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佚名
2023-06-15
《庄子》内七篇的结尾处讲了一个看似忧伤的故事——“浑沌开七窍”。在阐发了“逍遥游”的境界、“齐物论”的主旨、“养生主”的修养要领、“人间世”的处世之法、“德冲符”的圣人之道和“大宗师”的真人思想后,庄子在最后一篇“应帝王”中把落脚点放在了治国之术上,指出一个合道的人治理国家,对民心民情、万事万物应采取“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胜物不伤。如果违背了这一法则,必然会带来某种损害。
要探讨庄子为“浑沌开七窍”这则故事赋予的寓意,首先需要对故事的文本进行写作架构上的分析,找出字句之间的关键节点和内在逻辑。庄子的原文如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混沌开七窍”故事的文本架构
关于此故事,文本的架构和叙述并不复杂,从中我们可以理出这样几条解读脉络: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忽分别为南海、北海的帝王,浑沌为南北间中央之地的帝王。三位帝王空间上的位置关系,是解读本故事的基本前提。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倏忽两位帝王时常需要相互往来,他们发生交集的地方正是浑沌的中央之地。此处的关键词是“时相与”。庄子在文本中没有解释倏、忽二帝互相往来的原因,只是对此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这也为解读本故事做了留白处理。
“浑沌待之甚善。”字面上看,此处是在讲浑沌待倏、忽二帝很好。但若联系上下两句读,会发现此处的主语是倏、忽二帝,而不是浑沌。三句联结起来读,即:倏、忽二帝经常在中央之地相遇,浑沌对他们很好,于是二位帝王想要报答浑沌的恩德。这里的潜台词是,倏忽、二帝觉得浑沌对他们好,所以才想要去报答他,而非混沌主观上的、异于他人的优待。“善”,表达的是主客之间的关系状态。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倏、忽因为感觉受到了浑沌的优待,所以计划(谋划)去报答浑沌的恩德。作为整句的关键,“谋”字体现出了明显的主观性、意图性。这也为浑沌最终的死亡结局埋下了伏笔。
“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这句话是在讲述倏、忽二帝通过彼此谋划后,得出来的报答混沌的思维逻辑。他们认为,世上人都有七窍可以看、听、吃、呼吸,只有混沌没有,于是决定为他凿出七窍吧。“此独无有”句,既体现出了混沌和倏、忽二帝形体上的不同,同时也含有倏、忽二帝对混沌的悲悯、哀叹的情绪。他们认为善待混沌的方法,就是为混沌开七窍,使他变得同自己一样。在这里,“善”又一次成为对主客体关系状态的表达。
从倏、忽二帝主观地认为混沌对他们态度是“善”,到他们主观地认为自己对待混沌的方式也是“善”,在两次主观的推动下实现了为混沌开七窍的行为,最终却导致了混沌的死亡。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每日凿一窍,七日开七窍,然后混沌死去了。整个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应帝王》和整个内七篇的文本也在这里完成了叙述。庄子没有写混沌为什么在开七窍之后会死去,更没有在混沌死去的过程、死后的状态等问题上着过多的笔墨。这些没有叙述出来的言外旨,为反思和评判倏忽二帝为混沌开七窍这一行为的意图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因背道而带来的损害究竟指什么?是治理者本身受到伤害,还是被治理者受到伤害?“浑沌开七窍”的故事,便隐喻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2、倏忽、混沌的人物形象设定
作为《庄子·内七篇》的结束语,“混沌开七窍”的故事必将承载着庄子道学思想中的某种指向。通过以上对文本的拆分,可以整理出庄子对倏忽二帝和混沌的形象指定,并可从中挖掘出庄子的道学意向:
(1)倏忽二帝是完美的人的形象。他们有七窍可以视、听、食、息,借用生理感官以获得自身的存在性;他们居住在南北两极,经常需要互相交往和物质交换;他们具有人所具有的感情和礼节,懂得知恩图报;他们具有是非、善恶、美丑等观念上的分别,且致力于对“善”的观念认定和行为追求。
(2)混沌是和倏忽二帝完全不同的形象。他没有具体的面目,不依靠感觉对外界进行判断;他居住在中央之地,是南北倏忽二帝相往来的交汇点;他只懂得施予,未曾求过回报;他在遇到伤害时也不曾拒绝,更未伤害他人,具有应而不拒、善而不伤的特点。
在将庄子的文本进行拆分重构之后,倏忽和混沌的人物形象也有了鲜明对照性。很显然,倏忽二帝属于道家哲学中“有”的概念体现,有情、有欲、有善恶、有执着……这一切特点可总结为“有为”;对照之下,混沌则属于“无”的概念体现,无情态、无分别、无不应……这一切特点可总结为“无心”。在此基础上,附加在倏忽、浑沌言行上的道学隐喻解读空间,也将逐渐丰富起来。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你对“混沌开七窍”的故事是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呢?
(道音文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音文化 佚名
2023-06-15
《庄子》内七篇的结尾处讲了一个看似忧伤的故事——“浑沌开七窍”。在阐发了“逍遥游”的境界、“齐物论”的主旨、“养生主”的修养要领、“人间世”的处世之法、“德冲符”的圣人之道和“大宗师”的真人思想后,庄子在最后一篇“应帝王”中把落脚点放在了治国之术上,指出一个合道的人治理国家,对民心民情、万事万物应采取“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胜物不伤。如果违背了这一法则,必然会带来某种损害。
要探讨庄子为“浑沌开七窍”这则故事赋予的寓意,首先需要对故事的文本进行写作架构上的分析,找出字句之间的关键节点和内在逻辑。庄子的原文如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混沌开七窍”故事的文本架构
关于此故事,文本的架构和叙述并不复杂,从中我们可以理出这样几条解读脉络: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忽分别为南海、北海的帝王,浑沌为南北间中央之地的帝王。三位帝王空间上的位置关系,是解读本故事的基本前提。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倏忽两位帝王时常需要相互往来,他们发生交集的地方正是浑沌的中央之地。此处的关键词是“时相与”。庄子在文本中没有解释倏、忽二帝互相往来的原因,只是对此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这也为解读本故事做了留白处理。
“浑沌待之甚善。”字面上看,此处是在讲浑沌待倏、忽二帝很好。但若联系上下两句读,会发现此处的主语是倏、忽二帝,而不是浑沌。三句联结起来读,即:倏、忽二帝经常在中央之地相遇,浑沌对他们很好,于是二位帝王想要报答浑沌的恩德。这里的潜台词是,倏忽、二帝觉得浑沌对他们好,所以才想要去报答他,而非混沌主观上的、异于他人的优待。“善”,表达的是主客之间的关系状态。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倏、忽因为感觉受到了浑沌的优待,所以计划(谋划)去报答浑沌的恩德。作为整句的关键,“谋”字体现出了明显的主观性、意图性。这也为浑沌最终的死亡结局埋下了伏笔。
“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这句话是在讲述倏、忽二帝通过彼此谋划后,得出来的报答混沌的思维逻辑。他们认为,世上人都有七窍可以看、听、吃、呼吸,只有混沌没有,于是决定为他凿出七窍吧。“此独无有”句,既体现出了混沌和倏、忽二帝形体上的不同,同时也含有倏、忽二帝对混沌的悲悯、哀叹的情绪。他们认为善待混沌的方法,就是为混沌开七窍,使他变得同自己一样。在这里,“善”又一次成为对主客体关系状态的表达。
从倏、忽二帝主观地认为混沌对他们态度是“善”,到他们主观地认为自己对待混沌的方式也是“善”,在两次主观的推动下实现了为混沌开七窍的行为,最终却导致了混沌的死亡。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每日凿一窍,七日开七窍,然后混沌死去了。整个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应帝王》和整个内七篇的文本也在这里完成了叙述。庄子没有写混沌为什么在开七窍之后会死去,更没有在混沌死去的过程、死后的状态等问题上着过多的笔墨。这些没有叙述出来的言外旨,为反思和评判倏忽二帝为混沌开七窍这一行为的意图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因背道而带来的损害究竟指什么?是治理者本身受到伤害,还是被治理者受到伤害?“浑沌开七窍”的故事,便隐喻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2、倏忽、混沌的人物形象设定
作为《庄子·内七篇》的结束语,“混沌开七窍”的故事必将承载着庄子道学思想中的某种指向。通过以上对文本的拆分,可以整理出庄子对倏忽二帝和混沌的形象指定,并可从中挖掘出庄子的道学意向:
(1)倏忽二帝是完美的人的形象。他们有七窍可以视、听、食、息,借用生理感官以获得自身的存在性;他们居住在南北两极,经常需要互相交往和物质交换;他们具有人所具有的感情和礼节,懂得知恩图报;他们具有是非、善恶、美丑等观念上的分别,且致力于对“善”的观念认定和行为追求。
(2)混沌是和倏忽二帝完全不同的形象。他没有具体的面目,不依靠感觉对外界进行判断;他居住在中央之地,是南北倏忽二帝相往来的交汇点;他只懂得施予,未曾求过回报;他在遇到伤害时也不曾拒绝,更未伤害他人,具有应而不拒、善而不伤的特点。
在将庄子的文本进行拆分重构之后,倏忽和混沌的人物形象也有了鲜明对照性。很显然,倏忽二帝属于道家哲学中“有”的概念体现,有情、有欲、有善恶、有执着……这一切特点可总结为“有为”;对照之下,混沌则属于“无”的概念体现,无情态、无分别、无不应……这一切特点可总结为“无心”。在此基础上,附加在倏忽、浑沌言行上的道学隐喻解读空间,也将逐渐丰富起来。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你对“混沌开七窍”的故事是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呢?
(道音文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