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卢理湘
2013-05-09
“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勿舍,可以长存。”
意译:黄老自然之道,为性命双修长生之学。养性为养己,修身为命功。炼性之根本在于“含德之厚”,“德重鬼神钦”。后世学士,要在人生品德、性格修养上狠下功夫,才能得明师青睐,因为“若非丰功伟行,难以遭遇真师”。炼命之根本在于“归根返元”,“道高龙虎伏”。“归根”为性命二炁归于“根”(中宫),“返元”为取坎填离采药之功,以使元精返回。元精为坎之阳爻,原本为乾家之物,今采药下手,以使其返回。此道“近在我心,不离己身”,“离了己身不是道”,天地为人身体内之天地,药物为人身之精炁。元精逆上督脉,化为甘露。先天甘露为先天真一之炁,称为“一”,后天真阴之炁与甘露相合,称为“抱一”。阴阳二炁相合,则可以长寿长生。
修身养性之学,性命双修之道,本于黄帝、老圣。黄帝著《阴符经》,老圣作《道德经》皆崇尚自然。
丹经曰:“道法自然,自然之道静。”
崔希范祖师《入药镜》云:“但至诚,法自然。”
以养性而言,黄老自然讲求清静无为,如自然界之和谐宁静。张三丰祖师《参禅歌》云:“清静无为是根源。”
以修命而言,柳华阳祖师云:“时至本自然。”《阴符经》云:“食其时”,此“时”为活子时,“食”为饮甘露,丹书又称为“饮刀圭”,此为修命之法。此活子时为自然之炁动,天然真火候,绝非见色起意,外阳举之炁动。
陈泥丸祖师云:“神仙法度真自然。”元精必须要自然遗泄,当行半路之时,一下手,点住生死窍(会阴穴),使其逆回。如心火一动,见美色而心眩,或过夫妻生活,此精为后天浊精,不可以采炼,采炼必成幻丹,不可能成就先天大还丹。
《道德经》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载魂抱一,能无离乎?”“含德之厚”为修道者应有的品德修养。吾师云:“有道无德,不能成道;有德无道,必定成就。”《悟真》云:“大药修之有易难,须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修功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又云:“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得三千。”
吕祖云:“蓬莱路,仗三千功德,独步云归,阴功既积,必遇至人。”
人们常说,爱国华侨有拳拳赤子之心,民族英雄岳飞之忠义可贯金石,修道也要如此。
《性命圭旨》云:“不是玄门消息深,高山流水少知音,若能寻着来时路,赤子依然混沌心。”这赤子之心,指的是专一不分之专心。
《参同契》云:“心专不纵横。”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云:“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分之意。”修道人要专心修道,一门心思守这白虎(元精)出洞,才为赤子。
道人之道德,一为孝。虽出家修道,但人之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不孝。王重阳祖师常以《孝经》度人。生我者父母,传我诀者明师。度我了生脱死者,明师也。故当以谦恭之心访道,以孝顺之心侍奉明师、父母。
二为守法。现今为太平盛世,无刀兵之祸,国家以“德、法”治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正好修道、了道。但若犯法,则身不自由,损所积阴功,甚至被判处死刑,大失人望。
三为立志慷慨,勿担家恋子妻。父母仙逝,子女长大成人后,速坐进此道。既穿道衣,当为道门弟子,应以了生脱死为第一要义。以百折不挠之毅力,走遍天下访道,访得明师。又应刻苦修道,须知无常迅速,莫待年老铅虚汞少,“枯骨无资空煎熬”。
四为不敢为天下先。道人应和光同尘,韬光隐晦,秘修金丹。若炫道力,惊世骇俗,则道力有损,又忌高谈阔论,目中无人。
《悟真》云:“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马丹阳真人云:“薄滋味,所以养气;去嗔怒,所以养性;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守清静,所以养道。”道人每日粗茶淡饭,忘忧绝虑,知足常足。在众人中,如在深山谷里,至清至静,自然心液下降,肾气上升,金丹自结。
“归根”者,双目紧盯中宫黄庭,是谓专一,阴阳二炁自然归于中宫。丹书称为“静则凝神”,静以待一阳来复之机。
张三丰祖师云:“静则无为动是色。”
白玉蟾真人云:“或者谓心动则神疲,心静则神昏,一动一静则不得,无动无静亦不得,则毕竟如何?娇如西子离金阁,美似贵妃下玉楼,日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
动静指的是活子时。外阳于无念之中,自然而举,称为动,因外阳举,故称为色。如果活子时没来,外阳不举,则为静。动静均是自然而然之动静,不是有淫欲之心而外阳举。
大道不戒色而实戒色。不戒色者,因为外阳举,称为色,故不戒。因为大道真传修的就是活子时,不然就不会有“说得丑,行着妙,惹得愚人笑破口”之说,戒色者,此活子时来,用明师真传,将元精逆回,化为甘露。而伪道于此时至,没有真法,不知返本还元之道,故不能成道。邪道误认为应采阴补阳,男女双修,故行三峰采战之法。
陈泥丸祖师《罗浮翠虚吟》云:“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并尖锐地指出,行此道者“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行男女双修之邪道者,因为丧其元精,虽然年青,如一枝繁叶茂之大树,但树根已朽乱。到时气海翻波,元炁泄尽,则如箭射出后,力尽坠地,生命完结。虽然外表看起来年轻,实因元精因纵欲而快耗尽,如箭快坠地之前,其力不穿鲁缟。其表现初为尿频、尿急、尿痛,次出现血尿,次血后为炁,将先天阳炁耗尽,耗尽即死。一般会得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读吾之注,当猛省力戒之,坐进性命双修大道。应痛改前非,习清静无为之道,炼自身真阴真阳之炁,此为吾对好此道者的殷殷期望。
白玉蟾祖师用“娇”字,点出二候至。“西子”为西方金,喻元精。“金阁”指藏精之地——睾丸。二候至,元精由内肾出来,称为“娇如西子离金阁”。此时下手,将元精逆回督脉化为甘露,归于中宫。
“贵妃”指真汞,为后天真阴之炁。“下玉楼”指下至中宫。“美似贵妃下玉楼”指后天真阴之炁下降于中宫。“日日与君花下醉”指先天真阳之甘露(夫)与后天真阴之炁(妻)相亲相恋,纽结不散,凝为大丹,“更嫌何处不风流”?故白真人以比喻方式写出了采药至中宫之功法,而决非男女双修之道。
静者,以清静之心待动机。动者,活子时至,以明师之诀收取元精,此为丹经中动静之真意。
“近在我心”,指后天真阴之炁,居于心脏。“不离己身”指先天真阳之精,居于内肾。此二句点出内丹修炼之药物,真铅与真汞。
丹经云:“妙道不离自家身;此般至宝家家有;离了己身不是道;身中一亩为家园。”
由此可知,采日精月华,吞霞饮露,炼呼吸之气,绝非真道。
陈泥丸祖师云:“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大道必须要采先天真一之炁,炼自身之真铅真汞,此才为金液还丹之诀,余二即非真。孙不二祖师名不二,佛家讲不二法门,即是此意。
“一”为先天真阳之炁、真一之炁、坎水,为真铅。为什么称先天元精为坎水?又称为一呢?
按后天八卦图,后天卦数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坎为一。又按先天五行,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
你睡梦中遗精时,自我感觉是一股热流由下腹,顺尿道而泄。丹家称尿道为阳关,称此过程为“元精顺阳关而泄”。生理学称为“精满自溢”。睡梦状态,接近道家“窈窈冥冥,恍恍惚惚”状态。只不过睡梦中神昏,道人静坐,忘掉意识,窈窈冥冥,入于混浊,但神清,此为二者之根本区别。故凡夫于此睡梦中难以及时醒来,而得真诀者修炼有素,睡时无梦,能于此时清醒,下手采药。
张三丰祖师云:“电光烁处觅真种,风信来时寻本宗。”
吾师云:“雷中驻手,电中驻脚,白雾之中安家。石碰石有火,在火中扎住脚。”
此皆为隐喻,大自然雷、电时间极短,太阳一出白雾即消散。石头碰石头,有火星,一瞬就消失了。二师皆比喻元精于一瞬间走泄。修行人就要在这一瞬间下手采药,以安炉立鼎。为防止元精在不知不觉之中走泄,佛家禅宗六祖慧能祖师长坐不卧,道家隐居华山的陈抟祖师长卧不坐。
因为元精在窈冥混沌之中产生,内含先天真一之炁,故称为“一”,又因其具有水象,故称为“坎水”。
老君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混沌之中,生出先天真一之炁,此炁能生万物,为万物之母。丹家采此先天真一之炁,归于中宫,抱此炁不舍,凝为大丹,可以在世长年。此有明证,如陈抟祖师一百一十八岁成道,张紫阳真人九十九岁飞升,薛道光祖师一百一十三岁了道,张三丰祖师一百六十九岁后隐遁,而吕洞宾祖师二百余岁才归隐,吾师已九十七岁,仍中气充足,行走如飞,身雄体壮,众人所见,现隐于终南山八卦顶修丹,人称“八卦神仙”。
老君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丹经云:“一诀天机值万金。”这“万两黄金不卖”的诀法,就是如何采得此真一之炁。《坛经》云:“谁知火宅里,元是法中王。”“火宅”喻身,“元”为元精,为法王。如何采此元精?为禅门不二法门,决非打七七、烧香、磕头、梦想西方极乐世界、无诀法闭关、作法事挣钞票之徒所修之道。
佛道真传,皆一样诀法,实质皆一,只不过名称稍有不同,同为性命双修之道。如道门炼己,禅宗称为“本来无一物”,以空寂为宗。活子时至,佛家称为“淫性即佛性、情来、佛祖拈花微笑”。佛祖拈花,因春天百花齐放,佛祖喻人身之春情,三十六宫皆是春。元精,释家称为“元”。 精炁冲动之力甚大,道家称为“白虎”,佛家谓之“雪山大力白牛”。任督二脉,禅宗称为漕溪路。中宫黄庭,禅宗称作“波罗蜜地”。泥丸宫,禅宗称为“三摩地”。元精所化之甘露,佛家称为“甘露如来、漕溪水、醐醍灌顶”。金丹,佛谓之舍利。
从以上名相实质可以看出,自明清以来,三教合流,佛道同源。张三丰祖师云:“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又云:“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佛道正宗,皆采此先天真一之炁,得此先天真一之炁,则成佛作祖。
“配以伏食[1],雌雄设陈[2],四物念护[3],五行旋循[4],挺[5]除武都[6],八石[7]弃捐,审[8]用成物[9],世俗所珍。”
[1]伏食,又称服食,伏通服。服者,服此先天元精所化之甘露。食者,“食其时”,要在二候时下手行功。
[2]雌雄,为一阴一阳。设陈,指陈设,为陈列、摆设之意。“雌雄设陈”,指一阴一阳谓之道,丹道修的就是一阴一阳,即后天真阴之炁与先天真阳之精。真阳之精可化为真阳之炁。
[3]四物,为金、木、水、火四象,加中央戊己土,为五行。念,指念念不忘。护,为护助之意。“四物念护”为四象和合。
[4]旋循,指周而复始。“五行旋循”指攒簇五行。学士得修命之法,自然先天真阳之炁(一阳)与后天真阴之炁(一阴)相合相亲,归于中宫(土位),称为和合四象、攒族五行。
[5]挺,喻活子时至,外阳举。
[6]武都,指武都山紫泥,外丹封口用。
[7]八石,为外丹药物,指三砂(朱砂、硼砂、硇砂)、三黄(雌黄、雄黄、硫黄)、砒霜、胆矾。朱砂为丹砂,即Hgs。
[8]审,为辨水源之清浊。
[9]成物,指所成之物为金丹。
意译:性命双修之内丹,借鉴外丹的理论,以雌雄喻为真阴之炁、真阳之精,以四象和合、攒簇五行比喻真阴之炁与真阳之炁相合,以活子时到来,外阳举时采药为下手之功。元精逆上督脉,化为甘露,以饮甘露为服食,与外丹之服食相配。修行人审查水源之清浊,待水源清,元精自动撞出下手,化为甘露,凝为金丹。以为世俗之珍,人们景仰。比如人们供奉成道祖师,供奉舍利子,舍利子即金丹。此道为内丹之术,而不是炼制外丹,所以不用武都山紫泥,舍弃五金八石等外丹药物,这是读此书时要注意的。
此节真人开宗明义的指出,性命双修之道为内丹,而不是外丹。丹家以金水为一家,喻先天真阳之精,以木火为一家,喻后天真阴之炁,二家相合,为四象和合。二家归于中央戊己土,为五行攒簇。
魏真人修的是先天内丹,而不是当时社会上道士炼制的外丹,所以“除武都,弃八石”。
金丹修炼,在于采无念之元精,归于中宫,凝为金丹。“审用”在审查水源之清浊,于清静无念中,水源至清,药物至足至满,可采先天之药,以成金丹,为世俗之异珍。
此节中“挺”字,点出活子时。挺为坚挺、挺拔之意。外阳无念自举,即为活子时至、物举潮来之时也。“审”字,在辨水源之清浊。修道人见色起意,外阳举,为水源浊,精为交感之淫精,不可于此时采取,采者受大害,若勤行之,必短寿,与男女双修之邪道一样。在睡梦中冲醒,为水源半清半浊,因修行人神识倦困,精力不集中,难以将元精逆上督脉。只有在无念之中外阳举,才为水源清,此时调外药勒阳关,采此至真至足之药物,逆回中宫,才为金丹之苗。
“挺”、“审”二字,分别点出“命宝不宜轻弄”之意,必采水源至清至足之药物,才可作丹。此节与上一节直接点明黄老之道为性命双修之道、先天内丹之道。
以清静无为为静,以动时采药为动。修道人平时清静无为,此机一动,及时采得元精。故吕祖《敲爻歌》云:“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酒”为长生酒,为元精所化之甘露。“花”指春天百花齐放,喻人身之春情,活子时之功。
南宗二祖石杏林祖师云:“心田无草秽,性地绝尘飞,夜静月明处,一声春鸟啼。”修道人可领悟其中意境,以采清真之阳精。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1]有其真,砾硌[2]可观,使予敷伪[3],却被赘[4]愆[5]。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道大,后嗣宜遵。”
[1]殆,只之意。
[2]砾硌,砾为瓦砾,硌为山石不齐貌,取其引申义,清楚明白之意。
[3]敷伪,敷为公布、披露之意,伪为伪邪之道。真人在《契》中,公布了伪道、邪道。伪道者,非性命双修之道,如烧香、磕头、打七七、顽空枯坐、各种动功、行气之法、梦想西方等等,皆非金液还丹之道。邪道,为男女双修之道。
[4]赘,多余之意。
[5]愆,错过之意。
意译:书中分别列出丹道、天道、易道,三者如“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为自然之道。不是为了追求长篇大论,而是为了使文意和谐,对偶公整,只有其中的真诀真意清楚明白,得明师真诀者自会验证。因为我写的书公布了金液还丹之道,也揭露了伪邪之道,又因先天之道至简至易,为避免后世好道之士被多余的文辞引入歧途,所以我写的《参同契》言辞很少,只不过从易道、天道之沧海中取了一滴水,结合我自己的实修写成此书。此道为性命双修之道,“名极贵,道极尊”,后世子孙应当遵循。
真人作《周易参同契》,以《易经》贯通黄老之道,说明性命双修之法。“参”者,指《易经》、《阴符经》、《道德经》叁经,“同契”指三经同符而合契。真人察三经之旨趣,以易道、天道喻丹道。
真人为防止后人以自己智慧曲解《参同契》,所以言辞很少,书中隐藏真修,只有得到明师真传的人,看《参同契》才清楚明白。
真人结合自身修炼之真实境界,道成后作《契》,故《契》中有真修、真法,指示清晰明了,而无多余之言辞。《契》言语少而精当,以显金丹大道,后世真修之人宜遵行之。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沦寂无声,化形而仙。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各相乘负,安稳长生。”
意译:汉朝时,人们喜作隐语,如曹操与杨修斗智,见蔡邕《题曹娥庙碑》,曹操比杨修后悟出碑文中寓“绝妙好辞”四字。
魏真人在《自序》最后,隐寓“魏伯阳歌”四字。“委时去害,……与鬼为邻”四句,取“委”、“鬼”二字,合为“魏”字。“百世一下”,“百”去“一”为“白”字,“遨游人间”取人字,合为“伯”字。“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汤”之古体字为“湯”,无水为易。“厄”之古体字为“阨”,“厄际”为阨之偏旁“阝”。“阝”与“易”相合为陽,即“阳”字。“柯”为草木的枝茎,如树木的枝条。“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喻“柯”字去其木为“可”字。“乘”为加之意,二可相加为哥字。“负”为欠之意,如欠债为负债。哥与欠相合为“歌”字。
推之于丹法。采大药后归隐深山修炼,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化形为仙,身外有身,乘鸾跨鹤,长生不死。若不修此性命双修之道,则如枝繁叶茂的树木遭水旱之灾,树根朽烂,渐渐树叶萎黄而死,如人由少年渐入老境,最后死去。(续完)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载于《道源》2009年第二辑)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卢理湘
2013-05-09
“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勿舍,可以长存。”
意译:黄老自然之道,为性命双修长生之学。养性为养己,修身为命功。炼性之根本在于“含德之厚”,“德重鬼神钦”。后世学士,要在人生品德、性格修养上狠下功夫,才能得明师青睐,因为“若非丰功伟行,难以遭遇真师”。炼命之根本在于“归根返元”,“道高龙虎伏”。“归根”为性命二炁归于“根”(中宫),“返元”为取坎填离采药之功,以使元精返回。元精为坎之阳爻,原本为乾家之物,今采药下手,以使其返回。此道“近在我心,不离己身”,“离了己身不是道”,天地为人身体内之天地,药物为人身之精炁。元精逆上督脉,化为甘露。先天甘露为先天真一之炁,称为“一”,后天真阴之炁与甘露相合,称为“抱一”。阴阳二炁相合,则可以长寿长生。
修身养性之学,性命双修之道,本于黄帝、老圣。黄帝著《阴符经》,老圣作《道德经》皆崇尚自然。
丹经曰:“道法自然,自然之道静。”
崔希范祖师《入药镜》云:“但至诚,法自然。”
以养性而言,黄老自然讲求清静无为,如自然界之和谐宁静。张三丰祖师《参禅歌》云:“清静无为是根源。”
以修命而言,柳华阳祖师云:“时至本自然。”《阴符经》云:“食其时”,此“时”为活子时,“食”为饮甘露,丹书又称为“饮刀圭”,此为修命之法。此活子时为自然之炁动,天然真火候,绝非见色起意,外阳举之炁动。
陈泥丸祖师云:“神仙法度真自然。”元精必须要自然遗泄,当行半路之时,一下手,点住生死窍(会阴穴),使其逆回。如心火一动,见美色而心眩,或过夫妻生活,此精为后天浊精,不可以采炼,采炼必成幻丹,不可能成就先天大还丹。
《道德经》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载魂抱一,能无离乎?”“含德之厚”为修道者应有的品德修养。吾师云:“有道无德,不能成道;有德无道,必定成就。”《悟真》云:“大药修之有易难,须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修功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又云:“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得三千。”
吕祖云:“蓬莱路,仗三千功德,独步云归,阴功既积,必遇至人。”
人们常说,爱国华侨有拳拳赤子之心,民族英雄岳飞之忠义可贯金石,修道也要如此。
《性命圭旨》云:“不是玄门消息深,高山流水少知音,若能寻着来时路,赤子依然混沌心。”这赤子之心,指的是专一不分之专心。
《参同契》云:“心专不纵横。”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云:“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分之意。”修道人要专心修道,一门心思守这白虎(元精)出洞,才为赤子。
道人之道德,一为孝。虽出家修道,但人之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不孝。王重阳祖师常以《孝经》度人。生我者父母,传我诀者明师。度我了生脱死者,明师也。故当以谦恭之心访道,以孝顺之心侍奉明师、父母。
二为守法。现今为太平盛世,无刀兵之祸,国家以“德、法”治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正好修道、了道。但若犯法,则身不自由,损所积阴功,甚至被判处死刑,大失人望。
三为立志慷慨,勿担家恋子妻。父母仙逝,子女长大成人后,速坐进此道。既穿道衣,当为道门弟子,应以了生脱死为第一要义。以百折不挠之毅力,走遍天下访道,访得明师。又应刻苦修道,须知无常迅速,莫待年老铅虚汞少,“枯骨无资空煎熬”。
四为不敢为天下先。道人应和光同尘,韬光隐晦,秘修金丹。若炫道力,惊世骇俗,则道力有损,又忌高谈阔论,目中无人。
《悟真》云:“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马丹阳真人云:“薄滋味,所以养气;去嗔怒,所以养性;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守清静,所以养道。”道人每日粗茶淡饭,忘忧绝虑,知足常足。在众人中,如在深山谷里,至清至静,自然心液下降,肾气上升,金丹自结。
“归根”者,双目紧盯中宫黄庭,是谓专一,阴阳二炁自然归于中宫。丹书称为“静则凝神”,静以待一阳来复之机。
张三丰祖师云:“静则无为动是色。”
白玉蟾真人云:“或者谓心动则神疲,心静则神昏,一动一静则不得,无动无静亦不得,则毕竟如何?娇如西子离金阁,美似贵妃下玉楼,日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
动静指的是活子时。外阳于无念之中,自然而举,称为动,因外阳举,故称为色。如果活子时没来,外阳不举,则为静。动静均是自然而然之动静,不是有淫欲之心而外阳举。
大道不戒色而实戒色。不戒色者,因为外阳举,称为色,故不戒。因为大道真传修的就是活子时,不然就不会有“说得丑,行着妙,惹得愚人笑破口”之说,戒色者,此活子时来,用明师真传,将元精逆回,化为甘露。而伪道于此时至,没有真法,不知返本还元之道,故不能成道。邪道误认为应采阴补阳,男女双修,故行三峰采战之法。
陈泥丸祖师《罗浮翠虚吟》云:“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并尖锐地指出,行此道者“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行男女双修之邪道者,因为丧其元精,虽然年青,如一枝繁叶茂之大树,但树根已朽乱。到时气海翻波,元炁泄尽,则如箭射出后,力尽坠地,生命完结。虽然外表看起来年轻,实因元精因纵欲而快耗尽,如箭快坠地之前,其力不穿鲁缟。其表现初为尿频、尿急、尿痛,次出现血尿,次血后为炁,将先天阳炁耗尽,耗尽即死。一般会得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读吾之注,当猛省力戒之,坐进性命双修大道。应痛改前非,习清静无为之道,炼自身真阴真阳之炁,此为吾对好此道者的殷殷期望。
白玉蟾祖师用“娇”字,点出二候至。“西子”为西方金,喻元精。“金阁”指藏精之地——睾丸。二候至,元精由内肾出来,称为“娇如西子离金阁”。此时下手,将元精逆回督脉化为甘露,归于中宫。
“贵妃”指真汞,为后天真阴之炁。“下玉楼”指下至中宫。“美似贵妃下玉楼”指后天真阴之炁下降于中宫。“日日与君花下醉”指先天真阳之甘露(夫)与后天真阴之炁(妻)相亲相恋,纽结不散,凝为大丹,“更嫌何处不风流”?故白真人以比喻方式写出了采药至中宫之功法,而决非男女双修之道。
静者,以清静之心待动机。动者,活子时至,以明师之诀收取元精,此为丹经中动静之真意。
“近在我心”,指后天真阴之炁,居于心脏。“不离己身”指先天真阳之精,居于内肾。此二句点出内丹修炼之药物,真铅与真汞。
丹经云:“妙道不离自家身;此般至宝家家有;离了己身不是道;身中一亩为家园。”
由此可知,采日精月华,吞霞饮露,炼呼吸之气,绝非真道。
陈泥丸祖师云:“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大道必须要采先天真一之炁,炼自身之真铅真汞,此才为金液还丹之诀,余二即非真。孙不二祖师名不二,佛家讲不二法门,即是此意。
“一”为先天真阳之炁、真一之炁、坎水,为真铅。为什么称先天元精为坎水?又称为一呢?
按后天八卦图,后天卦数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坎为一。又按先天五行,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
你睡梦中遗精时,自我感觉是一股热流由下腹,顺尿道而泄。丹家称尿道为阳关,称此过程为“元精顺阳关而泄”。生理学称为“精满自溢”。睡梦状态,接近道家“窈窈冥冥,恍恍惚惚”状态。只不过睡梦中神昏,道人静坐,忘掉意识,窈窈冥冥,入于混浊,但神清,此为二者之根本区别。故凡夫于此睡梦中难以及时醒来,而得真诀者修炼有素,睡时无梦,能于此时清醒,下手采药。
张三丰祖师云:“电光烁处觅真种,风信来时寻本宗。”
吾师云:“雷中驻手,电中驻脚,白雾之中安家。石碰石有火,在火中扎住脚。”
此皆为隐喻,大自然雷、电时间极短,太阳一出白雾即消散。石头碰石头,有火星,一瞬就消失了。二师皆比喻元精于一瞬间走泄。修行人就要在这一瞬间下手采药,以安炉立鼎。为防止元精在不知不觉之中走泄,佛家禅宗六祖慧能祖师长坐不卧,道家隐居华山的陈抟祖师长卧不坐。
因为元精在窈冥混沌之中产生,内含先天真一之炁,故称为“一”,又因其具有水象,故称为“坎水”。
老君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混沌之中,生出先天真一之炁,此炁能生万物,为万物之母。丹家采此先天真一之炁,归于中宫,抱此炁不舍,凝为大丹,可以在世长年。此有明证,如陈抟祖师一百一十八岁成道,张紫阳真人九十九岁飞升,薛道光祖师一百一十三岁了道,张三丰祖师一百六十九岁后隐遁,而吕洞宾祖师二百余岁才归隐,吾师已九十七岁,仍中气充足,行走如飞,身雄体壮,众人所见,现隐于终南山八卦顶修丹,人称“八卦神仙”。
老君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丹经云:“一诀天机值万金。”这“万两黄金不卖”的诀法,就是如何采得此真一之炁。《坛经》云:“谁知火宅里,元是法中王。”“火宅”喻身,“元”为元精,为法王。如何采此元精?为禅门不二法门,决非打七七、烧香、磕头、梦想西方极乐世界、无诀法闭关、作法事挣钞票之徒所修之道。
佛道真传,皆一样诀法,实质皆一,只不过名称稍有不同,同为性命双修之道。如道门炼己,禅宗称为“本来无一物”,以空寂为宗。活子时至,佛家称为“淫性即佛性、情来、佛祖拈花微笑”。佛祖拈花,因春天百花齐放,佛祖喻人身之春情,三十六宫皆是春。元精,释家称为“元”。 精炁冲动之力甚大,道家称为“白虎”,佛家谓之“雪山大力白牛”。任督二脉,禅宗称为漕溪路。中宫黄庭,禅宗称作“波罗蜜地”。泥丸宫,禅宗称为“三摩地”。元精所化之甘露,佛家称为“甘露如来、漕溪水、醐醍灌顶”。金丹,佛谓之舍利。
从以上名相实质可以看出,自明清以来,三教合流,佛道同源。张三丰祖师云:“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又云:“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佛道正宗,皆采此先天真一之炁,得此先天真一之炁,则成佛作祖。
“配以伏食[1],雌雄设陈[2],四物念护[3],五行旋循[4],挺[5]除武都[6],八石[7]弃捐,审[8]用成物[9],世俗所珍。”
[1]伏食,又称服食,伏通服。服者,服此先天元精所化之甘露。食者,“食其时”,要在二候时下手行功。
[2]雌雄,为一阴一阳。设陈,指陈设,为陈列、摆设之意。“雌雄设陈”,指一阴一阳谓之道,丹道修的就是一阴一阳,即后天真阴之炁与先天真阳之精。真阳之精可化为真阳之炁。
[3]四物,为金、木、水、火四象,加中央戊己土,为五行。念,指念念不忘。护,为护助之意。“四物念护”为四象和合。
[4]旋循,指周而复始。“五行旋循”指攒簇五行。学士得修命之法,自然先天真阳之炁(一阳)与后天真阴之炁(一阴)相合相亲,归于中宫(土位),称为和合四象、攒族五行。
[5]挺,喻活子时至,外阳举。
[6]武都,指武都山紫泥,外丹封口用。
[7]八石,为外丹药物,指三砂(朱砂、硼砂、硇砂)、三黄(雌黄、雄黄、硫黄)、砒霜、胆矾。朱砂为丹砂,即Hgs。
[8]审,为辨水源之清浊。
[9]成物,指所成之物为金丹。
意译:性命双修之内丹,借鉴外丹的理论,以雌雄喻为真阴之炁、真阳之精,以四象和合、攒簇五行比喻真阴之炁与真阳之炁相合,以活子时到来,外阳举时采药为下手之功。元精逆上督脉,化为甘露,以饮甘露为服食,与外丹之服食相配。修行人审查水源之清浊,待水源清,元精自动撞出下手,化为甘露,凝为金丹。以为世俗之珍,人们景仰。比如人们供奉成道祖师,供奉舍利子,舍利子即金丹。此道为内丹之术,而不是炼制外丹,所以不用武都山紫泥,舍弃五金八石等外丹药物,这是读此书时要注意的。
此节真人开宗明义的指出,性命双修之道为内丹,而不是外丹。丹家以金水为一家,喻先天真阳之精,以木火为一家,喻后天真阴之炁,二家相合,为四象和合。二家归于中央戊己土,为五行攒簇。
魏真人修的是先天内丹,而不是当时社会上道士炼制的外丹,所以“除武都,弃八石”。
金丹修炼,在于采无念之元精,归于中宫,凝为金丹。“审用”在审查水源之清浊,于清静无念中,水源至清,药物至足至满,可采先天之药,以成金丹,为世俗之异珍。
此节中“挺”字,点出活子时。挺为坚挺、挺拔之意。外阳无念自举,即为活子时至、物举潮来之时也。“审”字,在辨水源之清浊。修道人见色起意,外阳举,为水源浊,精为交感之淫精,不可于此时采取,采者受大害,若勤行之,必短寿,与男女双修之邪道一样。在睡梦中冲醒,为水源半清半浊,因修行人神识倦困,精力不集中,难以将元精逆上督脉。只有在无念之中外阳举,才为水源清,此时调外药勒阳关,采此至真至足之药物,逆回中宫,才为金丹之苗。
“挺”、“审”二字,分别点出“命宝不宜轻弄”之意,必采水源至清至足之药物,才可作丹。此节与上一节直接点明黄老之道为性命双修之道、先天内丹之道。
以清静无为为静,以动时采药为动。修道人平时清静无为,此机一动,及时采得元精。故吕祖《敲爻歌》云:“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酒”为长生酒,为元精所化之甘露。“花”指春天百花齐放,喻人身之春情,活子时之功。
南宗二祖石杏林祖师云:“心田无草秽,性地绝尘飞,夜静月明处,一声春鸟啼。”修道人可领悟其中意境,以采清真之阳精。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1]有其真,砾硌[2]可观,使予敷伪[3],却被赘[4]愆[5]。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道大,后嗣宜遵。”
[1]殆,只之意。
[2]砾硌,砾为瓦砾,硌为山石不齐貌,取其引申义,清楚明白之意。
[3]敷伪,敷为公布、披露之意,伪为伪邪之道。真人在《契》中,公布了伪道、邪道。伪道者,非性命双修之道,如烧香、磕头、打七七、顽空枯坐、各种动功、行气之法、梦想西方等等,皆非金液还丹之道。邪道,为男女双修之道。
[4]赘,多余之意。
[5]愆,错过之意。
意译:书中分别列出丹道、天道、易道,三者如“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为自然之道。不是为了追求长篇大论,而是为了使文意和谐,对偶公整,只有其中的真诀真意清楚明白,得明师真诀者自会验证。因为我写的书公布了金液还丹之道,也揭露了伪邪之道,又因先天之道至简至易,为避免后世好道之士被多余的文辞引入歧途,所以我写的《参同契》言辞很少,只不过从易道、天道之沧海中取了一滴水,结合我自己的实修写成此书。此道为性命双修之道,“名极贵,道极尊”,后世子孙应当遵循。
真人作《周易参同契》,以《易经》贯通黄老之道,说明性命双修之法。“参”者,指《易经》、《阴符经》、《道德经》叁经,“同契”指三经同符而合契。真人察三经之旨趣,以易道、天道喻丹道。
真人为防止后人以自己智慧曲解《参同契》,所以言辞很少,书中隐藏真修,只有得到明师真传的人,看《参同契》才清楚明白。
真人结合自身修炼之真实境界,道成后作《契》,故《契》中有真修、真法,指示清晰明了,而无多余之言辞。《契》言语少而精当,以显金丹大道,后世真修之人宜遵行之。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沦寂无声,化形而仙。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各相乘负,安稳长生。”
意译:汉朝时,人们喜作隐语,如曹操与杨修斗智,见蔡邕《题曹娥庙碑》,曹操比杨修后悟出碑文中寓“绝妙好辞”四字。
魏真人在《自序》最后,隐寓“魏伯阳歌”四字。“委时去害,……与鬼为邻”四句,取“委”、“鬼”二字,合为“魏”字。“百世一下”,“百”去“一”为“白”字,“遨游人间”取人字,合为“伯”字。“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汤”之古体字为“湯”,无水为易。“厄”之古体字为“阨”,“厄际”为阨之偏旁“阝”。“阝”与“易”相合为陽,即“阳”字。“柯”为草木的枝茎,如树木的枝条。“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喻“柯”字去其木为“可”字。“乘”为加之意,二可相加为哥字。“负”为欠之意,如欠债为负债。哥与欠相合为“歌”字。
推之于丹法。采大药后归隐深山修炼,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化形为仙,身外有身,乘鸾跨鹤,长生不死。若不修此性命双修之道,则如枝繁叶茂的树木遭水旱之灾,树根朽烂,渐渐树叶萎黄而死,如人由少年渐入老境,最后死去。(续完)
(本文作者:卢理湘 原文载于《道源》2009年第二辑)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