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整理王世保
2010-11-01
明德章 第七
重利之世,民多欲;多欲之民,行多乱,乱多则法繁。
欲愈纵,行愈乱;法愈繁,暴愈甚;法愈繁,暴愈甚,行愈乱。
以利诱民欲,以刑残民身,是谓乱民,惟夫有德者弗为之。
是以古圣之治万民,使民寡欲而无争。
欲民寡欲者,必绝造物之机巧,奇物不兴;欲绝造物之机巧者,必绝万民之学,民无识则物保。
是以绝万民之学,弃造物机巧,奇物不滋,民则少欲,虽欲亦不可得之,而复归于寡欲,欲寡则自足,自足则无争,无争则暴乱无所行;暴乱无所行,则民和而法亦简。
明德简法,长安久治之道。
厌兵章 第八
杀人毁物,莫若兵,天下莫不之厌。
喜为兵于天下者,是喜乱天下;乱天下者,必为天下恶;为天下之所恶者,必为天下孤;孤于天下者,不可得志于天下,虽得之,亦不久为也。
德者,得也。以德和天下,故能得志于天下。
是故善为天下者,乃以德和之,无以兵威之。
和于天下者,万国虽远则亲之;威于天下者,万国虽小则背之。
是以善为天下者,贵德而弃兵,故能一众异,睦远近,协和万国之民,散均万国之财,以有余奉不足,乃为万国之所望。
返朴章 第九
盈天下者万物,与万物相处者庶民。庶民之与万物,同处天地之间,共生之于一。
夫一者,万物之所宗,庶民之所本,和合天下者也。
失于一者,是谓乱德,乱德之世:
民纵其欲,为害于物;物失常序,复损于人;人物相侵,其乱愈甚。
德乱,则天地人物几于毁矣。
是以圣人之为天下也,绝万民之学,使其无机而作,去万民之所欲,使其无志而为。
作于无机,为于无为,是谓返朴,返朴谓之复德,德复则人物相和,天下静而平焉。
共生章 第十
欲之,易之,塑之,用之,损之,失之。
残万类以为器,以从已之私欲,是谓败德。
败德之民,其欲纵。纵欲之世,机巧兴,奇物盛。奇物盛,而自然之万物则几于毁矣。
民之常存,所凭者自然之万物,自然之万物渐毁,则民之生也危。
是以圣人之治,事无事,欲无欲,教民无识,绝其机巧,使其寡欲而自足,自足则安,安则静,静则朴,朴则自然,自然者和。
合和于万物之民,兽见之不走,鸟见之不飞,故能与万物同处,是谓人物共生。
惟其共生,乃可长存。
本站整理 王世保
2010-11-01
明德章 第七
重利之世,民多欲;多欲之民,行多乱,乱多则法繁。
欲愈纵,行愈乱;法愈繁,暴愈甚;法愈繁,暴愈甚,行愈乱。
以利诱民欲,以刑残民身,是谓乱民,惟夫有德者弗为之。
是以古圣之治万民,使民寡欲而无争。
欲民寡欲者,必绝造物之机巧,奇物不兴;欲绝造物之机巧者,必绝万民之学,民无识则物保。
是以绝万民之学,弃造物机巧,奇物不滋,民则少欲,虽欲亦不可得之,而复归于寡欲,欲寡则自足,自足则无争,无争则暴乱无所行;暴乱无所行,则民和而法亦简。
明德简法,长安久治之道。
厌兵章 第八
杀人毁物,莫若兵,天下莫不之厌。
喜为兵于天下者,是喜乱天下;乱天下者,必为天下恶;为天下之所恶者,必为天下孤;孤于天下者,不可得志于天下,虽得之,亦不久为也。
德者,得也。以德和天下,故能得志于天下。
是故善为天下者,乃以德和之,无以兵威之。
和于天下者,万国虽远则亲之;威于天下者,万国虽小则背之。
是以善为天下者,贵德而弃兵,故能一众异,睦远近,协和万国之民,散均万国之财,以有余奉不足,乃为万国之所望。
返朴章 第九
盈天下者万物,与万物相处者庶民。庶民之与万物,同处天地之间,共生之于一。
夫一者,万物之所宗,庶民之所本,和合天下者也。
失于一者,是谓乱德,乱德之世:
民纵其欲,为害于物;物失常序,复损于人;人物相侵,其乱愈甚。
德乱,则天地人物几于毁矣。
是以圣人之为天下也,绝万民之学,使其无机而作,去万民之所欲,使其无志而为。
作于无机,为于无为,是谓返朴,返朴谓之复德,德复则人物相和,天下静而平焉。
共生章 第十
欲之,易之,塑之,用之,损之,失之。
残万类以为器,以从已之私欲,是谓败德。
败德之民,其欲纵。纵欲之世,机巧兴,奇物盛。奇物盛,而自然之万物则几于毁矣。
民之常存,所凭者自然之万物,自然之万物渐毁,则民之生也危。
是以圣人之治,事无事,欲无欲,教民无识,绝其机巧,使其寡欲而自足,自足则安,安则静,静则朴,朴则自然,自然者和。
合和于万物之民,兽见之不走,鸟见之不飞,故能与万物同处,是谓人物共生。
惟其共生,乃可长存。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