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道释思想博大精深,推崇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向往的,其道德修养也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虽然其本质追求都是达到和谐人生,都强调从自我修炼做起,在历史中它们也曾互相杂糅,但最终还是自成一体,从不同角度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乃至世界。本文通过建立结构模型将三教思想合而为一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它们关于人生的智慧在哪些方面有不同之处,在哪些方面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分析得出儒道释在道德修养方面有相似和想通之处,但在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方面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三教合一结构图;儒道释核心思想;理想境界;理想人格
道儒释思想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在不同时代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历史走向,在历史长河中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在人生智慧上,虽然其本质追求都是达到和谐人生,都强调从自我修炼做起,在历史中它们也曾互相杂糅,但最终还是自成一体,从不同角度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乃至世界。笔者试图从一种结构出发,来分析它们关于人生的智慧在哪些方面有不同之处,在哪些方面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关于人生智慧三家思想典籍浩如烟海,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对后世影响较大大,且核心的真言作为分析依据。
一、道儒释人生智慧核心真言
第一、道家人生真言——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出自《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体现出老子天道与人道同时共存的哲学体系,将天、地、人纳入统一的整体,观察其运行法则[1]。首先,“人道”即指人间社会的行为准则。此处分别从“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教导人们立身处世,包含的是道家对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其次,道家思想有“天动地静”的说法[2]。“居善地”,“动善时”涉及天道思想,即天文现象运行的自然法则。老子以水性比喻人性,通过七层善将天道人道合而为一。七层善就是道家关于人生哲学的总纲,提出人应该如何不断的修养,以达到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二、儒家人生真言——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称为八条目,源于《礼记大学》。《大学》主要内容为“三纲八目”,其中“三纲”为儒学教育的的目标,而八条目则是人修德立事的实现途径[3]。首先,八条目以“格物为先”,认为在道德修养上应该将认识能力放在首位,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过了格物这一关就会思想清明,心智明朗,对外部世界做到明辨事物、通晓事理,从而为修德立世奠定基础。其次,“诚于中,形于外”[4]君子修身的首在诚意,意不诚则行不端,只有诚实为善,才能表里如一。但在诚意之后,其心可能会有所偏移,因而就需要正心,发用之加以审察纠正,使其归于正,所以说修身的关键在正心。最后,以“修身”为本,连通内修与外治。儒家思想重视社会群体,强调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最终目标和最终成就[5]。
第三、释家人生真言——八正道
《中阿含经》卷第七《分别圣谛经》云:“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是释家达到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分为三部分,即戒、定、慧[6]。首先,慧分为两个部分,即“正见”和“正思维”,两者紧密联系,意指在脑海中,要确立正确的见解,以正确的意识或观念来控制行为。再者,戒由“正语”、“正业”、“正命”三部分组成,是道的初级阶段,也是佛教的行为准则。旨在要求人们的言行与思想一致,知行合一,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定分为“正精进”、“正念”、“正定”三部分。在“戒”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精神上的修行,即“定”。有了正确的言行举止,就要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严格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半途而废。通过戒、定、慧这三种基本教义,用心圆满修学以后,就可以达到释家所说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二、结构图逻辑
洛河图中以偶数为阴,奇数为阳,称天地之数,笔者首先拆分天地之数,然后通过两个金字塔对顶而形成的图形将天地之数再度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分析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结构图。此结构图中不仅包含洛河图中天地之数运行之理,也将金字塔的稳定与条理性纳入其中。首先,结构图以对顶金字塔为基本结构,上下为两个正方形,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2°(如图1),而构建出结构图的基本轮廓。再者,以五为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五)、为阴数左旋,即通过五行变动之理来分析道儒释关于人生智慧真言的不同与相通之处。笔者在研究儒道释人生智慧真言的基础上,为了儒道释人生真言的相通与不同看起来更加清晰明白,以天数代表内修,以地数代表外治和精神。
第一、道家结构图摆放规则
道家思想“居善地”和“动善时”涉及空间和时间,在结构图中笔者通过时空图而将其表示,其中代表空间的“居善地”用外圈较大的螺旋图表示,而代表时间的“动善时”用外圈相对较小的螺旋图来表示。用3、1、5、9、7分别表示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从图中可以看到,七层善强调内修,而对在内修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践并未做过多的要求,这也与老子“不争”及“无为”的思想相一致。相较儒释它强调了“居善地”和“动善时”,《老子》中经常提及“道法自然”,在这儿就能体现出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应期而动,不失天时,顺应自然。在修行内在的人格之后,只需顺应自然就可,而不用做无妄之事。
第二、儒家结构图摆放规则
为了能与道家思想相比较对比,在摆放儒释家真言时,笔者将八条目与七层善和八正道中表达内涵相一致的思想对应起来。(1)“心善渊”与儒释所讲“正心”和“正思维”殊途而同归,都要求通过深远的心思和思维观察事物真谛,对应3;(2)“与善仁”和“诚意”,“正念”其本质都强调顺应社会规律,与人和谐相处,对应1;(3)“事善能”,“格物”和“正业”都是人在做事行为之上的要求,对应7;(4)“政善治”,“致知”,“正精进”做事精神上的要求,对应9;(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内修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具体实践,即外治,与6,8,2,4对应。这也是儒家与道家开始产生分歧的地方。
第三、释家结构图摆放规则
在儒家结构图的摆放中,笔者已经将“正思维”,“正念”,“正业”,“正精进”,一一对应了起来,分别为3,1,7,9 ;“言善性”与“正语”都要求人们言语真诚不妄,表达的本质也是相通的,都可与5对应,儒家在这儿并未有过多的强调。最后,儒家思想侧重于人在社会中的具体实践,而释家则侧重于人精神层面的修行,即“定”包含正见,正命,正定,分别对应8,2,6。
三、从结构图中所得结论
第一、儒释道内修殊途而同归
儒道释都认为实现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决定性在于人格修养,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提出了人生修养的具体原则和方法[7]。将这些准则放在同一个结构中分析和归类之后,我们发现在人格修养上,儒道释所提出的要求都是相同的。从心境上要求用深远的思维去考虑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在与人相处上要求以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在做事行为上要求抓住事物的规律性,不做无妄和不正之事;在做事精神上要求专一不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儒道释都把人生修养的过程看成一种由难到易,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第二、推崇不同理想人格
在结构图的对比分析中,笔者观察到,内修的目标达成之后,在推崇理想人格的思想上,儒道释各具特色,相互对立。首先,道家追求“唯我”。它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出世的一种自由人格,既没有像儒家所要求的兼济天下责任意识,也没有像释家忘我的精神要求,而是由内修直接转为“动善时”,直接追求与自然的结合。其次,儒家追求“超我”。“修身”作为内修的结果,作为根本而引出外治。推崇的理想人格要求修身以改变和变革现实与社会,具有一系列的任务不断努力去实现。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入世人格[7]。最后,释家追求“无我”。释家要求抛弃一切社会观念和自我观念,置生死于度外,推崇的人格既不是出世人格也不是入世人格,而是达到“四大皆空”顿悟世界的佛。
第三、理想境界“和”而不同
儒道释三家思想在其最终目标上都展现出和谐的思想,但三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道家突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突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从人的本性出发实现社会和谐;释家关注更多的是人的身心关系的和谐[8][9]。首先,道家“天人合一”。道家断绝了一切社会关系,追求唯我,所以在达到内修的目标之后,它们转而去寻找如何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以求得道法,达到天人合一。其次,儒家人与社会和谐。与道家相比来说,儒家重人道,在达到内修的结果即“修身”之后,儒家接着将内修的结果扩充于天下,从家到国再到天下,层层递进,把自我的主观意志力融逐步调试到社会规范之中,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最后,释家身心和谐。在达到知行合一之后,释家再次从人的角度出发,而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安定,从心开始去构建身心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哲学动态, 2005年第7期
[2]陈鼓应.先秦道家易学发微.哲学研究, 1996年第7期
[3]杨英姿.试论《大 学》“ 三纲八目”之儒学奥义及当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15
[4]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8.
[5]易强.儒家人格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求索.2012.11
[6]方立天.佛教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洪修平.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J].社会科学战线.2003
[8]方立天.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A].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9]洪修平.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J].社会科学战线.2003
(任维哲,陕西宝鸡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苏州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姑苏仙乐团在上海世博会上演出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音乐是伴随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图注:茅山四宝之玉符 读道经时,很多对天尊的描述,前面都会加上一些对环境、功德、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语,如高...[详细]
建除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择方术。建除术在秦汉时期颇为流行,《史记日者列传》有建除家,可见西汉时期,建除...[详细]
在《道德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且非常关键的比喻,源于经文的第五章,其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详细]
2021年8月25日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易渲承邀我参加磻溪宫邱处机版《道德经》经幢的校勘活动。除观看校勘人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