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陈春苗
2015-12-07
2015年11月28日,《道德经》讲堂第二讲中,师父刘成穹道长以她几十年来的修悟,举重若轻的给我们阐释了《道德经》第二至第四章的内容,孙鸿教授又以中文教授的敏锐目光,从文化的角度讲解第二至第四章内容,我与诸位同修受益匪浅。
第二章里有这样的句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仍是在讲辩证的观点,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综合体,就像美与丑,善与恶一样,无美即无丑,无善亦无恶。在阐释这几句话时师父说:生克制化,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在教我们智慧。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不单单是理解句意,更要将之变成智慧。
我曾问学生: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学生根据约定俗成的观念说能。我说不能。看看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社会上哪有那么多配套的职位在等着他们,绝大多数都步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行列,干着自己根本不愿干的事情。反而是很多学历很低,早早就没上学了的,最后还能成就一番事业。这种现象是教师们常探讨的一个问题,也是家长们困惑的问题,所以有些家长就觉得上出来了还是要去打工,不如早点打工。其实不然,那些虽然没上什么学却成就了事业的人,都是非常热爱学习的,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都变成了智慧。所以,只有把知识变成智慧的人,命运才能被改变。
那么第二章里是怎么教我们开启智慧的?师父说:万物生克制化。这让我想到了生物圈。我以为大到宇宙,小到个体,都是一个个生物圈。一环套一环,相克相生。比如食物链,这是典型的相生相克。草原的狐被过量捕杀,野兔没了天敌就会增多,野兔过多,植被就会被破坏,这样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个生物链,或整个生物圈就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没有偏私,比如微生物,人们都不喜欢微生物,可是如果没有处于生物链最低端的微生物,动植物的尸体不能被分解,地球恐怕早就因不可承受之重而毁灭了。所以,自然规律就是大道运化的法则,看不见,又是永恒不变的。我们透观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法则去处世,就是得到了智慧。
自然法则又是对“度”的把握。第二章里还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是德行能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通的人。掌握自然法则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圣人要“无为”,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自然法则,不枉为,不偏执,即准确把握好度。这样就能做到不言之教,就像战争中的不战而胜一样。每一个不战而胜的战例,无不是顺势而为。
比如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者,若爱他如他所是,而不是以你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衡量标准,孩子或学生在你眼中始终都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可爱,哪里会有优秀和顽劣之分呢。人生来各有秉赋,若能按照孩子或学生的特点去增其长处,补其弱点,顺应人性,哪里需要言语的教化。爱的过多即为溺爱,爱的过少就是养而不教,只有恰如其分才是智者的爱。
第三章也讲到了对“度”的把握问题。如: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把握好度,做事合乎自然,无私无欲,无偏无执,则会无所不至,无所不达。就像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只要没有人为的干扰,很快就会达到新的平衡,这是大道运化的结果,也就是自然规律。大到治理国家,小到齐家修身都是这样。尤其是对于一个决策者,如果把握不好度,没有足够的智慧,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故而,无论你打算做什么,透观规律,估量好“度”,方能有足够的智慧使事遂圆满。
(陕西安康恒口中学 陈春苗)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陈春苗
2015-12-07
2015年11月28日,《道德经》讲堂第二讲中,师父刘成穹道长以她几十年来的修悟,举重若轻的给我们阐释了《道德经》第二至第四章的内容,孙鸿教授又以中文教授的敏锐目光,从文化的角度讲解第二至第四章内容,我与诸位同修受益匪浅。
第二章里有这样的句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仍是在讲辩证的观点,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综合体,就像美与丑,善与恶一样,无美即无丑,无善亦无恶。在阐释这几句话时师父说:生克制化,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在教我们智慧。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不单单是理解句意,更要将之变成智慧。
我曾问学生: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学生根据约定俗成的观念说能。我说不能。看看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社会上哪有那么多配套的职位在等着他们,绝大多数都步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行列,干着自己根本不愿干的事情。反而是很多学历很低,早早就没上学了的,最后还能成就一番事业。这种现象是教师们常探讨的一个问题,也是家长们困惑的问题,所以有些家长就觉得上出来了还是要去打工,不如早点打工。其实不然,那些虽然没上什么学却成就了事业的人,都是非常热爱学习的,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都变成了智慧。所以,只有把知识变成智慧的人,命运才能被改变。
那么第二章里是怎么教我们开启智慧的?师父说:万物生克制化。这让我想到了生物圈。我以为大到宇宙,小到个体,都是一个个生物圈。一环套一环,相克相生。比如食物链,这是典型的相生相克。草原的狐被过量捕杀,野兔没了天敌就会增多,野兔过多,植被就会被破坏,这样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个生物链,或整个生物圈就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没有偏私,比如微生物,人们都不喜欢微生物,可是如果没有处于生物链最低端的微生物,动植物的尸体不能被分解,地球恐怕早就因不可承受之重而毁灭了。所以,自然规律就是大道运化的法则,看不见,又是永恒不变的。我们透观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法则去处世,就是得到了智慧。
自然法则又是对“度”的把握。第二章里还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是德行能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通的人。掌握自然法则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圣人要“无为”,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自然法则,不枉为,不偏执,即准确把握好度。这样就能做到不言之教,就像战争中的不战而胜一样。每一个不战而胜的战例,无不是顺势而为。
比如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者,若爱他如他所是,而不是以你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衡量标准,孩子或学生在你眼中始终都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可爱,哪里会有优秀和顽劣之分呢。人生来各有秉赋,若能按照孩子或学生的特点去增其长处,补其弱点,顺应人性,哪里需要言语的教化。爱的过多即为溺爱,爱的过少就是养而不教,只有恰如其分才是智者的爱。
第三章也讲到了对“度”的把握问题。如: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把握好度,做事合乎自然,无私无欲,无偏无执,则会无所不至,无所不达。就像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只要没有人为的干扰,很快就会达到新的平衡,这是大道运化的结果,也就是自然规律。大到治理国家,小到齐家修身都是这样。尤其是对于一个决策者,如果把握不好度,没有足够的智慧,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故而,无论你打算做什么,透观规律,估量好“度”,方能有足够的智慧使事遂圆满。
(陕西安康恒口中学 陈春苗)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