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2009年12月2日,心意六合拳名家李云龙先生收徒仪式在京举行。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顾名思义,由于此拳术是由心生意,又由意传化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心意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的。由于外族入主中原,当时的际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到了河南少林寺后,因武术精湛,便留在那教学,居留期间又对明朝盛行于少林的五行拳深入研究。后有一天忽见两鸡相斗,便遂悟其理而创了心意六合。后来,心意六合拳自洛阳人士马学礼得际可真传后,数百年来形成了河南心意六合拳一大支流。在修习心意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含意的。在招式方面多为单式,而套路仅四把捶一套,也有后人心得所创的二把半等等。PS:六合还指鸡腿、鹰捉、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这六式相合。

卢式心意六合拳
卢式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武术大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创新。卢师是沪上心意六合拳的开山鼻祖,在沪享有第三代“拳王”的美誉,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交流中,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独特风格的卢式心意六合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广为流传,开创了中国武术一派之先河。 卢师, 生于1875年,河南周口人,归真于1961年上海。自幼拜河南心意六合拳第七代传人——袁凤仪老师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二十六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得胜镖局聘为镖师。上世纪初移居上海,因缘际会,卢师又结识了心意拳第六代传人——丁仁老师(河南山坡人),得其真传,但不以师徒之称。 卢师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沪传授武术时称:“心意门”当时河南也称“心意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改称:“心意六合拳”而后“心意六合拳”才在大的范围内传开。
宋门心意六合拳
蚌埠宋门心意六合拳,开山门人为宋国宾大师、宋国宾,生于1882年农历7月28日,卒于1960年9月11日,享年78岁,原籍河南省周口市德化街人,自幼嗜武如命,1894年十二岁的宋国宾由父母送万胜镖局拜总镖头杨少同先生学习少林派拳械,十趟弹腿等,在镖局期间又得到各门各派高手的指点。后闻听袁凤仪、卢蒿高师徒,功夫很是了得,精通心意六合拳术.认识卢蒿高后两人性情相投,一见如故,后结为金兰,直到终生。随即由义兄卢蒿高推荐,按江湖规矩递贴拜袁凤仪为师,袁凤仪老师破例收下了第一个汉族弟子,从此先生夜以继日,在牢记要领的基础上,苦练单式子,日复一日,年复年一年,先生争分夺秒的勤学苦练,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先生的品德以及聪慧与好学终于感动了老师,所以把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宋国宾先生。宋国宾先生来到蚌埠曾在大军阀冯玉祥部下担任过武术教官。后传授心意六合拳于穷苦的码头工人,直至去世。蚌埠地区,历来就有尚武之风,随先生学拳者不下数千人,然得其真传者仅李文彪、李克俭、褚衍玉、何顺成、唐学英、刘福田、蒋安波、李行功、狄龙贵等。  心意六合拳-松肩宋门敬仰岳飞,相传其心意六合拳为岳飞创造。投入宋门徒弟要先向岳飞画像叩九个头,再向老师叩九个头,后再向大师兄、二师兄各行三个礼,并宣称“对师傅忠孝,对师兄弟仁爱,为人讲礼义”。入门徒弟须崇尚岳家武德,以《心意六合拳谱》里的七言诗为古训:“心意六合拳不乱,许多奥妙在其间,若传狂徒无知汉,惹是招非保身难”。宋门的练拳歌诀是:“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上一篇:沾衣十八跌
    下一篇:八极拳
    |

    心意六合拳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
    心意六合拳
    |

    2009年12月2日,心意六合拳名家李云龙先生收徒仪式在京举行。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顾名思义,由于此拳术是由心生意,又由意传化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心意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的。由于外族入主中原,当时的际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到了河南少林寺后,因武术精湛,便留在那教学,居留期间又对明朝盛行于少林的五行拳深入研究。后有一天忽见两鸡相斗,便遂悟其理而创了心意六合。后来,心意六合拳自洛阳人士马学礼得际可真传后,数百年来形成了河南心意六合拳一大支流。在修习心意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含意的。在招式方面多为单式,而套路仅四把捶一套,也有后人心得所创的二把半等等。PS:六合还指鸡腿、鹰捉、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这六式相合。

    卢式心意六合拳
    卢式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武术大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创新。卢师是沪上心意六合拳的开山鼻祖,在沪享有第三代“拳王”的美誉,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交流中,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独特风格的卢式心意六合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广为流传,开创了中国武术一派之先河。 卢师, 生于1875年,河南周口人,归真于1961年上海。自幼拜河南心意六合拳第七代传人——袁凤仪老师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二十六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得胜镖局聘为镖师。上世纪初移居上海,因缘际会,卢师又结识了心意拳第六代传人——丁仁老师(河南山坡人),得其真传,但不以师徒之称。 卢师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沪传授武术时称:“心意门”当时河南也称“心意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改称:“心意六合拳”而后“心意六合拳”才在大的范围内传开。
    宋门心意六合拳
    蚌埠宋门心意六合拳,开山门人为宋国宾大师、宋国宾,生于1882年农历7月28日,卒于1960年9月11日,享年78岁,原籍河南省周口市德化街人,自幼嗜武如命,1894年十二岁的宋国宾由父母送万胜镖局拜总镖头杨少同先生学习少林派拳械,十趟弹腿等,在镖局期间又得到各门各派高手的指点。后闻听袁凤仪、卢蒿高师徒,功夫很是了得,精通心意六合拳术.认识卢蒿高后两人性情相投,一见如故,后结为金兰,直到终生。随即由义兄卢蒿高推荐,按江湖规矩递贴拜袁凤仪为师,袁凤仪老师破例收下了第一个汉族弟子,从此先生夜以继日,在牢记要领的基础上,苦练单式子,日复一日,年复年一年,先生争分夺秒的勤学苦练,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先生的品德以及聪慧与好学终于感动了老师,所以把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宋国宾先生。宋国宾先生来到蚌埠曾在大军阀冯玉祥部下担任过武术教官。后传授心意六合拳于穷苦的码头工人,直至去世。蚌埠地区,历来就有尚武之风,随先生学拳者不下数千人,然得其真传者仅李文彪、李克俭、褚衍玉、何顺成、唐学英、刘福田、蒋安波、李行功、狄龙贵等。  心意六合拳-松肩宋门敬仰岳飞,相传其心意六合拳为岳飞创造。投入宋门徒弟要先向岳飞画像叩九个头,再向老师叩九个头,后再向大师兄、二师兄各行三个礼,并宣称“对师傅忠孝,对师兄弟仁爱,为人讲礼义”。入门徒弟须崇尚岳家武德,以《心意六合拳谱》里的七言诗为古训:“心意六合拳不乱,许多奥妙在其间,若传狂徒无知汉,惹是招非保身难”。宋门的练拳歌诀是:“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