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佚名
2016-11-30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辩根尘等法,举体不真,故次此章明身及荣华适为患本。就此一章,分为三别:第一总言宠辱贵患不殊。第二假设疑问,辩其所以。第三格量贵爱,显其得失。
第一总言宠辱贵患不殊。
宠辱若惊。
宠为荣爱之名,辱是戮耻之称。若,如也。惊,恐也。言人得宠则逸豫喜欢,遭辱则怵惕忧恚。故得宠心惊喜,遭辱心惊怖。喜怖虽异,为惊即同,故言若也。然喜怖之情,皆非真性者也。是以达者譬穷通于寒暑,比荣辱于傥来,生死不挠于神,有何贵贱之能惊也。
贵大患若身。
贵,谓爵位也,亦是自贵己身也。大患,谓烦恼老病等也。言凡夫但知矜贵此身,而恶大患,不知大患即是我身。多求资养,终归灭坏。故贵身即是贵患,恶患即可恶身。为贵与大患俱以身为本,故言若也。
第二假设疑问,辩其所以。
何谓宠辱?
假设疑问也。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解释其义也。世情颠倒,以宠为上。惠心观照,足为鄙下。何者?为得宠心惊喜,失宠心惊怖。此之两惊本由一宠,故足为下也。
是谓宠辱若惊。
结成辱宠之义。
何谓贵大患若身?
假设问。
吾所以有大息,为吾有身。
此答前问也。执着我身,不能忘遣。为身愁毒,即是大患。故知贵我身者,与贵患不殊也。故《西升经》云:身为恼本,痛痒寒温,吾拘于身,知为大患,即其事也。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只为有身,所以有患。身既无矣,患岂有焉?故我无身,患将安托?所言无者,坐忘丧我,隳体离形,即身无身,非是灭坏而称无也。
第三格量贵爱,显其得失。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不知身是大患,矜而贵之,自贵其身,恒欲陵物,如此之人,适可暂寓于世间,不得久视于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寄是暂时寄寓,托谓永相付托。言能保爱己身,不轻驰惊,谦以自牧,雌而顺物者,则可以托付于天下。故《德经》云:自爱不自贵也。
视之章第十四
视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举身为大患,戒勿耽贪。此章则显妙体希夷,劝令修学。先病后药,所以次之。今就此章,义分为六:第一明不一而一,散一为三。第二明不三而三,混三归一。第三明道非愚智,妙绝名言。第四明体非色声,而无方应物。第五明非无非有,不古不今。第六明而古而今,为纲为纪。
第一明不一而一,散一为三。
视之不见名曰夷。
夷,平也。言至道微妙,体非五色,不可以眼识求,故视之不见。若其有色,色则参差。只为无色,故夷然平等也。
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简少也。体非宫商,不可以耳根听,故曰希也。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触也。微,妙也。言体非形质,不可搏触而得,故曰微也。又臧公《三一解》曰:夫言希夷微者,谓精神气也。精者灵智之名,神者不测之用,气者形相之目。总此三法,为一圣人。不见是精,不闻是神,不得是气。既不见不闻不得,即应云无色无声无形,何为乃言希夷微耶?明至道虽言无色,不遂绝无。若绝无者,遂同太虚,即成断见。今明不色而色,不声而声,不形而形。故云夷希微也。所谓三一者也。
第二明不三而三,混三归一。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三者即夷希微也。致,得也。诘,贵也。混,合也。真而应,即散一以为三;应而真,即混三以归一。一三三一,不一不异,故不可致诘也。又解:此真应两身作三乘义释,具在开题义中。
第三明道非愚智,妙绝名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也。昧,闇也。言至道幽微,非愚非智,升三清之上,不益其明。坠九幽之下,不加其闇。所谓不增不减,其在兹乎。
绳绳不可名。
绳绳,正直也,犹绳墨之义也。言圣人既能自正,复能正他。故云绳绳。不可执名求理,故不可名也。又解:绳绳,运动之貌也。言至道运转天地,陶铸生灵,而视听莫寻,故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复归者,还源也。无物者,妙本也。夫应机降迹,即可见可闻。复本归根,即无名无相。故言复归于无物也。
第四明体非色声,而无方应物。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状,貌。象,形。妙本希夷,故称无状无物。迹能生化,故云之状之象。
是谓惚恍。
惚恍,不定貌也。妙本非有,应迹非无。非有非无,而无而有。有无不定,故言惚恍。
第五明非无非有,不古不今。
迎不见其首。
明道非古,无始也。
随不见其后。
明道非今,无终也。
第六明而古而今,为纲为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持也。言圣人持太古无名之道,调御今之有生也。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即无名之道也。若知无始无终,而终而始,不今不古,而古而今,用斯古道,以御今世者,可谓至道之纲纪也。
古之章第十五
古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举所修之境希夷,此章即明能修之智难识。境智相会,所以次之。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
古之善为士者。
古,昔也。善者,恶相对也。为者,修学也。前章明执古御今,此章即御今引古,故援昔善修道之士,以轨则学人也。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会,能所俱深,不可以心识知,故叹之也。
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容者,形貌也。独此不可识之圣智,甚堪轨物。方欲引接群品,故于无形之理,而强为修学之容。
豫若冬涉川。
豫,犹豫也。犹豫,怖惧也。言修道行人,惧于世境,如冬涉川冰,心地惶怖,恐陷溺也。此明意业净。
犹若畏四邻。
又畏尘境,如人犯罪慎密,恐畏四邻闾里知闻也。此明口业净。
俨若客。
俨,矜庄貌。《礼记》云:俨若思。言学人应须敛励身心,勿得放纵。犹如宾对主人,不可轻躁。此明身业净。
涣若冰将释。
涣,解散也。如前修学,智惠增明,惑染消散,如彼冬冰之逢春日也。
敦若朴。
敦,淳厚也。朴,素质也。前既三业清净,惑累消除,故能德行淳和,去华归实也。
旷若谷。
尘累斯尽,心灵虚白,故道德宽旷,包容如谷也。
混若浊。
混,合也,和杂也。浊,有为也。虽复心灵洁素,障累久消,而混沌有为之中,与尘浊不异也。
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浊以静之徐清。
徐,缓也。虽复处有欲之中,同事利物,而在染不染。心恒安静闲放而清虚也。前则虽清而能混浊,此则处浊不废清闲。明动而寂也。
安以动之徐生。
虽复安静,即静而动。虽复应物而动,心恒闲放而生化群品也。明寂而动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也。盈,满也。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不欲住中而盈满也。此遣中也。
夫唯不盈,能敝复成。
独此遣中圣人,于有为敝浊之内,复能慈救苍生,成大功德。此重结成也。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境智相会,故能妙极重玄,故次此章显出重玄道果。今就此章,义分三别:第一略标道果,令物起修。第二劝返本还源,归根复命。第三示从小入大,妙契虚玄。
第一略标道果,令物起修。
致虚极,守静笃。
致,得也。虚极,道果也。笃,中也。言人欲得虚玄极妙之果者,须静心守一中之道,则可得也。
第二劝令返本还源,归根复命。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作,动用也。言一切众生,并皆云为取舍,贪逐前境。以老君圣知观之,悉复在妙本,虽动而寂也。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芸芸,众多貌也。言众生所以不能同于圣人,虽动不动,用而无心者,只为芸芸驰竞不息也。若能返本归根,即同于圣照。此劝之也。
归根曰静。
但能返本还源,驰竞之心自息。
静曰复命。
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嚣尘,心神凝寂,故复于真性,反于惠命。
复命曰常。
反于性命,凝然湛然,不复生死,因之曰常。
知常曰明。
既知反会真常之理者,则智慧照明,无幽不烛。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性修反德,而会于真常之道者,则恒起妄心,随境造业,动之死地,所作皆凶。
第三示从小入大,妙契虚玄。
知常容。
体知凝常一中之道,悟违顺之两空,故能容物也。
容乃公。
公,平正也。既能包容庶物,所以公正无私也。
公乃王。
王,往也。只为包容万物,公正无私,所以作大法王,为苍生之所归往也。
王乃天。
既作法王化主,为物所归,复能荫覆含灵,同于旻昊也。
天能道。
既合上天覆物平等,又同大道生化无穷。
道能久。
量等大虚,无来无去,心冥至道,不灭不生。既与此理相符,故义说为久。
没身不殆。
没,灭也。殆,危也。匿端灭迹,谓之没身。应感赴机,谓之不殆。又解:迹有兴废,故言没身。本无生灭,故言不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至极妙本,劝物起修,故次此章显应感随时,从本降迹。就此章中,分为二别:第一明根性不同,机悟差异。第二叹至德潜运,知若不知。
第一明根性不同,机悟差异。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即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关之中,凝神遐想,为常应之处。利根之人,机性明敏,深悟妙本凝寂,体绝形名,从本降迹,故有位号,不执相生解,故言下知有之,知有太上名号之所由也。
其次,亲之誉之。
中根之人,机神稍闇,不能忘言证理,必须执相修学,所以躭着经教,亲爱笙蹄,依文生解,共相誉赞也。
其次,畏之侮之。
侮,欺也。下机之人,性情愚钝,纵心逐境,躭滞日深,唯畏世上威刑,不惧冥司考责,所以欺侮圣言,毁谤不信。故《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也。
信不足,有不信。
良由下机障重,信根不足,故疑毁圣文,有不信之罪也。
犹其贵言。
犹其贵重世俗浮伪之言,故不信至道真实之教。是以迷惑日久,罪障滋深也。
第二叹至德潜被,日用不知。
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亭毒之功成,育养之事遂,而至德潜被,成功弗居,故百姓日用而不知,皆谓我自然得如此,不知荷圣恩也。
大道章第十八
大道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从本降迹,应感随机,故次此章即明应适迹既兴,妙本斯隐。就此章内,义有三重:第一明大道不行,仁义方显。第二明以智治物,是矫诈之源。第三辨忠孝之兴,因乎为乱。
第一明大道不行,仁义方显。
大道废,有仁义。
即是太上之教废也。言大道之世,五德不彰。仁义既兴,淳朴斯废。故《庄子》云:散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罪也。又云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二明以智治物,是矫诈之源。
智惠出,有大伪。
智惠,圣智也。上以圣智治物,法令滋彰。下则诈伪百端,以避刑网。还窃圣智,以为伪具。智之害物,备在《庄》文。
第三辨忠孝之兴,因乎为乱。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谓父子兄弟夫妻也。淳和之世,偏爱不彰。六纪失序,孝慈方着。是以周德既衰,浇竞斯起。致彼曾闵之徒,显其高行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
万乘之主,以四海为家,故言国家。但至治之时,忠诚不见,昏乱之世,真节斯彰。是以龙逢名芳于夏桀,比干誉美于商纣也。
绝圣章第十九
绝圣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大道既废,即圣智互兴,故次此章劝绝圣智,反归至道。今就此章中,义分三别:第一明弃绝圣智,利益甚多,以示初学。第二总叹大乘,非下机能悟。第三略开要门,进示初学。
第一明弃绝圣智,利益甚多,以示初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有名之圣,弃分别之智,人皆反本,为利极多。言百倍者,举其大数。故《庄子》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又田成子以圣智而窃齐国是也。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偏尚之仁,弃执迹之义,人皆率性,无复矜矫,孝出天理,慈任自然,反于淳古,故言民复。《庄子》云:仁义者,先王之蘧庐,已陈之刍狗。又云:削曾、史之行,天下皆仁也。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异端之巧,弃贪求之利,物各守分,故无滥窃。《庄子》云:攦工倕之指,天下皆巧也。
第二总叹大乘,非下机能悟。
此三者为文不足。
三者,谓前三绝也。此文是顿教大乘上士所学,其理深远,不足以教下机也。
第三略开要门,进示初学。
故令有所属。
属,谓属着付属也。言下机之人未堪大教,故有所属着,方进学心。所属之文,即下之四行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去华也。抱朴,归实也。少私,公正也。寡欲,息贪也。
绝学章第二十
绝学章所以次前者,前章弃绝圣智,以明遣累,故次此章,遣于因果。为因能生果,所以次之。就此一章,分为五别:第一劝令绝学,示美恶不殊。第二的指妄尘不可躭染。第三泛列众生躭染之状。第四对辨圣人之悟,以治凡鄙之迷。第五独显圣人偏能用道。
第一劝令绝学,示美恶不殊。
绝学无忧。
忧,累患也。绝有相之学,会无为之理,患累斯尽,故无忧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敬诺也。阿,慢应也。《礼记》云:先生召,无诺。几何者,非远也。言世人不达违顺,妄生喜怒。闻唯则喜,闻阿则嗔,不知唯阿两声,出乎一口,相去非远,故言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顺意为善,违心名恶。违顺既空,善恶安寄?且唯阿出自一口,善恶源乎一心。忘者知其不殊,执者肝胆楚越。然有为之学,迷执者多。是非善恶之中,喜怒唯阿之内,适为患累之本,绝之所以无忧。此两对略举执学须绝之状也。
第二的指妄尘不可躭染。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行人所畏,谓生死及诸尘也。不可不畏,必没溺也。前令绝学,示善恶皆空。恐滞斯文,遂染尘境,故发此句以戒之也。
第三泛列众生躭染之状。
莽其未央。
河上公本作荒,诸家云莽。莽是眇莽,叹其久远。央是尽义,嗟其未息。言众生染滞之心,其日固久,执着情笃,未有休时。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言躭染者众,故云众人,即众生之别称也。熙熙,悦乐也。享,燕享也。太牢,牛羊豕也。言众生欣爱声色,情染极深,如饥人享太牢之馔,悦美之甚,又如春日登台,眺望林野,畅适其心也。
第四对辨圣人之悟,以治凡鄙之迷。
我魄未兆。
我,老君自称也。魄,寂也。兆,状也。言圣人虽处尘俗,而心知寂魄,不为前境所牵,故都无攀缘之萌状也。
若婴儿未孩,魁无所归。
婴儿,赤子也。孩,笑也。魁,宽大也。归,住着也。言圣人动不乖寂,处染不染。如彼婴儿,未能孩笑之时,心形俱净。又智慧魁弘,器量宏博,譬彼虚舟,而无住止也。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众生滞有,故躭染有余。圣智体空,独遗弃不取也。
我愚人之心纯纯。
纯纯,不杂也。圣智虚白,纯粹精专,如彼愚人,心无分别也。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流俗之人,心灵闇昧,昭然分别,自眩其能。圣智虚通,明如日月,而韬光匿曜,故若昏也。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察察,机速,是分别之心。闷闷,宽缓,是无分别之智。但俗心滞有,伺察是非,妄生迫遽,圣智冥无,体知虚幻,恒自闲静。
忽若晦,寂无所止。
河上本作海。晦者,闇也。止,住也。圣智实明,而忽忽如闇。欲显光而不曜,故发此言。虽复同尘,而恒自凝寂。又不住此寂,故无所住止也。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众人滞于欲境,未尝休息。虽复取舍不同,同有所以。圣人妙体虚假,曾无分别,既不见是,亦不知非,类彼顽愚,若兹鄙陋。
第五独显圣人,偏能用道。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食,用也。母,道也。人皆照察而分别,我独忽晦而忘怀。分别,故爱染于色声;忘怀,故贵用于真道,所以为异也。
孔德章第二十一
孔德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绝学圣人,贵用真道,故次此章,广显此人盛德容貌。就此章内,文有四重:第一明能证之人,契道容貌。第二显所证之道,非有非无。第三明此圣人,以三一为体。第四明道无来无去,而知始知终。
第一明能证之人,契道容貌。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甚也,大也。容,貌相也。甚大之德,容貌若何?唯从于道,即是其相。又解:容,包容也。大德妙契,故能虚容。动止施为,独从于道。出处语默,皆是道场。
第二显所证之道,非有非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言至道之为物也,不有而有,虽有不有,不无而无,虽无不无。有无不定,故言恍惚。所以言物者,欲明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用即道物,体即物道。亦明悟即物道,迷即道物。道物不一不异,而异而一,不一而一,而物而道,一而不一,非道非物。非物故一不一,而物故不一一也。
第三明此圣人,以三一为体。
恍惚中有物,惚恍中有象。
中有物,即是神。神,妙物为名也。虽复非无非有,而有而无,故是妙也。中有象,即是气。虽复非象非色,而为色为象,故是气也。言道种种变现,故不物而物,不象而象也。
窈冥中有精。
窈冥,深远也。有精,即精智也。言道虽窈冥恍惚,而甚有精灵,智照无方,神功不测也。
其精甚真。
言真精无杂,实非虚假。于三一之中偏重举精者,欲明精是气色神用之本也。
其中有信。
言道无心,有感斯应,信若四时,必无差爽。
第四明道无来无去,而知始知终。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时乃有古有今,而道竟无来无去。既名不去,足显不来,文略故也。
以阅终甫。
阅,览也。甫,始也。至道虽复无来无去,亦而去而来,故能览察古今,应乎终始也。
吾何以知终甫之然?以此。
此假设问也。老君云:我何以知始终之事乎?只用此真精纯信之道,恍惚窈冥之法,故知之也。
江南app下载-官方网站 整理 佚名
2016-11-30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辩根尘等法,举体不真,故次此章明身及荣华适为患本。就此一章,分为三别:第一总言宠辱贵患不殊。第二假设疑问,辩其所以。第三格量贵爱,显其得失。
第一总言宠辱贵患不殊。
宠辱若惊。
宠为荣爱之名,辱是戮耻之称。若,如也。惊,恐也。言人得宠则逸豫喜欢,遭辱则怵惕忧恚。故得宠心惊喜,遭辱心惊怖。喜怖虽异,为惊即同,故言若也。然喜怖之情,皆非真性者也。是以达者譬穷通于寒暑,比荣辱于傥来,生死不挠于神,有何贵贱之能惊也。
贵大患若身。
贵,谓爵位也,亦是自贵己身也。大患,谓烦恼老病等也。言凡夫但知矜贵此身,而恶大患,不知大患即是我身。多求资养,终归灭坏。故贵身即是贵患,恶患即可恶身。为贵与大患俱以身为本,故言若也。
第二假设疑问,辩其所以。
何谓宠辱?
假设疑问也。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解释其义也。世情颠倒,以宠为上。惠心观照,足为鄙下。何者?为得宠心惊喜,失宠心惊怖。此之两惊本由一宠,故足为下也。
是谓宠辱若惊。
结成辱宠之义。
何谓贵大患若身?
假设问。
吾所以有大息,为吾有身。
此答前问也。执着我身,不能忘遣。为身愁毒,即是大患。故知贵我身者,与贵患不殊也。故《西升经》云:身为恼本,痛痒寒温,吾拘于身,知为大患,即其事也。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只为有身,所以有患。身既无矣,患岂有焉?故我无身,患将安托?所言无者,坐忘丧我,隳体离形,即身无身,非是灭坏而称无也。
第三格量贵爱,显其得失。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不知身是大患,矜而贵之,自贵其身,恒欲陵物,如此之人,适可暂寓于世间,不得久视于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寄是暂时寄寓,托谓永相付托。言能保爱己身,不轻驰惊,谦以自牧,雌而顺物者,则可以托付于天下。故《德经》云:自爱不自贵也。
视之章第十四
视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举身为大患,戒勿耽贪。此章则显妙体希夷,劝令修学。先病后药,所以次之。今就此章,义分为六:第一明不一而一,散一为三。第二明不三而三,混三归一。第三明道非愚智,妙绝名言。第四明体非色声,而无方应物。第五明非无非有,不古不今。第六明而古而今,为纲为纪。
第一明不一而一,散一为三。
视之不见名曰夷。
夷,平也。言至道微妙,体非五色,不可以眼识求,故视之不见。若其有色,色则参差。只为无色,故夷然平等也。
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简少也。体非宫商,不可以耳根听,故曰希也。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触也。微,妙也。言体非形质,不可搏触而得,故曰微也。又臧公《三一解》曰:夫言希夷微者,谓精神气也。精者灵智之名,神者不测之用,气者形相之目。总此三法,为一圣人。不见是精,不闻是神,不得是气。既不见不闻不得,即应云无色无声无形,何为乃言希夷微耶?明至道虽言无色,不遂绝无。若绝无者,遂同太虚,即成断见。今明不色而色,不声而声,不形而形。故云夷希微也。所谓三一者也。
第二明不三而三,混三归一。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三者即夷希微也。致,得也。诘,贵也。混,合也。真而应,即散一以为三;应而真,即混三以归一。一三三一,不一不异,故不可致诘也。又解:此真应两身作三乘义释,具在开题义中。
第三明道非愚智,妙绝名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也。昧,闇也。言至道幽微,非愚非智,升三清之上,不益其明。坠九幽之下,不加其闇。所谓不增不减,其在兹乎。
绳绳不可名。
绳绳,正直也,犹绳墨之义也。言圣人既能自正,复能正他。故云绳绳。不可执名求理,故不可名也。又解:绳绳,运动之貌也。言至道运转天地,陶铸生灵,而视听莫寻,故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复归者,还源也。无物者,妙本也。夫应机降迹,即可见可闻。复本归根,即无名无相。故言复归于无物也。
第四明体非色声,而无方应物。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状,貌。象,形。妙本希夷,故称无状无物。迹能生化,故云之状之象。
是谓惚恍。
惚恍,不定貌也。妙本非有,应迹非无。非有非无,而无而有。有无不定,故言惚恍。
第五明非无非有,不古不今。
迎不见其首。
明道非古,无始也。
随不见其后。
明道非今,无终也。
第六明而古而今,为纲为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持也。言圣人持太古无名之道,调御今之有生也。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即无名之道也。若知无始无终,而终而始,不今不古,而古而今,用斯古道,以御今世者,可谓至道之纲纪也。
古之章第十五
古之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举所修之境希夷,此章即明能修之智难识。境智相会,所以次之。今就此章,义开三别: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第一明能修之人,智德深远。
古之善为士者。
古,昔也。善者,恶相对也。为者,修学也。前章明执古御今,此章即御今引古,故援昔善修道之士,以轨则学人也。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会,能所俱深,不可以心识知,故叹之也。
第二强为容貌,令物依修。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容者,形貌也。独此不可识之圣智,甚堪轨物。方欲引接群品,故于无形之理,而强为修学之容。
豫若冬涉川。
豫,犹豫也。犹豫,怖惧也。言修道行人,惧于世境,如冬涉川冰,心地惶怖,恐陷溺也。此明意业净。
犹若畏四邻。
又畏尘境,如人犯罪慎密,恐畏四邻闾里知闻也。此明口业净。
俨若客。
俨,矜庄貌。《礼记》云:俨若思。言学人应须敛励身心,勿得放纵。犹如宾对主人,不可轻躁。此明身业净。
涣若冰将释。
涣,解散也。如前修学,智惠增明,惑染消散,如彼冬冰之逢春日也。
敦若朴。
敦,淳厚也。朴,素质也。前既三业清净,惑累消除,故能德行淳和,去华归实也。
旷若谷。
尘累斯尽,心灵虚白,故道德宽旷,包容如谷也。
混若浊。
混,合也,和杂也。浊,有为也。虽复心灵洁素,障累久消,而混沌有为之中,与尘浊不异也。
第三显动寂不殊,故能虚会。
浊以静之徐清。
徐,缓也。虽复处有欲之中,同事利物,而在染不染。心恒安静闲放而清虚也。前则虽清而能混浊,此则处浊不废清闲。明动而寂也。
安以动之徐生。
虽复安静,即静而动。虽复应物而动,心恒闲放而生化群品也。明寂而动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也。盈,满也。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不欲住中而盈满也。此遣中也。
夫唯不盈,能敝复成。
独此遣中圣人,于有为敝浊之内,复能慈救苍生,成大功德。此重结成也。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境智相会,故能妙极重玄,故次此章显出重玄道果。今就此章,义分三别:第一略标道果,令物起修。第二劝返本还源,归根复命。第三示从小入大,妙契虚玄。
第一略标道果,令物起修。
致虚极,守静笃。
致,得也。虚极,道果也。笃,中也。言人欲得虚玄极妙之果者,须静心守一中之道,则可得也。
第二劝令返本还源,归根复命。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作,动用也。言一切众生,并皆云为取舍,贪逐前境。以老君圣知观之,悉复在妙本,虽动而寂也。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芸芸,众多貌也。言众生所以不能同于圣人,虽动不动,用而无心者,只为芸芸驰竞不息也。若能返本归根,即同于圣照。此劝之也。
归根曰静。
但能返本还源,驰竞之心自息。
静曰复命。
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嚣尘,心神凝寂,故复于真性,反于惠命。
复命曰常。
反于性命,凝然湛然,不复生死,因之曰常。
知常曰明。
既知反会真常之理者,则智慧照明,无幽不烛。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性修反德,而会于真常之道者,则恒起妄心,随境造业,动之死地,所作皆凶。
第三示从小入大,妙契虚玄。
知常容。
体知凝常一中之道,悟违顺之两空,故能容物也。
容乃公。
公,平正也。既能包容庶物,所以公正无私也。
公乃王。
王,往也。只为包容万物,公正无私,所以作大法王,为苍生之所归往也。
王乃天。
既作法王化主,为物所归,复能荫覆含灵,同于旻昊也。
天能道。
既合上天覆物平等,又同大道生化无穷。
道能久。
量等大虚,无来无去,心冥至道,不灭不生。既与此理相符,故义说为久。
没身不殆。
没,灭也。殆,危也。匿端灭迹,谓之没身。应感赴机,谓之不殆。又解:迹有兴废,故言没身。本无生灭,故言不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至极妙本,劝物起修,故次此章显应感随时,从本降迹。就此章中,分为二别:第一明根性不同,机悟差异。第二叹至德潜运,知若不知。
第一明根性不同,机悟差异。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即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关之中,凝神遐想,为常应之处。利根之人,机性明敏,深悟妙本凝寂,体绝形名,从本降迹,故有位号,不执相生解,故言下知有之,知有太上名号之所由也。
其次,亲之誉之。
中根之人,机神稍闇,不能忘言证理,必须执相修学,所以躭着经教,亲爱笙蹄,依文生解,共相誉赞也。
其次,畏之侮之。
侮,欺也。下机之人,性情愚钝,纵心逐境,躭滞日深,唯畏世上威刑,不惧冥司考责,所以欺侮圣言,毁谤不信。故《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也。
信不足,有不信。
良由下机障重,信根不足,故疑毁圣文,有不信之罪也。
犹其贵言。
犹其贵重世俗浮伪之言,故不信至道真实之教。是以迷惑日久,罪障滋深也。
第二叹至德潜被,日用不知。
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亭毒之功成,育养之事遂,而至德潜被,成功弗居,故百姓日用而不知,皆谓我自然得如此,不知荷圣恩也。
大道章第十八
大道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从本降迹,应感随机,故次此章即明应适迹既兴,妙本斯隐。就此章内,义有三重:第一明大道不行,仁义方显。第二明以智治物,是矫诈之源。第三辨忠孝之兴,因乎为乱。
第一明大道不行,仁义方显。
大道废,有仁义。
即是太上之教废也。言大道之世,五德不彰。仁义既兴,淳朴斯废。故《庄子》云:散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罪也。又云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二明以智治物,是矫诈之源。
智惠出,有大伪。
智惠,圣智也。上以圣智治物,法令滋彰。下则诈伪百端,以避刑网。还窃圣智,以为伪具。智之害物,备在《庄》文。
第三辨忠孝之兴,因乎为乱。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谓父子兄弟夫妻也。淳和之世,偏爱不彰。六纪失序,孝慈方着。是以周德既衰,浇竞斯起。致彼曾闵之徒,显其高行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
万乘之主,以四海为家,故言国家。但至治之时,忠诚不见,昏乱之世,真节斯彰。是以龙逢名芳于夏桀,比干誉美于商纣也。
绝圣章第十九
绝圣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大道既废,即圣智互兴,故次此章劝绝圣智,反归至道。今就此章中,义分三别:第一明弃绝圣智,利益甚多,以示初学。第二总叹大乘,非下机能悟。第三略开要门,进示初学。
第一明弃绝圣智,利益甚多,以示初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有名之圣,弃分别之智,人皆反本,为利极多。言百倍者,举其大数。故《庄子》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又田成子以圣智而窃齐国是也。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偏尚之仁,弃执迹之义,人皆率性,无复矜矫,孝出天理,慈任自然,反于淳古,故言民复。《庄子》云:仁义者,先王之蘧庐,已陈之刍狗。又云:削曾、史之行,天下皆仁也。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异端之巧,弃贪求之利,物各守分,故无滥窃。《庄子》云:攦工倕之指,天下皆巧也。
第二总叹大乘,非下机能悟。
此三者为文不足。
三者,谓前三绝也。此文是顿教大乘上士所学,其理深远,不足以教下机也。
第三略开要门,进示初学。
故令有所属。
属,谓属着付属也。言下机之人未堪大教,故有所属着,方进学心。所属之文,即下之四行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去华也。抱朴,归实也。少私,公正也。寡欲,息贪也。
绝学章第二十
绝学章所以次前者,前章弃绝圣智,以明遣累,故次此章,遣于因果。为因能生果,所以次之。就此一章,分为五别:第一劝令绝学,示美恶不殊。第二的指妄尘不可躭染。第三泛列众生躭染之状。第四对辨圣人之悟,以治凡鄙之迷。第五独显圣人偏能用道。
第一劝令绝学,示美恶不殊。
绝学无忧。
忧,累患也。绝有相之学,会无为之理,患累斯尽,故无忧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敬诺也。阿,慢应也。《礼记》云:先生召,无诺。几何者,非远也。言世人不达违顺,妄生喜怒。闻唯则喜,闻阿则嗔,不知唯阿两声,出乎一口,相去非远,故言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顺意为善,违心名恶。违顺既空,善恶安寄?且唯阿出自一口,善恶源乎一心。忘者知其不殊,执者肝胆楚越。然有为之学,迷执者多。是非善恶之中,喜怒唯阿之内,适为患累之本,绝之所以无忧。此两对略举执学须绝之状也。
第二的指妄尘不可躭染。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行人所畏,谓生死及诸尘也。不可不畏,必没溺也。前令绝学,示善恶皆空。恐滞斯文,遂染尘境,故发此句以戒之也。
第三泛列众生躭染之状。
莽其未央。
河上公本作荒,诸家云莽。莽是眇莽,叹其久远。央是尽义,嗟其未息。言众生染滞之心,其日固久,执着情笃,未有休时。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言躭染者众,故云众人,即众生之别称也。熙熙,悦乐也。享,燕享也。太牢,牛羊豕也。言众生欣爱声色,情染极深,如饥人享太牢之馔,悦美之甚,又如春日登台,眺望林野,畅适其心也。
第四对辨圣人之悟,以治凡鄙之迷。
我魄未兆。
我,老君自称也。魄,寂也。兆,状也。言圣人虽处尘俗,而心知寂魄,不为前境所牵,故都无攀缘之萌状也。
若婴儿未孩,魁无所归。
婴儿,赤子也。孩,笑也。魁,宽大也。归,住着也。言圣人动不乖寂,处染不染。如彼婴儿,未能孩笑之时,心形俱净。又智慧魁弘,器量宏博,譬彼虚舟,而无住止也。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众生滞有,故躭染有余。圣智体空,独遗弃不取也。
我愚人之心纯纯。
纯纯,不杂也。圣智虚白,纯粹精专,如彼愚人,心无分别也。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流俗之人,心灵闇昧,昭然分别,自眩其能。圣智虚通,明如日月,而韬光匿曜,故若昏也。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察察,机速,是分别之心。闷闷,宽缓,是无分别之智。但俗心滞有,伺察是非,妄生迫遽,圣智冥无,体知虚幻,恒自闲静。
忽若晦,寂无所止。
河上本作海。晦者,闇也。止,住也。圣智实明,而忽忽如闇。欲显光而不曜,故发此言。虽复同尘,而恒自凝寂。又不住此寂,故无所住止也。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众人滞于欲境,未尝休息。虽复取舍不同,同有所以。圣人妙体虚假,曾无分别,既不见是,亦不知非,类彼顽愚,若兹鄙陋。
第五独显圣人,偏能用道。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食,用也。母,道也。人皆照察而分别,我独忽晦而忘怀。分别,故爱染于色声;忘怀,故贵用于真道,所以为异也。
孔德章第二十一
孔德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绝学圣人,贵用真道,故次此章,广显此人盛德容貌。就此章内,文有四重:第一明能证之人,契道容貌。第二显所证之道,非有非无。第三明此圣人,以三一为体。第四明道无来无去,而知始知终。
第一明能证之人,契道容貌。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甚也,大也。容,貌相也。甚大之德,容貌若何?唯从于道,即是其相。又解:容,包容也。大德妙契,故能虚容。动止施为,独从于道。出处语默,皆是道场。
第二显所证之道,非有非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言至道之为物也,不有而有,虽有不有,不无而无,虽无不无。有无不定,故言恍惚。所以言物者,欲明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用即道物,体即物道。亦明悟即物道,迷即道物。道物不一不异,而异而一,不一而一,而物而道,一而不一,非道非物。非物故一不一,而物故不一一也。
第三明此圣人,以三一为体。
恍惚中有物,惚恍中有象。
中有物,即是神。神,妙物为名也。虽复非无非有,而有而无,故是妙也。中有象,即是气。虽复非象非色,而为色为象,故是气也。言道种种变现,故不物而物,不象而象也。
窈冥中有精。
窈冥,深远也。有精,即精智也。言道虽窈冥恍惚,而甚有精灵,智照无方,神功不测也。
其精甚真。
言真精无杂,实非虚假。于三一之中偏重举精者,欲明精是气色神用之本也。
其中有信。
言道无心,有感斯应,信若四时,必无差爽。
第四明道无来无去,而知始知终。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时乃有古有今,而道竟无来无去。既名不去,足显不来,文略故也。
以阅终甫。
阅,览也。甫,始也。至道虽复无来无去,亦而去而来,故能览察古今,应乎终始也。
吾何以知终甫之然?以此。
此假设问也。老君云:我何以知始终之事乎?只用此真精纯信之道,恍惚窈冥之法,故知之也。
最新
最热