,并不可靠。
开元年间张九龄等人所撰《唐六典》卷10记载,秘书省置“楷书手八十人”,卷8记载,弘文馆置“楷书手二十五人”。这些“楷书手”、“书手”的职责中,为官府抄经是他们的任务之一。那么这些政府抄经书手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唐政府曾规定,“有性爱学书及有书性者,即入(弘文)馆内学书”②,著名书家欧阳询、虞世南曾教习楷法。学成的善书者分到各馆充当书手。这些书手没有官衔品第,相当于“胥吏”,为政府所雇佣。敦煌所出的少量唐高宗内府写经以及日本平安朝所传唐内府写经上都写有“弘文馆楷书成公道”、“左春坊楷书萧敬”、“秘书省楷书孙玄爽”、“经生王思谦”、“经生郭德”、“经生赵玄祥”等书手题名,可见,当时的宫廷用经基本上都是由这些书手抄写的。
基于以上原因,当今学界普遍倾向于《灵飞经》为唐经生所作。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