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富:宣扬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目标是《道德经》永恒不变的主题

黄信阳博客李光富

2011-10-1310:15:14

《道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创始人李聃(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尊称为老君,以下称老君)的不朽著作,《道德经》问世以后,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生活追求、乃至于哲学思维、治国方略等都产生了十分巨大而重要的影响,它对后世中华人民的思想启迪,习俗教化,人生导向都起着十分突出而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思想体系庞大,内容精妙绝伦的《道德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其理论影响经久不衰,思想的生命之树常青,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德经》所承载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宣扬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目标,顺应了历史前进的潮流,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实践需要。

一:《道德经》提倡人的身心和谐,精气神的和谐,这是创造人类一切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和谐的最高标准就是老君所说的是“上德”。

世界上,人是最宝贵的因素。所以,每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道德品性的优劣、思想理念的好坏、文化知识多少、智慧能力的程度,尤其是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个人、家庭、国家以及人类社会都有着一定程度,甚至是重大的影响。老君在《道德经》一书里,把对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全书最重要的位置,并指出“上德”是人类最好的品德。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见《道德经•上德篇》)。老君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从不声张自己,默默地为他人经常做力所能及的好事。而那些缺乏高尚道德的人,却总爱夸夸其谈,其实做不了什么有益于别人的事。他告诫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应该学习具有“上德”的人的优秀品德,拒绝修养差的道德。一个实现了自身的心灵和谐,身心和谐,精气神和谐的人,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自我净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一定会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信德,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神,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见《道德经•善者篇》)。老君在这里进一步强调说,一个实现自身心灵和谐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私心私欲,没有任何个人功利,一心只想为他人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圣人。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这种高尚的情操,都成为圣人,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欺诈,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和睦、和谐的大同世界了吗?

二:《道德经》论述了人身和谐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上善若水”。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是一个自始至终追求和谐的宗教,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自创立之日起,就把老君《道德经》作为本教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道德经》的和谐理念的指导,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才能够始终踏着是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才能够不停地得到传承和发展。其中“上善若水”的命题就成为人身和谐的核心内容。老君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老君还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为易之也”(《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君对水的特性和长处推崇备至,他认为水能滋润万物,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世界。水对人类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水总是以博大谦虚的胸怀忍受着各种困苦艰难,不向世间索求任何回报。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同宇宙中任何事物和谐相处。这里,老君告诫我们,做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把为他人,为社会多作奉献放在第一位,而且还要学会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宽宏大量,不与他人过分计较。同时,要学习水能够海纳百川,团结一致的精神。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迸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老君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后人在解释老君这种柔弱能攻坚强的辩证法时写道:“水虽柔弱而能攻穴石,石虽见坚而不能损水。若以坚攻坚,则彼此俱损,以水攻石,则石损而水全”(见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由此可见,和谐产生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柔弱能够攻坚,这是自然和社会辩证法的规律之一。

三:《道德经》提出了人生和谐的最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无欲”。

老君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老君在这里对“道”理解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是万能的,公正的,无私的,和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因为这样,“道”才能开天辟地,分判鸿蒙,化生万物,繁育生灵,创造世界。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道”的高深莫测内涵,怎样才能得到“道”的真谛,也就是怎样才能够把“道”修到家呢?唯一的原则就是要做到“无私”。“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君在这里强调,修道欲得道之人必须要做到无私无欲,才能不被杂念困扰,不为邪气侵害,无私无欲,才能够心底坦荡,淡泊守静,平衡和谐,有一个平静良好的心态,进而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把“道”的真谛、精髓加以融会贯通,心领神会,贯彻、落实于言行的始终。在修道的过程中,如果有了私欲,心不能静,就会杂念丛生,体会和观察事物就容易出偏差,纰漏,那是永远修不成道,更得不了道的。私欲会造成人类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甚至会成为战争掠夺的根源。人类只有消除私欲,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四:《道德经》提出了实现人身和谐的必须遵循的基本要领,这个要领就是著名的道家“三宝”命题。

老君始终注重人们自身的和谐,并且把这种和谐定位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生活在繁花似锦,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之中,如何克制私欲,修道修德,真正做到净化自我,达到身心和谐,进而为和谐世界多做贡献,是值得每一个人应该直面的问题。老君作出明显的回答,他说:应该按照道家“三宝”来要求自己,并且付诸于实践行动之中:“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恒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要成为修道修德的高尚情操的人来说,我有三件珍宝,希望你永远保存它,按它的要求去做.三宝即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要谦下,不要强占在其他人的前面出风头。慈爱,能团结人,感化人,形成巨大的合力,最终能取得成就和胜利;节俭,能保护资源,最终物资越来越丰富.越是谦下的人,最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能够当上首领.老君提出的道家三宝,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精神宝藏.他教导人们要慈心于物,忠孝节义,勤俭节约,普渡众生,诚实守信,广行善事,不炫己长,不彰人短,敬老怀幼,正己化人.正是这道家三宝,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精神情操和超凡脱俗理想境界的高道名流和有识之士,为推动构建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和智慧。

五:《道德经》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和光同尘”。

在老君看来,道、宇宙、大自然的本性应该是和谐的、美好的、统一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反其道而行之,有很多丑陋的现象和肮脏的交易,在日益破坏着道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道那样的和谐呢?老君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知之者弗言,言知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轻,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他在这里说得非常明显,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的最好办法就是,堵住争利的孔窍。关闭豪侈的门窗,共同享受和煦的阳光,一起承接宇宙的尘埃,挫掉不应有的棱角,高姿态解决发生的各种纷争,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玄同世界。后世的道家学者,著名的道人光大了老君的人际关系原则和方法。如《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进一步提出了“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主张。就是说,世界上的所有人与物都应该在一个平台上,享受同等同样的爱,既是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彼此之间也应该做到血脉相亲。进而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样世界上的人际关系一定能够和睦和谐,人同其他事物,同自然的关系也一定会和谐。

六:《道德经》指明了治理和谐社会的方略,这个方略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任何统治者理想中的国家,都应该是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国家,能够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依靠法律和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融洽人际关系。关键是把怎样采用什么样的治理手段,才能构建成和谐社会。老君开除的药方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也。”这是老君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他告诫所有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一定要象煎烹身带鳞甲的小鱼一样,十分谨慎,千万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疏忽。古人在解读这段话时,有着一段十分精辟的见解:“治大国者,譬若烹小鳞。夫烹小鳞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见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第372页)。这是老君民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的基石,统治者千万不能随心所欲地瞎折腾,不能扰民害民。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把人民推向黑暗痛苦的深渊,只能把人民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关于如何实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略,关于如何实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略,《道德经》告诉了大家许多措施。一是体恤民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说:“民以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以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警告当政者,不要过多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二是爱护百姓。《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说,圣人或统治者应该把老百姓的想法和愿望当作自己的心愿,做到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需。三是做到“抱朴守真”。也就是固守人的善良,纯朴自然的本性。不坑蒙欺骗,不弄虚作假,不欺压他人。四是要甘于清贫,洁身自好。《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有一段自今读来都振聋发聩的名言:“五色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每一个人,特别是高居于统治地位的人,要能够有理智,有道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有贪欲之心,一味追求享受,要保持清贫的高尚品德,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的、和谐的太平盛世。

七:《道德经》提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思想这。

这个思想就是充分尊重“道法自然”的原则。老君向世人最早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主张,他所说的“道”,是兼有万物之源和万象之源的统称,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及其内在的系统规律性,都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自然的,和谐的生态体系中,人类只是体系中的一员,“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既然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是人类生存,生活的源泉,那么,人类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协调阴阳,保持整个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彼此依存,彼此关照,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生共长,而不应该是彼此不断破坏,不断过分索取,不断倒退的关系。而在实际上却是人类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破坏阴阳平衡的规律。现在,违背“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大自然规律的行为带来的恶果正彰显,有些已经成为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滥砍滥伐,造成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排污超标,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等。如不及时纠正,环境恶化将会使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之中。怎样改变这种人类和自然不相谐调的局面呢?老君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说得非常明白:“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负。早负,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老君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治人事天”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啬”字。本文的“啬”既有吝啬之意,更有爱惜,珍惜,适度,保护的意思。他告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在处理同大自然的关系中,都应该强调一个“啬”字,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大局出发,按照“道法自然”的规律,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同大自然的最佳和谐发展。

总之,老君的《道德经》通篇贯穿了和谐的主题思想。他用和谐诠释了“道”和“德”的真谛,坚持用和谐的观点处理“道”同人类、社会、自然、事物的关系,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宣扬和谐思想,追求和谐目标的先河。

(作者:李光富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道协名誉会长,武当山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会长,武当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功夫团团长。)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李光富:宣扬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目标是《道德经》永恒不变的主题

黄信阳博客 李光富

2011-10-1310:15:14

|
李光富:宣扬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目标是《道德经》永恒不变的主题
|

《道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创始人李聃(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尊称为老君,以下称老君)的不朽著作,《道德经》问世以后,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生活追求、乃至于哲学思维、治国方略等都产生了十分巨大而重要的影响,它对后世中华人民的思想启迪,习俗教化,人生导向都起着十分突出而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思想体系庞大,内容精妙绝伦的《道德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其理论影响经久不衰,思想的生命之树常青,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德经》所承载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宣扬和谐理念,追求和谐目标,顺应了历史前进的潮流,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实践需要。

一:《道德经》提倡人的身心和谐,精气神的和谐,这是创造人类一切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和谐的最高标准就是老君所说的是“上德”。

世界上,人是最宝贵的因素。所以,每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道德品性的优劣、思想理念的好坏、文化知识多少、智慧能力的程度,尤其是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个人、家庭、国家以及人类社会都有着一定程度,甚至是重大的影响。老君在《道德经》一书里,把对人的道德修养放在全书最重要的位置,并指出“上德”是人类最好的品德。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见《道德经•上德篇》)。老君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从不声张自己,默默地为他人经常做力所能及的好事。而那些缺乏高尚道德的人,却总爱夸夸其谈,其实做不了什么有益于别人的事。他告诫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应该学习具有“上德”的人的优秀品德,拒绝修养差的道德。一个实现了自身的心灵和谐,身心和谐,精气神和谐的人,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自我净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一定会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信德,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神,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见《道德经•善者篇》)。老君在这里进一步强调说,一个实现自身心灵和谐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私心私欲,没有任何个人功利,一心只想为他人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圣人。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这种高尚的情操,都成为圣人,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欺诈,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和睦、和谐的大同世界了吗?

二:《道德经》论述了人身和谐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上善若水”。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是一个自始至终追求和谐的宗教,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自创立之日起,就把老君《道德经》作为本教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道德经》的和谐理念的指导,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才能够始终踏着是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才能够不停地得到传承和发展。其中“上善若水”的命题就成为人身和谐的核心内容。老君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老君还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为易之也”(《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君对水的特性和长处推崇备至,他认为水能滋润万物,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世界。水对人类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水总是以博大谦虚的胸怀忍受着各种困苦艰难,不向世间索求任何回报。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同宇宙中任何事物和谐相处。这里,老君告诫我们,做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把为他人,为社会多作奉献放在第一位,而且还要学会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宽宏大量,不与他人过分计较。同时,要学习水能够海纳百川,团结一致的精神。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迸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老君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后人在解释老君这种柔弱能攻坚强的辩证法时写道:“水虽柔弱而能攻穴石,石虽见坚而不能损水。若以坚攻坚,则彼此俱损,以水攻石,则石损而水全”(见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由此可见,和谐产生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柔弱能够攻坚,这是自然和社会辩证法的规律之一。

三:《道德经》提出了人生和谐的最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无欲”。

老君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老君在这里对“道”理解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是万能的,公正的,无私的,和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因为这样,“道”才能开天辟地,分判鸿蒙,化生万物,繁育生灵,创造世界。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道”的高深莫测内涵,怎样才能得到“道”的真谛,也就是怎样才能够把“道”修到家呢?唯一的原则就是要做到“无私”。“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君在这里强调,修道欲得道之人必须要做到无私无欲,才能不被杂念困扰,不为邪气侵害,无私无欲,才能够心底坦荡,淡泊守静,平衡和谐,有一个平静良好的心态,进而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把“道”的真谛、精髓加以融会贯通,心领神会,贯彻、落实于言行的始终。在修道的过程中,如果有了私欲,心不能静,就会杂念丛生,体会和观察事物就容易出偏差,纰漏,那是永远修不成道,更得不了道的。私欲会造成人类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甚至会成为战争掠夺的根源。人类只有消除私欲,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四:《道德经》提出了实现人身和谐的必须遵循的基本要领,这个要领就是著名的道家“三宝”命题。

老君始终注重人们自身的和谐,并且把这种和谐定位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生活在繁花似锦,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之中,如何克制私欲,修道修德,真正做到净化自我,达到身心和谐,进而为和谐世界多做贡献,是值得每一个人应该直面的问题。老君作出明显的回答,他说:应该按照道家“三宝”来要求自己,并且付诸于实践行动之中:“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恒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要成为修道修德的高尚情操的人来说,我有三件珍宝,希望你永远保存它,按它的要求去做.三宝即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要谦下,不要强占在其他人的前面出风头。慈爱,能团结人,感化人,形成巨大的合力,最终能取得成就和胜利;节俭,能保护资源,最终物资越来越丰富.越是谦下的人,最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能够当上首领.老君提出的道家三宝,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精神宝藏.他教导人们要慈心于物,忠孝节义,勤俭节约,普渡众生,诚实守信,广行善事,不炫己长,不彰人短,敬老怀幼,正己化人.正是这道家三宝,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精神情操和超凡脱俗理想境界的高道名流和有识之士,为推动构建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和智慧。

五:《道德经》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和光同尘”。

在老君看来,道、宇宙、大自然的本性应该是和谐的、美好的、统一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反其道而行之,有很多丑陋的现象和肮脏的交易,在日益破坏着道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道那样的和谐呢?老君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知之者弗言,言知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轻,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他在这里说得非常明显,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的最好办法就是,堵住争利的孔窍。关闭豪侈的门窗,共同享受和煦的阳光,一起承接宇宙的尘埃,挫掉不应有的棱角,高姿态解决发生的各种纷争,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玄同世界。后世的道家学者,著名的道人光大了老君的人际关系原则和方法。如《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进一步提出了“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主张。就是说,世界上的所有人与物都应该在一个平台上,享受同等同样的爱,既是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彼此之间也应该做到血脉相亲。进而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样世界上的人际关系一定能够和睦和谐,人同其他事物,同自然的关系也一定会和谐。

六:《道德经》指明了治理和谐社会的方略,这个方略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任何统治者理想中的国家,都应该是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国家,能够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依靠法律和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融洽人际关系。关键是把怎样采用什么样的治理手段,才能构建成和谐社会。老君开除的药方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也。”这是老君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他告诫所有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一定要象煎烹身带鳞甲的小鱼一样,十分谨慎,千万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疏忽。古人在解读这段话时,有着一段十分精辟的见解:“治大国者,譬若烹小鳞。夫烹小鳞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见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第372页)。这是老君民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的基石,统治者千万不能随心所欲地瞎折腾,不能扰民害民。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把人民推向黑暗痛苦的深渊,只能把人民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关于如何实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略,关于如何实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略,《道德经》告诉了大家许多措施。一是体恤民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说:“民以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以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警告当政者,不要过多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二是爱护百姓。《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说,圣人或统治者应该把老百姓的想法和愿望当作自己的心愿,做到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需。三是做到“抱朴守真”。也就是固守人的善良,纯朴自然的本性。不坑蒙欺骗,不弄虚作假,不欺压他人。四是要甘于清贫,洁身自好。《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有一段自今读来都振聋发聩的名言:“五色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每一个人,特别是高居于统治地位的人,要能够有理智,有道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有贪欲之心,一味追求享受,要保持清贫的高尚品德,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的、和谐的太平盛世。

七:《道德经》提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思想这。

这个思想就是充分尊重“道法自然”的原则。老君向世人最早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主张,他所说的“道”,是兼有万物之源和万象之源的统称,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及其内在的系统规律性,都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自然的,和谐的生态体系中,人类只是体系中的一员,“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既然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是人类生存,生活的源泉,那么,人类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协调阴阳,保持整个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彼此依存,彼此关照,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生共长,而不应该是彼此不断破坏,不断过分索取,不断倒退的关系。而在实际上却是人类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破坏阴阳平衡的规律。现在,违背“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大自然规律的行为带来的恶果正彰显,有些已经成为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滥砍滥伐,造成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排污超标,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等。如不及时纠正,环境恶化将会使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之中。怎样改变这种人类和自然不相谐调的局面呢?老君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说得非常明白:“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负。早负,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老君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治人事天”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啬”字。本文的“啬”既有吝啬之意,更有爱惜,珍惜,适度,保护的意思。他告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在处理同大自然的关系中,都应该强调一个“啬”字,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大局出发,按照“道法自然”的规律,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同大自然的最佳和谐发展。

总之,老君的《道德经》通篇贯穿了和谐的主题思想。他用和谐诠释了“道”和“德”的真谛,坚持用和谐的观点处理“道”同人类、社会、自然、事物的关系,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宣扬和谐思想,追求和谐目标的先河。

(作者:李光富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道协名誉会长,武当山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会长,武当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功夫团团长。)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