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本站整理佚名

:2010-11-0112:59:11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八卦掌的流派分为尹派,梁派,杨派。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
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八卦掌是融养生和技击于一炉,涵养道德的拳术,是董海川先师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术手段。以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及避正打斜等为运动形式,有别于其它拳术。并且在治病、内功、技击和涵养道德方面,有明显的效应。尤其在内功和涵养道德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在走转中练得气贯四稍,达四肢百骸,通任督二脉,全身舒泰,飘飘欲仙。是内功中的高级动功。
八卦掌的起源
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 ~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掌的特点
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 八卦掌﹑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八卦掌的动作要求顺颈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动扰静,以静刹动为修炼原则。
八卦掌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切实做到“入门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裹臂)﹑松(松肩﹑沉气)﹑垂(垂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 八卦掌钻落翻(臂内外旋)等要领﹔切忌挺胸提腹﹑努气﹑拙力(称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九论
“九论”是: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 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 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 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 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 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上一篇: 武当太极拳
    下一篇: 沾衣十八跌
    |

    八卦掌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12:59:11

    |
    八卦掌
    |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八卦掌的流派分为尹派,梁派,杨派。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
    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八卦掌是融养生和技击于一炉,涵养道德的拳术,是董海川先师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术手段。以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及避正打斜等为运动形式,有别于其它拳术。并且在治病、内功、技击和涵养道德方面,有明显的效应。尤其在内功和涵养道德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在走转中练得气贯四稍,达四肢百骸,通任督二脉,全身舒泰,飘飘欲仙。是内功中的高级动功。
    八卦掌的起源
    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 ~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掌的特点
    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 八卦掌﹑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八卦掌的动作要求顺颈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以曲刹直,以动扰静,以静刹动为修炼原则。
    八卦掌分为“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切实做到“入门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裹臂)﹑松(松肩﹑沉气)﹑垂(垂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 八卦掌钻落翻(臂内外旋)等要领﹔切忌挺胸提腹﹑努气﹑拙力(称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九论
    “九论”是: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 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 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 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 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 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