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曹剑波
2013-02-06
四、生态伦理的力量来源:神灵惩戒,修道成仙
(一)生态伦理实施的被动力量:因果报应,神灵惩戒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规范是通过戒律、禁忌和神学去监督实行的。其劝人行善的理论基础是善恶报应说,其中包括:承负说、阴骘说、轮回说、天谴神谴说、积善成功说等。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认为,善恶不同,赏罚有别,“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35),“行善正,则得天心而生”(36),并认为,不仅做了恶事要受神灵的惩罚,而且即使没有为恶,但只要有恶心,也要遭到神灵的处罚,“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37)。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实施的被动力量主要是神灵惩戒。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把神灵视为最高主宰,把天人格化,视其为有意志、有目的、能主宰人间一切的“天神”,认为“人取象于天”(38)。监控人们言行举止的神灵有:司过之神、三尸神、灶神等。《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等,在人头上,录人罪过,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这种神化了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思想及其通俗的形式,对人们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威慑和影响,它虽然是建立在宗教神学的基础上,在客观上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其程度比任何法令都严厉和奏效。这对我们当前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不失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生态伦理实施的主动力量:长生久视,修道成仙
珍视生命,重人贵生,是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从《老子》所说的“自爱”、“摄生”、“贵生”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尊生”、“保生”、“全生”、“尽年”,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经典,都始终贯穿着性命双修、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而性命双修、重人贵生的目的,在于成仙。
成仙信仰是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的核心,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追求长生不死、久视人间。它认为行善积德、善待万物是大道本身拥有的普济救世美德的最好体现,也是做人的根本与修道成仙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抱朴子内篇》“欲求生长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负,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妄陷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抱朴子内篇·对俗》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说:“仁者好生恶杀,救败护成,禁忌杀伤,隔绝嫉妒,能和合阴阳,放生度死,慈悲慊疑,念念弗忘,积仁成寿,遂登神仙”(39)。《感应篇图说》指出:“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人能慈心于物命之微,方便救护,则杀机自泯,仁心渐长矣,有不永享福寿者乎!”这就把行善积德与修道成仙明确地联在一起。一个人要想成仙,就必须慈爱万物,积大功德。因此,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教育世人,要懂得慈爱孝敬,遵顺自然的规律,守正道以保身形,怜悯万物而不伤害生命,重视和保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
五、生态伦理的修身方法: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0),认为少私寡欲、崇俭抑奢、适度消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限制人的过分膨胀的欲望,充分尊重自然的权利和地位,不过分干预和破坏自然,归于朴初、寡欲、和谐的自然天性,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而且不会导致自然和社会的混乱,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41),并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42)。东晋葛洪认为:“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43)《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44)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因而,都主张“清静无为,抱德养身”(45)。
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并认为过分偏爱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损耗;过多聚敛天下钱财,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庄子认为如果不知足不知止,就会搅乱日月的光明,熔耗山川的精灵,破坏四时的运行,使飞虫小草,统统失去常性,导致生态紊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而大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发现“夫弓驽、毕戈、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并得出结论说:凡是过分过度的,都必然带来灾祸,“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改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选”因而主张开发利用自然时,必须顺其自然,适可而止,而不能伤害自然,因为“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则物我全之矣”(46),“虚心任物,物各自正”(47),“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48)。如果能“恬淡无为,大顺物情”(49),则“一切万物,自然昌盛”(50)。
注:
⑴《庄子·山水》。
⑵《道藏》第11卷,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10页。
⑶⑷《道藏》第24卷,第786页,第832页。
⑸《道藏》第16卷,第371页。
⑹《太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
⑺⑽⒅(19)(36)(38)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0页,第203页,第124页,第36页,第355页,第673页。
⑻(39)《道藏》第33卷,第129页,第475页。
⑼《无能子·圣过》。
(11)《道德经》第16章。
(12)《太平经》卷五十。
(13)《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
(14)(32)《道藏》第1卷,第821页,第476页。
(15)《老子》第25章。
(16)《庄子·天运》。
(17)《周易·文言》。
(20)《庄子·应帝王》。
(21)《庄子·达生》。
(22)(3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6页,第126页。
(23)《道德经》第64章。
(2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25)《周易·系辞》。
(26)《庄子·盗跖》。
(27)(28)《道藏》第22卷,第267页,第278页。
(29)《道藏辑要》第10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30)《藏外道书》第28卷,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91页。
(33)《道藏》第6卷,第948页。
(34)《藏外道书》第12卷,第88页。
(35)《河图纪命符》。
(37)《太上感应篇》。
(40)《老子》第19章。
(41)《老子》第12章。
(42)《道藏》第11卷,第344页。
(43)(44)《道藏》第17卷,第184页,第178页。
(45)《道藏》第14卷,第590页。
(46)(49)《道藏》第16卷,第384页。
(47)(48)(50)《道藏》第16卷,第417页,第418页,第416页。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曹剑波
2013-02-06
四、生态伦理的力量来源:神灵惩戒,修道成仙
(一)生态伦理实施的被动力量:因果报应,神灵惩戒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规范是通过戒律、禁忌和神学去监督实行的。其劝人行善的理论基础是善恶报应说,其中包括:承负说、阴骘说、轮回说、天谴神谴说、积善成功说等。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认为,善恶不同,赏罚有别,“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35),“行善正,则得天心而生”(36),并认为,不仅做了恶事要受神灵的惩罚,而且即使没有为恶,但只要有恶心,也要遭到神灵的处罚,“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37)。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实施的被动力量主要是神灵惩戒。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把神灵视为最高主宰,把天人格化,视其为有意志、有目的、能主宰人间一切的“天神”,认为“人取象于天”(38)。监控人们言行举止的神灵有:司过之神、三尸神、灶神等。《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等,在人头上,录人罪过,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这种神化了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生态伦理思想及其通俗的形式,对人们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威慑和影响,它虽然是建立在宗教神学的基础上,在客观上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其程度比任何法令都严厉和奏效。这对我们当前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不失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生态伦理实施的主动力量:长生久视,修道成仙
珍视生命,重人贵生,是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从《老子》所说的“自爱”、“摄生”、“贵生”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尊生”、“保生”、“全生”、“尽年”,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经典,都始终贯穿着性命双修、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而性命双修、重人贵生的目的,在于成仙。
成仙信仰是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的核心,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追求长生不死、久视人间。它认为行善积德、善待万物是大道本身拥有的普济救世美德的最好体现,也是做人的根本与修道成仙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抱朴子内篇》“欲求生长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负,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妄陷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抱朴子内篇·对俗》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说:“仁者好生恶杀,救败护成,禁忌杀伤,隔绝嫉妒,能和合阴阳,放生度死,慈悲慊疑,念念弗忘,积仁成寿,遂登神仙”(39)。《感应篇图说》指出:“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人能慈心于物命之微,方便救护,则杀机自泯,仁心渐长矣,有不永享福寿者乎!”这就把行善积德与修道成仙明确地联在一起。一个人要想成仙,就必须慈爱万物,积大功德。因此,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教育世人,要懂得慈爱孝敬,遵顺自然的规律,守正道以保身形,怜悯万物而不伤害生命,重视和保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
五、生态伦理的修身方法: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南娱乐在线登录账号 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0),认为少私寡欲、崇俭抑奢、适度消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限制人的过分膨胀的欲望,充分尊重自然的权利和地位,不过分干预和破坏自然,归于朴初、寡欲、和谐的自然天性,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而且不会导致自然和社会的混乱,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41),并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42)。东晋葛洪认为:“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43)《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44)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因而,都主张“清静无为,抱德养身”(45)。
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并认为过分偏爱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损耗;过多聚敛天下钱财,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庄子认为如果不知足不知止,就会搅乱日月的光明,熔耗山川的精灵,破坏四时的运行,使飞虫小草,统统失去常性,导致生态紊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而大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发现“夫弓驽、毕戈、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并得出结论说:凡是过分过度的,都必然带来灾祸,“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改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选”因而主张开发利用自然时,必须顺其自然,适可而止,而不能伤害自然,因为“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则物我全之矣”(46),“虚心任物,物各自正”(47),“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48)。如果能“恬淡无为,大顺物情”(49),则“一切万物,自然昌盛”(50)。
注:
⑴《庄子·山水》。
⑵《道藏》第11卷,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10页。
⑶⑷《道藏》第24卷,第786页,第832页。
⑸《道藏》第16卷,第371页。
⑹《太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
⑺⑽⒅(19)(36)(38)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0页,第203页,第124页,第36页,第355页,第673页。
⑻(39)《道藏》第33卷,第129页,第475页。
⑼《无能子·圣过》。
(11)《道德经》第16章。
(12)《太平经》卷五十。
(13)《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
(14)(32)《道藏》第1卷,第821页,第476页。
(15)《老子》第25章。
(16)《庄子·天运》。
(17)《周易·文言》。
(20)《庄子·应帝王》。
(21)《庄子·达生》。
(22)(3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6页,第126页。
(23)《道德经》第64章。
(2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25)《周易·系辞》。
(26)《庄子·盗跖》。
(27)(28)《道藏》第22卷,第267页,第278页。
(29)《道藏辑要》第10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30)《藏外道书》第28卷,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91页。
(33)《道藏》第6卷,第948页。
(34)《藏外道书》第12卷,第88页。
(35)《河图纪命符》。
(37)《太上感应篇》。
(40)《老子》第19章。
(41)《老子》第12章。
(42)《道藏》第11卷,第344页。
(43)(44)《道藏》第17卷,第184页,第178页。
(45)《道藏》第14卷,第590页。
(46)(49)《道藏》第16卷,第384页。
(47)(48)(50)《道藏》第16卷,第417页,第418页,第416页。
最新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