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尾论
有关张三丰的记载浩如烟海,从文献记载至民间传说,各式各样的记载不一而足。而学术界却至今对张三丰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共识,其原因主要是鉴别史料。朱越利先生指出:“对张三丰进行学术研究,与这些题目不同不是没有资料,不是资料太少,而是资料数量庞大,但鉴别很难,从中确定既真实又能说明问题并且获得多数人认可的资料很难。”[62]因此,解决张三丰的相关问题,必须先从解析史料着手,即分析文献的问世时间和可靠性,按照史料出现的时间进行排比,从而确定材料的传承过程。
以此为原则,有关张三丰的史料,最早见诸文字的时间只能追溯到宣德年间。刨除后世伪造的史料,能够确定为宣德年间的史料只有大邑县的两块石刻,以及《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禅玄显教编》等传世文献。大邑县两块石刻的史源为吴伯理、《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的编纂者任自垣,都是元末明初的高道,其说自有所本。《禅玄显教编》的作者杨溥,为明初重臣,娴于朝廷掌故,其论述更毋庸置疑。因此这些文献无疑是最早一批的有关张三丰事迹的可靠记录。
根据这些文献,我们大致可以还原贴近于历史真实的张三丰。张三丰的出身,在当时即无定论。《敕建大岳太和山志》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以“不知何许人”为结论,《禅玄显教编》则予以回避。而大邑县两块石刻认为张三丰是张天师后裔的说法,实际上是天一道自相标榜的产物。张三丰的籍贯,只有《张神仙祠堂记》言及,其祖上在靖康之难中随金兵北上东北,遂以之为籍贯。
张三丰的生活年代为元末明初。有关张三丰在元代活动,只有《禅玄显教编》有所记载。大致可知,这时张三丰主要以“张剌闼”的名号活动于宝鸡金台观。至正六年(1346),冷谦将自己所绘的《仙奕图》送给张剌闼。洪武年间张三丰的活动轨迹尚且清楚。《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认为张三丰曾于洪武初年至洪武二十三年长期驻留在武当山。《禅玄显教编》则认为张三丰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停留于宝鸡金台观。而将张三丰前往成都会晤朱椿置于其后。依据《张神仙祠堂记》的内容,杨溥的记载明显有误。具体的时间链应是:洪武初年,张三丰长期往返于宝鸡金台观,武当山及其周边地区。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彻底离开武当山,洪武二十五年前往成都。离开成都后,在鹤鸣山盘桓数月,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张三丰再次于宝鸡金台观出现。永乐二年,张三丰将《仙奕图》转赠于丘福。之后的张三丰行踪则无从得知。
张三丰在明朝皇室中影响极大。除了朱元璋、朱棣外,蜀王朱椿、湘王朱柏都与张三丰有过往还,宁王朱权也熟知张三丰。由于张三丰在明朝皇室的高知名度,明朝皇帝从洪武年间开始寻访张三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人留意张三丰。至永乐元年,朱棣专门命人对张三丰进行寻访。由于常年无从获悉张三丰的消息,永乐十一年以后,道士也参与到寻访的队伍之中。
[1]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 道光《德阳县新志》卷九《职官志》,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3] 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上《仙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9册,第322页。
[4]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九,洪武二十三年正月丙寅,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2981页。
[5] 《明太祖实录》卷三六上,洪武元年十一月辛丑,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665页。
[6]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洪武九年二月乙酉,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1741页。
[7] 光绪《铜梁县志》卷十三《艺文志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886页。
[8] 民国《汉源县志·寺庙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65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70页。
[9] 嘉庆《四川通志》卷四三《舆地志·寺观六》,《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3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9页。
[10]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1] 《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四六《志余》,《续修四库全书》,第1677册,第546页。
[12]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3] 乾隆《大邑县志》卷四《艺文志》,《故宫珍本丛刊》,第205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62页。
[14] 《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5页。
[15] (明)刘璋撰,张裔辑校:《皇明书画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4页。
[16] (明)王圻:《王侍御类稿》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40册,第281页。
[17]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8] 《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28页。
[19] 《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36页。
[20] 《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十七《道释》,《续修四库全书》,第1677册,第113页。
[21] 《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九《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720页。
[22]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3] 有关吴伯理生平,可参见姜一涵:《明初羽士画家吴伯理及其<乔松挺云图>》,《故宫季刊》1974年春季卷,第51-62页。
[24] 《张神仙祠堂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5] (明)刘璋撰,张裔辑校:《皇明书画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4页。
[26] 乾隆《重修龙虎山志》卷七《人物》,《藏外道书》,第19册,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488页。
[27] 《迎仙阁记》,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2页。
[28] 张全晓:《明代武当山志著录疏误补正》,《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第67页。
[29]《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诏诰》,《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30] 江百龙等编著:《武当拳之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页。
[31]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诏诰》,《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32]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诏诰》,《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33]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十五《杂著》,《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04页。
[34]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十五《杂著》,《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04-405页。
[35]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诏诰》,《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36] 《明太祖实录》卷一七六,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巳,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2668页。
[37]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六《张三丰传》,《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257页。
[38] (明)任自垣:《进大岳太和山志表》《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六《张三丰传》,《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39] 有关《稗乘》的具体情况,请参阅张玄《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第526-528页。
[40] (明)杨溥:《禅玄显教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5页。
[41] (明)郎瑛:《七修类稿·续稿》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01页。
[42] (明)祝允明著,薛维源点校:《野记》卷四,《祝允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888页。
[43] (明)李默:《孤树裒谈》卷三《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第240页。
[44] (明)王鏊著,吴建华点校:《震泽长语》卷下《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94页。
[45] (明)王鏊著,吴建华点校:《震泽长语》卷下《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95页。
[46] (明)杨仪:《高坡异纂》卷上,《丛书集成三编》,第7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5页。
[47] (明)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一七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1页。
[48] (明)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一七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1页。
[49] 《吴兴艺文补》卷三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77册,第144页。
[50] (明)杨溥:《禅玄显教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16页。
[51]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癸亥,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3276页。
[52]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孤本元明杂剧》,第1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P95
[53] 《补续全蜀艺文志》卷五五《岩字石刻谱》,《续修四库全书》,第1677册,第643页。
[54] (清)陈祥裔:《蜀都碎事》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50册,第93页。
[55]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十四《石部》,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6375页。
[56]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一九《马湖府部》,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13314页。
[57] 乾隆《屏山县志》卷五《人物志·仙释》,《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827页。
[58] 乾隆《屏山县志》卷六《杂志·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855页。
[59] 乾隆《屏山县志》卷六《杂志·辑轶》,《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858页。
[60] 屏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屏山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5页。
[61] 江百龙等编著:《武当拳之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6页。
[62] 朱越利:《张三丰学术研究的难点》,《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7年,第200页。
(本文作者:沈一民,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朱玉林供稿)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提起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经典,以三洞四辅十二类作为分类方法的整部《道藏》卷帙浩繁,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难以入手。如果并非...[详细]
摘要 :八百年前,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宗师张三丰,承宝鸡金台观太极文化之仙灵,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详细]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内的关楼(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沿着黄河流向自西往东行走中原大地,函谷关,是绕不开的...[详细]
山东泰安市泰山一带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兴盛,教派以全真教丘处机所创龙门派为主,道观星罗棋布。据《道藏》(明)记载有大庙...[详细]
笔者经师父孙敏财道长点授将《行气玉佩铭》分为铭文考器型考传承考三节。 第一节《行气玉佩铭》铭文考 现藏于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