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禅释
2015-12-01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 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解释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常常处在无心之中,将百姓的心当成自己的心。
人的心,永远都是活的。圣人常处的无心状态,并非真的没有心,而是没有自我的心,自私的心,没有的是妄心。圣人的心,是慈善的心,是悲悯的心。这样的心性,也正是道本具的特性。这种清净自在心,虽有若无,虽小则大,虽微则广。它可以自由自在,随意化现。
圣人与凡夫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他们丝毫不为自己着想,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没有自我观念。就连摆在眼前的这个身体,也没有在圣人的心中构成障碍,不会影响到圣人的广大心性。将百姓的心当成自己的心,这是圣人成就高尚品质的捷径,也是破除坚固自我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而圣人的心想到的却都是他人,这也是普通人无法突破自我的首要原因。圣人想百姓之所思,虑众人之所需,所以心量堪容一切人事,与道性相应。
首先,圣人的心中建立了大慈善心愿。如果圣人没有广大的慈心,就不可能有利益众等的强大动力,也做不到广利大众的无私之举。学习圣人,首先应该效仿圣人发起大慈大善的心愿,这是成就道业的第一要素。
其次,圣人的心在百姓身上体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顺百姓。一般人,都希望别人随顺自己,而自己随顺的又都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的结果是制造矛盾、利益自己和损害对方,所以普通人之间发生矛盾和相互摩擦就成了家常便饭。圣人则不然,因为没有自心,因此百姓希望圣人怎么做,圣人就怎么做。随顺了人家的心,也就是随顺了自己的心。故而圣人与任何人之间都不会产生过结。也就是说,只要让别人的心顺了,自己的心才会顺。因为自己种下的都是善缘,结出的也将是善果,这是世间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个绝对真理。
然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心量都很小。始终想到他人的人,心量就在不断扩大。多包容一个人,心量就大一分;如果能涵容天下人、天下事,则可以洪福齐天。同时这个坚固的自我也能不断缩小,自我越小,心量的有效空间越广,人心也就越舒坦。圣人没有自我,心中没有是非,心量广阔无边,因此他们的福德也没有尽头。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自心,那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遇到逆境,面临的都是顺缘。这就说明,一切逆境和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人我是非,挑剔拣选。在意自我,顾虑得失,重视利弊,拒绝付出,害怕失去,不肯吃亏,贪图享乐,这些都是囚禁自我的病态根源。
在他人那里种一个善因就收获一个顺果,种一个恶因就得到一个逆报。好果歹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必然所得,怨不得任何人。唯有无心最希有,既不造,也不受;既不生,也不灭。利益自己无异于捆死自己,利益他人才叫做真正利益自己。稍有智慧的人,就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做人是何等重要。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是合德的善行。合乎道德规范的善,是不仅要善待善人,连不善人也要善待。这就超出了一般人为人处事的观点,也意味着向人性最薄弱的环节提出了尖锐挑战,这也正是道德要求的特别之处。
世上大体有三种人,善人,恶人,圣人。善人善待善人得善报,不善待恶人得不善报;恶人欺负善人得不善报,恶待恶人得恶报;圣人善待善人得善报,善待恶人还是得善报;善人善恶混杂,恶人恶报连绵,圣人善报频繁。
人们平常在生活中都是善人好相处,恶人不好打交道。如果谁摊上了恶人恶事,基本上等于撞见鬼了。其实对于行道者来说,恶人是善人成就善业的障碍,同时也是资本。当遇到恶人恶事,善人所面临的是一种跨越,是一种自我提高和升华的机会。善人能否超越自我全看有没有包容心,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恶人恶事,会不会用善心来溶化自己内心深处的俗恶成见。
值得另外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因为是恶人就可以得罪,是小人就必须制裁。得罪一个善人尚且不可以,还何况得罪恶人和小人,结果一定是被害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恶人时,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当然,恶人也不要有意去亲近,否则很容易被他感染和磁化,导致受到连累。多少人铸成人生的大错,都是与恶人混迹在一起的缘故。尤其是年青人,看他接触的是什么样的人,大体可以断定他会走上什么样的路。这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或执教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有些恶人,最好是能远离就尽量远离,然后多亲近善者,这样才不至于给自己带来祸患。
道对德行的要求,是必须做到善人恶人同等对待,不作分别看,不起分别念。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打开自己的心量,广种善因,广积善德;另一方面,消除恶缘,从正面来影响或转化恶人;再者,当人的心中不生善恶是非之念,自然不受善恶是非之事。
无论好歹,一视同仁,包容无余,那是合乎道德标准的大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诚信的人,我用诚信对他;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对他,这是合德的诚信。有诚信,讲信用的人,容易得到人的相信。讲话没有诚信,办事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人相信,甚至还会常常被人指责,或遭到孤立。一般不诚信的人,不是肚里花花肠子多,就是心中时刻都在敲着小鼓。他们始终都在想着算计别人,守护自己的利益,唯恐受到损失。由于无信之人常常扯白撒谎,这种人攻于心计,听不到他们的实话,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失去地位,他们交不到真心实意的长久朋友。
为人实在,忠诚对人的人,通常会热心助人,所以容易受到多数人的赞同和认可,也常常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助益。诚信的人和不诚信的人,圣人一律以诚信对待,不另眼相看。你忽悠我,我不责怪你,你损害我,我也不恼恨你。绝对不会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这合乎上乘的道德诚信标准。圣人心中没有伪劣,没有欺诈,也没有好丑的差别,坦坦荡荡。因此,圣人的品质非一般人所能测度。
其实,当一个人卸下了心理负担,敞开胸怀,将世上的事情看穿了,又有多少是值得隐瞒,非要掩饰的东西呢?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行化在天下,与人们和乐融恰啊,为了天下而浑同他们的这颗心。
歙歙焉,也可以当内心收敛理解。这一句还有一种讲法,圣人始终不离开对这一心的收敛,直至让自己的心与天下浑然成一体。这样讲也有道理,与老子的原意类同。
圣人与俗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时刻不忘对俗人实施方便教化,以此来利益大众。圣人用与人们和乐融洽的相处方式来让天下人不起别念,不作他想。这样天下人就会变得心地纯朴,心情舒畅,心理轻松自然。换句话说,圣人不会轻易去拨响人们的心弦,搅动人们的心念,不会无故让人的心潮掀起狂澜。
在人们的生活中,圣人用自己和乐的语言和融洽的态度,来感染人们的思想情绪,达到让人们心性安定平和的目的。同时,圣人引导众人舍弃对成败得失的计较,教人学会看淡生活现象中的点点滴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则能转忧伤为欢乐,转烦恼为开心,转灰暗为阳光,转否定为认可,转一念是非好歹为平等无异,这样就可以用来理顺内心杂乱无章的情结。天下在这里还是指心。圣人在使用这颗心时,始终不离开和乐祥融,任何时候都用欢喜同仁的态度来对待人事,将人们的心态调停到畅顺无阻、四通八达的境况。为了让这颗心纯真朴实,人则需要始终保持心与天地万物相融,与自然浑为一体,不作分别想,不取相对境。这时的心与天下情景别无二致,同符合契。
天下唯此一心,事情无所不是,只要心态一转,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好。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百姓们都在专注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圣人都像小孩一样单纯。老百姓一方面对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东西深信不疑,另一方面也在用心专注自己的眼耳功能。他们生活在眼见和耳闻的世界里,追逐色声而贪染,挑拣喜闻乐见之事,排斥灼眼刺耳之物。人们完全沉浸在色相和声音的迷晦中,长久不肯离开,也脱离不开。
每个人都有思想和意识,并且无时无刻不在用到它。思想意识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用具,它具有解码和编码双重功能。对于眼睛看到的色相外境,它能迅速进行编码,将其压缩成语言文字,归入心念进行储存;对于耳朵听到的语言声音,它又能高速进行解码,将其还原成景物影象,从而来弄清对方所描述的事物。人的心念就这样永远劳作在编码与解码中,却一点都不清楚外界的色相和声音,全部源自于自己内心的精确编程。
圣人都像小孩子一样单纯,对世间万象虽然能看得见,也能听得着,但似乎看不明白,也听不懂人们在说什么。那是因为圣人知道色声皆无实意,不再耽溺于色声的虚假,看透了编码和解码的无聊游戏,不愿再去理会和应对色声所代表的那些虚拟内容,白白浪费心力和时间。
圣人孩子般的心境,实际上是在明明白白中糊涂。如果不是对耳目真相的了知,不是对这一念好动心性的长期坚守,定然做不到圣人这般不随色声而流转的单纯。
本章总结
承接前文,本章还是继续围绕着这颗心在讲,老子首先着重说明了圣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然后又介绍了圣人的心境是怎样练成的。换一种说法,这里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教导众人应该如何以圣人为表率,怎样用心来对待各种不同的人,以及用什么态度来处事,才能最终与圣人的心性契合。
这一章中又出现了与前面互相矛盾的说法。第五章讲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本章则说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两者意思大相径庭。
人不可能无心,圣人也不离外。因为心就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事实。所谓无心,圣人无的是虚妄心,无的是自我心,自私自利心,无的是贪著物欲的迷惑意识心。以百姓心为心,足以说明圣人还是有心,有的是真诚心,是觉悟心,是与道相应广大无边的慈悲心。既然圣人如此慈悲,又为什么要说圣人不仁呢?因为尽管仁爱之心也属于真心的流露,但毕竟它是依照有相的条件而建立,因境而引发。圣人离相,超越一切条件,是纯正的道德之心,故此称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正是圣人不著于百姓相的明确表示。虽然百姓相不实,百姓性却与道性同出一辙,因此圣人以百姓心为心,成就的还是这颗真心,是无上大道。所以这两句说法看起来矛盾,实际上谐和,现象上对立,本质上平等。
为什么善者善待,不善者也要善待?因为善恶都是由人的真心本性所变现,真性清净无为,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善恶还是凡夫的分别所至,如果恶待不善者,人的恶性就得到了放纵。圣人心中没有丝毫恶性,因此没有不善者,也没有不信者,对所有人一律善待,这也是圣人德善和德信的完美体现。故而,要想使这颗心回归到本具的真际状态,人就必须突破善恶的分别观念,这样才能与真心相融,与道性相合。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恶两种因素在起作用。善性是先天具有的本性,属静;恶性是后天养成的习性,属动。当人遇到善缘,就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善良因素,善性就会呼之欲出;当人遇到恶缘,同时也激发了潜藏在心底的恶意成分,恶习立即陡然活现。圣人之所以要和乐天下,就是要给人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人们的善心得到调养;之所以要为天下浑其心,就是为了不挑起人的恶习,让恶性慢慢泯灭。
老百姓们对外界的事物都非常敏感,却对敏感的原理和过程一无所知。如果弄懂了眼睛和耳朵采集到的信息是什么,人是如何把玩它的,就会认清它们的本质并最终发现,这些用编码方式所编制出的所谓事相统统没有任何实体。甘愿自迷的凡夫,却津津乐道于此。他们妄想抓住每一个崭新的瞬间,却正好忽视了每一个失去的当下,及至最终一无所获。
圣人孩子般的心境,是由于不著于任何事相,长期熏陶的一种自然反应。这需要用道德的智慧和力量来歁破事物和现象的虚假,认清心与相之间的关系。因为无心,所以无相,又因为无相,方才得知这颗妄动的心也是非心。当人的心念不生,一切相乃至于万事万物固然前后不生。
(禅释 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禅释
2015-12-01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 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解释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常常处在无心之中,将百姓的心当成自己的心。
人的心,永远都是活的。圣人常处的无心状态,并非真的没有心,而是没有自我的心,自私的心,没有的是妄心。圣人的心,是慈善的心,是悲悯的心。这样的心性,也正是道本具的特性。这种清净自在心,虽有若无,虽小则大,虽微则广。它可以自由自在,随意化现。
圣人与凡夫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他们丝毫不为自己着想,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没有自我观念。就连摆在眼前的这个身体,也没有在圣人的心中构成障碍,不会影响到圣人的广大心性。将百姓的心当成自己的心,这是圣人成就高尚品质的捷径,也是破除坚固自我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而圣人的心想到的却都是他人,这也是普通人无法突破自我的首要原因。圣人想百姓之所思,虑众人之所需,所以心量堪容一切人事,与道性相应。
首先,圣人的心中建立了大慈善心愿。如果圣人没有广大的慈心,就不可能有利益众等的强大动力,也做不到广利大众的无私之举。学习圣人,首先应该效仿圣人发起大慈大善的心愿,这是成就道业的第一要素。
其次,圣人的心在百姓身上体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顺百姓。一般人,都希望别人随顺自己,而自己随顺的又都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的结果是制造矛盾、利益自己和损害对方,所以普通人之间发生矛盾和相互摩擦就成了家常便饭。圣人则不然,因为没有自心,因此百姓希望圣人怎么做,圣人就怎么做。随顺了人家的心,也就是随顺了自己的心。故而圣人与任何人之间都不会产生过结。也就是说,只要让别人的心顺了,自己的心才会顺。因为自己种下的都是善缘,结出的也将是善果,这是世间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个绝对真理。
然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心量都很小。始终想到他人的人,心量就在不断扩大。多包容一个人,心量就大一分;如果能涵容天下人、天下事,则可以洪福齐天。同时这个坚固的自我也能不断缩小,自我越小,心量的有效空间越广,人心也就越舒坦。圣人没有自我,心中没有是非,心量广阔无边,因此他们的福德也没有尽头。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自心,那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遇到逆境,面临的都是顺缘。这就说明,一切逆境和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人我是非,挑剔拣选。在意自我,顾虑得失,重视利弊,拒绝付出,害怕失去,不肯吃亏,贪图享乐,这些都是囚禁自我的病态根源。
在他人那里种一个善因就收获一个顺果,种一个恶因就得到一个逆报。好果歹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必然所得,怨不得任何人。唯有无心最希有,既不造,也不受;既不生,也不灭。利益自己无异于捆死自己,利益他人才叫做真正利益自己。稍有智慧的人,就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做人是何等重要。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是合德的善行。合乎道德规范的善,是不仅要善待善人,连不善人也要善待。这就超出了一般人为人处事的观点,也意味着向人性最薄弱的环节提出了尖锐挑战,这也正是道德要求的特别之处。
世上大体有三种人,善人,恶人,圣人。善人善待善人得善报,不善待恶人得不善报;恶人欺负善人得不善报,恶待恶人得恶报;圣人善待善人得善报,善待恶人还是得善报;善人善恶混杂,恶人恶报连绵,圣人善报频繁。
人们平常在生活中都是善人好相处,恶人不好打交道。如果谁摊上了恶人恶事,基本上等于撞见鬼了。其实对于行道者来说,恶人是善人成就善业的障碍,同时也是资本。当遇到恶人恶事,善人所面临的是一种跨越,是一种自我提高和升华的机会。善人能否超越自我全看有没有包容心,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恶人恶事,会不会用善心来溶化自己内心深处的俗恶成见。
值得另外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因为是恶人就可以得罪,是小人就必须制裁。得罪一个善人尚且不可以,还何况得罪恶人和小人,结果一定是被害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恶人时,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当然,恶人也不要有意去亲近,否则很容易被他感染和磁化,导致受到连累。多少人铸成人生的大错,都是与恶人混迹在一起的缘故。尤其是年青人,看他接触的是什么样的人,大体可以断定他会走上什么样的路。这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或执教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有些恶人,最好是能远离就尽量远离,然后多亲近善者,这样才不至于给自己带来祸患。
道对德行的要求,是必须做到善人恶人同等对待,不作分别看,不起分别念。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打开自己的心量,广种善因,广积善德;另一方面,消除恶缘,从正面来影响或转化恶人;再者,当人的心中不生善恶是非之念,自然不受善恶是非之事。
无论好歹,一视同仁,包容无余,那是合乎道德标准的大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诚信的人,我用诚信对他;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对他,这是合德的诚信。有诚信,讲信用的人,容易得到人的相信。讲话没有诚信,办事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人相信,甚至还会常常被人指责,或遭到孤立。一般不诚信的人,不是肚里花花肠子多,就是心中时刻都在敲着小鼓。他们始终都在想着算计别人,守护自己的利益,唯恐受到损失。由于无信之人常常扯白撒谎,这种人攻于心计,听不到他们的实话,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失去地位,他们交不到真心实意的长久朋友。
为人实在,忠诚对人的人,通常会热心助人,所以容易受到多数人的赞同和认可,也常常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助益。诚信的人和不诚信的人,圣人一律以诚信对待,不另眼相看。你忽悠我,我不责怪你,你损害我,我也不恼恨你。绝对不会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这合乎上乘的道德诚信标准。圣人心中没有伪劣,没有欺诈,也没有好丑的差别,坦坦荡荡。因此,圣人的品质非一般人所能测度。
其实,当一个人卸下了心理负担,敞开胸怀,将世上的事情看穿了,又有多少是值得隐瞒,非要掩饰的东西呢?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行化在天下,与人们和乐融恰啊,为了天下而浑同他们的这颗心。
歙歙焉,也可以当内心收敛理解。这一句还有一种讲法,圣人始终不离开对这一心的收敛,直至让自己的心与天下浑然成一体。这样讲也有道理,与老子的原意类同。
圣人与俗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时刻不忘对俗人实施方便教化,以此来利益大众。圣人用与人们和乐融洽的相处方式来让天下人不起别念,不作他想。这样天下人就会变得心地纯朴,心情舒畅,心理轻松自然。换句话说,圣人不会轻易去拨响人们的心弦,搅动人们的心念,不会无故让人的心潮掀起狂澜。
在人们的生活中,圣人用自己和乐的语言和融洽的态度,来感染人们的思想情绪,达到让人们心性安定平和的目的。同时,圣人引导众人舍弃对成败得失的计较,教人学会看淡生活现象中的点点滴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则能转忧伤为欢乐,转烦恼为开心,转灰暗为阳光,转否定为认可,转一念是非好歹为平等无异,这样就可以用来理顺内心杂乱无章的情结。天下在这里还是指心。圣人在使用这颗心时,始终不离开和乐祥融,任何时候都用欢喜同仁的态度来对待人事,将人们的心态调停到畅顺无阻、四通八达的境况。为了让这颗心纯真朴实,人则需要始终保持心与天地万物相融,与自然浑为一体,不作分别想,不取相对境。这时的心与天下情景别无二致,同符合契。
天下唯此一心,事情无所不是,只要心态一转,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好。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百姓们都在专注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圣人都像小孩一样单纯。老百姓一方面对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东西深信不疑,另一方面也在用心专注自己的眼耳功能。他们生活在眼见和耳闻的世界里,追逐色声而贪染,挑拣喜闻乐见之事,排斥灼眼刺耳之物。人们完全沉浸在色相和声音的迷晦中,长久不肯离开,也脱离不开。
每个人都有思想和意识,并且无时无刻不在用到它。思想意识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用具,它具有解码和编码双重功能。对于眼睛看到的色相外境,它能迅速进行编码,将其压缩成语言文字,归入心念进行储存;对于耳朵听到的语言声音,它又能高速进行解码,将其还原成景物影象,从而来弄清对方所描述的事物。人的心念就这样永远劳作在编码与解码中,却一点都不清楚外界的色相和声音,全部源自于自己内心的精确编程。
圣人都像小孩子一样单纯,对世间万象虽然能看得见,也能听得着,但似乎看不明白,也听不懂人们在说什么。那是因为圣人知道色声皆无实意,不再耽溺于色声的虚假,看透了编码和解码的无聊游戏,不愿再去理会和应对色声所代表的那些虚拟内容,白白浪费心力和时间。
圣人孩子般的心境,实际上是在明明白白中糊涂。如果不是对耳目真相的了知,不是对这一念好动心性的长期坚守,定然做不到圣人这般不随色声而流转的单纯。
本章总结
承接前文,本章还是继续围绕着这颗心在讲,老子首先着重说明了圣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然后又介绍了圣人的心境是怎样练成的。换一种说法,这里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教导众人应该如何以圣人为表率,怎样用心来对待各种不同的人,以及用什么态度来处事,才能最终与圣人的心性契合。
这一章中又出现了与前面互相矛盾的说法。第五章讲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本章则说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两者意思大相径庭。
人不可能无心,圣人也不离外。因为心就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事实。所谓无心,圣人无的是虚妄心,无的是自我心,自私自利心,无的是贪著物欲的迷惑意识心。以百姓心为心,足以说明圣人还是有心,有的是真诚心,是觉悟心,是与道相应广大无边的慈悲心。既然圣人如此慈悲,又为什么要说圣人不仁呢?因为尽管仁爱之心也属于真心的流露,但毕竟它是依照有相的条件而建立,因境而引发。圣人离相,超越一切条件,是纯正的道德之心,故此称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正是圣人不著于百姓相的明确表示。虽然百姓相不实,百姓性却与道性同出一辙,因此圣人以百姓心为心,成就的还是这颗真心,是无上大道。所以这两句说法看起来矛盾,实际上谐和,现象上对立,本质上平等。
为什么善者善待,不善者也要善待?因为善恶都是由人的真心本性所变现,真性清净无为,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善恶还是凡夫的分别所至,如果恶待不善者,人的恶性就得到了放纵。圣人心中没有丝毫恶性,因此没有不善者,也没有不信者,对所有人一律善待,这也是圣人德善和德信的完美体现。故而,要想使这颗心回归到本具的真际状态,人就必须突破善恶的分别观念,这样才能与真心相融,与道性相合。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恶两种因素在起作用。善性是先天具有的本性,属静;恶性是后天养成的习性,属动。当人遇到善缘,就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善良因素,善性就会呼之欲出;当人遇到恶缘,同时也激发了潜藏在心底的恶意成分,恶习立即陡然活现。圣人之所以要和乐天下,就是要给人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人们的善心得到调养;之所以要为天下浑其心,就是为了不挑起人的恶习,让恶性慢慢泯灭。
老百姓们对外界的事物都非常敏感,却对敏感的原理和过程一无所知。如果弄懂了眼睛和耳朵采集到的信息是什么,人是如何把玩它的,就会认清它们的本质并最终发现,这些用编码方式所编制出的所谓事相统统没有任何实体。甘愿自迷的凡夫,却津津乐道于此。他们妄想抓住每一个崭新的瞬间,却正好忽视了每一个失去的当下,及至最终一无所获。
圣人孩子般的心境,是由于不著于任何事相,长期熏陶的一种自然反应。这需要用道德的智慧和力量来歁破事物和现象的虚假,认清心与相之间的关系。因为无心,所以无相,又因为无相,方才得知这颗妄动的心也是非心。当人的心念不生,一切相乃至于万事万物固然前后不生。
(禅释 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