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潘先龙
2012-01-27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的人物,老子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部瑰宝性的著作——《道德经》,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学说,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传统的重要思想来源,深深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思想心理和社会生活。然而,虽然仅有五千言,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智慧确是用再多言语都无法言说清楚的。历代学者们受制于史料的缺乏,以自己的理解对于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注解,但是这不仅带来了版本上的争议,更是就文本原义问题引发了争论。
另外,《道德经》中所采用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是悖论,这也就给后人正确理解他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仅仅一句“绝学无忧”就导致了千百年来永无休止的争论,有些学者从字面意思出发,结合他的阶级背景,认为这是没落的贵族阶级反对知识,反对学习的违背历史潮流的观点;而另外一些学者,结合《道德经》总体的结构和内容思想反而认为这是老子更大智慧的体现。不同的角度带来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由此也可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一、“绝学无忧”的历史争议
可以说,“绝学无忧”是整部《道德经》引起争议最多的章句之一,从该句所从属的章节位置到具体的断句以及该句的意思理解都有很多完全不同的版本,这都给理解该句带来了诸多困难。结合以往学者研究的内容,可将争议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位置安排上的争议。
《老子》通行本的河上公本与王弼本中,“绝学无忧”一句都是在第20章的开头。而陈鼓应在其《老子注译及评价》中认同蒋锡昌和高亨对于此句的考订,即将其放在了第19章的末尾,作为该章的总结。并引用了高亨所列举的三个佐证:“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为一孤立无依之句,其证一;“足”、“属”、“朴”、“欲”、“忧”为韵,若置下章,于韵不谐,其证二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文意一贯,若置在下章,则其文意远不相关,其证三也。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并且如果根据行文规律以及文章内容的安排,“绝学无忧”放在第19章结尾,确实更加契合韵律,也能使文脉更加通畅。所以对于其位置的安排已经慢慢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第二、具体该句的断句不同。
这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其中一种认为应该是“绝学/无忧”,将“绝学”作为一个动宾短语,让“无忧”成为一种状态,描述“绝学”后的结果。而另一种版本认为应该是“绝学/无/忧”,同样把“绝学”作为动宾短语,只是将“无”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主体,而“忧”用来形容“无”。不过后一种说法显然有牵强附会的痕迹,不仅不符合整部《道德经》中的句式习惯,而且在对于该句的解释上过去勉强,虽然“无”在《道德经》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但认为如果“绝学”,“无”就会“忧”很明显不符合老子所提出的“绝圣弃智”、“学不学”等观点,也不符合老子对于“学”和“智”的看法。因此,综合考虑,比较可信的断句方式是第一种,即“绝学”是行为,而“无忧”是结果和状态。
第三、在对于“学”的解释上存在不同。
在对于“学”的解释方面,历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如《老子河上公注》:“绝学:绝学不真,不合道文。”
《道德真经注》,《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137页。
这里将“学”解释为动词,学习之意。而王弼则解释道:“‘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
《道德真经注》,《中华道藏》第9册,第197页。
即将“学”解释成为了增强自身的能力、智力而努力追求知识,而这种努力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欲望,也就是这种学习的过程。任继愈在其《老子绎读》中对“绝学无忧”的解释是“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
郭德宝:《〈老子〉的“绝学无忧”小议》,《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0年06期,第54页。
即将“学”解释为“学问”。
陈鼓应则结合老子的时代特征,将“绝学”解释为“弃绝仁义圣智之学”,即将“学”理解为“仁义圣智之学”。而詹剑峰则认为“老子所绝之学,乃卜筮之学,巫祝之学,相人之学以及礼仪之学。”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因为这些都是统治者愚弄人民和束缚人民的工具,不过他的这种解释也过于牵强附会,没有获得更多的认同。
第四、对于该句意思的不同理解。
在整句含义的理解以及老子的意图上,则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如有人从正面去解释,认为老子的意图是说明“绝学”之后“无”就会有问题,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并说明不可以“绝学”。而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老子的意思是绝弃学问,如陈鼓应的观点,或者绝弃学习的行为,如王弼的观点,而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了。并且对于该句意思的理解也直接导致了在对老子意图的理解和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严复从一种世俗的角度来看,觉得“绝学固无忧,故其忧非真无也。无忧不知,则其心等于无耳……”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8页。
并将其比作鸵鸟埋头的行为,认为这是老子躲避现实,极度消极的人生观点。而陈鼓应则认为“绝学无忧”是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百姓就可以没有忧愁了。他是结合老子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老子著作《道德经》的最原始的目的入手,认为老子提出“绝学”和“绝圣弃智”等观点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一样的,即针对时弊,所想出的釜底抽薪的办法,而这也正是老子博爱和积极救世思想的体现。
二、“绝学无忧”的深刻意蕴
要弄清楚该句的含义,首先就必须弄清楚“学”的含义,也就是老子所要绝的究竟是什么,只有在了解他所要绝的东西之后才可以去探讨他提出该观点的原因。陈鼓应认为这种“学”应该是仁义圣智之学,而王弼则认为是指学习的过程。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思想以及前后文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将二者统一起来,即老子所要绝的不仅是学问和知识本身,而且也是指学习这个行为。
一方面,按照老子后面所提出的绝圣弃智的说法以及他所表述的理想国图景,他所想突出的应该是指学问的本身,也就是仁义圣智之学,他认为弃绝一切智慧和知识,民众的利益就会成百倍的增加。如在第80章中“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老子认为,绝圣弃智就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说到极处,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摒绝已经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所以这里的绝学自然也应该是学问和仁义圣智之学。
另一方面,《老子》在第48章也提出有关学的问题,从而也可以作为借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句中,通过“益”与“损”的洞察就可以大致了解“学”的含义了。依据《老子》“归根复命”的思想,“为学”所增益的是寄生于生命根本以外的并且损害了生命根本的东西,“为道”是要清除这些妨害生命根本的累赘。因而,“绝学”,要绝的就是这个“为学”,即学习的行为。
郭德宝:《〈老子〉的“绝学无忧”小议》,《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0年06期,第55页。
因此,可以知道,老子提出“绝学无忧”,即认为弃绝仁义圣智之学以及学习这种行为是会给社会带来好处的,而这种好处也就是“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使民众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
三、“绝学无忧”的时代忧思
老子既然提出要绝弃学习和仁义圣智之学,那必然有其理由,而对于原因的探讨就不得不考虑他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他主要哲学思想了。据研究,春秋后期社会上其实已经存在着一种“不学”观念。《左传》昭公十八年载:“秋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悦学。归之语闵子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感。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上陵下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从中可以发现当时就有人认为“学无益”,并且这还不是少数人的观点,因为“多有是说”。因而有人认为老子很可能受到当时这种思潮的影响,并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概括,才提出了“绝学”和“学不学'”等观点。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不过由于史料的缺乏,无从探知当时人们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去探究。
第一、在老子的观点中,“为学”是为了“为道”,“绝学”也是为了“为道”,其最终目的都是回归质朴状态。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认为“为学”所得到的是知识的积累,而“为道”所得到的则是一种境界,在“为道”的过程中所伴随的是欲望的减少。在他看来,一个人“为学”所得的是对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通过这种知识的积累,也可能帮助他逐步提高得到道的精神境界。正如第16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只有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从容处世,进而至于公正无私,至于无所不周,至于与天合德,最终达到得道的境界。所以说“为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目的就是为了“为道”。
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然而就根本上而言,老子认为“绝学”更可以达到境界的目的,这其中不乏长久以来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如郑湧就指出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哲不是学,而是智慧,哲学家是智者,而不是学者,学者是以知识的多寡为标准的,同样面对知识,学者只知“诵”,而智者则尚“用”。因此“哲”相比“学”更被人们所重视。
郑湧:《道,行之而成——走出书斋后的哲学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冯友兰也说中国人的哲学意识太浓厚,并就根本而言,哲学的最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为学”和“为道”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为学”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做是“为道”的一个途径,却不是最终的目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5页。
而具体到要弃绝仁义圣智之学以及学习这种行为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老子对于“学”的观点了。虽然“学”可以积累知识,并且甚至可以有助于达到无为的境界,但是就总体而言,老子认“为学”是不利于“为道”的。这主要是因为在老子的观念中,人生最主要的事情在于提高精神境界,对于外界知识的积累同人的精神境界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自然才是指导一切的法则,这也是为何他要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并且人之所以可以居“四大”之一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知道顺从自然和天性。
然而,“为学”却可能导致这个原则的反面,因为“为学”容易受感情,欲望的干扰而偏离事物的规律。
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一方面学习会增加人们的欲望,偏离人的本性,如元朝吴澄在对《道德经》的注解中也提到“为学日益,必事事而为之,有一不能不知,则以为忧矣”。
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本身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欲望,正如伪河上公注说:“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情欲文饰,日以益多”,也就是说人们学了知识,吃了智慧果,情欲就滋生了。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页。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出老子认为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它会引起人们更多欲望,成为人满足欲望,达到目的的帮手。从而使知识既成为了欲望的主人,又成为了欲望的仆人。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93页。
而老子是反对人们的欲望的,这在第12章体现极其明显:“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说老子提出“绝学”的目的就是要断绝人们的欲望。
另一方面,老子认为“绝学”也是完成自我超脱,更加靠近“道”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传统中之所以看重哲学,那就是哲学是智慧的代表,而智慧之所以超越一切,就是因为智慧不在于得,而在于失,也就是说智慧在于解脱,解除束缚,无挂无碍。通过解除束缚,从而实现超越,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崇尚超越的。而老子哲学更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他提出绝学观念也就是希望通过绝学来摆脱束缚,达到超越的价值。并且道家一直都是强调内观来“为道”,从而实现超越的,而外物的知识反而可能会对这种超越造成干扰。并且需要指出的是老子的这种超越,不是脱离现实的实际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去体验,
郑湧:《道,行之而成——走出书斋后的哲学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自由自在地去达到“我自然”这种超越状态,即“无为”状态。
就整部《道德经》来说,老子所竭力阐述的就是“道”,而“道”的境界就是一种无知无欲,无智无慧的觉悟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愚”的境界,故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
谢清果:《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知识的使命是区别万物,或者说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而老子则认为太多的知识反而会模糊人们的视线,干扰对于最本源的“道”的认识和体悟,
王静德:《〈老子〉悖论的顺应论解释》,《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45页。
所以才提倡要弃绝知识和这些区别,把世间的区别统统忘记时,剩下只有万物还没有生成的状况,即达到的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无知之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105页。
正如向秀和郭象的《庄子注》中所说:“故知之为名,生于失当而灭于冥极。冥极者,任其至分而无毫铢之加。是故虽负万钧,苟当其所能,则忽然不知重之在身”、“而知也无涯。”即认为知识聪明的由来是由于人的欲求超过了人的才智所能,而如果人在自己的才智范围之内行事,也就无需知识和聪明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203页。
老子所竭力主张每个人都保持纯洁朴实的自然本性,并返回到自然本真的理想状态人格,而“绝学”正是这样一种方式,通过“绝学”来保持人们朴质的本性,从而实现个性的自由,达到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李佳漪:《老子的道德观及其现代价值的实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2期,第135页。
第二、绝学体现了老子积极救世的思想以及文明异化下的深度忧虑。人的欲望能促进变革,智慧也确实能带来社会进步。但是考虑到《道德经》所诞生的历史条件,在长达几百年的社会战乱下,社会极其的混乱,和平和稳定已经成为了人民的唯一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用他思辨的智慧深刻的思考着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企图通过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和解决矛盾,而“绝学”、“弃智”等理论正是他所能想到的让人们回归质朴,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的途径和办法。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老子著书立说的动机是积极救世的,并努力去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老子认为,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起源于人的“不知足”,所有人都肆意扩张自己的占有欲,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裁定者的统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反而形成人民的灾难,虽然当时不同学派都提出偃兵熄火,安定社会的各主张,如儒家推行的仁义礼智,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法术,但这些在老子看来都是智者之妄为,无济于事。所以老子才会一再地劝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并且他认为当时的文化不仅腐蚀了淳朴的人民,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奇物”欲望的毒药,可以说是“乱之首”。所以他才提出了“绝学”、“无为”、“质朴”、“无欲”、“不争”等观念。
陈鼓应:《老庄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4页。
他希望人的行为能取法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能积极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页。
傅佩荣说:“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可以说这是切中要点的。主张社会安定是道家学说的重要基石。老子所提出了“绝学”和“无为”等政治思想的目的也就是减少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傅佩荣:《我的关于解读中国五大经典之心得概述》,中华国学网,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AJA201006021.htm。
与此同时,老子提出“绝学无忧”的观点,其中也包含着他对文明异化的反思。在他看来,在文明未开化的远古时代,人们并不需要道德、礼法和一切制度设施。那时,人的存在方式最切近“道”的本真状态。然而,智慧的出现,意味着本真之道的废弛,出现了文明价值的分裂。所以礼法制度等从正面看是文明的表征,而从反面看,恰恰是纷争混乱的开始。对于这种文明的异化和文明价值的分裂,老子将其归罪于智慧。
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而这种对于知识和文明的观点几乎在动乱时期人们反思原因时都会被人所提出来,如20世纪20年代一个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知识分子就有提出类似的观点,他说:“知识就是罪恶——宇宙本性是无善无恶的,即因他没有善,所以也就没有不善,因为他把善恶连环打破,所以无善而至善。只管任情而行,都是不会恶的。但是恶从那里来呢?原来恶是从理知发展的结果,理知是有分别作用的,但他有善恶是非可言,即因他有了善,所以有善和不善对立……可见没有知识便罢,有了知识便有罪恶,而知识就是罪恶。”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的确,人类随着智慧而渐开,文明进步了,也就有了奸恶诈。这种对于文明异化的深深忧虑促使他提出了根本性的举措——“绝学”,从而回归于自然之“大道”,让民众恢复自然淳朴的孝慈天性之中。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子是重“质”的,而孔子是重“文”的,这是两种对立的思想。老子视“文”为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饰流行,更形成种种有形无形的制约,约束着人性的自然。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6页。
先秦诸子中以道家人文思想为独特,它不是致力于传统价值的维护和损益,而是致力于现存价值的反思和批判,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价值切入,给人以整全式的理性启示为此,这是一种批判文明异化的人文精神和深沉全面的人文关怀。
何光辉:《人文之道:老子哲思的价值诉求》,《国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130页。
正如《道德经》里面老子所提出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这是一种对于社会和民众的博爱。而这种博爱才是促成老子提出“绝学无忧”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说,老子所提出的“绝学无忧”,不仅要“绝”的是仁义圣智,而且要绝学习本身。而他之所以提出这种看似新鲜和不合常理的观点,恰恰是体现了老子之圣智,他以稳定社会和积极救世为自己的出发点,在对于文明异化的社会现状下,开出了“绝学”让民众回归质朴天性的药方,并期待人人修炼大道,摆脱世俗的羁绊,得到心灵的解放,达到“心中无一物”,玄鉴无瑕疵,心灵澄澈透亮,无一尘俗气,无一染污色,无一浑浊味,犹是雨过天晴,好比月朗星稀,那样的清澈,那样的蔚蓝,那样的朗辉。
黄友敬:《老子修真学概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责任编辑:张恒溢)
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协会 潘先龙
2012-01-27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的人物,老子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部瑰宝性的著作——《道德经》,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学说,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传统的重要思想来源,深深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思想心理和社会生活。然而,虽然仅有五千言,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智慧确是用再多言语都无法言说清楚的。历代学者们受制于史料的缺乏,以自己的理解对于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注解,但是这不仅带来了版本上的争议,更是就文本原义问题引发了争论。
另外,《道德经》中所采用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是悖论,这也就给后人正确理解他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仅仅一句“绝学无忧”就导致了千百年来永无休止的争论,有些学者从字面意思出发,结合他的阶级背景,认为这是没落的贵族阶级反对知识,反对学习的违背历史潮流的观点;而另外一些学者,结合《道德经》总体的结构和内容思想反而认为这是老子更大智慧的体现。不同的角度带来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由此也可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一、“绝学无忧”的历史争议
可以说,“绝学无忧”是整部《道德经》引起争议最多的章句之一,从该句所从属的章节位置到具体的断句以及该句的意思理解都有很多完全不同的版本,这都给理解该句带来了诸多困难。结合以往学者研究的内容,可将争议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位置安排上的争议。
《老子》通行本的河上公本与王弼本中,“绝学无忧”一句都是在第20章的开头。而陈鼓应在其《老子注译及评价》中认同蒋锡昌和高亨对于此句的考订,即将其放在了第19章的末尾,作为该章的总结。并引用了高亨所列举的三个佐证:“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为一孤立无依之句,其证一;“足”、“属”、“朴”、“欲”、“忧”为韵,若置下章,于韵不谐,其证二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文意一贯,若置在下章,则其文意远不相关,其证三也。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并且如果根据行文规律以及文章内容的安排,“绝学无忧”放在第19章结尾,确实更加契合韵律,也能使文脉更加通畅。所以对于其位置的安排已经慢慢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第二、具体该句的断句不同。
这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其中一种认为应该是“绝学/无忧”,将“绝学”作为一个动宾短语,让“无忧”成为一种状态,描述“绝学”后的结果。而另一种版本认为应该是“绝学/无/忧”,同样把“绝学”作为动宾短语,只是将“无”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主体,而“忧”用来形容“无”。不过后一种说法显然有牵强附会的痕迹,不仅不符合整部《道德经》中的句式习惯,而且在对于该句的解释上过去勉强,虽然“无”在《道德经》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但认为如果“绝学”,“无”就会“忧”很明显不符合老子所提出的“绝圣弃智”、“学不学”等观点,也不符合老子对于“学”和“智”的看法。因此,综合考虑,比较可信的断句方式是第一种,即“绝学”是行为,而“无忧”是结果和状态。
第三、在对于“学”的解释上存在不同。
在对于“学”的解释方面,历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如《老子河上公注》:“绝学:绝学不真,不合道文。”
《道德真经注》,《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137页。
这里将“学”解释为动词,学习之意。而王弼则解释道:“‘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
《道德真经注》,《中华道藏》第9册,第197页。
即将“学”解释成为了增强自身的能力、智力而努力追求知识,而这种努力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欲望,也就是这种学习的过程。任继愈在其《老子绎读》中对“绝学无忧”的解释是“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
郭德宝:《〈老子〉的“绝学无忧”小议》,《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0年06期,第54页。
即将“学”解释为“学问”。
陈鼓应则结合老子的时代特征,将“绝学”解释为“弃绝仁义圣智之学”,即将“学”理解为“仁义圣智之学”。而詹剑峰则认为“老子所绝之学,乃卜筮之学,巫祝之学,相人之学以及礼仪之学。”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因为这些都是统治者愚弄人民和束缚人民的工具,不过他的这种解释也过于牵强附会,没有获得更多的认同。
第四、对于该句意思的不同理解。
在整句含义的理解以及老子的意图上,则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如有人从正面去解释,认为老子的意图是说明“绝学”之后“无”就会有问题,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并说明不可以“绝学”。而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老子的意思是绝弃学问,如陈鼓应的观点,或者绝弃学习的行为,如王弼的观点,而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了。并且对于该句意思的理解也直接导致了在对老子意图的理解和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严复从一种世俗的角度来看,觉得“绝学固无忧,故其忧非真无也。无忧不知,则其心等于无耳……”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8页。
并将其比作鸵鸟埋头的行为,认为这是老子躲避现实,极度消极的人生观点。而陈鼓应则认为“绝学无忧”是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百姓就可以没有忧愁了。他是结合老子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老子著作《道德经》的最原始的目的入手,认为老子提出“绝学”和“绝圣弃智”等观点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一样的,即针对时弊,所想出的釜底抽薪的办法,而这也正是老子博爱和积极救世思想的体现。
二、“绝学无忧”的深刻意蕴
要弄清楚该句的含义,首先就必须弄清楚“学”的含义,也就是老子所要绝的究竟是什么,只有在了解他所要绝的东西之后才可以去探讨他提出该观点的原因。陈鼓应认为这种“学”应该是仁义圣智之学,而王弼则认为是指学习的过程。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思想以及前后文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将二者统一起来,即老子所要绝的不仅是学问和知识本身,而且也是指学习这个行为。
一方面,按照老子后面所提出的绝圣弃智的说法以及他所表述的理想国图景,他所想突出的应该是指学问的本身,也就是仁义圣智之学,他认为弃绝一切智慧和知识,民众的利益就会成百倍的增加。如在第80章中“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老子认为,绝圣弃智就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说到极处,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摒绝已经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所以这里的绝学自然也应该是学问和仁义圣智之学。
另一方面,《老子》在第48章也提出有关学的问题,从而也可以作为借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句中,通过“益”与“损”的洞察就可以大致了解“学”的含义了。依据《老子》“归根复命”的思想,“为学”所增益的是寄生于生命根本以外的并且损害了生命根本的东西,“为道”是要清除这些妨害生命根本的累赘。因而,“绝学”,要绝的就是这个“为学”,即学习的行为。
郭德宝:《〈老子〉的“绝学无忧”小议》,《中国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2010年06期,第55页。
因此,可以知道,老子提出“绝学无忧”,即认为弃绝仁义圣智之学以及学习这种行为是会给社会带来好处的,而这种好处也就是“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使民众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
三、“绝学无忧”的时代忧思
老子既然提出要绝弃学习和仁义圣智之学,那必然有其理由,而对于原因的探讨就不得不考虑他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他主要哲学思想了。据研究,春秋后期社会上其实已经存在着一种“不学”观念。《左传》昭公十八年载:“秋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悦学。归之语闵子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感。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上陵下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从中可以发现当时就有人认为“学无益”,并且这还不是少数人的观点,因为“多有是说”。因而有人认为老子很可能受到当时这种思潮的影响,并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概括,才提出了“绝学”和“学不学'”等观点。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不过由于史料的缺乏,无从探知当时人们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去探究。
第一、在老子的观点中,“为学”是为了“为道”,“绝学”也是为了“为道”,其最终目的都是回归质朴状态。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认为“为学”所得到的是知识的积累,而“为道”所得到的则是一种境界,在“为道”的过程中所伴随的是欲望的减少。在他看来,一个人“为学”所得的是对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通过这种知识的积累,也可能帮助他逐步提高得到道的精神境界。正如第16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只有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从容处世,进而至于公正无私,至于无所不周,至于与天合德,最终达到得道的境界。所以说“为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目的就是为了“为道”。
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然而就根本上而言,老子认为“绝学”更可以达到境界的目的,这其中不乏长久以来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如郑湧就指出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哲不是学,而是智慧,哲学家是智者,而不是学者,学者是以知识的多寡为标准的,同样面对知识,学者只知“诵”,而智者则尚“用”。因此“哲”相比“学”更被人们所重视。
郑湧:《道,行之而成——走出书斋后的哲学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冯友兰也说中国人的哲学意识太浓厚,并就根本而言,哲学的最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为学”和“为道”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为学”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做是“为道”的一个途径,却不是最终的目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5页。
而具体到要弃绝仁义圣智之学以及学习这种行为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老子对于“学”的观点了。虽然“学”可以积累知识,并且甚至可以有助于达到无为的境界,但是就总体而言,老子认“为学”是不利于“为道”的。这主要是因为在老子的观念中,人生最主要的事情在于提高精神境界,对于外界知识的积累同人的精神境界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自然才是指导一切的法则,这也是为何他要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并且人之所以可以居“四大”之一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知道顺从自然和天性。
然而,“为学”却可能导致这个原则的反面,因为“为学”容易受感情,欲望的干扰而偏离事物的规律。
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一方面学习会增加人们的欲望,偏离人的本性,如元朝吴澄在对《道德经》的注解中也提到“为学日益,必事事而为之,有一不能不知,则以为忧矣”。
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本身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欲望,正如伪河上公注说:“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情欲文饰,日以益多”,也就是说人们学了知识,吃了智慧果,情欲就滋生了。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页。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出老子认为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它会引起人们更多欲望,成为人满足欲望,达到目的的帮手。从而使知识既成为了欲望的主人,又成为了欲望的仆人。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93页。
而老子是反对人们的欲望的,这在第12章体现极其明显:“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说老子提出“绝学”的目的就是要断绝人们的欲望。
另一方面,老子认为“绝学”也是完成自我超脱,更加靠近“道”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传统中之所以看重哲学,那就是哲学是智慧的代表,而智慧之所以超越一切,就是因为智慧不在于得,而在于失,也就是说智慧在于解脱,解除束缚,无挂无碍。通过解除束缚,从而实现超越,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崇尚超越的。而老子哲学更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他提出绝学观念也就是希望通过绝学来摆脱束缚,达到超越的价值。并且道家一直都是强调内观来“为道”,从而实现超越的,而外物的知识反而可能会对这种超越造成干扰。并且需要指出的是老子的这种超越,不是脱离现实的实际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去体验,
郑湧:《道,行之而成——走出书斋后的哲学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自由自在地去达到“我自然”这种超越状态,即“无为”状态。
就整部《道德经》来说,老子所竭力阐述的就是“道”,而“道”的境界就是一种无知无欲,无智无慧的觉悟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愚”的境界,故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
谢清果:《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知识的使命是区别万物,或者说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而老子则认为太多的知识反而会模糊人们的视线,干扰对于最本源的“道”的认识和体悟,
王静德:《〈老子〉悖论的顺应论解释》,《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45页。
所以才提倡要弃绝知识和这些区别,把世间的区别统统忘记时,剩下只有万物还没有生成的状况,即达到的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无知之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105页。
正如向秀和郭象的《庄子注》中所说:“故知之为名,生于失当而灭于冥极。冥极者,任其至分而无毫铢之加。是故虽负万钧,苟当其所能,则忽然不知重之在身”、“而知也无涯。”即认为知识聪明的由来是由于人的欲求超过了人的才智所能,而如果人在自己的才智范围之内行事,也就无需知识和聪明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203页。
老子所竭力主张每个人都保持纯洁朴实的自然本性,并返回到自然本真的理想状态人格,而“绝学”正是这样一种方式,通过“绝学”来保持人们朴质的本性,从而实现个性的自由,达到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李佳漪:《老子的道德观及其现代价值的实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2期,第135页。
第二、绝学体现了老子积极救世的思想以及文明异化下的深度忧虑。人的欲望能促进变革,智慧也确实能带来社会进步。但是考虑到《道德经》所诞生的历史条件,在长达几百年的社会战乱下,社会极其的混乱,和平和稳定已经成为了人民的唯一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用他思辨的智慧深刻的思考着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企图通过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和解决矛盾,而“绝学”、“弃智”等理论正是他所能想到的让人们回归质朴,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的途径和办法。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老子著书立说的动机是积极救世的,并努力去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老子认为,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起源于人的“不知足”,所有人都肆意扩张自己的占有欲,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裁定者的统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反而形成人民的灾难,虽然当时不同学派都提出偃兵熄火,安定社会的各主张,如儒家推行的仁义礼智,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法术,但这些在老子看来都是智者之妄为,无济于事。所以老子才会一再地劝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并且他认为当时的文化不仅腐蚀了淳朴的人民,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奇物”欲望的毒药,可以说是“乱之首”。所以他才提出了“绝学”、“无为”、“质朴”、“无欲”、“不争”等观念。
陈鼓应:《老庄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4页。
他希望人的行为能取法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能积极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页。
傅佩荣说:“道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的无限的层面来观察,发现一切都是无谓的盲动与执著,不如点破而化解之,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可以说这是切中要点的。主张社会安定是道家学说的重要基石。老子所提出了“绝学”和“无为”等政治思想的目的也就是减少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傅佩荣:《我的关于解读中国五大经典之心得概述》,中华国学网,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AJA201006021.htm。
与此同时,老子提出“绝学无忧”的观点,其中也包含着他对文明异化的反思。在他看来,在文明未开化的远古时代,人们并不需要道德、礼法和一切制度设施。那时,人的存在方式最切近“道”的本真状态。然而,智慧的出现,意味着本真之道的废弛,出现了文明价值的分裂。所以礼法制度等从正面看是文明的表征,而从反面看,恰恰是纷争混乱的开始。对于这种文明的异化和文明价值的分裂,老子将其归罪于智慧。
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而这种对于知识和文明的观点几乎在动乱时期人们反思原因时都会被人所提出来,如20世纪20年代一个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知识分子就有提出类似的观点,他说:“知识就是罪恶——宇宙本性是无善无恶的,即因他没有善,所以也就没有不善,因为他把善恶连环打破,所以无善而至善。只管任情而行,都是不会恶的。但是恶从那里来呢?原来恶是从理知发展的结果,理知是有分别作用的,但他有善恶是非可言,即因他有了善,所以有善和不善对立……可见没有知识便罢,有了知识便有罪恶,而知识就是罪恶。”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的确,人类随着智慧而渐开,文明进步了,也就有了奸恶诈。这种对于文明异化的深深忧虑促使他提出了根本性的举措——“绝学”,从而回归于自然之“大道”,让民众恢复自然淳朴的孝慈天性之中。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子是重“质”的,而孔子是重“文”的,这是两种对立的思想。老子视“文”为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饰流行,更形成种种有形无形的制约,约束着人性的自然。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6页。
先秦诸子中以道家人文思想为独特,它不是致力于传统价值的维护和损益,而是致力于现存价值的反思和批判,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价值切入,给人以整全式的理性启示为此,这是一种批判文明异化的人文精神和深沉全面的人文关怀。
何光辉:《人文之道:老子哲思的价值诉求》,《国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130页。
正如《道德经》里面老子所提出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这是一种对于社会和民众的博爱。而这种博爱才是促成老子提出“绝学无忧”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说,老子所提出的“绝学无忧”,不仅要“绝”的是仁义圣智,而且要绝学习本身。而他之所以提出这种看似新鲜和不合常理的观点,恰恰是体现了老子之圣智,他以稳定社会和积极救世为自己的出发点,在对于文明异化的社会现状下,开出了“绝学”让民众回归质朴天性的药方,并期待人人修炼大道,摆脱世俗的羁绊,得到心灵的解放,达到“心中无一物”,玄鉴无瑕疵,心灵澄澈透亮,无一尘俗气,无一染污色,无一浑浊味,犹是雨过天晴,好比月朗星稀,那样的清澈,那样的蔚蓝,那样的朗辉。
黄友敬:《老子修真学概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责任编辑:张恒溢)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