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赤城宾馆微信卢国龙

2016-10-1411:02:11

原文:人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解:这章再次遇到前面反复遇到的老问题,即指示代词“之”啊“其”呀什么的,究竟都指谁呀?本章的“其”,按照河上公的理解,指人自己的神,“无狭其所居”意即心是神的居所,所以不要将自己的心弄得太狭小了,以免神不安所居;王弼则认为“其”指的是百姓,“无狭其所居”就是不要逼得百姓与权威对抗;苏辙又说“其”指的是各人自己,“无狭其所居”的大意,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的感性之“我”固然很小,但本性之“我”与天地同款,所以要活在本性之“我”里,就不狭小了。好像都有道理,但我们还是听王弼的吧,因为他的说法与前一句的“威”,在逻辑上更顺洽。

按照汉语的习惯,威在通常的情况下,总是与权和力联系在一起的,叫做权威、威力,这些中性词或许更接近本义。当然还有威望、威信等褒义词,有威胁、威逼等贬义词。但不管褒还是贬,都必须先有权威、威力,才有可能去作好作歹、任褒任贬。不过从字源上看倒是挺有趣的,《说文解字》的“威”不在戈部,而在女部,“从女从戌”,戌按纳支法表示中央土位,原意指丈夫的母亲。按照这个原意,好像不是枪杆子里面生威,而是被认可、受尊重才有威。到了老子用“威”时,原意或许已经很遥远了,权威、威力的引申义反倒随着七雄五霸们的威武生猛,借壳上市,取代本义,成了通用的含义默认。老子对“威”的用法,也是跟着市场行情走的,所以才有“畏威”、“大威”之说。

“人不畏威”的“人”,虽然有的版本写作“民”,但想必是经过后代好事者的篡改以迎合帝王的,因为老百姓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谁的威都不怕。在一个诸侯国里,谁都不怕的只可能是国君;在全天下里,谁都不怕的只可能是天子。像第二十六章讲到的帝武乙,连天神都不怕,那就真的无所畏惧了。所以这个字不仅应该写作“人”,而且指意也明确,就是王公侯伯。

然而老子说,不怕威就会有更大的威临头。为什么?老子没细说,不过从逻辑上应该可以理解。向威挑战,大概就像向极限运动挑战一样,只要你有胆量挑战,并且有能力突破某个极限,那就一定会有更高更难的极限在前面等着你。对于拥有一个国家最高威权的国君来说,天威也许太假设了,民威又根本就看不出来,所以通常都表现得“不畏威”,找不到极限去挑战,但如果因此就肆无忌惮,不断压迫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不断将老百姓的生存欲望利用到极限,实际上就是在挑战自己威权的极端上限,那么就必然像王弼断言的那样,“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老百姓再也受不了国君的威,要揭竿而起,威慑也就不起作用,社会秩序也就彻底崩溃。所以按照王弼的理解,本章的核心,就是“言威力不可任也”,太相信权威、威力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最终会酿成大祸,有更大的威不期而至。这个道理在中国历史上,无疑已得到无数次证明,每一个威权时代的结束,都必然伴随着社会的动乱甚至战争。好像社会秩序有一个自动适应的节奏或频率,如果前期的威权压力很大,那么后期的反弹力也同样大,所以《道德经》里要反复强调“其事好还”,“反者道之动”等等。如果没有这种自动适应的节奏或频率,社会的共同秩序也许就散架了,社会共同体也散架了,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权威、威力都靠不住,那又拿什么来掌控社会秩序、高效地调控社会资源,以充分发挥领袖人物引领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老子开出这样一个方子,“去彼取此”,抛开对于权威、威力的依赖,将自己看得比符号化的权威、威力更珍贵,“自知不自见”,不那么将炫耀权威与表现自我混在一起并且搞得太频繁,那么实际的权威就不会让老百姓餍足。

不管怎么说,让权威成为老百姓的依赖会很好,而让权威成为老百姓的厌物会很糟。《道德经》总能在这类要命的事情上给后人提个醒,所以是中华文明的不朽经典。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关注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赤城宾馆微信 卢国龙

2016-10-1411:02:11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

原文:人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解:这章再次遇到前面反复遇到的老问题,即指示代词“之”啊“其”呀什么的,究竟都指谁呀?本章的“其”,按照河上公的理解,指人自己的神,“无狭其所居”意即心是神的居所,所以不要将自己的心弄得太狭小了,以免神不安所居;王弼则认为“其”指的是百姓,“无狭其所居”就是不要逼得百姓与权威对抗;苏辙又说“其”指的是各人自己,“无狭其所居”的大意,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的感性之“我”固然很小,但本性之“我”与天地同款,所以要活在本性之“我”里,就不狭小了。好像都有道理,但我们还是听王弼的吧,因为他的说法与前一句的“威”,在逻辑上更顺洽。

按照汉语的习惯,威在通常的情况下,总是与权和力联系在一起的,叫做权威、威力,这些中性词或许更接近本义。当然还有威望、威信等褒义词,有威胁、威逼等贬义词。但不管褒还是贬,都必须先有权威、威力,才有可能去作好作歹、任褒任贬。不过从字源上看倒是挺有趣的,《说文解字》的“威”不在戈部,而在女部,“从女从戌”,戌按纳支法表示中央土位,原意指丈夫的母亲。按照这个原意,好像不是枪杆子里面生威,而是被认可、受尊重才有威。到了老子用“威”时,原意或许已经很遥远了,权威、威力的引申义反倒随着七雄五霸们的威武生猛,借壳上市,取代本义,成了通用的含义默认。老子对“威”的用法,也是跟着市场行情走的,所以才有“畏威”、“大威”之说。

“人不畏威”的“人”,虽然有的版本写作“民”,但想必是经过后代好事者的篡改以迎合帝王的,因为老百姓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谁的威都不怕。在一个诸侯国里,谁都不怕的只可能是国君;在全天下里,谁都不怕的只可能是天子。像第二十六章讲到的帝武乙,连天神都不怕,那就真的无所畏惧了。所以这个字不仅应该写作“人”,而且指意也明确,就是王公侯伯。

然而老子说,不怕威就会有更大的威临头。为什么?老子没细说,不过从逻辑上应该可以理解。向威挑战,大概就像向极限运动挑战一样,只要你有胆量挑战,并且有能力突破某个极限,那就一定会有更高更难的极限在前面等着你。对于拥有一个国家最高威权的国君来说,天威也许太假设了,民威又根本就看不出来,所以通常都表现得“不畏威”,找不到极限去挑战,但如果因此就肆无忌惮,不断压迫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不断将老百姓的生存欲望利用到极限,实际上就是在挑战自己威权的极端上限,那么就必然像王弼断言的那样,“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老百姓再也受不了国君的威,要揭竿而起,威慑也就不起作用,社会秩序也就彻底崩溃。所以按照王弼的理解,本章的核心,就是“言威力不可任也”,太相信权威、威力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最终会酿成大祸,有更大的威不期而至。这个道理在中国历史上,无疑已得到无数次证明,每一个威权时代的结束,都必然伴随着社会的动乱甚至战争。好像社会秩序有一个自动适应的节奏或频率,如果前期的威权压力很大,那么后期的反弹力也同样大,所以《道德经》里要反复强调“其事好还”,“反者道之动”等等。如果没有这种自动适应的节奏或频率,社会的共同秩序也许就散架了,社会共同体也散架了,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权威、威力都靠不住,那又拿什么来掌控社会秩序、高效地调控社会资源,以充分发挥领袖人物引领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老子开出这样一个方子,“去彼取此”,抛开对于权威、威力的依赖,将自己看得比符号化的权威、威力更珍贵,“自知不自见”,不那么将炫耀权威与表现自我混在一起并且搞得太频繁,那么实际的权威就不会让老百姓餍足。

不管怎么说,让权威成为老百姓的依赖会很好,而让权威成为老百姓的厌物会很糟。《道德经》总能在这类要命的事情上给后人提个醒,所以是中华文明的不朽经典。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坚持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方向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国化

最新

最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