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宾馆微信卢国龙
2016-07-10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第二十章的内容,与第十五章有些类似。如果说第十五章是给修道者画了幅脸谱,那么这章就是修道者的自述。从脸谱和自述中,我们隐约可以窥见修道者的精神境界,尽管这种境界不是我们寻常人轻易就能够达到,甚至也没必要刻意去追求的,以免邯郸学步,与生活常态格格不入,但从鉴赏的角度,却也不妨听听看看,留下个印象,说不准什么时候它就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焦躁、忧虑、愤怒、气馁等极端情绪,从而蓦然自省,看清极端情绪中的“我”不该是本来的“我”,转而恢复平常心,从容地生活。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争气也好,争香也罢,只要是存在意志的自然流露,出于人类的本能,就不好说有什么不对。但争气争香的激情,许多时候都是受环境刺激而滋生出来的,本能被环境吹了个气球,不知不觉地膨胀起来,为了争而争,人就很容易争得忘乎所以,结果往往是事撵事,话赶话,争的冲动比本来要争的气还大。人与人难免的摩擦,渐渐演变成人与人人都难免的摩擦,于是就真像哲学家萨特所说的那样,“他人即地狱”。《道德经》大概是想将我们都阻拦在地狱的外面,所以反复念叨修道者的生活。
修道者当然不争,但也不至于麻木,对于唯唯诺诺和哼哼哈哈两种应答的口气、态度,自然像常人一样分辨得出来。既然分辨得出来,那么在应答别人询问的时候,就不能满不在乎,所以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对于众生百态的感受能力,应该还是有的。这里面涉及一个常见的误解道家修行的问题,即认为道家修行就是要离尘去俗,所以对于人事人情,可以漠然罔顾,修成枯木顽石最好。其实,这只是将道家著作中的一些寓言、譬喻坐实了,买椟还珠,对于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未能领会。道家诸子的著作中,传世的有一本《文子》,其中的一段言论,充分表明道家绝对不是要塑造那种麻木不仁的人,如说,“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这部著作的作者文子,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智囊范蠡,也有人说是范蠡的老师,老子的学生。从言论来看,倒是与范蠡的形迹相吻合,如厌弃缺乏灵动的坚滞,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业成就之后又不矜名、不伐功等等,都可以说是对范蠡传奇人生的概括。不过,这种考据的学问,还需要更坚实的证据才能够做出判断,我们且按下不表。只看其言论所表述的思想,可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家不想将活生生的人修炼成化石,不想泯灭人的灵性。
这么说来,修道不修道,是否全都一个样,都要仰赖先天禀赋的那点灵性?当然不是。《文子》给灵性的伸展分清了两条路,一条路是小我意志的膨胀,但最终也只能满足于小聪明;另一条路是因循自然理势,从而引导灵性升华为大智慧。这里所说的因循自然理势,既可以理解为道家的方法论,也可以理解为道家的修行实践,合起来说,就是处世做事,修身养性,也即古人所谓“治国理身”。
要想将因循自然理势的方法涵咏得圆熟,浸润自我身心,就不能不进入修行实践,所以在生活方式上,修道者终究还是有些“另类”表现的。《道德经》说,众人熙熙攘攘,如同享受盛大典礼的豪华餐那样陶醉,如同春日游观、登临高台那样春风得意;而修道者不凑热闹、不围观,反而像《诗经·黍离》里的那位诗人,“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靡靡,中心如醉”,仿佛一个沉思的精灵,漂泊在阴阳消息、万物沉浮之间。众人都自信满满,对什么都弄得清楚,看得明白,进取的目标很明确,自我的表现很充分;而修道者看上去沉闷且单调,行动不够机敏,信息基本闭塞,目标含糊不清,似乎找不到现实的归宿。这样的修道者,究竟在琢磨什么呢?《道德经》说,“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用现代的白话说,就是从大道中吸收无限丰富的营养。
大道亘古以固存,从来不多不少,不增不减,如何能够从中吸收营养呢?对于偏好语言逻辑的哲学家来说,这类表述跳过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环节,是需要细细盘问的;对于文学家来说,这是个带有诗意的比喻,本意要透过比喻去触类旁通,才能够有所理解;对于宗教学家来说,这类表述表达出信仰和皈依的情感,是人与信仰对象建立联系的纽带;而对于道家本身来说,从大道中吸收营养,就是为灵性选择一条智慧升华的大路,不羁绊于私志小谋,从而因循自然理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以“我”的真行实践去唤醒社会大全无偏的生活意识。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赤城宾馆微信 卢国龙
2016-07-10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第二十章的内容,与第十五章有些类似。如果说第十五章是给修道者画了幅脸谱,那么这章就是修道者的自述。从脸谱和自述中,我们隐约可以窥见修道者的精神境界,尽管这种境界不是我们寻常人轻易就能够达到,甚至也没必要刻意去追求的,以免邯郸学步,与生活常态格格不入,但从鉴赏的角度,却也不妨听听看看,留下个印象,说不准什么时候它就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焦躁、忧虑、愤怒、气馁等极端情绪,从而蓦然自省,看清极端情绪中的“我”不该是本来的“我”,转而恢复平常心,从容地生活。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争气也好,争香也罢,只要是存在意志的自然流露,出于人类的本能,就不好说有什么不对。但争气争香的激情,许多时候都是受环境刺激而滋生出来的,本能被环境吹了个气球,不知不觉地膨胀起来,为了争而争,人就很容易争得忘乎所以,结果往往是事撵事,话赶话,争的冲动比本来要争的气还大。人与人难免的摩擦,渐渐演变成人与人人都难免的摩擦,于是就真像哲学家萨特所说的那样,“他人即地狱”。《道德经》大概是想将我们都阻拦在地狱的外面,所以反复念叨修道者的生活。
修道者当然不争,但也不至于麻木,对于唯唯诺诺和哼哼哈哈两种应答的口气、态度,自然像常人一样分辨得出来。既然分辨得出来,那么在应答别人询问的时候,就不能满不在乎,所以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对于众生百态的感受能力,应该还是有的。这里面涉及一个常见的误解道家修行的问题,即认为道家修行就是要离尘去俗,所以对于人事人情,可以漠然罔顾,修成枯木顽石最好。其实,这只是将道家著作中的一些寓言、譬喻坐实了,买椟还珠,对于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未能领会。道家诸子的著作中,传世的有一本《文子》,其中的一段言论,充分表明道家绝对不是要塑造那种麻木不仁的人,如说,“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这部著作的作者文子,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智囊范蠡,也有人说是范蠡的老师,老子的学生。从言论来看,倒是与范蠡的形迹相吻合,如厌弃缺乏灵动的坚滞,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业成就之后又不矜名、不伐功等等,都可以说是对范蠡传奇人生的概括。不过,这种考据的学问,还需要更坚实的证据才能够做出判断,我们且按下不表。只看其言论所表述的思想,可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家不想将活生生的人修炼成化石,不想泯灭人的灵性。
这么说来,修道不修道,是否全都一个样,都要仰赖先天禀赋的那点灵性?当然不是。《文子》给灵性的伸展分清了两条路,一条路是小我意志的膨胀,但最终也只能满足于小聪明;另一条路是因循自然理势,从而引导灵性升华为大智慧。这里所说的因循自然理势,既可以理解为道家的方法论,也可以理解为道家的修行实践,合起来说,就是处世做事,修身养性,也即古人所谓“治国理身”。
要想将因循自然理势的方法涵咏得圆熟,浸润自我身心,就不能不进入修行实践,所以在生活方式上,修道者终究还是有些“另类”表现的。《道德经》说,众人熙熙攘攘,如同享受盛大典礼的豪华餐那样陶醉,如同春日游观、登临高台那样春风得意;而修道者不凑热闹、不围观,反而像《诗经·黍离》里的那位诗人,“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靡靡,中心如醉”,仿佛一个沉思的精灵,漂泊在阴阳消息、万物沉浮之间。众人都自信满满,对什么都弄得清楚,看得明白,进取的目标很明确,自我的表现很充分;而修道者看上去沉闷且单调,行动不够机敏,信息基本闭塞,目标含糊不清,似乎找不到现实的归宿。这样的修道者,究竟在琢磨什么呢?《道德经》说,“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用现代的白话说,就是从大道中吸收无限丰富的营养。
大道亘古以固存,从来不多不少,不增不减,如何能够从中吸收营养呢?对于偏好语言逻辑的哲学家来说,这类表述跳过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环节,是需要细细盘问的;对于文学家来说,这是个带有诗意的比喻,本意要透过比喻去触类旁通,才能够有所理解;对于宗教学家来说,这类表述表达出信仰和皈依的情感,是人与信仰对象建立联系的纽带;而对于道家本身来说,从大道中吸收营养,就是为灵性选择一条智慧升华的大路,不羁绊于私志小谋,从而因循自然理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以“我”的真行实践去唤醒社会大全无偏的生活意识。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