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宾馆微信卢国龙
2016-07-01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解:物极必反是个自然而然的道理,可人类偏偏要挑战极限。挑战极限当然也有道理,没有极限体验,又怎么能发现物极必反呢?所以蹦极之类的极限运动,吸引着许多试图触碰顶端的人。
《道德经》大概只是观察,不搞挑战。据《道德经》的观察,色彩缤纷固然可以练习眼力,但长久盯着万花筒看,会让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反而什么都看不清。同样,繁复的音调也能练习听力,可是,如果历年被这种音调环绕着,即使音乐停了,头脑也还萦绕在旋律之中,那么再好的听力也会受损,例如贝多芬,青年时听力已衰退,中年后就只剩下头脑里的旋律了。
驰马狂奔、呼啸围猎的经历,除开草原那达慕之类的活动,现代人大概很难再重复了,所以是否会让人变得狂躁,就只能听听《道德经》如是说了。倒是五味杂陈会让人味觉失灵的感受,相信人人皆有,尤其是刚过完春节,味觉进了次集中营,还有什么更刺激的东西能吃出味道?许多人都“口爽”了,开始想些新的挑剔的话题,于是饮食又在消费者的催促下,再次“文化”。
“难得之货”也就是奢侈品,如何“令人行妨”呢?古代贵族佩玉,行动要舒缓有节,如《诗经·秦风·终南》里的“君子至止”,“佩玉将将”,就好像能让人听到佩玉锵锵撞击的节奏。没有这样的节奏,就不合乎君子风度,但一切行动都要合乎节奏,岂不束缚得很?所以“令人行妨”。
《周易·系辞》里还有句话说,冶容诲淫,慢藏诲盗,家里堆满或者身上挂满奢侈品的人,通常都很紧张,没有安全感,看谁都不免有些敌情意识。别人是否当真可疑,且不好说,单这疑人的心态,就很“行妨”了,所谓疑心生暗鬼,很不自在。所以道家主张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的生活。
道家的朴素生活,是否太单调了?也许吧,但内心世界可以无限丰富。人的精神,恰如视力,看我们聚焦于什么。聚焦于事物的表面,那么事物背后的相互联系就被遮蔽了;如果透过事物的表面,凝视表象背后的相互关联,那么事物的另一层真相就朗现出来了。生活也有不同的聚焦,聚焦于物欲表面是一种满足,聚焦于精神深处又是另一种满足。
像道家这样满足于朴素的生活,是否会让社会的发展动力日渐衰退?其实不一定,因为道家的主张只是对追求表象繁华的一种矫正。而且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全社会都听信道家主张的阶段,汉初的“文景之治”,也只是政治上尊奉黄老无为,其目的,恰恰在于恢复长期战乱的社会活力,而且事实证明这套政治方略是有效的,所以才成就了稍后武帝时的大汉帝国。在道家学说受到追捧的初盛唐时期,社会其实达到了繁荣昌盛的新高度,发展的动力,并未因其清静无为、朴素寡欲之说而消褪。所以在道家矫正表象繁华的同时,世界可以五颜六色,可以有极限运动,可以有交响乐,甚至也可以驰骋或者跑酷。毕竟,整体上的道家是一个主张宽容和多元的思想体系。
(文章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赤城宾馆微信 卢国龙
2016-07-01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解:物极必反是个自然而然的道理,可人类偏偏要挑战极限。挑战极限当然也有道理,没有极限体验,又怎么能发现物极必反呢?所以蹦极之类的极限运动,吸引着许多试图触碰顶端的人。
《道德经》大概只是观察,不搞挑战。据《道德经》的观察,色彩缤纷固然可以练习眼力,但长久盯着万花筒看,会让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反而什么都看不清。同样,繁复的音调也能练习听力,可是,如果历年被这种音调环绕着,即使音乐停了,头脑也还萦绕在旋律之中,那么再好的听力也会受损,例如贝多芬,青年时听力已衰退,中年后就只剩下头脑里的旋律了。
驰马狂奔、呼啸围猎的经历,除开草原那达慕之类的活动,现代人大概很难再重复了,所以是否会让人变得狂躁,就只能听听《道德经》如是说了。倒是五味杂陈会让人味觉失灵的感受,相信人人皆有,尤其是刚过完春节,味觉进了次集中营,还有什么更刺激的东西能吃出味道?许多人都“口爽”了,开始想些新的挑剔的话题,于是饮食又在消费者的催促下,再次“文化”。
“难得之货”也就是奢侈品,如何“令人行妨”呢?古代贵族佩玉,行动要舒缓有节,如《诗经·秦风·终南》里的“君子至止”,“佩玉将将”,就好像能让人听到佩玉锵锵撞击的节奏。没有这样的节奏,就不合乎君子风度,但一切行动都要合乎节奏,岂不束缚得很?所以“令人行妨”。
《周易·系辞》里还有句话说,冶容诲淫,慢藏诲盗,家里堆满或者身上挂满奢侈品的人,通常都很紧张,没有安全感,看谁都不免有些敌情意识。别人是否当真可疑,且不好说,单这疑人的心态,就很“行妨”了,所谓疑心生暗鬼,很不自在。所以道家主张不搞极端,不求奢侈,复归于朴素自然的生活。
道家的朴素生活,是否太单调了?也许吧,但内心世界可以无限丰富。人的精神,恰如视力,看我们聚焦于什么。聚焦于事物的表面,那么事物背后的相互联系就被遮蔽了;如果透过事物的表面,凝视表象背后的相互关联,那么事物的另一层真相就朗现出来了。生活也有不同的聚焦,聚焦于物欲表面是一种满足,聚焦于精神深处又是另一种满足。
像道家这样满足于朴素的生活,是否会让社会的发展动力日渐衰退?其实不一定,因为道家的主张只是对追求表象繁华的一种矫正。而且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全社会都听信道家主张的阶段,汉初的“文景之治”,也只是政治上尊奉黄老无为,其目的,恰恰在于恢复长期战乱的社会活力,而且事实证明这套政治方略是有效的,所以才成就了稍后武帝时的大汉帝国。在道家学说受到追捧的初盛唐时期,社会其实达到了繁荣昌盛的新高度,发展的动力,并未因其清静无为、朴素寡欲之说而消褪。所以在道家矫正表象繁华的同时,世界可以五颜六色,可以有极限运动,可以有交响乐,甚至也可以驰骋或者跑酷。毕竟,整体上的道家是一个主张宽容和多元的思想体系。
(文章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